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是爱国英雄吗?

秀才下山


我认为岳飞是爱国英雄,更是民族英雄(历史学家余桂元2003年在编写教科书大纲时,将岳飞剔除“民族英雄”行列当然还有文天祥、霍去病等人)。

1、受制与昏庸的南宋被陷害致死

大家都知道在夏朝以后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此中华王朝家天下时期,何为家天下,即家国一体,君主即君父,是封建主义中的大家长,南宋是岳飞的“母国”生他养育他的地方,你说岳飞文武双全,可安邦平天下,因为受制与昏庸的南宋被陷害致死,死前留下八个字天地昭昭、天地昭昭。我想在不管在当时那个年代还是在近代历史,我们忠于自己的国家是没有错误的吧?你这里所提到的“受制与昏庸的南宋”岳飞要是不受制与南宋他去哪里,你想让他去金国、西夏、还是蒙古去实现他的抱负,还是在南宋起兵造反。如果岳飞选择前者那和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有什么区别。如果是后者那么我请问一下当时北宋刚灭亡,对外异族大军虎视眈眈,对内国家军队十不存一全国百姓流离失所,内忧外患之下谁会选择造反?枭雄?草头王?流寇?正像国歌里面唱的一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在这时刻不管他是开明也好,昏聩也罢,那是我的国?我的救她!

2、岳飞死,南宋偏安一偶,最终没能强大,没能达到报国的目的。

怪我咯,为了这个国家我戎马一生,征战天下,最后宁可回去领死也不愿意造反割据一方,你说我没有达到报国的目的,我都这样了你还想让我怎么样,我都为这个国家付出生命了,你还想让我怎么报国。南宋没有强大偏安一偶,你怪我,大哥我坟头草已经三尺长了吖,你的脑回路真是清奇。

3、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庸才,被兔死狗烹。

军事上岳飞历次北伐战略目的都达到了,高宗大喜。并准备将刘光世所部王德、郦琼等淮西兵马五万余人隶属于岳飞。岳飞见此大喜上奏乞出师札子上面说到:奉邀天眷归国,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陛下高枕无北顾忧,臣之志愿毕矣。今日唯赖陛下戒敕有司,仰遵陛下成算,必能济此大事也。还写过良马对等诗篇,无不表达出岳飞的政治思想,忠诚,低调,谦顺,为陛下马首是瞻,奈何我心照明月,明月对沟渠,因高宗听信谗言,冤杀岳飞。再说一下兔死狗烹,越王勾践灭吴成功后杀掉帮助他的大臣文种,在这之前范蠡曾警告过他:“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我们在来看看岳飞北伐尚未成功,内奸臣秦桧上书“兵微将寡,民困国乏,岳某若深入,岂不危矣”高宗害怕兵败,所以掉岳飞回临安任职,之后的事相信大家都清楚了,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给陷害。

4、岳飞愚忠赵高宗,愚忠也能算忠吗?岳飞爱南宋小朝廷爱赵家家国,从人民利益出发才算爱国。

还是前面提到的从夏朝到清朝都是世袭制家国一体,爱国即是爱家,赵高宗是封建主义大家长,忠于他便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毕竟全国就是他的,当然愚忠也算忠,但是我不认为岳飞是愚忠,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和背景下,儒家所讲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当时的主流思想,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待古人的行为,以现代的主流思想来评价古人的做法不对。再说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这两者因该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没有过哪来的家,没有家也就没有国,南宋当局在昏庸无能那也是一个国家,也能保持国内相对的安定,不会像五代十国时期华夏沉沦,被当成两脚羊,从1800万人口给杀到4~500百万人口,华夏文明即将灭绝。岳飞北伐中国家利益(也是你说的朝廷)与人民利益是一致的,这要从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说起,自从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后,使中原没有依仗,辽国可以随意进入宋国腹地掠夺人口,太祖,太祖对此也进行北伐,他们北伐的目的是相同的,使国家主权完整,占领战略要地,避免辽国(金国)长驱直入对人民造成伤害,在你眼中这都不算人民利益,那什么才算人民利益那???

2013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刊隆重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诞辰190周年,还有现在的课本介绍抗金将领岳飞,官方岳飞持肯定态度。岳飞治下岳家军更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军规,这样的军队别说是在当时就是在近代也只有我党的军队才能做到。金人南下杀人数如麻,臭闻数百里,岳飞北伐抵抗金人解救难民,这样的人当不起英雄的称号吗?不是名族英雄吗?

