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6轟炸機

轟-6轟炸機

轟-6轟炸機

轟-6轟炸機是中國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仿製蘇聯圖-16中型轟炸機而研製生產的一種中型噴氣式轟炸機,該機主要擔任戰術戰略轟炸、偵察、反艦、巡邏監視等多種任務。目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現役唯一一型戰略轟炸機;也是世界各國現役體型最小的戰略轟炸機;亦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服役時間最長的機種之一。

  至今該機仍是我軍戰略轟炸力量的核心,並且在不斷對其動力、航電及機載武器進行改進,同時在其基礎上發展了多種特種平臺,預計將至少服役至2020年左右。

結構特點研製歷程使用情況型號演變

結構特點

西飛轟-6(圖-16)“獾”中型轟炸機是後掠式中單翼;機翼後緣整流罩;兩臺米庫林RD-3M-500渦輪噴氣發動機;進氣口位於翼根;機頭鑲嵌玻璃。

研製歷程

1957年9月中蘇友好條約簽訂後,蘇聯決定協助中國建設一座中型轟炸機制造廠,同意中國授權生產Tu-16轟炸機,根據蘇、中雙方的協議,同年蘇聯給予中國2架Tu-16A整機做樣機,一架拆解作為研究、另一架則交由西安飛機廠拆解分析其生產模具的規格。再由蘇方提供一架圖-16整機部件及一架圖-16散裝部件由中方組裝、裝配,然後由蘇方提供各種零部件毛坯和原材料由中方進行加工製造。中方由哈爾濱飛機廠與西安飛機廠(西飛)開始進行在國內自制工程,1959年蘇聯將全套的Tu-16技術圖紙和資料提供給中國,1959年9月哈爾濱飛機廠組裝的第一架圖-16實現首飛。中國生產的型號稱為“轟-6”。

使用情況

兩伊戰爭: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從中國引入了四架轟-6,並掛載C-601反艦導彈。在兩伊戰爭後期,伊拉克和伊朗對波斯灣的油輪與美國海軍護航艦隊展開無差別攻擊,企圖截斷對方的原油輸出,而伊拉克的轟-6也投入了以反艦導彈攻擊油輪的作戰,並由幻象F1護航。而當時伊拉克是中東唯一擁有戰略轟炸機的國家,包含了中國製的轟-6、蘇聯制的Tu-16與Tu-22。

