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嘉县前五福村名由来

2017-02-12新浪博客 和乐6140199585

获嘉县中和镇前五福村古称大宁城(村东地早年间散落出土城砖可以佐证,也是我国宁氏发源地古遗址之一),明时称为吴福集(登觉寺大钟铭文上有记载),明后期称南吴福,后改称前吴福,清中期以后更名为前五福(家谱记载),沿用至今。现村名由来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明清时现前、后五福村中间有一座大寺庙,方圆百余亩,名曰天宁寺。寺内供奉着代表福禄寿财禧的五位尊者,民间俗称“五福庙”。明末战乱该寺庙毁于战火,清康熙年间在原址重建,规模比原来小了许多,仅主庙宇三间,两侧配殿各一间,仍然供奉五位尊者,因不知原供奉为何神圣,直呼五佛庙。因该庙坐北朝南,庙前村庄命名为前五佛,后改为前五福,村名沿用至今。

第二种说法,春秋之际宁邑(获嘉古时称谓)之南有一岗曰南岗(现前五福村东地所在位置),因地势稍高可以避洪灾,人口在这里集聚,一支宁姓族人在这里筑城建邑,称大宁城,也叫南岗邑,后因战乱城郭地面建筑不存。到明中期在前、后五福村所在地形成一个大的集镇,人口有万余,名曰吴福集(镇),明末战乱饥荒人口锐减,分为南北两个小的自然村,村南的叫南吴福,后改称前吴福,至清中期更 名为前五福,沿用至今。

第三种说法,传说商末武王伐纣时在现小营村临时驻扎,晚上巡查时突然看见南方有五道金光,疑为妖魔作祟,对着金光一弓射出五支箭,次日派一武士前去查看,原来射中的是五块将要成精的石头(应该是陨石),武士脱下武王赏赐给自己的战袍盖住这些石头,以示这是武王的功劳,回去禀报,武王大悦。时人感激多亏了武王,免去了一场灾难。为了纪念武王的除妖功绩,也为了镇住邪魔,永保太平,在五支箭落地处建一座寺庙,庙内供奉武王,镇庙之宝是周武王的袍服及五支神箭,寺庙取名武服庙(供奉武王袍服的寺庙),后来寺庙屡遭战乱毁坏,后人不知此庙纪念何人,只知庙名武服庙,后传称五福庙,庙前村庄名为前五福,村名由此而来。

(据县志、野史、碑志、铭文、家谱、遗迹、传说、村佬口述等整理出此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