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班级第一,如果保持这个成绩下去,能上什么大学?

蚂蚁ling


初中二年级班级第一,年组呢?全市全国呢?往远处想,到初三能怎么样?高三又能怎么样?如果是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觉得你太容易满足了,如果你是家长,那我就只能说你是鼠目寸光。但不论你是家长也好,学生也罢,你就是去全国最好的大学或世界最好的大学又能怎么样?劝你还是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导向,然后踏踏实实的从现在开始把基础打牢。到什么时候都要先会做人,再学会做事。话可能重了点,仅供参考。


歇一会抽颗烟


孩子初二班级第一,说明孩子很优秀,恭喜题主。

我孩子读初二时,只是班级22名,相形见绌。

我从小时候就告诉孩子,名次并不重要,正确率很重要。

读初三时,和孩子交流,再次强调了正确率的重要性,不必纠结名次。我告诉孩子自己的心得体会,人生就两场考试:中考和高考。抓好这两场考试,就是胜利。

初三阶段名次呈现波浪式。班主任告诉我,名次呈现波浪式原因是作文,当作文成绩少了几分,名次就会变化。其余科目成绩比较稳定,基本上是满分。

初三毕业,孩子以759.5分(总分780分)进入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名次是全县27名。

所以,目前的名次不重要,要求孩子找到错误的原因很重要。其次您孩子在什么地区什么学校读书才可以考量未来孩子的院校。

如果仅以初二班级第一来提问读什么大学,的确难以回答。

祝您孩子中考、高考成功,金榜题名!



顾小兵1


真的要看是什么学校。而且要看年级排名。 说说我的亲身经历吧。我初一初二是在广东佛山某一个中学。 学校中偏上。 一个年级600人左右。 我是普通班。成绩最差第三名。一般是第一第二轮着来。 可是排到年级的时候。就是50。60甚至100左右了。 所以这个跟在什么样的班。什么样的学校是有关系的。


爱打王者的程序员


这个题目非常好,只要是家长,都会非常骄傲,首先说明孩子非常优秀!

对于是否能考上大学,我认为不用太纠结,孩子很优秀,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是非常自律的,我觉得只会越来越好,但前天是家庭不能发生大的变化!

我的孩子小学三四年级时学习也就是良好,五年级过后,开始慢慢起步,六年级的时候已经是年级第一第二了,现在初一,初一期中考试班级第六,400多人的年级组是前五十,期末考试是班级前三,年级前四十了,我从来对孩子的学习关心不多,主要是让多出去玩,身体健康第一,学习只要保持,我相信他会越来越好的,我和爱人能给他的就是快乐的家庭生活!

上大学,没问题!


心在旅途jinxiangjun


初二班级第一有很多种,看您孩子属于哪一种!因为您肯定知道现在的学校都有班级区分,比如高三有的班级能考几十个一流大学,而有的班级一个都没有!我们现在所谓的A、B 班之分!是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现在初中,很多院校一进去就分类了!中考的时候有的班级全班上高中了有的班级就几个!当然这种情况有很多原因造成,比如教育资源不均衡,老师,学生自身原因等!您的孩子要是一直保持所谓A班的前三名基本双一流大学肯定没问题!!要是您的孩子是B班的,就不敢早下结论!!



教育V


讲真,现在说这个问题还为时过早。

初二到考大学,保守估计也有4年的时间,4年足够发生很多事情,很多改变。

刨除一切外在影响因素,也会有很多孩子初中学习好,到了高中就不行了,更有一些黑马初中不行,高中跟开了挂似的。

但如果一直像这样保持第一的成绩,国内顶尖甚至国外高校,都是唾手可得的。一.学习阶段不同,孩子可能会爆发出不同的潜力。

如题,初二班级第一,考一个重点的高中肯定没有任何问题了。

在笔者上学的生涯中,见证了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皆是发生在身边同学身上。

初中时有一个兄弟,我们整整三年没有分班,他几乎每一次都在班里名列前茅,高考时也只考了个省内的二本而已。

相对的还有一个同桌,特别害羞的一个小姑娘,初中的感觉就是你跟她讲啥她都听不懂,学不会,但在高中却爆发了,被某985大学录取。

还有的就是初中学习很好,高中一般,却在大学爆发了,初中的副班长,一个女生,上了重点高中,考的也是省内的二本,但人家却在考研时上了复旦大学。

……等等,太多例子了,从这么多的例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学习好并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可以培养、锻炼的技能。

二.如何保证孩子在高考时能够考一个理想的大学?