波斯灣戰爭:開戰初期,伊拉克曾在兩伊戰爭中使用過的轟-6雖然全部倖存下來,但在美軍展開攻勢後,伊軍停放在機場中的轟-6還沒起飛就全數遭到摧毀。

型號演變

  • 轟-6甲
    1964年西飛研製生產的圖-16國產化型號,在沒有蘇方技術指導情況下,全部採用國產化材料與設備,改進了一些生產工藝與原材料。轟-6甲裝備後,根據使用時發現的問題,1970年西飛開始改進自動領航轟炸系統,1980年代初完成測試試飛開始裝備。1969年曾利用生產中的一架轟-6甲改裝成無人靶機載機,1970年首飛。
  • 轟-6乙
    1972年西飛展開轟-6甲基礎上研製轟-6乙偵察機,在機腹炸彈艙內安裝3臺大型偵查用照相機,為適應遠程偵查的需要還改進了導航、通信、飛行控制、自動駕駛儀等設備。由於機載設備研製緩慢的影響,至1978年完成首飛,1979年定型並裝備。1980年中國海軍航空兵2架轟-6乙偵察機執行了對南沙群島首次空中偵查任務。
  • 轟-6丙
    轟-6丙電子干擾飛機1977年開始研製,在轟-6甲基礎上加裝主被動干擾設備、雷達探測對抗設備,機身外部、彈倉安裝各種用途的雷達天線罩與刀型天線。1980年首飛,1983年服役。
  • 轟-6Ⅰ
    1971年西飛開始研製運載核武器的戰略轟炸機,命名為轟-6Ⅰ型,1975年3月首飛。用4臺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貝斯”RB163 MK512型渦輪風扇發動機替代2臺渦噴-8型渦輪噴氣發動機,兩臺位於機翼根部原發動機機艙內,另兩臺採用吊掛方式裝在機翼起落架艙外側。總推力有所提高,巡航耗油量降低25%,最大航程由轟-6的6000千米增加到8000千米。在動力裝置無法保證的情況下轟-6Ⅰ的研製在1980年終止。
  • 轟-6丁
    1967年底轟-6作為導彈攻擊機的研製正式開始,由於“文化大革命”運動影響1969年中止研製。1975年轟-6導彈攻擊機研製再次被提出,由於空軍用導彈攻擊機研製難度較大,西飛轉而根據海軍作戰需求研製轟-6丁海軍導彈攻擊機,首架轟-6丁於1981年首飛,1985年定型開始批量生產,也稱為“轟-6D”。曾經出口4架。在機翼下增加一對外掛架用於掛載“鷹擊”-6型空對艦導彈,以及配套的245型機載雷達以及導彈火控裝置,機頭駕駛艙位置下方有一個加大的雷達罩,修改了部分結構的設計,取消了機身上的自衛航炮。
  • 轟油-6
    1990年西飛完成首架轟-6空中加油機的改裝,命名為“轟油-6”。1991年12月31日轟油-6與殲-8型戰鬥機首次對接成功。1995年開始服役。中國海軍航空兵裝備的空中加油機型號是利用現役轟-6D型改裝而來的,保留機頭下部大型雷達罩,機腹彈倉改裝為燃油艙,每側機翼下外各掛一個空中加油吊艙,帶插頭錐管式空中加油裝置。取消原尾部護尾航炮,射手艙改為空中加油操縱艙。機尾兩側安裝聚光燈用於夜間空中加油照明。中國空軍裝備的加油機型號是全新制造的,外觀方面最大的特徵就是全新設計封閉式帶小型雷達罩的機頭取代了轟-6機頭透明領航艙,帶氣象雷達,保留領航員艙。更新了必要的電子設備。
  • 轟-6F
    部分後期生產的轟-6甲型進行現代化改裝的型號,於20世紀90年代實施,重點改進航電系統,安裝新型導航系統,加裝雷達警戒系統、干擾系統,取消了自衛用航炮。改裝後重新命名為“轟-6F”。
  • 轟-6H
    轟6H加裝對地雷達罩,在中國海軍航空兵裝備的轟-6D型的基礎上為中國空軍研製的,可攜帶空地導彈可執行防區外打擊的型號,機頭下方雷達罩內安裝對地搜索雷達,具備低空突防的能力,機翼下有一對外掛架用於掛載戰術空對地導彈,機腹帶有數據傳輸系統。1998年首飛,1999年批量生產。
  • 轟-6M
    轟-6H型的進一步改進型號,每側機翼下各有兩個外掛架,機腹下有一小型外掛架用於掛載小型吊艙。取消了所有自衛用航炮。增加電子壓制能力。分別裝備了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
  • 轟-6K
    2007年互聯網絡上出現轟-6新改進首架原型機的照片,機身印有“戰神”001的名號。外觀最大的特徵就是全新設計帶大型雷達罩的機頭取代了轟-6機頭透明領航艙,駕駛艙實現“玻璃化”,改進了電子設備,改善了人機工程。機尾與機身融合的錐體用於安裝電子設備,取代原轟-6的護尾炮操縱艙。新修形設計的發動機進氣口,增加了進氣量,裝用俄製D30-KP-2發動機,加大了推力。內部彈倉改為油倉,因此航程,帶彈量比原轟6有所增加。每側機翼下各有三個外掛架。轟-6K可攜帶至少6枚新型空基巡航導彈,執行遠程打擊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