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後會復發?治癒患者會成為新的傳染源嗎?


為什麼有的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後會復發?治癒患者會成為新的傳染源嗎?

2月21日,中新網記者從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獲悉,成都一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出院10日後複檢出核酸陽性,目前已收入該醫院進一步複核。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通報稱,2月19日,成都市錦江區望江錦園一治癒出院後居家隔離康復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接受有關機構複檢為核酸陽性。

此前,加拿大《星報》(The Star)也報道,加拿大最早被診斷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安大略省一對夫婦在治癒康復後仍被檢測出攜帶病毒,並被要求在家中隔離。

新冠病毒咋就成了打不死的“小強”呢?對於那些已經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我們該如何面對呢?對於成都這個病例,不少網友第一感覺是有點恐慌,因為現在新冠確診患者有7萬多人,治癒出院的患者有近2萬人。這些出院患者會成為傳染源嗎?

為什麼治癒患者可能攜帶病毒

無論是傳染病,還是普通疾病,都有治癒後過段時間復發的現象。民間俗稱:“沒有治斷根”。從患者個體來說,也有些個體性差異,一些患者如果原本就體質弱,那麼他(她)就比相對健壯的個體更容易出現疾病復發的現象。

不過,對傳染病患者來說,治癒出院可能還攜帶病毒。既然治癒了,咋還帶病毒呢?這是因為我們還沒有針對新冠肺炎的特效藥,所以“斷根”的難度大。

目前,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主要靠兩種方法:一是靠有效藥,就是一些藥物可以殺死部分病毒,一些藥物可以抑制部分病毒;二是靠支持性治療,也就是給患者輸氧或者服用提升免疫力的藥物,讓人體的免疫系統去殺死病毒。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其中的出院標準是: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肺部影像學顯示炎症明顯吸收;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間隔至少1天)。滿足以上條件,可解除隔離出院。

由於這個治癒出院的標準十分嚴格,所以根據出院患者症狀,自身是相對健康了;而且也進行了“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間隔至少1天)”,這個檢查就是檢測病毒的,而且是連續兩次,可以基本確定患者是不攜帶病毒了。

但是,任何檢測都不是百分之百的準確,加之由於取樣的限制,治癒患者體內的微量病毒可能正好藏匿於局部區域。還有一種可能,治癒患者體內的病毒含量十分微小,小到檢測不出來。

治癒患者會成為新的傳染源嗎

正是考慮到治癒患者可能還攜帶病毒的情況,也是為了保護患者及其加熱,所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增加了3點“出院後注意事項”:

1.定點醫院要做好與患者居住地基層醫療機構間的聯繫,共享病歷資料,及時將出院患者信息推送至患者轄區或居住地居委會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2.患者出院後,因恢復期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有感染其他病原體風險,建議應繼續進行14天自我健康狀況監測,佩戴口罩,有條件的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減少與家人的近距離密切接觸,分餐飲食,做好手衛生,避免外出活動。

3.建議在出院後第2周、第4周到醫院隨訪、複診。

針對目前治癒出院率仍然較低,鍾南山院士在2月11日接受採訪時回應:“相關部門對一些已經康復的病人仍然採取了留院隔離的措施,因為他們不想冒風險。他們不知道這些已經康復的病人是否還會再次感染,所以出院率目前看起來並不高。”

因此,我們不要擔心那些治癒患者會成為新的傳染源,這是基於一下幾方面的考慮:一是,治癒患者體內攜帶病毒的可能性較小;二是,即使有攜帶也十分微量,在隔離期間他們基本可以靠自身免疫系統將殘餘病毒消滅掉;三是,即使有患者由於某種特殊的原因而復發,那也是極為個別的現象;四是,治癒患者血液中會產生對抗新冠病毒的抗體,他們再次被感染而成為傳染源的概率也很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