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

1月22日,鹤峰县妇幼保健院接到紧急通知,要求院领导按时参加县政府召开的新冠肺炎防控会议。这次会议非同寻常,要求全县所有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春节期间不得放假,必须听从指挥,统一调遣,随时待命。

再过一天就是大年三十。小城人来人往,车流不息,人人沉浸在忙年货的喜庆之中。

此时,危机已经暗藏,虽从新闻媒体已知武汉发生的当时叫“变异的冠状病毒”的疫情,但绝大多数鹤峰人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以为身处武陵大山之中,病毒离他们很远。更为严重的是,从武汉回家过年的人员在流动大军中纷纷回到鹤峰。

疫情就是命令,形势紧迫,刻不容缓。1月23日,县妇幼保健院迅速召开职工大会,传达县委县政府会议精神,在县医共体的统一部署和指挥下,随即着手改造病房,做隔离防护,培训员工,各项工作紧张有序进行。

1月26日,县妇幼保健院被正式确定为鹤峰县隔离病区二区。

对于一个以妇幼保健为主业的医院,要说没有压力,那是不真实的,相反他们压力山大!要说他们不担心不恐慌,那也是不真实的,因为当时各种消息满天飞!更有后来疫情形势的严峻挑战!

妇幼保健院大多为女同志,有的夫妻都要参与疫情防控,面对家人的担心,面对年幼的孩子,面对体弱多病的父母,面对汹涌的疫情,谁不纠结?但时间紧迫,来不及申请、请缨、宣誓,全院医护人员义无反顾直接进入战备状态。

1月24日(大年三十),县妇幼保健院正在加班加点进行病区改造,防护物资尚在紧张调配中。院部接到上级通知,2名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正运送隔离二区,要求立即启动接诊工作。紧急关头,陈千周副院长与护士粟艳丽、陈丽霏主动请缨,作为先锋队冲锋陷阵!由于病区改造尚未完成、防护物资短缺,防护不够充分,条件异常艰苦。三位同志在病区克服困难,相互协作,互相鼓励,精心医治护理着每一位病人,连续奋战四天三夜!直到换岗的那一刻,三位同志仍在申请继续留在病区工作。

“2020年1月23日是我到妇幼保健院报到的第一天,也是我毕业之后第一次正式参加工作。临近春节虽然我也期盼着能回家和家人团聚,但疫情严峻正是医院需要我们的时候。”陈丽霏今年刚从恩施州卫校毕业,毕业后来到妇幼保健院进修培训,刚刚赶上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妇幼保健院成为鹤峰的第二个隔离病区,她没来得及跟父母商量,也没有来得及写一封申请书,她成为走上抗疫前线的第一批医护人员。与陈丽霏一样情况的还有廖美玲。他们是战场上的新兵,逆行的姐妹花。

“有大家才有小家,暂时不能回家团圆,是为了这次疫情过后更多的家庭早日团圆。”粟艳丽的抗疫情日记这样写道。其丈夫是容美镇派出所警察,夫妻二人均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克服焦虑,丢掉恐惧,战胜自己;听从指挥,牢记防护,冲向胜利!”这是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陈千周换岗时对接替队友们的寄语,他既是指挥员也是战士,为战友们鼓气铆劲。

“2月8日是元宵节,在这个本应该阖家团圆的日子,隔离二区收治了一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该患者入院时病情危急,经专家组讨论决定,立即转诊至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大晚上的,两名女同志去送我不放心,我是男同志、党员,我主动要求把护送医生换成我,晚上11点多,我们顺利将患者送到了恩施州民大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基层保健科主任何翠永,党龄20多年的他觉得这个时候主动站出来是应该的。

“现在疫情严重,订婚要延迟,作为医务人员,坚守岗位是我的职责”。1月28日,本该是护士向佐琴调休的日子,同时也是她举行订婚仪式的好日子,向佐琴家和男方家已经将一切订婚事宜安排妥当,只待1月28日这天到来,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将他们的订婚计划全部打乱,向佐琴作为护士要坚守一线,她果断决定取消了订婚仪式。

“妈妈是医生,我要去守护更需要妈妈的人,你在家好好听姥姥、姥爷话,妈妈一定会平安回家!”,单亲妈妈覃映君出发前这样嘱咐7岁的儿子,面对新冠疫情,这位单亲妈妈选择逆行一线。

杨菊萍,县妇幼保健院隔离病区第二梯队护士,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女儿六岁,小女儿一岁三个多月。她在日记中写道“1月25日(正月初一)夜班。1月26号早上刚到家又接到办公室电话通知,回院进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培训,于是又马上回到医院报到,1月27进入传染病隔离病区。作为两位孩子的妈妈,大女儿六岁,小女儿才一岁三个月,心里有太多的不舍,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责无旁贷。我老公是一名退伍军人,从大年三十就驻村宣传新型冠状肺炎的防范措施,两个宝贝女儿只有交给爷爷奶奶照看。在病区工作期间每天都处于紧张的状态。每天都是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几层手套,护目镜,口罩。每到一个病房我们都会多问病人几句话有什么需要的,我记得我的一个夜班,收了一个新的病人,一个孩子,才一岁两个多月,心里真的不是滋味,当时场面真的想哭,万幸的是她没有问题,这下我心里就放心了。”

