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关羽的谥号是壮缪?

文绍J


蜀国后期,后主刘禅给二叔关羽的谥号为壮缪侯。这明显是个不好的谥号,缪,一字多音,mia0(庙),miu(谬论),m0u(谋),只个谥号只能做壮缪(\b谋)侯,同瘳(ch0u),意为损害的意思。就是说关公前期威武雄壮,傲视天下,但大意失荆州,自身殒命,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如法正死后及时得到刘备的谥号,张飞不听刘备教诲,被部下所害,亲于兄弟的关羽、张飞终身陪伴刘备,为蜀国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因个人的错失,没有得到先主刘备的谥号。刘禅继位后,谥封张飞为桓侯,是高大美好之意。也因张飞是三叔,国丈,功大错小(自身被部属所害)之故。但迟迟不肯谥封二叔关羽,到了256年,蜀国国力衰竭,快日落西山,不封怕来不及了,给关羽谥封为壮缪侯,也是对关羽的一种褒奖和怨恨吧。。。关公一生叱咤风云,傲视群雄,威振天下,一生壮哉。但驻守荆州有负刘备重托,悍然发起襄樊战役,不知荆州乃四战之地,面临的是魏吴两国之力,意气用事,将荆州置于绝境。后兵败身死,丢失了荆州,失刘备失去了老根据地和起家资本,失去了许多人才和兵力,也失去了重要粮草基地和北伐窗口。此后因关羽之事使刘备情绪失控,策略失当,导之张飞被害,夷陵之战大败,使蜀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刘禅为关公谥封为壮缪侯比较恰当,也诠释了关公戎马一生。





刘坤忠120


关羽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武圣”。他一生对刘备忠心耿耿,被奉为忠义的典范。在军事上,他武艺超群,指挥若定,曾经阵斩颜良,水淹七军,在中国的军事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但是,他的谥号“壮繆”却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按理说,关羽作为刘备手下的首屈一指的大将,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就算死也不背叛蜀汉,应该给一个好的谥号。

可是,给他的这个“壮繆”的谥号,却根本就不是一个好的谥号,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恶谥。按照谥法说,死于原野曰壮,武而不遂曰壮,而繆就更不好了,名与实爽曰繆,伤人蔽贤曰繆。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有很多的奸臣的谥号都有这个繆字。

那么关羽的谥号为什么这么不好。和他一起的张飞的谥号则是桓。谥法辟土兼国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壮而有力曰桓。和张飞一比,关羽的谥号简直是天壤之别。那么,关羽怎么会得到这样一个谥号呢?

我们从给关羽谥号的过程里可见一斑。关羽战死后,就一直没有得到过谥号。在刘备的时代,只有法正死后得到了谥号,其他人都没有得到追谥。关羽比法正的死还要早上一年,可是却没有得到追谥,这里就似乎透露出一些信息。

而到了刘禅一朝,诸葛亮及他指定的继承人蒋琬、费祎的时代,对于这些老一代将领也没有追谥。直到姜维的时候,才对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赵云这些老将进行了追谥,而相比之下,诸葛亮、蒋琬、费祎、陈祗这些文官都死后立刻得到了追谥。这里本身就体现出了刘禅一朝对刘备那一代武将的轻视。在这种环境下,关羽如何能够得到好的谥号呢?

我们从关羽的谥号可以看出,在蜀汉朝廷上下,是认为关羽对荆州的失败负有一定的责任的。刘备将荆州交付给关羽,而关羽却轻易的把荆州丢失,这使得蜀汉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并由此引发了夷陵之战,更是险些使得蜀汉陷入灭亡的深渊。

这一切,都是荆州的实际管理者关羽造成的。我们从襄樊之战中,可以看到,关羽出兵襄樊,根本就和刘备的战略行动脱节。不错,这一次出兵是抓住了曹操主力从关中欲归未归的机会,抓住了东吴声称攻打合肥的机会出兵襄樊。并且在战役中,利用天时地利,水淹七军,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可是,这次战役,从头到尾都没有见到有刘备的意志。