1.基础、信念、习惯这三个词很重要。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名校背后所要付出的努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那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挑灯夜战。

也是无数个在放弃与坚持徘徊的边缘,想上名校,首先要有名校梦,也要有名校心。想要自己行,首先要相信自己行。

然后就是基础,如果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人在高考时说我要上名校,那显然是不可能的,高考不同于中考,中考所学知识太过浅薄,一年时间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但高考不行,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厚积薄发。

最后就是学习习惯,事实上认真、专注、一丝不苟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

2.大起大落之间,要用平常心对待。

成绩不稳定,忽然大起大落,在学习中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因为不可能所有的知识点你都能学懂,不可能每一次考试你都能正常或者超常发挥,总有失误的时候。

难得的是起落之际的那种平常心,胜不骄败不馁,胜了就总结经验,败了就吸取教训,一日复一日,时间终会给你想要的。3.学习、学习、还是学习!

要想学习好,就得好好学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大家都懂,只是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个?

种种原因很多人半途而废,恋爱、游戏在大学之前能不碰就不碰。

电视上演的所谓的最好的青春都是骗鬼的,真正到了大学,你才会明白什么是最好的青春。

4.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理。

从小学到高考,期间起码要经历数十年,3000多个日日夜夜,身体和心理是尤为重要的,学习之余适度放松,劳逸结合,学习会有更好的效果。


家里蹲大学毕业生


初二班级第一,如果一直保持下去,能考个什么大学,真的不好回答。因为各地的教学水平不一致,地域差别较大,如果你是大城市里重点中学的初二生,你在班级第一,保持下去你可能进入该市的重点高中,但重点高中升学率虽高,但一本率,重点双一流大学的毕竟也要有限,你能在重点高中排名一直靠前,那你可能进入你想要上的大学,否则你只能普通院校了。平时学习好,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考场中发挥最大的潜力,才能如愿以偿。假如你在县城的乡下初中,教育水平偏下,即使你在班里第一,但在县市的重点高中可能你就排名靠后,最终取决于的大学梦,就需你更加努力。在人生的决策中,都需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实现你的目标。

在学习中要戒骄戒躁,勇于探取,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们要不负青春年华。


守护孤独LYH2008


对于孩子学校学习阶段的培养,不要太注重考试成绩的名次,最重要的是孩子学习的热情,或者说是求知的欲望。有了恒定不变的求知欲,只要孩子不笨,他在知识的海洋搏击中,就会具有相应的竞争力。至于能考哪一级的大学,不能预定目标,尽了努力就好。不是凡是名牌大学的学子就一定前途无量,没有名气大学毕业的学生就一定没有前途。俗话说:“师傅领进门,造化在自家”。所以,作为家长,侧重要注意的是孩子心身健康,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

作为家长,老是盯着名次和名牌大学,会给孩子很大的心理压力。心理这根弦与弓上的弦一样,过度的拉力(压力),会使它断裂、崩溃。这样,可能适得其反。同时,还会影响他人格品质的良好发展。




许文华


这个问题是相对性的。初二一般来说是初中生的一道坎,如果能顺利过渡,以后的成绩也不会差。班级第一这个要看所在班级的整体水平,如果是普通班的话,第一名应该能在年级排名的前二十差不多。但是如果是特优班第一,那就是无敌了,年级也是名列前茅的。总之孩子的成绩还是很不错的,切记沾沾自喜,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高中三年要保持这样的成绩是有点难度的,因为高中的课程比初中更复杂更抽象,知识点更多涉及面更广,需要更加艰辛的付出。如果继续保持班级第一的话,冲刺211、985大学还是很有希望的!



茫茫人生路上下求索


初二班级第一,将来能考上什么大学,这个就很难说了。这里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明了,或许那才是决定因素。

首先来说,初二的学习是整个未来学习中的基础学科最全面的时候,也是最基础的关键期。所以就需要学生,教师,家长能够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精力保持孩子的学习进度和质量。

其二,班级第一的原因,分数第一固然重要,但是也同时要看他的分数是否均衡,是否有偏科现象。学习的偏好也可能会决定他未来的学校的。所以也应该注重这一点的重要性。

其三,学习的持续性,这是一个心理准备的问题了,初中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萌芽状态,他们生理和心理都已经进入完全成熟。所以他们有了更多的自我认识。和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实生活的感受。这个阶段的孩子因为这些就会有逆反的现象发生。这个阶段可能会因为家庭生活的变化,学习压力的增加,社会认识的加深而改变自己的方向。所以家庭和校园合适的心理引导也非常非常关键。

其四,未来的方向,上什么好大学?其实我认为,一个孩子努力的做出了自己,只要能理想的,快乐的去进入自己所热衷和的大学就是最好的。有很多孩子的例子,为了迎合某些人的虚荣,喜欢北方的学校,又不得不去南方,喜欢理科确选择文科。最后的结果是本身优势变成了劣势。所以我个人觉得,孩子未来大学的取向,不是该子一个人的问题。是家庭的温暖,教师的引导。最关键的还是自身对未来选择中终极追求的信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