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歷史文化名人之——閼伯


商丘歷史文化名人之——閼伯

閼伯,子姓,名契(xiè,一作“卨”),商丘人,帝嚳之子、帝堯的異母兄,生母為簡狄。他是中國早期天文學家,也是商族部落的始祖、商朝開國君主成湯先祖。

閼伯與兄弟實沈曾居於深林之中,因二人不和,父親帝嚳把閼伯遷居於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讓實沈遷居至大夏(今山西省太原市),將兄弟二人分開。

堯稱帝后,封閼伯為火正(司徒),後被封為契玄王,被後世尊為“火神”。之後又被賜封建立商國。《左傳》載:“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紀時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

公元前2300年,閼伯發明了以火紀時的歷法,在管火的同時築造閼伯臺觀察星辰,以此為依據測定一年的自然變化和年成的好壞,為中國古老的天文學作出了重要貢獻。閼伯嘔心瀝血,教化民眾,深受人民的愛戴,故中國民間尊他為“火神”。閼伯死後被葬於閼伯臺下,由於閼伯的封號為“商”,他的墓冢也被稱為“商丘”,即今商丘市的由來。

南宋時,宋高宗頒旨召封其為“商丘宣明王”,由皇帝直接主持祭祀商丘宣明王的祀典。閼伯成為南宋朝廷最為崇奉的國運神,崇祀活動伴隨南宋朝廷始終。祭祀閼伯的商丘火神臺廟會已延續四千餘年歷史。

商丘歷史文化名人之——閼伯

火神臺(閼伯臺)位於河南商丘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處,是距今4300多年的觀星臺的遺址。它比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在洛陽建的靈臺,還早2300多年,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觀星臺。閼伯臺(火神臺)形如墓,據說契(閼伯)就埋葬在閼伯臺下。閼伯臺上建有閼伯廟,現存的閼伯廟為元代建築。大殿、拜廳、鐘鼓樓等俱全。臺下有戲樓、大禪門等建築。

上古時,帝嚳之子契在此為火正,一是管理火種,二是祭祀火星並觀察火星的運行,以便及時地告知人們防災避禍並適時地播種收割。由於太歲星在卯時出現叫“單閼”,在甲年出現叫“閼逢”。久而久之,觀察火星與太歲星的火正契就被稱為“閼伯”。契死後,人們就在他生前觀察火星的高地上葬之,就為後人所稱之閼伯臺或火星臺或火神臺。

現存閼伯臺如墓狀,高35米,周長270米,夯土築成。據睢陽區文物部門的勘探,證明它是東周時期堆上的夯土臺,層層夯土中夾雜不少周、漢時期的瓦片與陶片。原來的閼伯臺因黃河泥沙多次淤積,隱於現存臺下。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閼伯臺更顯得高大突兀。古代測量日月星辰的辦法常採用立竿見影的方法。

每年正月初七數萬民眾前往朝拜,謂之“朝臺”,是商丘旅遊必遊的景點之一。

商丘歷史文化名人之——閼伯

中國與以遊牧為主的國家不同,是以先進的農業創建了文明古國。遠古時期農業發展的每一個進步,都離不開天文曆法方面取得的成就。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在距今四五千年的時候,不僅農業高度發達,而且還產生了一位在天文曆法方面取得重要功績的人物,他就是閼伯。稱他為遠古時代的天文學家當之無愧,因為他不僅是中國研究天文曆法的名人,就是英國的李約瑟博士對閼伯在天文曆法方面為全人類所做的貢獻也予以高度評價。

據《左傳·昭公元年》記載,閼伯是帝嚳的兒子,被封為火正。火正是管理火的職務,這個“火”就是指天上的大火星,並不是人們常見的人間之火。大火星簡稱為火星、大火等。

《左傳·襄公九年》又記:“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與咮,以出內火,是故咮為鶉火,心為大火。”西晉·杜預注:“謂火正之官配食於火星。建辰之月,鶉火星昏在南方,則令民放火。建戌之月,大火星伏在日下,夜不得見,則令民內火,禁放火。”這意思是說:三月末時,大火星出現,閼伯就號召人們放火燒荒;在九月鶉火(指柳星)出現時,也就是在黃昏大火星不見時,閼伯就號召人們在家生火,不準在外放火。後來這個火就成了天上之火,也即大火星。