既没有刘备下命令的记载,也没有刘备对战役的指导,甚至还没有西川对荆州的支援。连上庸刘封、孟达这样一支本身负有支援攻打襄阳任务的军队,都没有去支援关羽。可见关羽完全是在孤军奋战。

关羽这样一支孤军,哪怕没有东吴偷袭,曹操的关中主力撤回,他也无力继续发展战果。可是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关羽还在襄樊前线纠缠,不知撤退。尤其是不可原谅的是,曹操为了坐山观虎斗,把东吴袭击荆州的消息透露给关羽,关羽居然一不撤兵,二不防备,造成了荆州轻易丢失。

就从这一点来说,给关羽谥号壮字是名至实归的。关羽自恃武力,不管整体的战略计划,一心想依靠自己孤军奋战,取得更大的战果。结果不能如愿,战死原野,这都符合这个壮字。

而繆字则是对关羽性格上的批判。史书记载,“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这个骄字是一个动词,是用骄傲和看不起的态度去对待压制那些士大夫。而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句话叫做,士可杀不可辱,关羽对士大夫的这种态度严重的挫伤了他们的心,使得荆州上下离心离德。

在东吴袭击荆州的时候,关羽长期的所作所为显出了恶果。整个荆州除了廖化一人,全部都投降了东吴。这里甚至包括刘备的亲戚糜芳和跟随刘备多年的老部下士仁。关羽费尽心力修筑的城池,被东吴不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

等到几年之后,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自己认为对荆州士人多有恩德,专门停留时日,想得到荆州士人的相应。可是,除了武陵蛮人外,整个荆州无声无息,竟然没有一点动静。我们可想而知,刘备在失望之余,对关羽昔日的所作所为该是多么气愤啊。

我们可以想到,在给关羽决定谥号的时候,本身在诸葛亮和蒋琬、费祎掌握朝政遗留下来的风气,对刘备那一朝的武将轻视,而关羽的所作所为又得罪了整个士大夫的阶层。再加上他在行为上要为失去荆州负有责任,所以,对他的谥号当然就比较苛刻了。

不过,虽然士大夫阶层给了关羽这样的谥号,但是老百姓对他忠心耿耿,重情重义的情操,对他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的武艺,对他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军事才能还是赞不绝口的。虽然关羽也有大意失荆州,走麦城的悲剧,可在老百姓的心中,关羽依然是大家公认的英雄。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历史笑春风


所谓谥号,是指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古代的谥号有好有坏,三国时期蜀汉只有12人有谥号,除了关羽的“壮谬侯”存在争议以外,其他大多都是好的含义。

关羽死后的谥号为"壮繆",壮者壮志未酬也,这符合他的经历,可繆则有名不副实的意思,恐怕这是刘禅在感激他在创业时期的贡献,同时也对其失掉荆州有些愤恨的纠结心理。大家觉得是否有理呢?


淮扬之楚


公元260年刘禅为了表彰先辈功臣的功绩,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四个人追加了谥号,其中关羽的谥号为壮缪侯。壮缪侯在古代并不是一个好的谥号,古代的谥号有好有坏,好的谥号是宣扬大臣的功绩,坏的谥号则是羞辱大臣的过失,一个人如果获得坏的谥号,还不如不获得谥号。(赵云生前的地位较低,没有在第一批被追加谥号,后来姜维上书请求给赵云追加谥号,刘禅才单独给赵云追加了谥号。)

三国时期蜀汉只有12个人有谥号,除了关羽的壮缪侯存在争议外,其余的谥号基本都是好的谥号。壮在古代的谥号里面有很多种含义,其中大部分含义都是好的含义,例如“胜敌克乱”的大将,“好力致勇”的猛将,“武德刚毅”的忠臣名将。

关羽曾经在百万军中亲手斩杀颜良,在襄樊之战中水淹七军斩杀庞德。关羽还千里走单骑离开曹操,重新回到了故主刘备的身边。可以说关羽的行为完全符合“壮”的褒义部分,如果仅仅从这几点来看,关羽谥号里面的“壮”肯定是夸奖关羽的字。

