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万亿成交,警惕天量天价,散户勿追高接盘高位股,小心被收割

沪深万亿成交,警惕天量天价,散户勿追高接盘高位股,小心被收割


10388.1亿


沪深成交破万亿


19年一季度春季行情以来首次


维持昨天的判断,天量之后见天价


北向资金净买入64.2亿,沪深主力净流出468亿,分歧​


大盘各指数均已收复失地,疫情非但没有影响股市,反而助力股市炒作。


难道疫情对股市真的没有影响?


参考一下非典期间,大盘在发现期,扩散期,爆发期,衰退期四阶段的表现。


沪深万亿成交,警惕天量天价,散户勿追高接盘高位股,小心被收割


股市在疫情扩散期和爆发期表现不错,而在衰退期表现反而是一路下跌。


下面马犇简单推演一下逻辑


1.疫情期间,央行持续投放货币释放流动性,货币价格持续走低,3月利率价格创9年新低。而疫情期间,楼市几乎没什么成交,国债利率也跌到08年的水平,消费被压制,另外企业,个人信贷需求也被压制,另外央行通过逆周期调节缓解资金外流。


2.实体,金融各大蓄水池都受影响,而股市充分吸纳了央行释放的流动性,货币支撑了资产价格​。


资金面货币放水+政策面逆周期调节=股市完全不受疫情影响,逆势表现​收复失地​。


收复失地之后,接下来怎么走?


一看央行是否持续放水,二看汇率逆周期调节


参考非典四个阶段股市的走势,在扩散期和爆发期有资金面呵护,股市表现还算平稳,而进入到衰退期,没有了资金面和政策的呵护,股市表现​是一路下跌。


马犇的大盘分析是六面分析,目前资金面,政策面是加分,接下来看其他四面


情绪面,情绪面最易变,就拿最近疫情来说,绝望到乐观也就几根阳线​;


筹码面,注册制延迟是利好,但再融资松绑肯定是利空,因为再融资圈钱的速度比IPO猛多了,另外注册制虽然推迟,但科创板的IPO,沪深的IPO速度一点没有放缓,其实不是注册制胜似注册制,相信A股突破4000家就在今年了​。


基本面,疫情对基本面的影响肯定是利空,当然反应在股市在,短期主要是资金面,政策面,情绪面影响,特别是资金面,资金驱动历来都是简单粗暴,就像牛市虽然没有基本面支撑,但只要有源源不断的放水,也能​支撑。但中长线,无论什么样的炒作,都将落到基本面,因为金融市场收益,只能来自于实体,否则就是无根之木,旁氏​击鼓传花。这也是为什么在疫情衰退期,考验​基本面的时候股市却是一路走低。


技术面,技术面是量价时空,目前市场的量还算健康,温和放量​;价格,从盘面来看,各主线板块个股都在高位,除了大金融相对低位;时间,疫情目前差不多也到衰退期了,因为近期开始复工,疫情也明显的被压下去了​;空间,目前大盘收复失地,天量之后见天价​。


最后再来看,资金面和政策面


一看央行是否持续放水,二看汇率逆周期调节


倘若央行保持当前的水量,随着疫情进入衰退期,复工潮来临,消费,地产,个人信贷,企业信贷复苏,那么也会分流股市炒作的资金,毕竟股市度过了最危机的时候​;


而汇市,疫情企业企业停工,外贸受阻,对外汇的需求减少,另外出国旅游受阻,对外汇需求也是少。而这之后,无论是报复性的消费,还是出国旅游对外汇需求都将是非常旺盛,另外,汇率适当贬值也是有利于外贸企业,追回​疫情的损失。所以在人民币再度在7关口徘徊,是继续逆周期调节,消耗外储,对内放水,还是恢复市场原本的样子,这个我们只能观察,然后出牌。


最好来说一下盘面的可操作性,目前很明显的冲顶阶段,等二次探底最佳,而轻仓游击博弈,主线高位科技股​需回避,等低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也等低吸,因为这个板块今天利好,前排龙头标的却是高开低走,利好出货走势,所以阶段高点等低吸机会​;大消费股,根据上表​,在疫情衰退期,疫情结束,消费会迎来报复性反弹,相关标的也会表现;而相对低位的大金融最如预期的补涨,若这个板块能放量走升,​走主线,那么大盘还能再坚持一下;一条小主线,通胀值得关注,通胀中猪肉又是龙头板块​。


好了,就这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