以上便是我的回答,在这里忍不住吐槽一下提问者,真的是逻辑混乱,思维僵化,解释的乱七八糟。





乡间明月2


是的。

岳飞确实是个十足的爱国(宋)英雄。只可惜他对君王愚忠,而且他的君主是个听信谗言的人。对这样的君王忠心,是岳飞致命的原因。

岳飞至始至终都想恢复国家失去的领土,所以他对国家而言是忠诚无二的;他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否则他也不会冒死都要收复河山和拯救国家和百姓!以他的地位,如果他愿意的话,他足以偏居一隅或者打下一个自己的江山社稷。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始终忠于南宋朝廷。

只可惜岳飞不明圣意,宋高宗是想保住南宋的半壁江山已经足够了,而岳飞是坚决要收复失地;所以意见出现了很大的分歧,但这还不是致命的,最致命的是当时南宋正在与金国谈判,岳飞却建议收复失地与金国交战,金国要岳飞死,所以南宋为了谈判能够有满意的结果,宋高宗和秦桧把岳飞给害了。





罗萧弋


岳飞不但是爱国英雄,还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最具传奇色彩最完美的爱国英雄,岳飞不仅打仗厉害,而且还有文采,不好色不贪财,简直就是完美的化身,一个位极人臣高官厚禄的男人,能够不纳妾这个就很不可思议,而且作为一个武将,还会填词,而且水平还非常高,《满江红》《小重山》都有极高的意境,岳飞给人感觉就不是人,是神!


杨喜光


岳飞在保卫国家对抗外敌入侵方面的功绩是不可忽视的,相比之下,近代的抗倭名将戚继光、禁烟英雄林则徐则常被称为“民族英雄”。他们也是抵御外敌入侵,也同样大义凛然,甘愿牺牲自己,但是,这样方式不同却目的相同的爱国行为,为什么岳飞不能享有“民族英雄”的美誉呢?这也是其问题所在——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到底能不能混为一谈?

事实上,岳飞不能算作民族英雄,试想,曾经作为入侵的金兵女真族如今也是属于我们国家的一份子,如果,再宣扬岳飞抗金是民族性的话,那么,“夷夏”的这一观念就又冒出来了。可以说,这是对其他少数民族的不尊重,不利于我们现在这样多民族的和平稳定,所以,这自然是不可取的。因此,岳飞即使功绩再大,也只能被称为爱国英雄。

在传统观念里,“天下”、“夷夏”这样的字眼贯穿了整个中国的封建社会。但是,“天下”是个很大的词汇,古人并没有给出这个范围,如果,真要算的话,其实,古代的国家非现代的国家,用朝代来解释更为恰当。现在,我们的疆域都是固定的,但是,古代时常会有对外的扩张和外族侵略发生, 因此,这个“天下”就是以中原大国与四周的蛮夷之间为界限。

因为,经常发生战争,因此,称那些抗击侵略,开疆扩土的将士们为爱国英雄。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白, “夷夏”观念不等于民族观念,“华夷之辨”这个说法止于北魏以后,因为,北魏就是相当于侵略中原的外族,但是,到了隋唐时代,民族大融合后,那些原本的鲜卑后裔已经成为华夏大家族的一员了。所以,就不存在什么“夷敌”观念了。

近代所说的民族主义,其本质就是加入了国际观念,我们这时候经受的是来自非本土的外族的殖民侵略,西方列强冲破了我们的防线,带来战争的同时也带来思想上的进步。由于,打开了国门,我们不再是“天朝”,随着思想的开化,人们开始崇尚平等,这才诞生了“民族主义”这个名词。爱国的民族志士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存亡而斗争,这才是我们所说的“民族主义”。

梁启超先生给民族主义的解释是:“此民族非单一的那个族群,而是国族。”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完成融合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西方的民族主义也是由于社会性质的变更而开始的,由于,本身就是海洋文明,西方国家一直是外向开放的,在形成新思想上较早,所以,这个观点就是最早在西方提出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再到法律和社会制度的渐渐完善,人们开始意识到何谓“民族”何谓“国家”。

