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中医的五运六气,看什么书好?

三品刺客


如果你有深厚的古文底子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就看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原文,再加上其他学者的书籍。如果啥都没有,什么也不懂,该干嘛干嘛,不要去乱想些乱七八糟的,容易走火入魔!



哇猪在天上飞


所谓的“五运六气”主要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要想弄清楚中医的五运六气首先要弄清楚几个知识点:阴阳五行、人体五脏、人间五音、天地五方、天地六气、天地五时、十天干、十二地支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

干支配五行,应五方;其中天干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组。

甲乙属木,应东方;丙丁属火,应南方;戊己属土,应中央;庚辛属金,应西方;壬癸属水,应北方。

十二地支与五行配属关系为:寅卯属木、巳午属火、辰未戌丑属土、申酉属金、亥子属水

【天地五方】:东、南、西、北、中

【天地五时】:春、夏、长夏、秋、冬

【人间五音】:宫、商、角、徵、羽

【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

【天地六气】:风、寒、暑、湿、燥、火

天干地支各有其阴阳属性,从干支来看天干为阳,而地支为阴;但从干支本身而言天干和地支都可以再分阴阳。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所谓的五运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运动,即:金运、木运、水运、火运、土运五者的运行规律;其中每一运又分为大运、主运、客运。

所谓的六气指的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但是因为火和暑的性质相同,所以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指的是:风、君火、相火、湿、燥、寒六者。

五行临五方合应五时所以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

五行与十天好相合而能运,六气与十二地支相合而能化。

地支配三阴三阳六气及其支配规律:

【三阴】:所谓的三阴指的是:厥阴→少阴→太阴

【三阳】:所谓的三阳指的是:少阳→阳明→太阳

【支配规律】:子午少阴君火,寅申少阴相火,丑未太阴湿土,卯酉阳明燥金,巳亥厥阴风木,辰戌太阳寒水。

【知识拓展】:人体十二经络全称及偱行顺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因为你所提到的中医中的五运六气最早出自我国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但是因为《黄帝内经》内容比较复杂没有任何中医基础的人是很难看懂的。

所以给你一个较为靠谱的建议:你可以采用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学习策略,先认真学习一下《中医基础理论》弄清楚“气”和人体各个脏器之间的关系以及“气”在人体中的运行规律。

然后待其具有一定量的中医基础后再慢慢深入学习《黄帝内经》,如果想要系统完整的学习中医的五运六气最好是《易经》和《黄帝内经》一块儿学习。

如果真的对中医感兴趣可以连同:《难经》《伤寒论》《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病机十九条》《神农本草经》《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金匮要略》等中医药著作一块儿学习,不过在学习这些中医典籍一定要在具有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功底之后,学习中医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品读慢慢消化,切忌囫囵吞枣!


全新梦想启航2020


可以读吴锦洪著的《五运六气入门讲记》。


五运六气,又称“运气学说”,其系统理论,虽然出自唐代王冰在次注《素问》时所补入的“七篇大论”,但最早仍是《黄帝内经》提出来的。《黄帝内经素问》中有《阴阳离合论》,讲阴阳离合运动产生三阴三阳六气。《素问·至真要大论》里说:“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 《史记》载:“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黄帝内经》里说:“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是气化的开、阖、枢三种状态,“三生万物”即“六气化生万物”。“五气更立”,就是“五运”。《史记》载:“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是说五行由察天象而定时位,故代表五运(五行)的符号称“天干”。《内经》在五运六气历的基础上,完成了阴阳五行理论的构建。

“运”指木、火、土、金、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气”指风、火、热、湿、燥、寒六种气候的转变。古代医家据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种十天干以定“运”;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以定“气”。前人结合五行生克理论,推断每年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有关五运六气的内容,主要在“天元纪大论”“五常政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至真要大论”“六元正纪大论”“气交变大论”等七篇,再加上《素问遗篇》的“刺法论”和“本病论”,共有九篇,相关条文还提出“必先岁气,无伐天和”“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等临床诊疗原则与要求。

五运六气学说,由于相关经文其文古老,其理深奥,学起来颇有不易,《五运六气入门讲记》可作入门阶梯。


纯钧LHGR


这本书



天边云外客


俗话说,不识五运六气,读遍方书何济?中国文化讲一以贯之。这个一有两个,一个是易,另一个是医,而易医同源。华夏文明使用的是阴阳合历,具体体现在天干地支。商代的甲骨文使用的便是干支纪年法。而天干地支分别蕴藏不同的阴阳五行属性。五运六气中的五运,指的是易经术道中的天干五合 甲己合土 、乙庚合金,丙辛合水、丁壬合木 、壬癸合火,而六气指的是地支六冲组合,配对一年气候中的风 热 火 湿 燥 寒 ,其中中医讲的风为五行中的木,为地支巳亥厥阴风木,热火分别为子午少阴君火和寅申少阳相火,湿为丑未太阴湿土,燥为地支卯酉阳明燥金,寒为地支辰戌太阳寒水,主气是根据五行相生的原理 排列 ;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而客气是根据三阴三阳顺序排列,其顺序为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所以想学五运六气必须要懂一些易经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熟悉天干地支的阴阳五行属性,所以可以读专门介绍五行的书籍《五行大义》,有了基础再读《黄帝内经》更好理解了。


三易说古蜀


首先你得知道什么是“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理论,

所谓“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气循环运行,每运司掌一年,(在一年中,五运又各主一季)叫“主运”,由天干表示;

六气即三阴三阳分管一年24节气,为风、寒、暑、湿、燥、火的交替程序,以地支表示。

古人认为,在广袤的宇宙中,充斥着不断运动着的大气,它是万物之源,所以称为“元气”,元气虽然无边无际,却有一定的规律。

天地的阴阳变化,在天表现为高悬的景象,在地表现为万物的形体。天地相交,便产生了木、火、土、金、水的五行与风、暑、火三阳及燥、寒、湿三阴的六气。

一年中,四时更替,寒来暑往,六气自天而下,大地受其影响而化生万物,研究它们之间的规律,并运用于气象医学的理论,即为“五运六气”。


雷先生lk


我再说实话,你理解不了也是白搭。如我说要你们关系我一样,还是这300来人,还不一定学了。

中医理论几乎都是错误的,越后人的理论就越错误。当然了作为技术流后人却更加正确。这就是两个极端,理论越来越差,技术越来越好。这就是现在的邪门现象,好技术解决不了疾病,臭理论越来越难理解,再也不能互相促进。

回到问题,只能关注我慢慢学。难的是头条的编辑和现实的价值观很难具备独立思维能力,我说的内容也都是一打一船人的事,得罪的不是一个人。所以有心人很难看到,只能说缘分吧!真有心会留意的。


路上有长生果


学中医我觉得两本书必须看,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目前,我也在自学中医中,刚刚开始。我在听郭亚宁老师的大白话说中医,我觉得她讲的很通俗易懂。郭老师说过,学中医其实最重要的就是黄帝内经和伤寒论。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基础,伤寒论是辩证治病。不管怎样,就算成不了医生也可以学些养生,对自己的身体总有好处吧。


老唐的生活


如果五运六气与易学挂钩 甚至是跑易学那才整明白五运六气 那中医离彻底沦陷不远了 本来就很多人说中医是巫术 你在整个五运六气出来 这么些年了哪个中医还用五运六气指导看病 甚至是谁还懂这个 再深一点说 现在八零九零的孩子 再往上说六七十岁的人 很多人说周易是迷信 拿中医挂周易上去 所以我说这人这次宣说 有可能是砸倒中医的一块砖


92816513234燕山


任应秋.运气学说.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这本书不错,可以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