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摇钱树、铁饭碗,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们放弃种植?

<strong>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工业原料,已经成为国防、交通等领域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根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数据,天然橡胶在全球中的消费比重由2001年的18.56%上升至2012年的36.2%,年均增长6.26%。新中国成立60 多年以来,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以海南、云南、广东为主的三大天然橡胶优势生产区。<strong>作为一种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已经成为中国热带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手段,在中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农民的摇钱树、铁饭碗,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们放弃种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天然橡胶价格从2013 年开始持续低迷,橡胶生产效益低下导致劳动力流失严重,老龄劳动力比重逐年增加。从较长一段时间看,这将是橡胶产业发展的常态,给海南民营橡胶产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造成目前农民种植橡胶积极性下降,逐渐被部分农民所舍弃呢?

<strong>1、胶价持续低迷,弃管弃割现象普遍

2011 年以来,全球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下跌,已由最高的4.22 万元/t 下跌至1 万元/t,跌幅达74.88%。胶农割一刀的收入也从多于1 元跌至最低0.1~0.2 元,收入大幅度减少,严重影响胶农种胶及割胶的积极性。2014 年,海南省一些市县的民营胶园陆续出现弃割现象,个别地方甚至砍掉橡胶树改种其他作物。橡胶树作为胶农“摇钱树”的地位开始出现动摇,重拾对民营橡胶产业的信心已迫在眉睫。

农民的摇钱树、铁饭碗,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们放弃种植?

<strong>2、劳动力短缺严重、生产成本逐年上升

由于胶价持续低迷,进城务工远比割胶收入更高,年轻人更愿意外出发展谋生,留守的中老年劳动力无力承担割胶的繁重工作,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有胶无人割的局面。另一方面天然橡胶生产相关的生产资料和服务价格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不确定性增加的重要因素。割胶不仅是天然橡胶生产的核心环节,而且割胶劳动力成本占了整个天然橡胶生产成本的70%左右。劳动力短缺严重、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已成为制约海南民营橡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民的摇钱树、铁饭碗,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们放弃种植?

<strong>3、科技支撑力度不够,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

海南民营橡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儋州、澄迈、琼中、屯昌、白沙的等中西部市县为中坚力量,而三亚、东方、陵水、昌江、等沿海市县发展相对落后得局面。与国营橡胶相比,民营橡胶存在科技支撑力度不够,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


农民的摇钱树、铁饭碗,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们放弃种植?

<strong>4、良种苗木供应体系不健全,优质种苗供应严重不足

2013 年海南省民营胶园天然橡胶新种植面积1.072 万hm2,近年来,尽管胶价低迷,但仍以每年近7000 hm2的速度发展,种苗需求旺盛,今后随着老胶园更新改造速度的加快,需要大量的种苗供给。海南省结合实施国家天然橡胶良种补贴项目评定了一批规模化的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但现有经省级主管部门认证的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尚未实现全覆盖,良种苗木供应体系不够健全,未能满足民营橡胶产业发展对苗木的需求,优质种苗供应相对不足,部分胶农只能选择购买私人个体繁殖的苗木,种苗质量得不到保障。

农民的摇钱树、铁饭碗,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们放弃种植?

<strong>5、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新技术普及率低

由于广大胶农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不注重生产投入,在种植技术水平、田间管理和割胶技术等方面往往比较粗放,如单位面积种植株数过多,胶树生长不均匀,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冬春扶管不到位,割胶技术较差,割胶频率过高等问题在民营胶园普遍存在,新技术得不到有效应用,导致胶园抗风、抗寒能力较差,胶树生产期短。在国营橡胶,乙烯利刺激低频割胶制度如三天一刀、四天一刀已全面普及和推广,而在民营胶园仍普遍采用两天一刀割胶制度。天然橡胶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新技术普及率低,影响了海南民营橡胶产业的升级。

<strong>6、自然灾害频发,抵御风险能力弱

与国营橡胶相比,民营橡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往往更差。一方面,由于民营橡胶分布相对分散、规划不合理、防风林等基础防灾设施建设不到位,且缺乏有序的组织和管理,基本无法采取有效的灾前防御措施,胶园损失的大小只能听天由命。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及资金不足,缺少灾后恢复生产技术和设备,民营橡胶灾后自救往往各自为战,无法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生产。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海南民营橡胶产业屡次遭受重大损失。2005 年的“达维”台风、2008 年的寒害以及2013 年的“海燕”台风都使海南天然橡胶产业损失惨重。2014 年8 月台风“威马逊”和9 月“海鸥”的连续袭击更是使文昌民营橡胶产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提高民营橡胶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保障机制已刻不容缓。

农民的摇钱树、铁饭碗,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们放弃种植?

综上所述,针对各种因素包括胶价持续低迷、劳动力短缺、科技支撑力度不够、优质种苗供应不足、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以及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政府和科研机构已经针对性的提出了改善措施,以提高农民种胶的积极性。例如,发展橡胶林下经济、增强社会化服务能力、健全补贴机制、推进天然橡胶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等措施进而促进海南民营天然橡胶产业发展。


本文主要参考《新常态下海南民营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