随着封建势力被民主政府的取代,人民开始成为自己的主人,每个人自发形成了一种爱国的理念,不受封建领主的约束,也不受教皇的控制,是人民自发的意识到这是一个民族,并且,认同了自己所处的这个民族。可以说,在民族主义的成型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战争打破中国固步自封的大门,流传进来的西方进步思想也在影响着国人,“夷夏”观念被“平等”取代,中国也迈入了世界的轨迹中。诚然,古代也是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不过,建立在“夷夏”基础上的这种思想在本质上是不平等的,这就有悖于国际观念的爱国和民族。所以说,如果,连最基本的平视都没有,那么,又如何做到近代所说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所以,先弄清楚其本质的区别,再谈爱国也不迟。


龙城浪子


1、关于“爱国”的判断标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准。如你所说,在南宋时代,那时的很多人,即使是士大夫,也很少有人能将“国家”和“朝廷”分开。对他们来说,他们所效忠的朝廷即国家。所以出现你所说的愚忠问题。但站在南宋的角度,岳飞没有判朝廷,即是爱国。所以,站在南宋时人的角度,岳飞是爱国的。

2、站在现代的角度,岳飞是否爱国,首先要判断今天以哪个朝代为正统。当时南宋和金对峙,在今天的史学视野中,已基本蜕去了80年代以来的史观,对金和南宋一样看待,因为他们都存在于历史中国的土地。所以,岳飞是民族英雄。

3、再者,你提到南宋朝廷“昏庸”之类。这或许于历代中国的朝廷相比,确实如此。但是你没有看到整个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官待遇最高的时代,是市民文化兴起的时代,可以说,南宋在政治地理建树上和其他朝代没法比,但,北宋和辽、西夏的讲和,以及南宋和金的讲和,使得双方的多数黎民百姓得以在长时间里安居乐业,所以宋代也创造了一个尽管双方对峙,但大的战事较少的和平局面。如果抛出黎民百姓的平稳与安乐,去评判历史,我想那是不公正的。

4、近几年来,历史学界,如北大和日本学者,如平田茂树等,开始着意关注南宋史。南宋并不如你说的那样。

5、看书的时候注意出版的年代,早期的史书观点可能会造成影响。

6、你要求岳飞要把国家和朝廷分开对待,但是你又站在南宋朝廷的角度判断南宋的整体,这是否合适。


理简


看了您的思考,您的意思是真正的忠是为了国家,为了老百姓而不懈去奋斗,而非是为一家一姓的安危去拼命。

但是,您是否想的有点偏差呢。真正意义上的谈及人民利益的是近代社会才开始的!古代是没有人民利益这样的说法的。

就算是中国古代很多思想家,政治家都提出过要爱民思想,但他们的根本出发点还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还是为了皇帝这一家一姓的利益!

所以,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不能脱离他们的时代背景,跳出时代,来用现代人的价值观去评价他们!

言归正题,开始说岳飞的忠到底是愚忠还是真正的忠?不论宋朝,就算上自始皇开始到清朝溥仪王朝结束为止,整个中国封建时代所宣扬的正统思想都是忠君爱国!也就是说君即是国,国即是君!民为主的思想从未占过主流,不论是“兼爱”的墨家,或者说明清时期黄宗羲、顾炎武这些的新思想所提出的“民为主,君为客”的观点,他们从来都并非主流,并且归根结底它们最终目的也都是为了巩固君主统治,为了保障皇帝的安稳统治罢了!

所以说,当时的时代,什么才叫忠呢?那就是忠于君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代人民眼中的所有人的地位先后是天、地、君、亲、师!所以说,在当时老百姓的眼中,皇帝的地位甚至是要高于父母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忠孝难两全的说法,因为古代君王的事情甚至比孝顺父母的事情都要重要!

这也就是说,在当时百姓的眼中,岳飞的做法才是真正的忠臣所应该有的做法!即使皇帝是错的,岳飞也要服从。不能因为皇帝给你的是不对的指示,你就不去执行,你就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办事。这才是人们眼中的“大逆不道”!

这也就是《三国演义》中为何会写到诸葛亮在北伐的关键时刻,明知道刘婵召他回去是错误的决定!明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能把握机会,就有一统天下的可能!明知道他就算不听从命令,刘婵不会也不敢把他怎么样!但他最终还是服从了命令,他宁可放弃自己心中梦寐以求的天下一统的梦想,而听从的命令!为什么?因为这就是诸葛亮眼中的“忠”!这个“忠”甚至是比他的生命还要重要!是可以让他放弃一切的精神信仰!

