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院士,SCI论文高产500篇,如今却被人争议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凭借500多篇SCI论文,成为人们争相议论的学术人士之一。

成功在科研专业领域发表SCI权威论文成果,对于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来说,是在学术界提升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科学研究和人类智慧成果进步的重要途径。

高福院士,SCI论文高产500篇,如今却被人争议

众所周知,高福院士是在2013年评选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在SCI论文的发表数量,学术研究成果方面,高福院士及其科研团队确实做到了同行领先。

高福院士担任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的同时,还担任我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也是美国微生物科学院的院士,并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担任存济医学院的院长。在此期间,高福主持了多项重量级的课题,他领导的研究组在流感病毒流行病学、跨种传播分子机制研究领域建树颇多。

据悉,高福带领的科研团队,对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MERS-CoV和寨卡等多种囊膜病毒的入侵机制进行研究,阐明了其分子机制,并研发抗体、药物等抗病毒手段,为新发传染病防控提供重要支撑。正是因为高福带领的科研团队,长期研究此类重要的流行病毒,所以他的科研成果相对比较丰硕。

高福院士,SCI论文高产500篇,如今却被人争议

一般而言能够在国家权威刊物SCI上发表的论文,其质量是有一定保障的,但是不排除水平线以下的论文。高福院士之所以能够发布如此之多的SCI论文,并非都是以通讯作者的名义发表出来,归根结底还是依靠科研团队的力量来实现这样的科研成就。

尽管之前高福作为通讯作者之一发表在国际医学权威刊物“NEJM”的武汉病毒研究论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议论,但是该篇论文的专业内容最终还是需要权威专家解读,如果没有充分了解,不宜进行持久争论。目前正处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众志成城战胜病毒疫情才是重中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