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美俊|明润郁葱山间景,淡墨轻岚寓禅机:《秋山问道图》释读


范美俊|明润郁葱山间景,淡墨轻岚寓禅机:《秋山问道图》释读

秋山问道图 五代·巨然 绢本墨笔,77.2×165.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润郁葱山间景 淡墨轻岚寓禅机

——巨然《秋山问道图》释读

范美俊

该画表现的是境界清幽的山间景趣,以立幅画重重叠起的山峦全景,大结构为两山夹一涧。峻厚的主峰蜿蜒而上,伸出画外,右侧远山副之。下部画一泓澄澈秋水,坡岸曲折,树木偃仰多姿,幽深润朗的水边蒲草摇曳,一条曲折小路通向山中。山坳处有茅舍数间,柴门内有二人一人坐于蒲团之上,右边一人为侧身对坐的问道者。山高林密,寂然无声,正是谈禅论道、修身养性的妙境,画家是僧人,自然通晓禅理并且把这种禅理也带进了画中。整个画面给人墨气清丽、神清气爽、宁寂安详,禅机出尘之感。米芾评之“巨然明润郁葱,最有爽气”、“平淡奇绝”。


范美俊|明润郁葱山间景,淡墨轻岚寓禅机:《秋山问道图》释读

与北方画派石体坚硬、气势雄强的趣味不同,画上主峰居中,山峰石少土多,土石郁秀,温和而厚重。巨然继承了董源山水的淡墨轻岚,在意境上则发扬了董源“不装巧趣,皆得天真”风格也有所创新,皴擦点染的水墨技法逐渐成熟。画家用长短披麻皴,绘成大小面积的坡石,使江南土质松浑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山顶及山头转折处,重叠了块块顽石(矾头),只用水墨烘染不加皴笔,显得清透生动。借助这些层叠互抱的石块,表现山脉的转折,从而胜过董源的“峰顶不工”。也以笔头交叉成半月形点出马蹄点,以表现近草和远树,近人黄君璧类之。


范美俊|明润郁葱山间景,淡墨轻岚寓禅机:《秋山问道图》释读

巨然,原姓名及生卒年不详,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约活动于五代宋初。早年在江宁开元寺出家为僧,山水师法董源。北宋开宝八年(975),赵匡胤灭南唐,后主李煜被掳往汴京,巨然也到京师居开宝寺为僧,画名鹊起,曾为度支蔡员外作《故事》《山水》二轴,后又在宋朝的最高文化机构学士院北壁绘制壁画。其山水画风,对元明清乃至近代都有较大影响。


范美俊|明润郁葱山间景,淡墨轻岚寓禅机:《秋山问道图》释读

范美俊:美术理论家,美术评论家,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书画史与艺术理论,兼及书画批评。


范美俊|明润郁葱山间景,淡墨轻岚寓禅机:《秋山问道图》释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