然而“壮”在谥号里面还有两层含义,这两个含义就是“死于原野”和“武而不遂”。关羽在襄樊之战失败,被孙权活捉后斩首,符合“死于原野”的解释。同时关羽崇尚武力发动襄樊之战,最终却配上了自己的性命,也符合“武而不遂”的说法。

“缪”在古代是一种恶谥,按照古代谥号的解释,“缪”主要给那些徒有虚名的人。关羽号称万人敌,他的名气威震华夏,让孙权和曹操都十分忌惮。然而关羽过于骄傲自大,最终丢失了荆州,导致了蜀汉隆中战略的破产。很多人认为蜀汉给关羽“缪”的谥号,就是因为蜀汉怨恨关羽丢失荆州,认为他名不副实。

关于关羽壮缪侯的谥号,在古代还有另外几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关羽的壮缪侯是一个美谥,只是后人对谥号的解释发生变化,壮缪侯才变成恶谥。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关张马黄赵获得谥号后,当时的人都将他们引以为荣。

假如关羽的谥号是一个带有侮辱性的谥号,当时的人又怎么会将关羽引以为荣。而且在关羽封神之后,关羽的封号里面仍然带着壮缪两个字,这说明壮缪两个字肯定是夸奖关羽的词语,否则给关羽封神的人肯定会去掉这两个字。

另外一种说法是关羽的封号是壮穆侯,因为通假字的原因被写成了缪。笔者认为关羽壮缪侯的谥号肯定是一个美谥,毕竟关羽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蜀汉既然肯在关羽去世40年后追封关羽,肯定不会给他一个恶谥。三国时期的思想观念和现代不同,人们对文字的解释也存在差异,所以在经过一千多年后,人们才会认为壮缪侯是恶谥。


史海泛舟摆渡人


答:如果刘备还在,关羽一定不会是这个谥号。关羽的谥号总的来说还是恶谥,无论怎么狡辩,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关羽为什么得了这么个谥号呢?其实也很简单。蜀汉和曹魏是敌对的两股势力,而赞美关羽的人是曹操👍;被敌人称赞的人,通常对于本国人民来说,无疑是祸害。(颜良)

关羽斩颜良解白马之困,并为此获得了汉寿亭侯的殊荣;战樊城,于禁、庞德被大水淹没,关羽没有落井下石,而是全力以赴的施救,挽救了曹操大量的战斗力,并为他们抢夺了孙权的军粮。以至于孙权把他们全部交还给了曹丕。(于禁)

对于刘备来说,关羽是最早追随他的人之一,关羽的作用远远不是他为刘备做过什么贡献。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关羽是维护刘备权利和地位的最重要的因素!有关羽在,刘备的地位和权利就没有危险。因为,无论刘备做什么样决定,不管对错,关羽都是没有悬念的支持他!得到了关羽的支持,什么张飞、马超、黄忠之辈自然而然地都会站在刘备一边。(庞德)

特别是诸葛,有碍于关羽的存在,也不能公开的反对刘备的决定;赵云的反对就显得势单力孤!毫无意义!虽然赵云擅长单打独斗。关羽对于刘备均衡蜀汉集团各个方面的势力,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刘禅是根本看不到的。对于刘禅来说,哪里有关羽洒下的热血?那座城池是关羽攻占的?哪次大战因为关羽而取得胜利?或者是曾经救过刘备、甘夫人、和他本人等等等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儿,才是他评定给予谥号的标准。

青泥之败、寻口之败、汉津之败、襄阳之败、樊城之败、麦城之败、以及早期投降曹操之举……这些标准关羽真的都没有!甚至蜀汉政权没有一寸土地是关羽打出来的。

在刘禅脑海中,尽灌述些关羽如何如何英勇、如何如何忠义,落实到具体事实上,什么都没有👐?说他有武功没有什么用,或者用不到地方;名气挺大,实际上根本就不行。因此才给了他壮缪侯的谥号。


