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符經》全文註釋,治國方略,養生之道,兵法戰術珍藏!


《陰符經》全文註釋,治國方略,養生之道,兵法戰術珍藏!

《陰符經》傳說是軒轅黃帝所著,全文共四百餘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闡述天道人的關係。中篇主要論述富國安民的道理。下篇主要是論兵法戰術。

《陰符經》全文註釋,治國方略,養生之道,兵法戰術珍藏!


【上篇】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譯文】觀察天體的運行規律,掌握其規律並按其規律去做,則天地陰陽動靜之道就全包括在內了。

故天有五賊,見之則昌。

【譯文】天體有五行之氣,五行相生順時而行,則萬物昌盛。

五賊在心,施行於天,

【譯文】瞭解和掌握了五行生剋制化之理,合天而行。

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譯文】則宇宙就掌握在手中,萬物就生乎身上。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譯文】上天之性是人的根本,人心卻是詐偽。所以要以上天之道來定人心。

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變定基。

【譯文】五行逆行則天發殺機,星體移位,黑白顛倒,災難將至;地發殺機,則山崩水溢,龍蛇不安其位;人發殺機,則翻天覆地,山河動搖。若是人合天機同發,則萬物將在一個新的基礎上定下來。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

【譯文】人性雖有巧有拙,卻可以隱藏起來。九竅是否沾惹外邪,關鍵在於耳、目、口三竅之動靜。

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煉,謂之聖人。

【譯文】火生於木,火燃燒起來木就變成灰燼了。奸賊生於國內,若奸賊得逞則國家就要滅亡。懂得如此規律,稱為聖人。”

【中篇】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譯文】天生萬物,天亦殺萬物,這是自然規律。

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

【譯文】天地從萬物中反奪,萬物從人中反奪,人從萬物中反奪。三者互相反奪,合平衡,才合乎生殺之道,成為自然。

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譯文】所以說:“飲食得其時,則人體得到調養生息;行動符合天機,則萬物安泰。”人只知道萬物從陰陽而生,將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稱之為“神”;卻不知道這個“神”是從至道虛無的“不神”而來的。

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

【譯文】日月之行必有常數,日月之大小也有定數。聖人掌握其規律推而測之,就能昭示神明之道。

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

【譯文】三盜的實現都是在寂靜中完成的,形跡未露,人們看不見、摸不著,求知者對它認識不一。

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

【譯文】君子得之能順時而行,用以健壯身體、修身養性;小人得之則違時而行,恃才妄為,反而害身。

【下篇】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

【譯文】眼盲者善長聽,耳聾者善長看。斷絕或助利其一,就會增強十倍之能力;如若再能晝夜反省自己,則就勝於眾人萬倍了。

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

【譯文】心來源於客觀事物,並隨著客觀事物的變化而變化、發展而發展、滅亡而滅亡,其機關就在於目。

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

【譯文】上天不施恩德,而能產生大恩德;響雷暴風只會使萬物發生騷動。

至樂性餘,至靜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氣。

【譯文】至樂在於知足,至靜在於無私。上天因無恩而至私,故能大恩而至公。統攝的法式在於調和其氣。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

【譯文】生為死之根源,死為生之根源。利因害而生,害亦因利而生。

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人以愚虞聖,我以不愚虞聖。人以奇其聖,我以不奇其聖。

【譯文】愚昧之人常以懂得天地之準則為智慧,我卻以遵循時令、洞悉外物為聰明;俗人以欺詐為智慧,我卻不以欺詐為聰明;俗人以奇異為智慧,我卻不以奇異為聰明。

故曰:“沉水入火,自取滅亡”。

【譯文】所以說:“如水入火,自取滅亡。”

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

【譯文】自然之道為靜,所以能生天地萬物。天地的運行遵循自然,所以能使陰陽相勝。陰陽相勝相生,則變化和諧。

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至靜之道,律歷所不能契。

【譯文】所以,聖人懂得自然之道不可違背,因而制訂了各種法則。然而,至靜之道是樂律和曆法所不能契合的。

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近乎象矣。

【譯文】於是有了這種奇器的存在,它能夠生出萬象來。陰陽八卦和六十甲子,神機鬼藏,無不包括在內。陰陽相生相剋之術,與天地之道暗合,故能昭示天地之間的萬象。


《陰符經》全文註釋,治國方略,養生之道,兵法戰術珍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