黄蓉,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一位对橡胶高度过敏的医生,隔离二区第三梯队成员,她的丈夫为县中心医院医生,长期奋战在医院第一线。她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个不平凡的春节,我们家有四个党员战斗在一线,我的父亲是老党员干部,他是邬阳乡石龙村驻村尖刀班班长,从大年初一到现在一直都在驻村。我的弟弟也是中共党员,退伍军人,这次因为封路,党员干部就地报到,他也在邬阳乡杉树村就地工作。我的丈夫也是中共党员,他是一名医生,在县中心医院骨科工作,我们从去年腊月28开始,一直都工作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后来我院确定为鹤峰县隔离病区二区,我是一线医生第三梯队成员,为了更好的为病人服务,为同事减轻压力,我提前6天进入了隔离病区,虽然家中有两位年迈多病的老人(孩子的爷爷奶奶),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但是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我从未喊过苦,喊过累,更没有告诉大家我的困难,舍小家为大家,只希望我们能够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更多的家庭早日团聚!我是过敏体质,对橡胶过敏,而穿上防护服需要带上三层橡胶手套,加上每一次操作过后都要用消毒药水进行手卫生,所以每次脱下手套手上就会奇痒难忍,而且还会起很多小水泡……”

“我是妇幼保健院的一位医生,我加入了医院抗击疫情一线,我们夫妻二人都是医生,无情的病毒让我们一个多月没见面了,只能偶尔打电话问候,想念着家里年幼的孩子。他是县中心医院急诊科的一位医生,也是一位党员,急诊科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沿,防控任务艰巨,疫情发生后,主动请战,天天战斗在防控一线,已经一个月没回家了,下班了就自己住在宾馆。我们也想念家中的父母,虽然不能当面尽孝,但是我们知道战斗在一线,也是我们另一种尽孝的方式吧”这是与黄蓉有着同样情况的周超医生的心语,她是隔离病区二区第三梯队成员。

他们把患者当亲人,他们为患者送去安慰和温暖,他们为患者鼓满力量。

符歆,鹤峰县妇幼保健院儿科主治医师,两个孩子的父亲,大孩6岁,小孩1岁多。隔离区二区第二梯队医生,在隔离病区工作期间,确诊患者徐女士精神压力大,通过符歆及其团队的心里疏导,让其坚定了对抗疾病的信心。他的日记让我们知道了他们工作的艰辛和不易,“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县医共体的统一部署,鹤峰县妇幼保健院成为隔离区二区,我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作为第二批一线人员,1月27日进驻隔离区二区。我们每次进入传染病区,都需要穿上防护服,戴防护镜和手套,一穿几个小时,身上全被汗水打湿是常事。鉴于医疗工作风险大,防护好自己也是保护好他人,同时新冠病毒确诊患者徐女士精神压力大,对病情理解不全面,有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里疏导,让其坚定对抗疾病的信心。在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自1月24日以来,每天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每天吃、住在单位,对医护人员协调安排、病区房屋改造、环境改造、设备安装等工作进行指导、监督、管理,对行政、后勤保障、心理疏导等工作进行管理协调。”该院院长的抗疫情日记看起来很简洁,但他背负的巨大压力和管理职责,是可想而知的。

该院成立了医疗组共有医护人员18人,以梯队形式参与隔离病区二区的医疗救治工作。

目前,第一、二梯队成员粟艳丽、陈丽霏、陈雨、杨菊萍完成医学观察后,已再次投入一线战斗,陈千周、覃映君、符歆、唐荣正整装待命;第三梯队成员黄蓉、何翠永、向红耀、周超、彭华、向佐琴、柳祝芳、廖美玲正在八峰进行医学观察;第四梯队成员向银红、陈翠英正在战斗中……。

县妇幼保健院在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的统一布置下,按照传染病区的要求,对所有病房进行了紧急改造。设立了三区(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五通道(患者通道、工作人员通道、医务人员通道、医疗废物通道、住户通道)。DR设备运抵该院,正在进行DR射线防护工程施工,DR即将安装投入使用。

该院同时还成立了行政办公和信息监测、院感管理和护理协调、物资采购和药品供应、后勤保障等工作小组,各小组分工负责,实行24小负责制,以保障各项后勤工作有序进行,确保临床医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该院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和救治工作,自1月21日以来,共举办医护人员培训班10期,培训近200人次,制作宣传专栏3期,发放宣传400余份。

​ 白衣天使就要有白衣天使的样子,白衣天使更要有白衣天使的担当。他们践行并诠释着“白衣天使”这一崇高的荣誉。他们不辱使命,战胜不身临其境就无法想象的困难。

医者仁心,人间有爱。在这场战“疫”中,鹤峰县妇保院的白衣天使们直面危险,不论生死!他们在疫情中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诠释着什么是责任和担当!他们是平凡的,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伟大的,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