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企业商铺、办公场所租金能否减免?企业如何降低支出成本,穿越危存线呢?

随着复工潮的开启,各地企业陆续开工,然而疫情仍在持续发酵,收入锐减,工资、租金、贷款却需要照常支付,如何降低支出成本、卡死现金流已经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本期文章将结合现行法律及各地方政府政策解答企业最关心的几大问题,为企业熬过经济寒冬,提供一份减负指南。

薪资结构优化、减员、融资问题

01. 疫情下复工,企业业务萎缩、经营困难,现金流吃紧,难以支撑不断增长的薪资、租金、税收、社保支出,在此背景下企业如何降低支出成本,穿越危存线呢?

① 轮岗轮休、缩减工时、待岗

实操建议:实施的前提是必须与员工协商一致,如员工不同意,企业还是得正常发放工资。

疫情当前,企业商铺、办公场所租金能否减免?企业如何降低支出成本,穿越危存线呢?

② 调整、优化薪资结构

实操建议: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单一的固定制工资支付模式,对于春节延假期间、延迟复工期间、企业停工停产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以及2月10日复工后的工资需无条件全额发放;而固定加浮动制的模式下,是在符合绩效考核标准、各项补贴已实际发生的情况下才需支付该部分工资,而不是无条件支付,尤其是具有销售驱动性质的岗位可以提高浮动制部分的占比,降低固定成本。当然企业还是要根据不同岗位差异化调整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的比例。

疫情当前,企业商铺、办公场所租金能否减免?企业如何降低支出成本,穿越危存线呢?

③ 灵活用工方式,实现自救与互救

比如盒马与西贝、云海肴等多家餐饮、酒店、影视、商场、汽车租赁企业实行“共享员工计划”,采用劳务用工方式,接收友商员工入驻其各地门店,参与打包、分拣、上架、餐饮等业务。在其带动下,沃尔玛、永辉、生鲜传奇等多家企业也都纷纷邀请邻业暂停营业企业的员工来上班,实现了疫情之下的共赢。

④ 变革宣传、运营模式,拓展线上获客新渠道

受疫情影响,各大线下商场、影院、餐厅几乎全面歇业,大多数人也只能呆在家里,躺着为祖国做贡献,在此背景下,“宅经济”、“云生活”被点燃,带火了线上娱乐、线上教育、线上咨询、云办公、云买菜、无人配送…….. 。

严重依赖线下的一些行业,比如房地产、旅游、汽车、餐饮、线下娱乐业等都纷纷借助直播的方式,向线上转型。

比如房企置业顾问变身主播,采用线上销售、VR看房等方式提前蓄客;汽车企业也纷纷采用直播、VR看车方式展开了线上销售;旅游领域,兴起了“云旅游”,通过短视频和线上直播方式让人足不出户就能感受热门景、物;线下娱乐业领域,最近“云蹦迪”爆火,各一、二线城市众多夜店纷纷入驻抖音、快手,通过转换娱乐场景方式开启线上蹦迪直播,赚取打赏收益以弥补线下损失,上海一家名叫TAXX的酒吧,通过线上直播打碟方式还原酒吧蹦迪场景,打赏总收入达728,5万,一场蹦迪直播,狂揽数十万!危中有机,适应形势,寻求变革,企业才能逆势而上。

⑤ 尝试多元化融资方式

▷ 着手处置存量金融债权

疫情下现金流管控至关重要,需要企业尽量延期支付各种应付账款,争取更大的资金周转空间,所以目前负有存量贷款的企业应积极与金融机构协商调整还款计划,协商采取先息后本的还款方式,同时对于即将到期的贷款可以根据国家金融支持政策争取展期或续贷。

▷ 向股东融资

因为外部的股权融资数额大,周期长,正常市场环境下的融资交易平均也要4-5个月,而且尽调通常也需要1-2个月,那么中小企业现在想启动外部股权融资,以目前的疫情形势来看,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相比之下不如向企业股东寻求帮助,如果想让股东拿钱,一种方式是与股东协商追加投资,但这样会对股权结构造成影响,所以还请企业慎重考虑,另一种方法就是向股东借款渡过难关,可以给股东稍微高一点的利率,等企业渡过艰难期后再还给股东。

