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医疗投资:智慧医疗,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市场会帮你消灭很多竞争对手,

但前提是你要确保自己能活下来。


上一期我们讲了疫情之下,如何进行医疗投资,错过上次分享的朋友,可以点击疫情之下的医疗投资:特殊时期,如何下注医疗赛道?

今天跟大家一起来聊一聊,疫情推动的智慧医疗。

医疗器械产业需求

我们接下来看整个医疗器械产业的需求,你会看到说过去的十几年医疗器械的行业平均增长率是达到了22%的。

其实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据,整个国际上的一个器械的市场增长率,也就是个位数字或10左右,中国竟然在过去是高达22%的行业平均增长率。

我相信未来的5年到10年,这样的增长幅度会继续加速。(有见财经)

在医疗器械这个领域当中,包括可能是一些手术的器械,我们都是从德国进口的,很多的医疗器械、大型装备也好,还是说这样的高端耗材也好,在甚至是10年前百分之七八十全都是国际进口的。

差生进步会比较快,在最近的这十几年的时间里边,在医疗器械这个领域,中国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

同时医疗器械包括了医疗设备以及诊断试剂,刚才我们也有提到过,像体外诊断试剂、心脑血管的耗材、大型的影像设备股、骨科的耗材、眼科的一些耗材,都是非常不错的。

行业细分、赛道和领域,医疗器械的最近的变化和未来的趋势,假设在疫情之前,两票制医保的谈判,对于很多耗材的价格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我并没有悲观,因为整个的收入等于它的单价乘以了它的数量。

虽然单价两票制被打下来了,医保的谈判把价格降得很厉害,但是如果你是龙头企业,可以拿到这个订单,你的数量是比之前远远要大于的销售总量的状况,这样我们的收入还是会得到一个很快的增长。

这一块的趋势的投资判断的关键词,就是进口替代和满足刚性的临床需求,大家也会看到说这次的疫情之下真的是刚性的临床需求。

大家说口罩真的是刚性的临床需求,包括医院里边用的这些防护的设备,这些检测的设备都是非常刚性的临床的强需求。

所以我们投资的方向都应该是这样的刚性的临床需求的东西才应该得到我们的投资和关注,包括进口替代,我刚才也提到了,整个的进口替代,它是在百分之七八十,甚至再往前推,20年前百分之九十几可能都是进口的。

中国在20年前或30年前,我们是没有器械加工能力,包括这种整个的技术生产实力的,才是一些年最近10年很多的国外的人才回国,中国的世界500强的医药企业的高管出来创业,才会有今天的局面。

所以在很多领域当中,如果它的国产里国产的比例低于百分之50,都是可以作为投资的赛道。

医疗器械,这次的疫情之下,特别是诊断试剂盒的研发和这些保障的呼吸机、ct、影像设备,这样的一些医疗器械都会吸引到更多的投资。

第三方服务将成未来主流

在这次疫情的检测方面,很多样本都是给到了这样的第三方独立检测中心,让他们去完成了样本的采集以及检测,他们会帮助公立医院进行很多工作的一个完成。

所以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和方向,因为国家的投入,医院是从财政拨款的,它的资金是有限的,有一些领域当中就不会去投入了,而是会选择采购服务的方式,我相信这也是一个大趋势,和政府未来医院都应该这样做的。

其实假设红十字协会,它最开始就采取了采购民营的这种三方服务的形式,就不会出这么大乱子了,他是会有一些费,但是这比出乱子来讲还是会更好的。

采购现在市场上已有的这种第三方独立中心的服务,或者是第三方的物流服务,未来的三五年会成为主流。

向政府,然后包括这样的一些机构,他们没有能力的情况下去采购这种第三方的服务,那是大势所趋的一个情况。

所以建议大家重点关注像医学检验、消毒这类的一些细分赛道。

但是消毒行业我们2019年曾经看过,就还没有大机构出来,所以我们会住这个赛道,但不会去下注,但医学检验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了,是我们非常重视和重点去投资的一个领域。

智慧医疗这块,对于一起国家会花大力气,然后去把它完善出来,然后进行体系化的,假设有一些远程医疗、分级诊疗,然后预约诊疗,然后包括医保的智能审核核算,包括医改相关的一些细分赛道,在这次包括整个公卫体系的一个智慧医疗,在这次疫情之后都会为得到更加都会得到更好的重视。

虽然现在的整个智慧医疗当然比03年是好的,但是毕竟它的系统化,包括它的体系化并没有做的特别好,所以我们对智慧医疗领域之前是观望的态度,这次疫情之后,我们会去对一些对于一些核心的企业,我们就到了一个可以出手可以去投资的一个状态了。