中行偃1


在《关羽传》明确记载“追谥羽曰壮缪侯”。

但是随着关羽在日后地位的越来越高,人们反倒从中发觉了问题,“缪”在谥法中是恶谥,名与实爽曰缪。也就是说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堂堂武圣,怎么能用这个谥号呢?如在《三国志集解》中,明朝的程敏政就说:

按缪穆古通用,若秦穆鲁穆在《孟子》,汉穆生、晋穆彤在史皆为缪。宋岳飞谥武穆,意与此同。今乃以为恶谥,如谥法“武功不成曰缪”,蔡邕《独断》“名实过爽曰缪”,岂理也哉!若果为恶谥,则史不应云追谥之典,时论以为荣矣。考谥法“布德执意曰穆,中情见貌曰穆”。《礼记•大传》“以序昭穆”,古本“穆”作“缪”,左传“穆”多作“缪”,是“穆”“缪”古今皆通。

也就是认为穆缪是通假字,关羽的谥号应该是“布德执意”“中情见貌”的“穆”。编辑《三国志集解》的卢弼也说“程说极允”,也就是对程敏政的观点好顶赞。随着《三国志集解》的流行,这种说法简直成了定论。

但这种说法真的可靠吗?

汉朝谥法大体使用《逸周书·谥法解》中的谥号,时人认为《逸周书》是孔子删《尚书·周书》之余篇,以两汉经学之繁盛,可见其神圣地位。当然,现在我们知道《逸周书》本为先秦典籍汇编而成,其中《谥法解》当出自战国中期(见汪受宽《谥法研究》)。并明确记载了“穆”“缪”为两条,要是两字通假,那意思应该类似,哪有一为美谥,一为恶谥,而且意义完全不搭的情况?《独断》不过引用《谥法解》罢了,这事和蔡邕何关?

穆缪在上古可能是通假字,但在后代决然不是。如程敏政提到的宋孝宗加岳飞谥号为“武穆”,而在宋宁宗时,把秦桧的谥号由“忠献”贬为“缪丑”。要是穆缪古今皆通,那么岂非岳飞和秦桧同谥一字,这也太荒谬了。

而“缪”谥呢?用“缪”这样恶谥的非常少见,时代较近的有西汉张勃、北周薛善,不过距三国都有几百年。巧合的是,《晋书·何曾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何曾为人贪鄙,在礼官议论谥号时,博士秦秀提议谥为“缪丑”,虽然最终未获采纳,但可见时人明确“缪”为恶谥,断无和美谥“穆”相混的道理,两字非通假甚明。(何曾死于咸宁四年(公元278年),据追谥关羽不过18年,还在陈寿编纂《三国志》之前)

综上,穆缪不但不是古今皆通,而且魏晋时肯定不通。而程敏政所举的例子如秦穆鲁穆均早于战国中期,也就是在《谥法解》成书以前,以先秦的例子论魏晋,可谓价值堪忧(汉穆生晋穆彤不知何人,望方家解惑)。如果按照清朝钱大昕的说法,秦穆公的穆是昭穆排序的穆,而其谥号应为缪(见《史记·蒙恬列传》),如果可信的话,穆缪就完全没有通假过,只是古书有些窜乱而已。

历代多不认为关羽谥号的“缪”有争议,在宋朝洪迈的《容斋随笔·名将晚缪》描述关羽当时功名盛矣,“而不悟吕蒙、陆逊之诈,竟堕孙权计中,父子成擒,以败大事。”可见还是按照“缪”来解释的。

包括对谥号最为了解的皇室。宋高宗加谥关羽“壮缪义勇武安王”,宋孝宗加“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而元文宗删去壮缪二字,改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为何?显然觉得壮缪配不上被神话的关羽。到了神话关羽最厉害的清朝,最喜欢多事的乾隆也来参和了一脚:

乾隆三十三年,以壮缪原谥,未孚定论,更命神勇,加号灵佑。殿及大门,易绿瓦为黄。四十一年,诏言:“关帝力扶炎汉,志节懔然,陈寿撰志,多存私见。正史存谥,犹寓讥评,曷由传信?今方录四库书,改曰忠义。武英殿可刊此旨传末,用彰大公。

竟然在四库全书中把关羽的谥号改为“忠义”!因为谥号不满意而更改千余年前的原文,也实在过于奇葩。不过从中可以看出,乾隆认为壮缪不是好谥号。如果是美谥壮穆,怎会有此一出?

