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到底屬於什麼編制,關於編制那些問題你都瞭解嗎?

編制大家都很瞭解,例如有些事業單位招聘的時候會註明,有事業編制。公務員又是屬於什麼編制的?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公務員到底屬於什麼編制,關於編制那些問題你都瞭解嗎?

什麼是編制?

編制指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和職務的分配, 由財政撥款的編制數額由各級機構編制部門制定,財政部門據此撥款。 通常分為行政編制、事業編制、工勤編制(工勤編制廣義上屬於事業編制的一種)、員額編制以及國企編制

說的通俗一點,本來是國家為了控制吃財政飯的人員數量無限膨脹而設置的。在機關的如果聽說過“三定方案”就知道,一個單位設立之初最重要的文件就是“三定方案”,其中“一定”就是定編。

事業編制、行政編制有何區別?

公務員屬於行政編,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國家機關中除了工勤人員以外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身份,都屬於公務員編制,包括國家機關、共產黨機關、民主黨派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檢察院和法院等。

進入行政編制的意味著你是國家公務員,如通過了選調生考試就是國家公務員。國家公務員享受著國家的各種法定待遇,如醫療、晉級等。

事業編制是事業單位編制的總稱,像學校,醫院等就是典型的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分為自收自支、差額拔款、全額拔款三種類型。

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最大的區別:

(1)行政編制也就是國家公務員是有級別的,如你第一年是科員,可能是最低一級的,好幾年以後當了局長,就是局級。也就是說,你如果是行政編制,那你就是走“級別”的。

(2)事業編制,走的是“職稱”,比如你幾年以後是初級工,幾年以後是中級工,幾年以後是高級工。學校老師是最典型的事業編制。想進入行政編制只是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每年都有國家的和省的公務員考試。

在政法部門工作的事業編制人員有個問題:那就是你通過了司法考試也不能當法官或檢察官。因為當法官或檢察官的前提是有行政編制或叫做政法專項編制。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是什麼意思?

報考公務員考試的時候,有些單位後面會註明參照公務員法管理,那麼這個參公管理是什麼意思?

“參公管理”的全稱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公務員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經批准參照本法進行管理。

參公管理是指事業單位事業編制的工作人員,管理辦法不是按照事業單位的管理方式而是按照公務員的管理方式,這樣的單位承擔一定的政府職能,被稱為參公管理單位。參公管理單位的人員在晉升時可以和公務員之間流動。簡單的說參公管理就是參照公務員管理,待遇相同,但是不是公務員編制。

公務員與參公的區別?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的工作人員(工勤除外)與公務員的區別,主要是人員使用的編制不同,公務員使用的是行政編制,參照管理人員使用的是事業編制。其他的如工資福利待遇、日常管理等,都是執行《公務員法》及其配套法規、政策的規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