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医生致敬

吉吉说:


在家不出门的第N天,还是习惯每天都去看看,确诊人数怎么样了,有没有再少一些。


今天上午最新的数据是:新增1893例,全国累计确诊72530例


经历了李文亮医生去世朋友圈”集体国葬”的悲痛、武汉12日一天突增10000多病例的“惊吓”,现在新增病例有下降,身体也可能在自我保护,我的内心,已经不会轻易像之前那样,有太多起伏了。


可情人节那天,还是难过到了:


向中国医生致敬


这组数字似乎是第一次披露,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原来,在一线救助的医护群体中,竟有这么多人(1716)感染,比雷神山医院能容纳的全部床位(1600)还要多。


而昨天中疾控的报告说,算上疑似、临床诊断病例,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3000。


向中国医生致敬


这段时间,我们看到的医护人员,大多是脸谱化的、宏观的:救死扶伤,冲锋一线。一批又一批援驰武汉。


他们叫什么?真的记不住。他们在经历什么?很难有切肤之感,因为我们没有这种体验。


前几天我在家憋了10几天后,特别想借买菜出门透个气,戴上家里的一个防护能力不错的韩国口罩,结果才出去半小时,我就觉得闷得头晕,还有些喘不上气,真不如宅家不戴口罩更自由。


可那一刻,我也更理解了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向中国医生致敬


他们每天都要穿厚厚的防护服,把自己裹得像大白一样,不敢随便上厕所,女性生理期极其不方便,有的甚至还被剪去了头发。


这是我看到的,一个支援武汉方舱医院的深圳医生的真实工作记录:通宵8小时、自备纸尿裤、缺氧、滴水未进、清晨回到酒店还不能马上睡,而是要洗澡、消毒……


向中国医生致敬


但脱掉白大褂,他们也是普通人,是别人的父母、妻子丈夫、子女……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我自己也是医生的孩子,我妈妈在老家哈尔滨,做了一辈子的医生。


说真的,我庆幸她退休了,因为这个职业太辛苦:作息不规律、有时忙到日夜颠倒、要安抚病人和家属的情绪、还要面对许多的痛苦与死亡。


我们给了他们太多的期待,却对他们有太少的了解。


和大家分享最近看的纪录片《中国医生》,朴实无华没有刻意煽情的记录,但却最真实的呈现了,我们最熟悉、也最陌生的医生日常。


在第一集中,有一位“怕死”的医生,他就是河南省人民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主任医师朱良付。

他和我们一样,清早儿会骑着小摩托去上班。

向中国医生致敬

但他和我们又不一样,因为工作多年,他也会遇到一些对他放狠话的病人家属。

“我想把你撕成碎片。”

说这话的正是一位老太太,因为她觉得,是朱良付害死了自己老头子的命。

向中国医生致敬


可话音才刚落,这位老太太又冲着朱良付喊:“我最近血压高了,你再给我看看。”

对比,朱良付也很无奈,他们也知道你是个好大夫,但这并不耽误他们投诉你,照样告状。

向中国医生致敬

纪录片的真实也就在此,短短几个镜头,就能让你看到,中国最真实的医患关系:一边恨着医生,一边又不得不依靠医生

而除此外,对于中国医生来说,24小时连轴转,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几乎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南京鼓楼医院的心胸外科主任王东进,被称为心脏上的拆弹专家。

每天只要一上手术台,少说5、6个小时,多则10几个小时,连续站立,而且还必须精神高度集中,不能放松。

这样的高负荷,身体早就落下了职业病

腰疼的紧,每次做完手术,他都是扶着腰走出来的;颈椎疼的厉害时,得靠着颈托才能干活;而他的小腿,也因为长时间的站立,静脉曲张严重,每天只能靠弹力袜续命。


向中国医生致敬

“我可能要残废了。”面对镜头,王东进跟我们开了个玩笑。

可即便如此,除了平时在医院的正常上班,他还会去乡下进行义诊。

正如朱良付医生所说,“天天就这样作息不规律,工作量大,我就担心有时候我会突然死掉。”

向中国医生致敬

但是,他又不敢死,因为“如果我要是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向中国医生致敬

纪录片中,有一位高颜值的90后医生徐晔,是南京鼓楼医院,烧伤科的住院医生。

向中国医生致敬


老刘是他最近负责的一位患者,60岁,烧伤面积达95%。

对于烧伤病人来说,每一次换药都无异于一次酷刑。

对此,徐晔知道,对病人来说,医生的同理心有多重要,“你可能感觉到的他的痛苦,再乘以100,可能是他现在的痛苦。“

可即便他能安抚老刘当下的疼痛,在治疗过程中,他和家属还是遇到了跨不过去的坎——钱。

每天换药就要大几千,手部植皮要两三万,而又因为烧伤面积过大,整个疗程算下来,大概要花费100多万。这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已经无法承受。

积蓄花光,借不到钱,家属想放弃......可徐晔还想再争取一下,因为他明白,放弃治疗对于老刘来说,意味着什么。

经过努力,徐晔好不容易跟医院申请到了2万元的救助基金,但杯水车薪,患者家属还是选择离开了医院。

看着空空的病床,徐晔很沮丧

向中国医生致敬

虽然身为医生,虽然患者还有机会痊愈,但面对现实,他却也只能放弃。

徐晔说:“有的时候你还没遇到医术的瓶颈,就遇到了人心的瓶颈。”

而同样的情况,在医生中,太常见了。

医生魏嘉说,一位前辈曾告诉她,不要和病人做朋友。

向中国医生致敬

自责、无力、失落、伤心......很长时间,医生都可能走不出来。

血液科医生孙自敏,亲历自己负责的同学因为白血病去世,她自责了24年,都不敢去墓前见她。


向中国医生致敬


还记得那个急诊科医生的背影吗?