▷ 应收账款保理融资、应收债款质押贷款

有些企业基于对外签订的销售合同、服务合同会形成一笔应收账款,而保理就是将这笔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公司或做保理业务的金融机构,他们会根据风险扣除部分资金成本后,将剩余的资金预先支付给你,到期后由他们直接收回相应款项。

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就是把应收账款的收款权质押给银行进行贷款融资,然后按约定期限偿还贷款和利息。

▷ 实行内部员工股权激励

疫情是个末位淘汰的过程,疫情过后全面升级的团队将会获得更多的机会,那么“人才”将是企业角逐下一轮竞争的核心资产,而实行内部员工股权激励可谓“一举两得”。因为它既能从股权行权中获得部分现金流,又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在动力,实现与优秀核心人才的长期捆绑,华为初创阶段就是通过实行全员持股的方式解决了当时资金紧张的问题,留住了核心人才,也激励着华为员工陪伴企业闯过了历次难关,实现了飞跃发展。

02. 受疫情影响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可否通过裁员减少损失?

答: 鉴于经济性裁员适用情形有限,程序繁琐、审批备案难的弊端,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可与员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也可走协商一致解除,因为这种方式没有法定程序性限制,不需要报备,主要靠沟通谈判达成协商解除,破坏力更小,也更能实现双方利益与关系的平衡与共赢。

如确需要裁员,也应按《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的相应程序来履行,同时要优先留用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以及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劳动者。

【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 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 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合同履行问题

03. 受疫情影响,交易无法正常进行,能否要求解除合同并要回定金或预付款?

答:不可抗力是一种法定的不能履行合同的免责事由,也是合同解除的法定事由之一。那么本次疫情是否属于不可抗力以及疫情对合同履行的影响程度都决定着企业能否免责解约。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被国家卫健委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全国各省也陆续针对本次疫情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一级响应,再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期间依法做好人民法院相关审判、执行工作的通知》已将“非典”认定为不可抗力事件的规定及非典时期的相关判例可知,本次疫情具有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特性 ,我们倾向于认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原则上属于不可抗力。

但并非发生了不可抗力就可以全部免除责任,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判断,若想以疫情为由完全免责解约还需符合以下条件:

疫情必须发生在合同履行之前,且与合同不能履行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若是当事人迟延履行合同义务后才发生了疫情及因疫情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因素(比如延迟复工、封城、交通管制),则不能免除责任;

疫情对合同履行的影响必须达到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程度。如果疫情仅导致合同部分不能履行或延期履行,并未达到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程度,那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仅能部分免除违约责任或者对合同进行变更,但此时合同义务仍然存在。

主张免责解约并要求退回钱款,企业应做哪些工作?

1. 及时发出通知

为了提醒交易对方注意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减轻对方的损失,应及时以纸质函件、短信、邮件、微信、传真等方式向对方发出通知,通知中应载明已发生不可抗力,自己已无法履行合同的解除事由,另外还需注意保留已通过各种形式发出通知的相关证据;收到通知的相对方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损失的扩大,未采取措施造成的损失扩大部分应由其自负相应的责任。

2. 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企业需提供已经发生了不可抗力以及自己因不可抗力的影响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证据,比如政府部门发布的公告、文件、当地已经封路的照片或视频、停工停产的通知、以及导致企业不能履约的其他证据。

此处的“合理期限内”,法律并无明确限定,实践中,如果合同有约定的从约定,没有约定的则应以诚实守信原则为基础,结合合同目的、合同性质、履行情况、证据的形式、证据的形成时间等综合因素加以界定。

【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94条

合同的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第117条 不可抗力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 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本法所称不可抗力, 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第96条 解除权的行使 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 其规定。

第118条 不可抗力的通知与证明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民事诉讼法》第 64 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租金减免问题

04. 新冠疫情当前,企业商铺、办公场所租金能否减免?

答:

承租人可以与出租人协商减免租金。因为疫情的发生属无法预见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直接导致商场人流减少、物流、交通不畅,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收益,但能否以疫情为由主张退租或减免租金要根据租赁合同物业性质、租赁期限、以及疫情对租赁合同履行、合同目的能否实现的影响分情况处理。

处理原则是如果合同中有对发生不可抗力、情势变更如何处理的约定,就按约定处理。若无相关约定,法院一般会在公平原则的基础上适用不可抗力和情势变更的相关规定来处理。

疫情当前,企业商铺、办公场所租金能否减免?企业如何降低支出成本,穿越危存线呢?

免责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点击关注和评论,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也可以私信小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