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創新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提升種植效率,增強玉米品質

玉米栽培新技術及病蟲害防治

玉米是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的主要栽培作物,其每年種植面積超過15萬hm²。當前伴隨當地農業產業結構的持續調整與玉米產量需求的不斷增大,當地針對玉米栽培的新技術類型也逐漸豐富起來,而針對玉米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手段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成熟。

本文就以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為背景,簡單探討了該縣在玉米栽培方面所採用到的新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

玉米栽培創新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提升種植效率,增強玉米品質

開陽縣位於貴州省貴陽市黔中腹地,是貴陽市最為重要的農業產區之一,這裡的主產農作物就是玉米,其栽培量大且栽培技術豐富多樣,全縣擁有9個玉米新品種田對比試驗基地,20萬畝玉米種植面積。可以說縣內當前玉米栽培發展前景良好,更關鍵的是它還在不斷衍生新的玉米栽培技術,尋求更多更豐富的玉米栽培技術有效突破,這為當地玉米產業的穩產高收創造了有利條件。

玉米栽培創新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提升種植效率,增強玉米品質

1 開陽縣玉米栽培創新技術研究分析

開陽縣多年來秉承科學栽培玉米的基本技術原則,希望有效提高玉米產量,改善玉米品質,提高玉米在縣內的整體經濟收益。考慮到玉米灌漿期較短且籽粒脫水速度較快,因此當地栽培玉米也具有收入高且經濟成本投入低的特點。一般每畝可種植玉米超過3500株,每畝可純收入超過2000元。玉米採收後的秸稈可作為當地牛羊養殖場的最好飼料回收,其每畝玉米秸稈還可增收大約400元左右,這為開陽縣的玉米栽培創新技術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玉米栽培創新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提升種植效率,增強玉米品質

1.1 玉米的選種技術

開陽縣因地制宜選擇玉米品種,其所選擇玉米品種均為表現優良、產量高、糯性優秀、果穗均勻且擁有高籽粒率與高抗病性的優質玉米品種,而且當地搭配中晚熟玉米品種進行栽培,可有效延長面向外部市場的玉米供給時間,滿足市場需求。目前開陽縣所採用到的優秀玉米品種就包括了築青1號、築青2號、築黃GX5926等等,它們均又有較高的單產產量和較優秀的抗性,是以在開陽縣內進行推廣種植。

1.2 玉米的地塊選擇

開陽縣種植玉米所選擇地塊為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質土壤,同時要求玉米種植地塊擁有潔淨無汙染水源,具有隔離條件可為幼苗創造鬆軟、細膩、均勻、肥沃且溼度在60%以上的良性土壤環境,有效保證玉米育苗的苗全、苗齊、苗勻和苗壯。

玉米栽培創新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提升種植效率,增強玉米品質

1.3 玉米的隔離種植技術與分期播種技術

隔離種植技術與分期播種是當地玉米栽培的創新技術。首先是採用隔離技術,其目的是為了滿足玉米雜交需求,第一做好空間隔離,保證周圍200m以內田塊均種植同一種類玉米。第二做好時間隔離,由於玉米花期相差15天以上,所以要保證不同玉米分期播種,確保不同種類玉米的開花期錯開15天以上。在分期播種技術應用上,開陽縣主要結合市場需求進行分期播種,保證玉米合理採收、均衡上市、為地方玉米栽培創造最高經濟收益。

玉米栽培創新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提升種植效率,增強玉米品質

一般來說,當地玉米栽培同一品都相隔10天播種一次,且同時播種3~5個品種。當地分期播種玉米的穩定溫度控制在10℃~12℃,等到採收期溫度則要控制在16℃~22℃。玉米採收一定要把握時機,採收過遲必然會影響玉米商品價值。為保證玉米適時穩定上市,必須在首期播種時採用地膜覆蓋技術,保證地溫快速提高,改善玉米種植體系微循環,有效促進玉米壯苗早發,採用上述技術方法也利於開陽縣當地玉米播種機大面積播種,做到苗齊、苗勻。

玉米栽培創新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提升種植效率,增強玉米品質

1.4 玉米的“一增四改”技術

“一增四改”技術也是開陽縣玉米高產栽培創新技術之一,其中的“一增”是指玉米的合理密植,目前開陽縣的玉米播種量控制在3500株/667㎡,而在“一增”合理密植以後玉米的種植數量要提升到4000株/667㎡。“四改”分別包括了改稀植品種為耐密品種、改套種為油後移栽、改粗放施肥為按葉齡期指數配方施肥、改人工種植為機械播種種植

玉米栽培創新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提升種植效率,增強玉米品質

就以改套種為直播種植技術為例,開陽縣專門增加了玉米套種密度,降低玉米群體整齊性,保證玉米在種植階段能夠獲得充足的熱量與水分,滿足玉米本身的水、肥、氣、熱自動調節。另外該技術的玉米播種期相比於常規技術播種期提前1~2天左右,如果遭遇陰雨天,通過免耕技術可有效爭取農時實現玉米增產,節約大量耕作時間。該技術對殘留在農田中的麥茬還田殘留應用非常到位,可將之前小麥種植所殘留的秸稈作為是玉米種植的土壤固結工具,提高玉米在種植過程中的抗倒伏能力,提高玉米播種質量,整體來看該技術不但省工省力,還節省了大量的玉米栽培管理時間。

玉米栽培創新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提升種植效率,增強玉米品質

2 開陽縣玉米病蟲害防治管理創新技術研究分析

開陽縣玉米病蟲害的防治管理技術主要結合兩方面展開,首先是應用到了玉米殺蟲劑,專門調配混劑型玉米殺蟲劑進行玉米的病蟲害防範。該殺蟲劑中的主要成分為高氯鋅,它其中還涵蓋了7:3含量的辛硫酸與氯氰菊酯。當地採用該殺蟲劑時主要運用微乳劑、可溼性粉劑、乳油3種類型,配合樂果進行混合查殺病蟲害,其生成比例大約為45%,配合高滲乳油可快速殺除玉米的各種大小鏽病、玉米螟、蚜蟲等等,藥效快且藥效長,病蟲害防治效果良好

玉米栽培創新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提升種植效率,增強玉米品質

其次是玉米生物農藥,當地所選擇的是阿維菌素配合生物農藥,形成復配劑型生物農藥。該生物農藥的殺蟲效果好,且其優勢在於藥劑其中含有大量的阿佛曼鏈雷菌灰色鏈黴菌,它不容易產生任何耐藥性,對水稻及水稻病蟲害天敵都沒有任何危害作用。同時它也具有易降解、無殘留等等綠色環保特點。在具體的應用方面,開陽縣就採用到了像0.5%、0.6%、1.9%、2%、5%等等不同可溼性粉劑劑型配合0.22%的高滲乳油,可對蟲害產生劇毒作用,例如它對玉米螟的防治就非常到位。

玉米栽培創新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提升種植效率,增強玉米品質

3 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對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的玉米栽培創新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了簡要分析。特別是在玉米栽培創新技術方面,該縣採用了隔離種植、分期播種、一增四改等創新技術內容,它們都切實有效的提升了當地玉米的生產效率與玉米成品質量,為貴陽市玉米產業的蓬勃發展創造了良好契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