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丞相諸葛亮的四次轉型,最後一次功敗垂成

第一次跨界,從書生理論家到實幹CEO


跨界丞相諸葛亮的四次轉型,最後一次功敗垂成

三顧茅廬,諸葛亮正式出山。

開始的時候,諸葛孔明剛升任CEO並不輕鬆。內有劉備二弟三弟關羽張飛的看不上,外有曹魏大軍圍攻。你會看到即便諸葛亮能帶領劉備集團獲得小勝,但他們並有擺脫戰略撤退的命運。還在被曹操追著打,你會看到什麼火燒新野然後撤退、趙雲長坂坡單騎救主然後撤退、張飛喝斷當陽橋然後劉備撤退......

說實話有一點像剛剛上任的CEO,還沒有真正參透這個團隊。有一點書生氣,高大上的理論並不能真正可操作化。

過了沒多久諸葛亮就適應了這種變化,完成了從書生到團隊CEO的完美脫變。這一次劉備給了很大支持,強制要求大家服從諸葛亮的安排。諸葛丞相也沒有多次辜負大家的期望,終於讓團隊穩定下來。並定下了下一步的發展安排——聯孫抗曹。

跨界丞相諸葛亮的四次轉型,最後一次功敗垂成

第二次跨界,從劉備集團CEO到外交官


出使東吳,從上船的那一刻起。諸葛亮已經變成了劉備集團最出名的談判專家。這次舌戰群儒是,之後夷陵兵敗後穩住東吳也是。

沒有天生的談判家,又何況弱國無外交。劉備集團的形勢極其危機。這時候,看似沒幹過外交官的諸葛亮,之前在南陽躬耕的時候卻把天下名人名士牢記於心。以至於東吳名臣一開口,諸葛亮可以毫無延遲的反擊其觀點的不足。這種能力並不是先天的,我相信是諸葛亮在南陽刻苦訓練學習來的。

這一次轉型,看似諸葛丞相智近乎妖,卻是人家多年的後天努力。


跨界丞相諸葛亮的四次轉型,最後一次功敗垂成

第三次跨界,從運籌帷幄到親臨一線


你可以說儒將帶兵,但真要是軍師帶兵也真是離兵敗不遠了。軍師可以當參謀,但你什麼時候看正經的軍師帶兵了?周瑜是儒將、羊祜陸抗是儒將、司馬懿是儒將,諸葛亮是迫不得已的軍師帶兵。

因為一來蜀漢發生了重大的人員變動,法正成了劉備的新寵。(其實從龐統時期開始,諸葛亮就開始逐步被劉備冷落)諸葛亮開始退居二線,不參與政策的制定,而是具體落實。你會看到這一時期的諸葛丞相發展生產,維護穩定。真真正正做起了蜀漢政策的落實官員。

這一時期,也正是劉備稱帝,然後諸葛亮和趙雲一系列荊州派被排擠的時代。

不過,諸葛丞相真的是幹一行愛一行。這位後期蜀漢的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建立了強大的物質基礎。


二來,都說蜀漢後期“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諸葛丞相帶兵真的有點趕鴨子上架了。雖然打了不少勝仗。但也確確實實說明了蜀漢人才青黃不接的現實。


跨界丞相諸葛亮的四次轉型,最後一次功敗垂成

第四次轉型,信託代理人


劉備說:“給你一個蜀漢,我要你給我兒子還來一個大漢。”

有點難哈,沒辦法,劉備臨終之時還是把唯二的顧命大臣使命交給了諸葛亮。事實上,諸葛亮也愣是為了這個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目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只可惜,劉備自己把荊州浪輸了,這把翻盤太難了。

諸葛亮曾逆天改勢把天下曹魏一統變成了三分天下,可能連他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變成信託代理人。劉備把江山給他保管,然後讓他還給劉禪的時候是一個完整的中原大陸。

只可惜,這次轉型,雖然諸葛亮在盡力做,卻沒有成功。


跨界丞相諸葛亮的四次轉型,最後一次功敗垂成


跨界丞相諸葛亮的四次轉型,最後一次功敗垂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