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70歲就行了,不需要活的太大,你以為呢?

花鄉平民百姓


人活多長時間,這不是誰能掌控的好的!

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無論是誰,都過不了死門關,但是,這種人活70歲就行了,這種論調,我是不贊同的,是大錯特錯的!持這種想法的人無非是這幾種人:一種是悲觀厭世的人;一種人嘴上說不怕死,而實際行動上內心恐怕的人,身體還不錯,但沒有多大追求的人;第三種是經濟條件一般的人,因為富人都怕死,錢越多越怕死,富人覺得錢未花完,命卻沒有了,而窮人覺得,反正沒有錢,陽間陰間都一樣。

人活70歲就行了,不需要活太大,這種想法的人在社會上其實佔的比重還不少,這種人其實是沒有追求的人,按我的說法,人活多長時間,這是次要的,關健是要活的有質量,有品質,只要你努力了,活的就問心無愧,你活的過程就是美麗的,一位詩人說的好,有的人活著卻死了,有的人死了卻活著!但願我們都做一個無愧於本心,對社會,對國家,對家庭有所作為的人吧!


中國雄雞王


我奶奶86歲 腦子清醒 能吃能睡 自己走路不需要拄拐 兒孫滿堂 自己有商業的養老保險和幾種社會補貼 不需要兒女負擔生活 也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幸福吧。

隔壁叔叔家的老父親83歲摔傷了胯骨,今天去醫院看他,挺不是滋味的… 挺善良的一個爺爺,躺床上不能動,扎著針,頭腦清醒能說話。聽說是獨自留守的時候喝了酒摔在床邊了,沒法動彈,自己拉了被子蓋著就那麼躺在地上。隔壁叔叔說要不是那天剛好有事提前回家的話,晚兩天可能爺爺已經涼了…無法想象摔下的時候他無法動彈,呼救的話家裡也沒人,電話也沒有,內心是怎樣的恐懼絕望還是平靜地等待死亡…叔叔說爺爺疼得直哼哼,這不是風險大的手術,但對於高齡人來說挺難熬的,因為血糖高醫生只能等降下來了才能手術,降不下來的話建議回家養著也就是放棄治療。作為孩子,叔叔說不忍心看他一直疼,降不下來的話只能去大醫院給他手術,萬一下不了手術檯也讓他走得不那麼痛苦…但願爺爺能扛過手術。

其實人到這個時候能無病無痛地離開也許也是一種幸運…


涼拌紅椒


人活七十古來稀。不滿60歲死亡,我們老家都稱為叫短命、我老爸四弟兄加一大姐,5人都沒活到60歲,就因各種疫病奪去了生命,那時我也經常想自己能不能活到6O歲,逃脫那個不好聽的短命魔咒,我大哥14年因肝癌也被那個不好聽的名字召喚去了、那時他52歲。

但是我老孃2017年去世活到了92歲。

所以我個人認為,現在生活、醫藥、環境越來越好,人均歲數已經從過去的5o多、達到現在的76、77點以上,相信人類歲數一定會慢慢向上攀登。

看看鐘南山院士,如果不是報道說他84歲,可能百分之8O的人都會說他只有6o多點點,特別是那天發佈會上露出笑容來,就更顯得年輕。

總之人活出的心態,只要健康,快樂、積極向上,知足長樂就會活出精彩,活出年輕。

何須去管他7O古來稀、還是百歲難遇都無所謂。




用中華利劍


呵呵誰給了這個命題呀?嚇了我一跳,晦氣!我真的不理解,七十歲左右的人招惹誰了?幹嘛說他(她)們活到頭了,可以壽終正寢了?但願你這是開玩笑,說說而已!說實話,其實人啦活到這個(七十)份上也還真的是船到碼頭車到站可以終止了,因為已經接近平均歲數了,再說也作不了啥貢獻,有也不多,沒也不少你,是可以說拜拜了!但是眼瞅著這麼好光景,誰又不想多活個三年兩載呢?!所以說只要條件允許一身體無大恙,對家庭無拖累,還是快快樂樂多活幾年為好!至於說"條件"太差,閻王爺打了鉤鈞那又是另當別論了。反正一句話,順其自然,聽天由命!你說呢?


