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200多个小时、20万步,她守护在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周小平 市人社局供图

大学毕业后,他们来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等工作。22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市“三支一扶”人员全面投入到抗疫一线,守护在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毛杨:多一分投入,就能早一点控制疫情

20天、200多个小时、20万步,她守护在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毛杨在省际监测点值守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万州区罗田镇卫生院2018届年招募的“三支一扶”人员毛杨冲在了最前面。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毛杨对自己的要求。1月24日,他驱车80多公里前往单位,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为武汉返乡人员量体温、问症状……

1月30日,卫生院接到上级通知,需要安排一名医务人员前往鄂渝省际疫情排查点开展工作,毛杨主动请缨到疫情前线。“家人担心我,我知道。但作为医务工作者,紧急关头,我必须上!”毛杨说,他深知这是在与疫情抢时间,多一分投入,就能早一点控制疫情。

唐丹:20多万步,200多小时的坚持

20天、200多个小时、20万步,她守护在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唐丹在排查登记村民家中人员信息

合川区双槐镇的唐丹,是2018届招募的“三支一扶”人员,是一名战“疫”一线的基层干部,也是一名90后基层疫情宣传员。大年三十晚上,一条召回短信,打乱了她的春节计划。她马上返回单位,20天以来她住在政府的倒班房里,再也没有回过家。

作为双槐镇黄土村的驻村干部,唐丹每天进村入社,跑田坎、登户门进行疫情宣传。挨家挨户排查,户户到人宣传,每天都要走15公里以上,连续作战的20天,是20万步的累积、200多个小时的坚持。

除了走村入户的宣传,唐丹常常利用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整理和挖掘其他一线同志的事迹,并写成稿件或制作成短视频、宣传片。

朱弘洁:坚守坚守再坚守

20天、200多个小时、20万步,她守护在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朱弘洁在临时通行管制点值守

彭水县鞍子镇2018届农技岗位的“三支一扶”人员朱弘洁从初一上班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天没有回家了。

起初,给鞍子镇金山村的80户375人打电话是朱弘洁每天必备的工作。打电话,建立台帐,随时跟踪疫情最新情况……从早上7点开始,通常到下午下班才能完成排查。

早上6点过,天还没亮,朱弘洁便戴着口罩,拿上台账、消毒水、温度计、和同事一起到金山卡点进行临时通行管制职守。没多久,便看见远处有了灯光,一辆车开了过来。

“为啥不让通行了呀!”司机一边不耐烦地按喇叭,一边按下车窗满脸不悦。

朱弘洁赶紧上前解释:“不好意思,现在为了疫情防控,需要做登记检查才能通过哈,希望可以理解一下……”

司机一开始很不配合,朱弘洁便耐心地一遍遍解释,最后司机情绪终于平稳。“哎,理解你们,你们也是辛苦,只是我一路开过来确实检查烦了!”司机一边说,一边配合地填写信息,测量体温。

“你们确实是扎实做工作的!”临走前,司机给她竖起了大拇指说,“放心,回去了肯定不得乱跑!”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通过微信、QQ、电话等形式与基层服务的‘三支一扶’人员保持沟通联系,动员、支持和鼓励他们参加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同时密切关注他们假期外出、身体健康等情况。”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三支一扶”人员无感染病例和疑似病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