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前景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为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在结直肠癌(CRC)中?冷肿瘤?和?热肿瘤?一直是免疫治疗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有研究显示免疫治疗可使?冷肿瘤?转变为?热肿瘤?,这是否意味着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免疫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又在哪里?

Q

2019ESMO会议上,针对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更新要点?

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非常热门的话题。

今年ESMO会议大会口头报告唯一的免疫治疗是关于TLR9(Toll Like Receptor 9)的研究。TLR9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抑制剂,通过皮下注射让皮肤中的 DC(树突状细胞)聚集,并刺激其增生,改善免疫环境增强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研究入组的患者全部是 MSS 型,从免疫学的结果来看,TLR9 似乎可以把冷肿瘤变为热肿瘤。但是与安慰剂组相比,其生存期不但没有延长反而降低了。

此前的 ASCO 会议上,有一些让人非常惊艳的研究,如放疗联合 PD-1 单抗、小分子 TKI联合 PD-1 单抗等,但这些研究在 ESMO 会议上未做数据更新。对于 MSI-H 型的结直肠癌来说,已经有很多成功的研究证实了免疫治疗的疗效,不管是 CheckMate 系列,还是 KEYNOTE 系列,可能因为数据比较成熟,所以在 ESMO上也没有数据更新。

Q

目前MSI-H 型的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有了很多可喜的进展?

2015 年 KEYNOTE-016 研究首次证实 PD-1 单抗在 MSI-H 晚期结直肠癌中的疗效。随后 CheckMate 系列针对 PD-1 单抗在 MSI-H 结直肠癌中的应用进行了更详实的探索。

其中,CheckMate 142 设计了最经典的研究,解决的问题也是非常有临床前瞻性的。研究共分三个组,入组的都是 MSI-H 型患者。

CheckMate 142 想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与单药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相比,双药是否更优?

研究用到了两个免疫抑制剂,PD-1 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和 CTLA-4 单抗(Ipilimumab),从免疫作用的机制来讲,两者是有协同效应的——一个针对淋巴细胞,一个针对淋巴细胞跟肿瘤细胞之间的介质。所以在研究中,一组就是对晚期末线所有标准治疗失败的 MSI-H 患者单药使用纳武利尤单抗,另一组就是纳武利尤单抗+Ipilimumab。

CheckMate 142 想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果初诊就是晚期 MSI-H 型肠癌患者,直接使用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一线治疗是否可行?

研究者非常大胆地设计了第三组研究,即晚期 MSI-H 型肠癌患者不使用化疗,直接采用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三个组的结果都是阳性的,且与单药比较,双药无论是应答率,还是 PFS、OS 确实有所提高。

在人的免疫力更好的情况下,理论上免疫治疗更容易起效。而 CheckMate 142 的第三组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提示免疫治疗如果不考虑经济成本且能够处理免疫治疗带来的毒性,那么联合用药好过单药,越早用可能好过越晚用。

Q

与热肿瘤相比,冷肿瘤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相对较慢,关于免疫治疗在MSS型结直肠癌的进展又是怎么样的?

在结直肠癌中,95% 的晚期肠癌都是 MSS 型。对这些病人,免疫治疗与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或其他的靶向联合,都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直到 2019 年 6 月份,美国召开的 ASCO 上才有两项突破,这让我们看到了冷肿瘤免疫治疗的曙光。

第一个突破是通过放疗增敏。通过放疗照射肿瘤病灶把肿瘤细胞物理杀死,肿瘤细胞会发散出很多新抗原,新抗原就会刺激机体免疫细胞,从而变成热肿瘤,同期再应用免疫治疗。所以,当全身治疗不可行的情况下,通过局部治疗增敏,把冷肿瘤变为热肿瘤,这可能会是未来值得关注的话题。

另外一个更加让人惊艳的突破则来自于 REGONIVO 研究。这个研究是在日本做的小型研究,采用小分子 TKI 联合 PD-1 单抗联合治疗,入组 50 名患者,其中胃癌 25 例,肠癌 25 例,共分三组。在 25 例肠癌中,除了一例证明是 MSI-H 型,所有胃癌跟其他的 24 例肠癌全都是 MSS 型。三组分别使用不同剂量的 TKI,瑞戈非尼 80mg、120mg 和 160mg,同时再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单药,200mg 固定剂量,三周一次。研究结果令人惊艳,在 25 例胃癌患者和 24 例 MSS 型肠癌患者中均观察到前所未有的有效率。近期,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与拜耳公司已经宣布合作,准备在全球启动一个大型三期临床研究,专门研究 REGONIVO 模式。

此外,加拿大的一项研究可以给大家一点启示,研究采用 CTLA-4 单抗联合 PD-L1 单抗,整体人群有获益,但 TMB(肿瘤突变负荷)大于 28 的病人生存获益更为显著。

Q

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正在研究中,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在哪里?

对于 MSI-H 患者,免疫治疗一定会作为未来一线治疗的主流。关于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未来,我认为主要是两个方向:能不能更好和能不能更早?

并不是所有MSI-H型都有效,能否通过一些检测使治疗更加精准?MSI-H 是一种通过免疫组化或 PCR 的定性分级。简单来说,如果 PCR 五个位点中有三个位点以上不稳定,就可以叫 MSI-H。很显然,有三个位点不稳定的 MSI-H,也有五个位点全部不稳定的 MSI-H。而我们发现不同的 MSI-H 可能产生的新抗原是不一样的。

有研究证明,如果 MSI-H 患者做了突变负荷测定,TMB 高同时又是 MSI-H 的患者,免疫治疗疗效应当最好;而如果患者是 MSI-H 型但 TMB 不高,也很难从免疫治疗里面获益。再比如,在肺癌、黑色素瘤里面,PD-L1 表达对免疫治疗有一定帮助,但 PD-L1 在肠癌的表达就很低,所以无法对免疫治疗有帮助。因此,MSI-H 型可能就没有必要再去测 PD-L1。

免疫治疗能否在更前线应用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一项荷兰的 NICHE 研究中已证明, MSI-H 病例在手术前进行两次免疫治疗,两周后进行手术,肿瘤均有极为明显的退缩。所以免疫治疗应用到更早期、免疫状态更好的时候,可能疗效会更好。

总体来看,到 2019 年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有喜有忧。陈列平教授说过一句话:?人类对癌症免疫治疗能走多远,完全取决于我们人类的基础免疫研究能够突破到哪一步。?虽然目前临床医生无法在基础方面有所作为,但是我们可以把临床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基础科学家,让他们去探索。等他们的探索有了突破再回到临床上,最终才能够让患者获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