同样的道理,岳家军兵强马壮,当时的时机,如果能当机立断,立刻北上的话。那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并不是一个空话!当时的金军可以说完全被岳家军克制,金国赖以克敌的骑兵部队,被岳家军的长枪短棒一系列的招数给打的毫无招架之力!可以说,岳飞那个时机是南宋朝廷最接近能收回北方时代的最好时机了!

但是,问题在于有时候最符合人民利益的时候,往往却不符合君王的利益!如果岳飞收回了失地。那势必会迎回老皇帝,到此时,让徽宗这个现任如何自处?是退位让贤?还是让他们继续当太上皇?这绝对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历代为了皇位而出现父子相残,兄弟相伤的局面还少吗?前有隋炀帝淫乱后宫,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最近的也有晋王赵光义“烛影斧声”的疑云!徽宗有这个胆量敢迎回二帝吗?他不敢尝试,所以他必须召回岳飞!

而岳飞呢?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忠君,君王就是天,君王就是地,是可以主宰他一切的人!所以,这样一个人的命令,他能不服从吗?就算是错的,为了“忠”他也要拼命的去做,哪怕他会死亡!

所以说,岳飞当时的做法才是当时百姓眼中的“忠”的表现!不是你为国家为百姓做了多大的贡献,而是你为皇帝做了多少事,尽了多少力!岳飞如果当时不接受徽宗的命令的话,最后他也必死无疑,而且会是以一个百姓眼中的“乱臣贼子”的身份而死去!当时的时代就是如此!思想也是如此!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各位看到的朋友能多多评论讨论!欢迎大家评论关注我,关注后有更多精彩内容哦!我是一名专注于历史的创作者,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在此拜谢各位朋友了!!!


观古鉴今说历史


拉长历史看,赵匡胤对军队采取的文人带兵、频频换防、削弱将权等改革手段,使得一个经济文化上极其强大的宋朝却有了一只战斗力与之极其不相称的军队。再加上后继者的昏庸无道,最终使宋朝走向灭亡。岳飞确实生不逢时,但不能否认他是爱国英雄!岳飞只忠于皇帝,是愚忠?那么在皇权制度下不忠于皇帝他又能忠于谁呢?因为这是他的谋生的手段。别无他法。看他是否爱国要看他做了什么,做的事情是否对国家和民族有利。在他那个年代,女真人入侵北宋,就是侵略者。侵略者就要烧杀抢掠,涂炭生灵。岳飞作为朝廷军队将军带领军队抗击侵略者,保家卫国。就是爱国英雄!


無咎齋


岳飞忠君爱国,想为南宋收复河山,迎还二圣。但宋高宗不愿迎还二圣,只想偏安江南一隅,加上秦桧投降主义所左右,岳飞在北伐时有直捣黄龙,收复河山的大好机会,却被宋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回,还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岳云、宋宪下狱论罪处死。。。在封建时代,君大于天,若不依诏命如同谋反,岳飞精忠报国,文韬武略,但受制于朝廷。江山是宋高宗的,是南宋的,岳飞有心报国却无可奈何,岳飞有天大的本事但又不能忤逆朝廷,生在封建时代君庸臣死是没有办法的,尽管岳飞愚忠,但岳飞还是爱国英雄,在北伐为南宋收复河山取得过辉煌战绩。





刘坤忠120


我是历史也温柔,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岳飞是爱国英雄。

“靖康之耻”金朝南下攻取了北宋的首都东京,掠走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康王赵构带兵救援,半路上听闻东京失陷、皇帝被掠之后,掉头跑了。

即便是此后被拥立为皇帝也是在应天府的事情,之后慌忙跑到陈桥驿举行了个仪式,这才算有了实际意义上的南宋朝廷,自己却逃跑到了扬州。

当金兵继续南下进攻的时候,赵构惧怕步徽宗、钦宗后尘,急忙任命刘豫为济南知府,济南是兵家重地,也是南下的最后一道防线。

当金兵继续南侵的时候,宋高宗赵构竟然跑到了海上去躲避。这一切都是一个南宋开国皇帝所做出来的,相比明朝的“天子守国门”真实愧为男儿身。明朝即便是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也不曾丢下将士自己逃命。

赵构放弃了中原地区的大片领土,试问这些都不是宋朝的领土吗?赵构身为宋朝君主爱自己的国家吗?他不爱,他想的是怎么活下去……

岳飞爱自己的国家,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收回北方被金兵侵占的大片领土。当然,从他后期对战金兵的战役来看他也有这个实力。