眼看一条鲜活的生命,在自己眼前逝去,用尽全力,也无法改变。他只能一个人偷偷的跑到路边恸哭。


“求求你让我再试一次吧!”

向中国医生致敬


这种无力感,真的太沉重了。

难怪会有人说,医生最困难的不是面对失败,最困难的,是面对这些失败带来的种种挫折,却不丢失最初的那份热情。

而这份热情,便是医生救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医生行业,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每个医生承担的,都是一份“救命”的希望。

可医生是人不是神,所以医生也并不能每次都把希望变成现实。

当希望落空,病人并未如愿康复时,医生并不比患者家属难过得少。

向中国医生致敬

在自责、愧疚和擦干眼泪继续努力之间,每个医生都在努力地找寻着自己的平衡

被家属投诉的朱良付,他总会这样问自己:“如果这个病人是你的直系家属,你做不做(手术)?”

得出的答案,就是他做医生的良知,也是他无愧于心的选择。

向中国医生致敬

烧伤科徐晔说:“医生最怕的,其实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向中国医生致敬

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是靠信念的,而医生行走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良心就是他的信念。

西安交大的整形美容外科的主任舒茂国,面对一个因为唇腭裂被丢在了地里的孩子时,他决定免费为他做手术。

但虽然是主治医师,他也不能在医院大笔一挥,说免就免。于是,他用自己的资源和力量,为孩子筹集手术费。

向中国医生致敬

他这么做,是基于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既然遇到了,他就要义无反顾地去做。

同样的,还有之前被砍伤的陶勇医生,多次为病人垫手术费:

向中国医生致敬

向中国医生致敬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瞎。”这就是陶勇要坚持的良心。

所谓医者仁心,大抵如此。

纪录片内,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医院里发生的人间真实。


纪录片外,这样的故事,还有太多、太多。


1月22日,他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因是轻症,他在自我诊断开药之后,主动要求回家隔离治疗。

但刚刚熬过最难受的几天,他就开始为发热患者进行在线看诊。在如此情况下,每天的问诊接待量还能达到200位。

向中国医生致敬


武汉一个医院的病人,因为身体不适很悲观,一度拔掉管子不肯再接受治疗。一位浙江来支援的医生和他聊天,鼓励他一定要坚持下去:

“振作起来啊,我们比其他人好多了,是不是啊,再坚持一下,等你好了,我请你到浙江吃好吃的。”

病人说:“我不吃麻辣的。”医生回应他:“你放心,我记住啦,你不吃麻辣的,等你过来我请你吃清淡的”。

终于,在医生的劝说下,病人同意继续治疗。


向中国医生致敬


让人泪目的对话,让我想起了这句:


偶尔会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医生不是万能的,一样有很多的局限、苦楚和无奈,同样的,他们也牺牲了很多陪伴家人和孩子的时间。


向中国医生致敬


纪录片里,朱良付医生的大女儿直言,“爸爸常常在我睡着时回来,我睡醒时又走了。”


朱良付的介入手术护师,也在描述医生压力的时候直言,“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当医生,实在是没有一点生活的乐趣。”


向中国医生致敬


我妈妈也和我说过类似的话。


大学那会报考志愿,我可能对自己想做什么还不是十分肯定,但不想做医生,却是一早就下的决定。


作为一个孩子,我不喜欢医生妈妈的生活状态,我也知道,比我妈妈岗位更辛苦的人,经历了什么:我妈妈科室前后两个主任,救治过不知多少人,却都因为常年的临床压力、作息不规律,50几岁的时候就过世了。


在这个时不时还有伤医、故意向医生咳嗽吐口水等事件出现的时候,真的很心疼,未来还有多少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从事这个“崇高”、却又辛苦、甚至危险的工作?


向中国医生致敬


据统计,2017年,我国儿科医生的缺口就已经超过20万,儿科医生总数仅10万人,但0-14岁的孩子,却有近2.6亿。


这意味着即便一名医生从早到晚连轴转,都很难完成当日的诊治任务。


医患关系紧张的背后,没有赢家。


冯唐几年前在小说《医瘾》中,写下了看似“荒诞”的情节:


“公元2051年,医生被打、被虐到实在挺不下去了,慢慢都改行了,散落在各个角落。他们从事各种手艺活儿:有的卖麻辣烫,有的当裁缝,有的做铁匠,有的写小说。有一天,有个熟人病了,我偷偷告诉他:指点你条生路。你走到前面巷子左拐,有一家裁缝铺,找那个戴着眼镜噘着嘴、慢吞吞地一针一线缝衣服的大妈,她怎么说你就怎么做。”


“你这病的病灶已经转移,浸润不浅,这刀估计隔壁铁匠开不了,你得去南门找那个卖风筝的才行。他师父在青城山前卖羊肉串,实在不行只能请他岀山了。诚意要足,记得多带上好的孜然。还有,记得请十六铺卖麻袋的光头做麻醉。”


但愿现实不必如此魔幻,疾病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在这样一个时期,理解医生,远比歌颂更重要!


作者:吉吉。二宝妈,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

微信公众号:manchengzhang123

个人微信号:花时间:babyhours003

吉吉:mancz0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