大火星是二十八宿中東宮七宿之心宿二(商代把天劃分為四個宮,即東宮蒼龍、南宮朱雀、西宮白虎、北宮玄武。火星屬東宮中央的第四、第五宿——房和心,即天蠍座a;參星則是《史記·天宮書》中所說的白虎,在西方屬於獵戶座的主星),一是因為大火星是一顆紅色的一等亮星,便於人看見記住;二是它是一顆恆星,可作固定的標記,而且每當大火星在東方黎明時出現的時候正好是我國農時“春分”的季節,當大火星在西方不見的時候又是在“秋分”的季節。所以,後來的商朝就把大火星出現於黎明前第一次晨見之月定為一年的歲首,這就是陰曆。陰曆年的終結正是大火星伏而不見之時,當太陽再次行到心宿以東15°以外的地方時,大火星才在凌晨日出之前重新出現於東方。

《左傳·昭公十七年》孔穎達《正義》記載:“大火謂之大辰。李巡雲:‘大辰:蒼龍宿之心,以候四時,故曰辰。’孔炎曰‘龍星明者以為時候,故曰大辰。’大火,心也,在中最明,故時候主焉。”就是說把大火星當成了人們確定的準確時間,作為“天上的標點記”。可能是因為它黎明時初現,所以稱為“辰星”。那麼,為什麼又稱為“商星”呢?這大概是殷人的祖先閼伯擔任了火正的官職,又是他發現了大火星運行的道理,制定了後來人們所說的“殷歷”,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商星”。正是閼伯對人類的這一偉大貢獻,無論是殷人的後裔或其他地方的人都對他非常崇敬,並把他作為神來崇拜。《國語·晉語四》記載說:“吾聞晉之始封也,歲在大火,閼伯之星也,實紀商人。”商祖和以後商國的人就把大火星的天象變化作為禍福降臨的預兆。如《左傳·襄公九年》載:“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紀時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商人閱其禍敗之釁,必始於火,是以日知其有天道也。”對於古人來說,二十八宿中哪顆星也不像大火星那樣重要,這正是它受到人們重視的原因。大概也是因閼伯發明了以火紀時的歷法(約在公元前2400年,傳說中的堯舜時代),所以至此在商代人們便開始將閼伯與大火星一同祭祀了。

殷墟卜辭中有一條“七日已巳夕壹,[庚午](有)新星併火”,辭意是(癸亥)後第七天已巳晚上昏天(當時叫晦天、易日、幽天等),商人於次日行“侑”、“新”二祭,於是當晚天大晴,大火見於夜空,“十官賡行”,並“祭祀大火”。這是殷人主祀大火星的珍貴資料。殷商時期祭祀和觀察大火星的活動成了國家的頭等大事之一。東周以後也將閼伯同大火星一同祭祀,如《左傳正義》孔穎達記:“火正之官居職有功,祀火星之時以此火正之神配食也。……而火正又配食於火星者,以其於火有功,祭火星又之後稷,得配天,又配稷。”

由於月亮圍繞地球運轉的週期一年是365.24天,而地球圍繞太陽運轉週期一年是354—355日,兩者相差10一ll日,所以,人們就需要不斷地調整—年的天數。周朝時,人們又知道了木星和土星每隔59.5779年差不多在天空中的同一點上會合一次,木星、土星和大火星每隔516.33年會合一次,這就是公元前290年左右《孟子》中“五百年必有聖人出”的說法的來源。

今閼伯臺是高17米的夯土臺建築。據睢陽區文物部門的勘探,證明它是上古時期堆上的夯土臺,這就比較符合當時的狀況,因為,閼伯當時觀察火星,只需要站在高崗地帶能看得清楚即可。古代測量日月星辰的辦法常採用立竿見影的方法。現代的考古學也為古人祭祀大火星找到了實物依據,如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彩陶盆上,據馮時先生考證認為就是畫的大火星的形象,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晚期更有了參、商二星的圖形,戰國曾侯乙墓器箱星圖,也有大火星圖像。


商丘歷史文化名人之——閼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