当岳飞收复健康,继续北进,收回六郡的时候,宋高宗赵构正在和他的亲信秦桧密谋与金朝和谈,并派秦桧前往接触金兵欲促成和谈之事。

此后不久,岳飞收到撤兵的军令。在退往鄂城的时候,路过南阳诸葛武侯祠,岳飞想到自己与武侯同样壮志难酬的处境,不进泪如雨下,夜不能寐,深夜作《出师表》一文,流传千古。

当金兵再次不守信,继续南侵的时候,赵构与秦桧终于知道这是金兵的缓兵之计。于是,岳飞再度被委以重任。

这次的北伐是岳飞一生最有具有意义的,也是最有一次报效自己的祖国。岳飞的岳家军一直将金兵赶之黄河边,几乎可以说是收复了河内地区。然而不幸再次降临岳飞投降,金兵鉴于在军事上的失利于是贿赂南宋贪官,以致本就与岳飞有嫌隙的赵构再次不相信岳飞,于是一天之内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

就在岳飞被召回不久,中原地区再次被金兵占领,这使得岳飞此前所有的努力白费了,战斗中所有将士的血都白留了。

被召回后的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解了兵权,下了刑部大狱。岳飞在等待审判的过程中,被奸臣秦桧的一杯毒酒残害了性命,被一起毒杀的还有岳飞的长子岳云。

岳飞一生尽忠报国,他是不择不可的民族英雄、爱国英雄。他一心想着收复中原失去的土地,一心想着中原土地上被残害、奴役的百姓,这样的人不爱国还有谁爱国?

当一个国家经历灾难的时候,总要有人挺身而出。有了推翻清政府的爱国人士才有了中华民国。君主可以是不爱国的,但总有些爱国人士在国家有难的时候站出来保卫国家,这便是民族气节。

综上,岳飞是民族英雄,因为在国家危难的时候,皇帝高宗逃跑避难去了,他却在收复失地,拯救百姓;岳飞是爱国英雄,因为他在救国的时候,没有任何私心,没有反叛高宗,更没有反叛宋朝。


历史也温柔


岳飞是宋朝历史上面的一颗流星,在这个重文轻武的年代之中,他想名号传遍大江南北,他本来有机会恢复中原,却因为皇帝和主降派大臣的苟且偷生而功败垂成,让后人叹息不已,那英雄无敌的岳飞到底是不是爱国英雄呢?

岳飞是如何成为四大名将之首


  • 岳飞,南宋杰出的统帅,以自身军事领导能力和岳家军配合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作风优良。
  • 靖康之变时,岳飞虽带领岳家军多次与金军抗战胜利,但却没有迎来靖康之变胜利。靖康之变后,岳飞更加决心了保家卫国理念。是什么让他一步步成为四大名将之首呢?

家庭环境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岳飞从小时候就受到母亲尽忠爱国的思想培养。

  1. 岳母从小培养岳飞的良好品格,因此他长大后,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通过魏家军和平民的力量一起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
  • 岳飞成家立业后不仅自己俭朴淡泊,刻苦励志,岳飞对子女教育很严。岳飞的良好家教令其成为一个十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

岳飞的优良领军手段也为他增添色彩

  • 岳飞带领岳家军20年作战数百次,非年少气盛,英勇有谋,受过十分良好的军事方面培养,自身武艺十八般精通。在金军入侵时,他保家卫国,领岳家军努力抗争,死不屈服。

  • 岳飞从小认真勤奋刻苦,精通诗书,且有老师培养其良好军事理论,武艺也十分高超,自身功夫也了得。这才造就他后来军功赫赫,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

文武双全是岳飞成为名将之首的重要原因

岳飞在武术史上被称为武圣,自幼拜师武艺精湛,且有良好气节。他曾拜周同为师,学习骑射,能左右开弓。武艺精进不少岳飞对老师十分尊敬。

  • 后又拜陈广为师,学习刀枪之法,武艺十八般,岳飞文武双全,能文能武,虚心拜师求艺。完善自身。
  • 由此可见,一个人是否优秀,家庭环境十分重要,他的领军能力也为他增添色彩,岳飞是一个铁血铮铮,精忠报国的爱国将领。是一代名将,令人闻风丧胆。

岳飞不仅是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岳飞,一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事母至孝,生活简朴,赏罚分明的领帅。文武双全令其一举成为四大名将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