值得一提的是,关羽谥号的另一字“壮”,在现时《谥法解》版本中均无。现存的“壮”解如“死于原野”“胜敌克乱”“好力致勇”“屡征杀伐”“武而不遂”“武德刚毅”“非礼勿履”出自元朝《经世大典》,“威德刚武”“赫圉克服”出自《永乐大典》引《唐会要》。

《经世大典》的谥解除“非礼勿履”条外均出自东汉刘熙失传的《谥法注》(《谥法解》最早的注本),查其意向,和《谥法解》“庄”条“兵甲亟作”“叡圉克服”“胜敌志强”“死于原野”“屡征杀伐”“武而不遂”几乎一致,可知“壮”谥通于“庄”谥。而“缪”倒也确实有通假字,但是是通“谬”而绝不是通“穆”。

死于原野,胜敌克乱,好力致勇,屡征杀伐,武而不遂,武德刚毅,加上一点名过其实,壮缪的谥号可谓关羽的完美写照。本不需要溢美关羽的人多次一举,要是没有失荆州的令人扼腕,关羽何能为武圣!

——————

王利器先生对穆缪做过辨析:

《风俗通义·五伯》

孔子称 “民到于今受其赐”。又曰:“齐桓正而不谲,晋文谲而不正。”至于三国,既无叹誉一言;而缪公受郑甘言,置戍而去,违黄发之计,而遇殽之败,杀贤臣百里奚,以子车氏为殉,诗黄鸟之所为作,故谥曰缪。

王利器注

周书谥法篇:“名与实爽曰谬。”通作缪,蔡邕独断:“名实相反为缪。”史记蒙恬传:“蒙毅曰:‘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故立号曰缪。’”论衡福虚篇:“且近难以秦穆公、晋文公,曰:夫谥者,行之迹也,迹生时行以为死谥。穆者,误乱之名;文者,德惠之表。”皮日休皮子文薮秦穆谥缪论云:“晋惠公之在位,作宗庙之蠹蝎,为社稷之稂莠,一立十五年,其为害也大矣。今之学者,以秦穆为缪,尚疑其谥,得斯人也,可以谥缪为定。 ”据此诸说,则缪为缪戾之缪,旧有是说;而吴曾辨误录下尚谓“后世称穆而不称缪”,谢肇浙文海披沙犹举以与鲁缪、关壮锡(此处疑为电子版录入错误,应为关壮缪即关羽)相比,是知一十而不知二五也。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四曰:“古书昭穆之穆,与谥法之缪,二字相乱。礼记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为穆,声之误也。’坊记:阳侯杀缪侯而窃其夫人。’释文:‘缪音穆。’公羊传:‘葬宋缪公。’释文:‘缪音穆,凡此后仿此。’史记蒙恬传:‘昔者,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缪。’然则秦缪公之谥,当读如缪,所谓名与实爽曰缪也。蒙恬(案当作蒙毅)秦人,其言必有自矣。”

一美一恶的谥号在汪守宽先生《谥法研究》特别提及,有文灵,平厉,成纵等。而壮谬也是其中之一。唐朝王彦威在《驳太常拟元载谥议》写道:“元载谥成,则不得为纵,纵则不得为成。成纵并施,美恶齐致,考之常法,实不通经。夫萧瑀谥贞,诏命加褊,事出恩制,不可据依。尔後崔韶以平厉谥杨炎,以壮缪易伊慎,此皆惑於贞褊混淆不可之文,祥在驳议。今明其说,恐误後来。”里面提到伊慎谥号壮缪,明确表明这个谥号是“美恶齐致”的。伊慎是中唐出色武将,但晚年为求河中节度使贿赂宦官而遭贬斥,因此谥号壮缪。

