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為鼓勵日本男人積極參戰,日本女性究竟是如何做的?

gaodaf21


原子彈下無冤魂,二戰前後的日本國民都是好戰、支戰分子,日本軍國主義基礎根深蒂固,他們的侵略行為,得到包括婦女、青少年在內的所有人支持,更有井上千代子這類極端軍國主義家屬做支撐!國防婦人會高達1000多萬人!少數反對人士的比例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日本女性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更加瘋狂,她們歡送每一批士兵出國侵略,她們歡祝每一次局部侵略戰爭的勝利!



日本女性如何做“幫兇”?可以先瞧瞧二戰之前,日本政府幾乎無孔不入的軍國主義教育:自從“明治維新”起,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就滲透進學校裡,“天皇之德化”“捨己為我替天皇效勞”成為日本學校的主要教育思想。日本女童的入學率,到1912年時已飆升到百分之九十七。也就是說,幾乎每一戶日本家庭裡的女孩,從小都接受這種“戰爭洗腦”。


而在“洗腦”方面,“明治維新”起高速發展的日本新聞傳媒業,也是玩命搖旗吶喊,特別是針對女性的刊物,更是花招迭出。比如日本的《主婦之友》《婦女俱樂部》《女學生》《女性展望》等至今“知名”的雜誌,當年就滿嘴歪理,大肆宣揚“把丈夫父親兒子兄弟送上戰場”的“神論”,越是戰事緊急,越大肆鼓動日本婦女們為國犧牲。輿論造的震天響。如此全面洗腦下,當時日本婦女的人生觀,也是閉著眼就能想。比如日俄戰爭時代,日本著名的反戰女詩人與謝野晶子,這位曾怒斥日本的侵略戰爭是“貪得無厭”,甚至把第一次世界大戰形容為“文明人一起披上食人族假面具的蠢行”的才女,經過日本二十多年洗腦教育後,竟也陡然轉向,開始玩命歌頌侵略中國上海的“日本勇士”們,簡直醜態百出。



一名叫井上千代子的日本女人,21歲,她是侵華日軍大阪步兵第37連隊井上清一的新婚妻子。日本軍國主義“效忠天皇”、“為國奉獻”的思想注入她的大腦。因丈夫對她不捨不願上戰場,她心急如焚,為了激勵丈夫和千千萬萬的日本人,她獨“秀”了一把,她選擇在丈夫準備攻打中國的前夜,留下萬言遺書其中寫道:“我心中充滿了無限的喜悅。如果讓我說為什麼而喜悅,那就是能在明天丈夫出征前先懷著喜悅的心情離開這個世界,讓他從此後不要對我有一絲的牽掛……”。日本政府也是藉此大肆宣傳,稱井上千代子為昭和烈婦,並拍了電影《死的餞別》、《啊,井上中尉夫人》等劇進行宣傳。井上夫妻的媒人安田夫人藉此輿論風潮組建了日本國防婦人會,鼓勵婦女向千代子學習,為侵略戰爭做貢獻。


日本婦女為鼓勵日本男人參戰,做出過這樣的行為:以死明志。有的日本婦女為了鼓勵自己的丈夫在前線積極殺人,為了讓丈夫不再顧慮家裡,選擇自殺,以死明志;在慰安所,有很多慰安婦並非出於軍國當局的強迫,而是自願獻身——曾經有個日本軍官發現自己的未婚妻從事慰安活動,於是憤怒不已,而其未婚妻則表示:自己和未婚夫都是為天皇效力,只不過分工不同,何必有歧視態度?一席話說的旁邊眾人喝彩,而軍官則處於尷尬狀態。

還有一點就是在近代戰爭需要近代工業予以支持的基礎下。二戰期間由於日本男丁大多前往前線作戰,導致本土工廠缺乏勞工。這時候,支持戰爭的日本婦女充當工廠的勞力,為日軍在前線打仗,做出了物質貢獻。此外,二戰期間,日本婦女中,出現了很大比例的擁軍女——即以嫁給日本軍士作為榮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