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科研攻關的最新消息來了

藥物和疫苗研發進展如何,輕症患者是否可以在家自行隔離服藥?復工復產應如何做好防護?在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徐南平,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時飛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王福生介紹科技創新支撐疫情防控有關情況。

新冠肺炎科研攻關的最新消息來了

新冠肺炎疫苗最快將於4月下旬左右

申報臨床試驗

徐南平介紹道, 在疫苗研發方面,多路線部署並行推進研發,預計最快的疫苗將於4月下旬左右申報臨床試驗,目前我國各類技術路線的疫苗研製都基本與國外同步。

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紹道,滅活疫苗、重組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和減毒疫苗5條技術路線在同步開展。他透露,目前,部分項目已進入動物試驗階段。

“我們的目標是如果疫情需要,可以按照國家有關的法律來啟動疫苗的應急使用,以及應急審評審批的程序。在確保安全有效可及的前提下,估計最快在今年4到5月份可以有部分疫苗進入臨床試驗,或者是在特定條件下,爭取進入應急使用。” 曾益新說。

國家藥監局副局長陳時飛表示,國家藥監局特別組織了專家團隊,逐一對接科研攻關組,推進疫苗重點項目。審評團隊做到提前介入指導服務,同步跟進研發進程。對於安全有效質量可控的藥品和疫苗,國家藥監局將會爭分奪秒完成技術審評,第一時間批准這些安全有效的疫苗用於抗擊新冠肺炎。

“三藥三方案”進展順利

藥監局批准5個新藥進入臨床試驗

徐南平介紹道,在藥物和臨床救治方面,加快推進“三藥三方案”研究,中醫藥在阻斷輕型患者向重型患者發展方面取得積極成效,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納入了第三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磷酸氯喹用於輕型、普通型患者的抗病毒治療納入了第六版診療方案;針對重型患者治療採用的恢復期血漿治療納入了第五版診療方案。

徐南平表示,法匹拉韋、幹細胞治療、瑞德西韋三種藥物正處於臨床試驗階段。法匹拉韋在深圳做了80例對照試驗,目前觀察效果不錯,專家建議再進一步擴大試驗,考察患者的治療效果。在幹細胞治療方面,目前已有4例接受治療的重型患者出院,將進一步擴大臨床試驗。瑞德西韋的體外試驗顯示對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武漢有10個醫院正參與臨床試驗,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入組超過200例,輕型和普通型患者超過30例。

此外,國家藥監局副局長陳時飛在回答有關藥物審批進展問題時介紹道,一批安全有效的化學藥品和中藥已經進入一線臨床醫生的用藥方案,包括以前已經批准上市的抗病毒的化學藥品和一些中成藥,以及已經在廣泛應用的醫療機構製劑。據瞭解,已經有超過80個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用於一線診療,這些藥品在醫療實踐中取得比較好的結果。

國家藥監局按照安全守底線、療效有證據、質量能保證、審評超常規的原則,批准了5個新藥進入臨床試驗,目前進展比較順利。對先前已經基本完成研究、用於非新冠肺炎適應症的藥品,凡是列入到科研攻關組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攻關項目,啟動了優先審評審批的程序,特事特辦,批准上市,供前線醫生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選擇使用,選擇進入臨床治療方案。

疫情數字實現“ 四個下降、一個增加”

曾益新介紹道,疫情形勢出現了積極向好趨勢,疫情數字實現“四個下降、一個增加”。

第一個下降是新增的確診病例總數在逐步的下降。全國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從2月12日最高峰的15152例下降到了2月20日的900例以內。第二個下降是全國除湖北以外其他省份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從最高峰2月3日的890例下降到2月20日的258例。第三個下降是湖北除武漢以外的其他地市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從最高峰2月12日的1404例下降到2月20日的400例以內。第四個下降是武漢每日新增的確診病例從最高峰的2月13日的3910例下降到2月20日的400例以內。一個增加是指,2月18日起,全國新增的治癒出院病例數快速增加,已經連續三天超過新增確診病例數。這充分釋放了疫情好轉的信號。

部分省份的零報告,也就是新增病例零報告的省份逐漸增多,從西藏自治區1月30日無新增確診病例報告以來,截至2月20日已有內蒙古、遼寧等總共14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無新增確診病例報告。疑似病例存量正在加速消化。

此前,專家介紹新冠肺炎屬於自限性疾病,那麼,輕症患者是否可以在家自行隔離服藥?

對此,中科院院士王福生強調,自限性疾病不等於不需要治療。自限性疾病一般指病原體急性感染後雖然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流涕,但這些症狀持續時間不長,即使未經治療,臨床症狀也會消失,不會對身體造成永久的傷害,也不導致慢性感染。

王福生解釋說,具體到新冠肺炎,輕型和普通型患者臨床上佔比超過80%以上。輕症患者如果身體基礎條件比較好,休息好,保持良好心情,飲食得當,就有可能逐漸康復。即使是比較重的病人,如果能得到及時專業的治療,適當用藥,必要時吸氧,就能維持一個好的免疫狀態,縮短髮病期,較快進入到康復期,一般也不會造成後遺症,大家不必過分恐慌。

“但是如果是高齡老人,或者有比較嚴重的基礎疾病的人,如果不重視,即使普通感冒也可能引發嚴重的器官或組織損害,甚至危及生命。”王福生提醒,免疫力低的人群患有新冠肺炎,應該更加重視,患者應儘量臥床休息,避免受涼,適當加強營養,最重要的是不要恐懼,要有信心,積極配合臨床治療。

開放環境中氣溶膠傳播新冠病毒的幾率極低,復工復產不必過分恐慌

各行各業都在進入復工復產階段,不少人擔心,當我們回到辦公室、進到車間、來到田間勞作的時候,有多大的風險被病毒感染,又如何自我防護?

針對科技日報記者提問,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表示,科研攻關團隊根據前線的醫護人員和科研人員反映的傳播可能性,比如氣溶膠、糞口傳播,按照不同的生活和工作場景,設計了很多試驗來回答病毒的傳播途徑和致病機制。初期試驗顯示,比較確定的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的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如果滿足密閉空間、長時間暴露、高濃度三個條件,存在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

“在開放環境中,通過氣溶膠傳播新冠病毒的幾率極低。因此,最重要的是注意個人防護,減少與潛在病毒接觸的機會,切斷病毒傳播的路徑。”周琪對復產復工的單位提了兩個建議:一是相對人員密集的工作場合要保持通風,二是同事之間保持適度的距離。

“科學試驗證明,新冠病毒是不會通過皮膚傳播的。因此,即使如大家擔心的糞口傳播,只要保持正確的洗手方法和養成勤洗手的習慣,也是可以避免病毒通過這些途徑傳播的。”周琪認為,隨著確診病人和疑似病人數量的不斷下降,以及對新冠病毒特性的不斷了解和防控手段的不斷更新,精準的防控病毒傳播完全可以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