chenjinling26


人活多大歲數,那也是修來的福氣。我們院一樓有一位大爺。在他91歲的時候,有一天上午十點,我看到他還在打掃陽臺,下午四點兒子攙扶他去醫院。晚上7點傳來噩耗,說老人家去世了。這位老人真的很讓人羨慕啊!兒女們都說他們從來都沒有伺候過老人。老人家平時有點兒小病,也從來不給兒女們添麻煩。突然的去世,兒女們都是很思念這位父親!看來人的壽命都是修來的。


碧綠樹影


記得婆婆50多歲時常說一句話,她孃家沒有活很大年紀的,她自己活70就行。真讓她給說中了,虛歲70得病,虛歲71剛過了生日就走了。想想挺邪乎的。70歲那年的夏天,她說的好多話都是違背常理不可思議的。我所見所聞告訴我,人一定要管住嘴管住心,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馬到成功74634801


鄰居李奶奶今年九十四歲,每天在小廣場上曬太陽,我給她讓座但她從沒坐過都是走來走去的。到中午吃飯就樂呵呵的跟我說,該吃飯了,下午還要打兩鍋麻將呢。年前聽說老人摔了一跤,結果置換了股骨頭,這個歲數的基本上醫院是不給做這個手術的,這足夠證實老人體質好,再有就是子女孝順。估計如果不是疫情嚴重,老太太又該出現在小廣場上和大家交談了。


幸福奶奶181101961


農村人有句老話:田(莊稼)要趁興拔,人要帶興死!

小時候暑假收割莊稼,像小麥不能等到熟透才動手,那時,麥粒就有很多落到地裡了,非常可惜。

一般人活到70歲,身體狀態不會太好,畢竟已接近平均壽命了。我爺爺58歲就去世了,我奶奶67歲也去世了;我父親就活地比較長了,活到76歲了,母親今年75歲了,如同風地裡的蠟燭;我今年54歲,身體還行,就是血壓高,血脂高,這種身體隨時可能走人,對於能活多少歲,我沒有執念。無論如何,我不希望我被人伺候,被過度治療,以有機會,我就給子女灌輸我的這個思想。


隴人在黔


“人活70歲就行”,在身邊有人這樣說。但是我認為,說這樣話的無非是兩類人。

一類是把老人看成負擔的子女,一類是那些身體健康,離死亡還很遠的人。我可以百分之一百的肯定,誰在面臨死亡的時候都會害怕,誰都想活的久一些。說這樣話的人都是言不由衷的,或者說是:少年不識死滋味。

我家有一個親戚,他的父親92歲,得了食道癌,正常進食都很困難了,就這樣他依然要求他的兒子帶他到北京、上海的大醫院去看,孩子們稍有一點遲疑他就會責怪他們不孝。

我還有一位老師,他跟我們講了他的岳父,他岳父是行伍出身,行事做派很強悍,生前說,槍林彈雨我都不怕,死又多可怕。可是到了得了癌症的最後時期,也還是想活的再久一些。

唯一聽說的在死亡面前坦然面對是明代的王陽明,在死之前他的學生問他,可有什麼割捨不下的?他說:我心光明,亦復何言!但是王陽明畢竟是聖人,我們普通人達不到這樣的境界。

說這樣話的人也是以老舊的觀念生活的人,在中國的舊社會,物質條件不高,到了70就是古稀,老了身體衰弱了,不能創造價值了,還需要別人照顧,拖累人。這樣活著是怕拖累子女,被嫌棄。

這樣的觀點放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是不適用了。我們可以看看現在各國的平均年齡表,世界人均壽命最長者的前十位,都是82歲以上。我們的鄰國日本人均壽命都達到84歲以上了。中國排名52位,平均年齡也達到了76歲,這個數字在上海這樣的發達地區還更高。

人生到了70歲也可以保持一個很好的生存質量。比如我們熟悉的勵志偶像王德順,到了83歲還堅持健身,活躍在T臺上。

不過要想達到很好的生活質量還是需要健康的身體作為保障,如果你一身疾病,每天都疾病纏身那就另說了!

保重好身體,至於能活到多大還要看老天。


來看片兒


看自理能力吧!我岳父母都九十二了,耳不聾眼不花,還能養雞種菜,生活自理不說,每個月還補貼我內弟一家兩千多塊錢,這把年紀了還是個寶!我還有一朋友52,跟我說:老頭子死了人還不覺得,老孃死後,連口飯都沒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