【雨水】養生三要點:養陽、春捂、護脾胃!一定要做到這些!!!


【雨水】養生三要點:養陽、春捂、護脾胃!一定要做到這些!!!


【雨水】養生三要點:養陽、春捂、護脾胃!一定要做到這些!!!

2020.2.19 星期三

農曆:正月廿六

【雨水】養生三要點:養陽、春捂、護脾胃!一定要做到這些!!!

雨水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古時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

此節氣,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五天過後,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雨水節氣意味著進入氣象意義的春天。氣溫漸升,但隨著降雨有所增多,寒溼之邪最易困著脾臟。同時溼邪留戀,難以去除,故雨水前後應當著重養護脾臟。

保護生髮的陽氣是春天養生的總原則。雨水節氣也要順應這個總原則,同時因地溼之氣漸生,特別要注意健脾利溼

  • 調暢肝臟,保持肝氣調和順暢,保持心情愉快,戒暴怒抑鬱。
  • 健脾利溼。飲食方面少酸增甘,少食溫熱之物,多食新鮮的蔬菜水果,防上火。
  • 春捂護陽,下厚上薄。
  • 讓身體動起來,心神靜下來。

身體動起來

春天來了,白天漸漸延長,黑夜慢慢縮短,陽氣漸長,陽主動陰主靜,陽氣生長了人就要順應大自然的氣機,跟著大自然的節奏走,減少睡眠的時間,增加活動的時間。

雨水節氣早晚仍然較為寒冷,霧氣大,不宜於做過於激烈的運動,避免因為體內能量(中氣)消耗太過而失去對肝氣的控制,導致肝氣過剩而出現發熱、上火等症狀。可做些散步、打太極拳等較輕鬆的運動

,讓肝氣慢慢地上升。但因為雨水很多,特別是有霧的早晨,最好不要晨練。

【雨水】養生三要點:養陽、春捂、護脾胃!一定要做到這些!!!

春捂護陽,下厚上薄

“春捂”是傳統的養生之道。寒氣始退,陽氣升發,此時人們的機體調節功能遠遠跟不上天氣的變化,稍不注意,傷風感冒就會乘虛而入。

具體的春捂原則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點在於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預防寒氣損傷“陽脈之海”——督脈,減少感冒幾率;腹部保暖是有助於預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瀉。

二月下旬氣溫時高時低,當晴天升溫時,還穿個厚棉襖捂出一身汗是不合時宜的,覺得熱了可以脫掉外套,但是下半身不著急減,因為這時土地還沒有曬熱。

《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春季梳頭是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春天陽氣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表現為毛孔逐漸舒展,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春天梳頭,正符合這一春季養生的要求,有宣行鬱滯,疏利氣血,通達陽氣的重要作用。

養護體內陽氣的好方法:按摩腹部

仰臥床上,以肚臍為中心,雙手互相搓熱,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順、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各100次左右即可。一來有利於促進消化,排除脾胃溼毒,二來有助於腹部的保暖,有利睡眠質量。

【雨水】養生三要點:養陽、春捂、護脾胃!一定要做到這些!!!

防寒溼 / 舊疾

雨水節氣中,隨著降雨有所增多,地溼之氣漸升,且早晨時有露、霜出現。這種溼寒的氣候對人體內臟和關節有一定的影響,故養生應注意防溼邪入侵。

由於春季陽氣升發,人體毛孔舒張,體熱外洩,寒溼易於入侵,導致關節炎、感冒、肺炎等疾病高發。老人、產婦、體弱者無充足的陽氣驅寒於外,如不慎受風冒雨,或用冷水洗臉、洗手,溼寒更易深入,以致病深難治。

春天陽氣的浮動會導致一些人身體根基不穩,中焦空虛,小兒多會表現出體虛的病症。高血壓病人容易出現血壓不穩定,此類人應特別注意避免熬夜。

對於已經患有風溼病、哮喘、高血壓、慢性肝病等疾病的患者,應常常留意自己的症狀與相關化驗指標,如有加重及時就診。

【雨水】養生三要點:養陽、春捂、護脾胃!一定要做到這些!!!

靜讓心神靜下來

身體動起來,內心要靜下來。行動神靜是養生的最高境界。

中醫學認為,肝主生主動,喜條達而惡抑鬱,故稱之為“剛髒”,在五行中屬木,為陰中之陽,與自然界春氣相通應。春季陽氣生髮速度開始快於陰氣的速度,肝火也處在了上升的勢頭,需要適當地釋放。中醫理論認為“肝主情志”、“怒傷肝”。肝喜疏洩厭抑鬱,生氣發怒易讓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導致各種肝病。因此,養肝的關鍵就是要保持心情舒暢,力戒暴怒或心情憂鬱。

預防這些不良情緒可以多與親朋好友溝通,自己不要鑽“牛角尖”;其次要在適合的天氣時,走到大自然中,享受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美好的春天。還有適量的運動也有助提升好心情,因為運動時體內激素會增加,在活動筋骨的同時,也能加強內臟系統的循環功能,還可以有效地分散注意力,平時就適量運動,養成堅持鍛鍊的好習慣,這對及時疏導情緒非常有用。

除了保持愉快心情,也可多稱讚別人,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

【雨水】養生三要點:養陽、春捂、護脾胃!一定要做到這些!!!

食少酸多甘,少食溫熱之品,防上火

《千金方》說:“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雨水時節,養生在於調肝,調肝重在補脾。

五行中肝屬木,喜條達,在味為酸;脾屬土,性敦厚,在味為甘。

飲食應少酸多甘,以養脾臟之氣,同時宜少量食用辛溫,以應春木升發之氣。

此時春季轉暖,又風多物燥,常出現皮膚乾燥、嘴唇乾裂,口腔潰爛等情況,也就是俗稱的上火。應多吃水果補充水分,少食羊肉、牛肉等溫熱

之品,否則辛溫太過,肝木過旺,脾土反傷。總之,雨水時節飲食既要注意“春生”特點,又要避免傷及脾胃。

防溼邪 不傷脾胃


【雨水】養生三要點:養陽、春捂、護脾胃!一定要做到這些!!!

春季萬物的生長都離不開雨水的滋潤,但人體在這雨水的長期“滋潤”下,不僅渾身會感到黏膩、不舒服,往往還會出現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這是由於脾胃受到溼氣困擾所引起的。《黃帝內經》中說“溼氣通於脾”,所以,這一時期要加強對脾胃的養護,健脾祛溼,將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

推薦雨水養生粥

【雨水】養生三要點:養陽、春捂、護脾胃!一定要做到這些!!!

扁豆紅棗粥

做法:5粒白扁豆、15顆紅棗、150克小米。中醫認為,白扁豆性甘味微溼,歸入脾胃二經。

十二藥叉大將養生粥

配料表:大米、小米、黑米、玉米、薏仁米、扁豆、黑豆、紅豆、黃豆、綠豆、蓮子、芡實。

藉助天地陽氣升發,進一步提升脾胃的功能,脾胃功能好就不會累計脂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