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小百科——土茯苓

【來源】 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

【性味歸經】甘、淡,平。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解毒,除溼,通利關節。用於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溼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等。

【用藥指徵】

①體內溼毒徵象:口苦口黏,黃疸,噁心嘔吐,脘腹不適,小便渾濁,或大便乾結伴溺小便色黃,或尿少浮腫,或骨節紅腫疼痛、拘攣等。②體表溼毒徵象:皮膚紅腫,或有結節、水皰、膿皰、丘疹等。③舌脈徵象:舌紅,或胖,苔黃膩;脈濡滑或數。

【速記歌訣】

土茯苓善治梅毒,通利關節去風溼。

甘淡滲利止洩瀉,清熱解毒散癰腫。

參考文獻:

[1]黃煌,史欣德.名中醫方藥傳真[M].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30.

[2]何天富,陳泓靜,謝英彪.中藥快速記憶法[M].金盾出版社,2015:58.

中藥小百科——土茯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