对于这次的疫情之下,其实是推动了整个智慧医疗的应用,以及推动了整个智慧医疗的发展。

因为我们我看了一下大家各位在线的各位很多都是做投资的,所以我第4个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事情是,疫情之下,我们投过的企业应该怎么样去做他的投后管理。

我们都会有一些投过的企业都会是有一个生态圈的,在就整个产业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我们可能就要去促进我们生态圈的企业互相赋能互相合作了。

包括甚至可能一家或两家企业进行合并抱团取暖,能够让大家在寒冬下能够存活下来,也在并购整合方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假设像这次的疫情,我们投过的企业有一个做ct的,他在比较早期的时候,就临时开了一个董事会。

董事会上核心的议题只有一个,我们要不要去捐赠驰援武汉。

因为他的ct设备是做到了0.275毫米,这是全球最薄的一个ct,ct的原理就是他把这个物质它是把整个的人体器官也好、组织也好,切分成多少层,它层数越多,它切得越薄。

所以特殊时期的投后管理,它的重中之重,还是因为既有机会,虽然有危险,但是也有机会。

那机会是说在这次疫情的情况下,市场会出现优胜劣汰,他会帮你消灭掉很多的竞争对手,但是前提是你要确保自己能够活下来。


疫情之下的医疗投资:智慧医疗,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充分了解细节

所以刚才我也提到,我们怎么样让我们已经投过的这些企业能够很好的活下来?

现金储备,我个人建议可能是12个月。

就今年一年的现金储备能够假设他每个月的最小的费用是100万,我们就要求这个企业可能账上至少现在得有1200万或者1200万以上,这才是一个安全的状态。

如果它的现金流储备在6个月以上,我个人建议可能就要把一些融资的准备性的工作。

现在这一个季度,然后就要把它准备好,所有的东西都要准备好,然后可以现在发给一些投资人,让他们把材料先看起来。

虽然没有办法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或者是大家到现场去做尽调,我们可以通过先把资料准备好给到投资人,投资人先看起来,大家先以电话会议的形式进行沟通的。

之后只要是说放大家出去了,大家可以这个时候大家就可以把没有做的事情给他补上,这样可以大大加速我们的一个融资进程的推进。

如果现金流储备只有三个月了,太危险了,真的就要痛下杀手去裁员,减少开销了。

因为三个月,整个疫情的影响可能都没有结束,所以这是最我们所有的投过的企业当中,需要各位最要花时间精力,然后去跟企业沟通,尽快做好节流工作的一类的企业了。

所以了解了情况之后,我个人建议大家能够给我们投过的这些企业能够通个电话,跟他要一些资料,一是了解他的财务情况,它整个的现金储备,它的成本的结构,每个月的净支出,然后它的应收应付在最近一个季度,然后需要做的是哪些的支出。

其次是了解他的业务的开展情况,包括可能预期的目前的一个上班方式,整个的用户的情况,合同的落实,提醒他们如果是合同落实有问题,真的是要更早的去跟对方去沟通,不要太乐观。

假设他的合同落实可能到5月份才会违约,我建议大家在跟我们已投企业的沟通的过程当中,让他现在就要跟合同方就是他的合作方然后进行沟通打预防针。

这样不至于说快临近合同到期的时候,然后你很被动的去跟对方沟通,先要打预防针,然后提前做一些准备性的工作,不要乐观,觉得说好4月份我们肯定就开工了,5月份肯定就完成了,这不一定的。

所以特别是在有一些纠纷的问题,我们有些政府有相关的政策,我们也要去研究,提醒我们投过的企业去研究一下各地的政策,然后跟我们的合作伙伴做好沟通,这是业务的层面。

第三就是市场和竞争的情况,也需要跟我们投过的企业进行一些沟通,包括竞争对手的资金的情况也可能要去了解一下,包括他们的人员状态,这些也提醒我们投过的企业要进行关注。

第4点,我们要比方明天或后天,及时的跟被投企业的主要创始人,进行一些沟通。

包括企业有什么样的困难,或者是他个人面临什么样困难的情况,也要做一个比较详细的沟通。

一方面是了解情况,另一方面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互动。

在这样非常时期能够跟我们已投企业有一个很好的互动,现在就难得的有机会,可以让我们和已投企业走的更近,对于已投企业的更多的关注,包括对他们很多细节性的东西做一个更充分的了解。

有见财经,您的专属金融顾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