缪字或是一字多意,毕竟蜀国时期关羽有威名但始终是有罪于季汉,但到关羽的评价有两面性,一面肯定他的武勇与功绩,但又对关羽因为个人问题导致荆州失守感到懊恼,在关羽没被神化的年代里对关羽的看法或许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关羽没有努力处理好周边关系,最后被孙吴利用弱点得以迅速偷取荆州,忽视了背后的敌人。






大嘴河马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谥号?

谥号是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是用来概括此人生平的一种称号。

那个关羽的谥号壮缪有没有什么问题呢?

按照谥号的用法,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

说关羽空有本领却没干成什么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关于关羽的谥号,《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记录了追谥的经历“(景耀)三年(公元260年)秋九月,追谥故将军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赵云传》也说“於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在《关羽传》明确记载“追谥羽曰壮缪侯”

重点看这一句,时论以为荣。这就是说当时给这个谥号的时候当时大家都是认同的,也认为符合关羽的生平;那到按照谥号的用法确实有点不符。那么究竟有没有错?

于是后人开始考虑是不是史书上记录有错,就像汉语里的通假字一样。

后来明朝的程敏政做过解释,把缪通假穆;后来这个观点也逐渐被人接受。

更为夸张的是还是乾隆,乾隆在四库全书中竟然把关羽的谥号改为“忠义”,更可见一斑。

至于关羽的谥号壮缪究竟如何,到底是众说纷纭,对于封建王朝来说,关羽的忠是对封建王朝政权的代言者,所以一定要给关羽的谥号正名。而对于我们来说,最多只是作为一个研究三国历史的一个小波折而已。

以上观点仅为个人观点,谢谢观看


herloo


因为刘备对关羽丢失荆州一事耿耿于怀。虽然他嘴上不说,但他内心一直不能原谅关羽。对于刘备来说,荆州是丢不得的。关羽丢失荆州,就等于葬送了刘备一统天下的好运。所以,刘备肯定在内心是不会原谅关羽的。至于以后的为关羽张飞报仇,说到底还是刘备想借着报仇而吞灭东吴的。扯得有些远。我之所以说刘备不原谅关羽,那是因为一件事。大家看,关羽都死了多少年了,刘备也没给他个封号。为了不显山露水,为了不让别人说闲话。更不让别人看出刘备的小心事。刘备对所有的武将都没有封号。刘备在世时,大概只封了法正一个。关羽的封号是十多年后刘禅追封的。同时追封的还有张飞等人。不过,张飞的封号要比关羽的意思好的多。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因为我对壮缪侯的意思理解的不是那么全面。所以,在这里就不误导大家了。谢谢。


风雨中的梅云


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所谓壮缪,就是“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其“壮”字多有层意思可以理解,比如战功卓著谥为壮,武力过人也可以谥为壮,克敌制胜同样谥为壮。比如其勇武的能力、水淹七军的战功、甚至败走麦城被杀的结局,都可以用“壮”为谥。

“缪”,主要指名气和实际不符,就是名不副实。为何这么说呢?一方面是指关羽在蜀汉的地位,位列蜀汉第一武将;另一方面是指关羽在三国时期的名气,受到了诸如曹操、周瑜等人的高度评价,但是结果呢,关羽并没有打出与自己名气相符的成绩,结果还落了一个不得善终的结局。故为“名与实爽”。


无终尧哥


壮缪不是个好谥号,武而不遂曰壮,不用武而用壮,这个壮介于褒谥和平谥之间,重点在于缪,武功不成曰缪,是说他丢失荆州之错,刘禅和蜀汉群臣心里必然是有芥蒂的,说白了,如果他守好荆州,起码给个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