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

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实之不受,物之恒也。

明代著名哲学家王守仁所言。大概的意思就是说:谦虚使人受益,自满招来损害,容器只有在空着的时候才会有收获,一旦满了就不能再存放东西了,世事大抵如此。

做人当谦虚,切记骄傲自满。

哲人说过:“谦虚能使人接近伟大。”

孔子因为刻苦学习,逐渐成了博学多才之人。他居住的附近有一条街叫达巷。达巷里有一老百姓说:“孔子学识这么渊博,可惜没有使他树立名声的专长。”孔子听到后,谦虚地说:“我干什么好呢?是去赶马车呢,还是去当射手呢?我还是去赶马车吧。”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孔子那个时代,一个有才能的人必须具备以下六种才能,即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在这六种本领中,赶车是被认为最低下的,而孔子却只承认了这一点,可见他是多么谦逊。


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


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


《易经》中的“谦”卦也告诉我们,得意之时以谦卑压之。“谦受益,满招损”,做人一定要谦逊。

最近在追《三国》,重温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芳年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受到年近五十的刘备几次拜访,刘备不但是闻名天下的英雄,更是皇室后亲,尊称刘皇叔,而当时的诸葛亮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青年,可见刘备是如何的谦逊。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和谦虚所打动,出山辅佐刘备,帮刘备打江山。

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自傲也有可能招来杀身横祸。比如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因其居功自傲,时常以军功自诩,结果却招来了杀身横祸。

莫要停止学习,莫要满足于学习。

徐特立说:“任何一种容器都装得满,唯有知识的容器大无边。”

苏格拉底说:“我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

学习就如架着一叶轻舟在知识的海洋中漂浮,你看不到停靠的岸边,但可以欣赏海天一色的美景。

有个禅师让徒弟装来一坛石子,他问徒弟:“装满了吗?”徒弟说:“装满了。”禅师拿些细沙顺石缝倒满后,又问徒弟:“这回满了吗?”徒弟说:“这回真满了。”禅师又取了些水,倒进去很多,满了后,禅师又问徒弟:“现在满了吗?”徒弟说:“真的满了。”禅师又将一些干土放进去,吸水后再放进去好多,禅师又问:“这次真的满了吗?”徒弟不敢再回答。禅师说:“我还可以再倒些水进去,它可能在今天真的满了,但再过几天,你再来看它,又会空下去很多。所以我告诉你,它永远都不会满的。”

所以说只有登上最高峰才能一览众山小。只有不自满,才能领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人王安石说:“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学习读书都不应该局限于单一,而要广泛,并且做到泛而精。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矣。”如果想学,乞丐身上也有你值得学的东西。如果“水满则溢”不想学,哲人面前你也会有一副不可一世的傲气。


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


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


合理安排时间,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马克思说:“一切节省,最终都是时间的节省。”珍惜时间,善于挤出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而获得的。因为母亲的耐心和不断谅解,才使从小就被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变成了后来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有一次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要助手算出灯泡的容量。结果助手又是测量灯泡的周长,又是测量灯泡的斜度,又是计算。时间过去了好久,爱迪生急了。直接拿起灯泡,给里面注满水,然后交给助手说:“把里面的水倒进量杯,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读出了数位。爱迪生喃喃地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又准确,又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人生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鲁迅说:“时间 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愿意挤总会有的。”比如著名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在挤时间方面就很有方法。他们为了节约看报的时间,吃饭时用收音机收听新闻,关心国家大事,喝热粥时用小碗。

明确学习目的,攻克自己的不足。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确认识自己,知晓自己的长短处才能进步,方可学有所获。

拿破仑的父亲是科西嘉贵族,这个贵族是及其高傲而穷困的。但是拿破仑却比父亲送到了一所贵族学校读书。那个贵族学校的学生爱夸耀还不学无术。拿破仑成了他们的讽刺对象。拿破仑受不了嘲讽的情况下,给父亲写信,要求退学。

但拿破仑的父亲回复他:“我们没有钱,但你必须在那里读书。”拿破仑忍受了五年,五年的嘲讽,让他坚信:他一定会用自己的能力得到他想要的财富、地位和名誉。

拿破仑的成功,难道只是天才所造就的奇迹吗?不,他完全是靠自己的忍耐和努力而获得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每天都要多次检查自己:为别人谋划办事,是否做了忠诚?和朋友交往,是否恪守了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了呢?除了反省还要对自己进行前后比较,注意听取他人对你的评价。当然,对评价要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态度。

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关于学习和上进,是个大话题,今天就先分享这么多吧。

静流,一位爱读书爱码字的中年妈妈,本着带上一颗真实的心真实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