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戰爭面貌的武器!美蘇曾大力發展40多年,最後在中國開花結果

有一款武器裝備,它在二戰後期出現,它的誕生改變了戰爭的面貌。美蘇曾大力發展它40年,但最後,該武器卻在中國開花結果。這就是導彈。

全世界最早的導彈莫過於V2導彈了。當時,德國著名的火箭專家馮布勞恩在德國政府的支持下為德軍研究火箭武器。由於德軍在一戰結束後在常規武器發展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德軍就將武器發展的重點放在了火箭和導彈武器的身上。

改變戰爭面貌的武器!美蘇曾大力發展40多年,最後在中國開花結果

經過布勞恩團隊的一次次試驗,德國終於研製出了能投入實戰的V2導彈。V2導彈全長14米,直徑大約在1.7米,最大飛行高度10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4.8馬赫,最大射程在300公里。其威力相當於我軍的東風15導彈。

1944年9月6日,德軍向倫敦發射了兩枚V2導彈,但這次發射以失敗而告終。隨後在9月8日,德軍又向倫敦發射了一枚V2導彈,這次發射的導彈在倫敦近郊爆炸。給英國民眾帶來了巨大的恐慌。

改變戰爭面貌的武器!美蘇曾大力發展40多年,最後在中國開花結果

從1944年9月到1945年3月,德軍向英國和歐洲大陸發射了3000多枚V2導彈,其中有2000多枚導彈落在了英國本土,1000多枚導彈落在了歐洲大陸。在發射的V2導彈中,有70%的導彈落在了距離目標30公里的範圍內,這其中有44%的導彈落在了10公里的範圍內。V2導彈炸死平民2400多人,炸傷平民6000多人。這些導彈儘管沒有挽救德國失敗的命運,但導彈的誕生改變了戰爭的形態。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導彈成為了各國軍事強國發展的重點武器,這裡面就以美國和蘇聯最為突出。

1945年4月,盟軍和蘇軍從西邊和東邊一起殺入德國本土。根據雅爾塔協議的規定,V2導彈工廠佩內明德歸蘇聯管理。但美國不甘心蘇具拿走導彈這一新型武器,為了獲得導彈專家和成品武器,美國派出一支數百人的突擊隊前往佩內明德,將包括布勞恩在內的導彈專家和V2導彈成品大量帶回。而蘇聯也帶回了一部分導彈專家和導彈成品。隨著1947年冷戰開始,美蘇就研發了一系列型號眾多,射程銜接的導彈,其洲際導彈之間更是互相PK,讓世界處於核戰爭的邊緣。

改變戰爭面貌的武器!美蘇曾大力發展40多年,最後在中國開花結果

就在美蘇兩國展開以導彈核武器為核心的軍備競賽的同時,中國卻在蘇聯的幫助下低調的發展導彈武器。我們在V2導彈的基礎上研製出了東風1,並於1960年試射成功。隨後,我們又研製成了第一代核導彈東風2,以及東風3中程導彈,東風4遠程導彈和東風5洲際導彈。這是我國第一代導彈家族。

改變戰爭面貌的武器!美蘇曾大力發展40多年,最後在中國開花結果

改變戰爭面貌的武器!美蘇曾大力發展40多年,最後在中國開花結果

1991年,美蘇歷經了40年的導彈競賽落下帷幕,美國和俄羅斯就因為各種原因大量退役導彈。可令美俄兩國沒有想到的是,中國的導彈家族卻在不斷地發展壯大,並形成了全世界規模最龐大最完整的導彈體系。在2015年的抗戰勝利日閱兵和2019年的國慶閱兵式上,我們都對外展示了多款新型導彈,像東風21D、東風16、東風17、東風16、東風5B、東風41等等。尤其在2019年的國慶閱兵上,我們一次拉出了三款洲際導彈接受檢閱,這在世界各國的閱兵式上都是絕無僅有的。所以,我們可以自豪的說——當年德國研發的導彈武器,經過一次次的進化,最終在火箭之鄉中國開花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