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里的光与热

新冠肺炎爆发,举国震惊。

1月23日凌晨,武汉宣布:“所有公交停运,机场、火车站暂时关闭离汉通道”。

“封城”信号,也标志着全国进入严防状态。

随之,全国各地相继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一场防控阻击战,紧急打响!

在阻击这场非常之“疫”的战斗中,自然资源工作者或坚守岗位解群众之急,或下沉至街道社区宣传抗“疫”,或连夜赶制“疫情地图”,或挺身而出、逆流而上……

人们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人间之大爱,不朽之精神。

在武汉“封城”一个月之际,“i自然”特别策划“‘封城’一月”相关报道。


1月24日,除夕夜。

忙碌了一年的马友忠与亲人团聚在家,其乐融融地吃着年夜饭。

忽然,手机响了。马友忠一看,是应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许明局长打来的。

“有一项紧急任务,需要你马上赶往武荆高速郎君出口。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监测来往人员体温,二是做好野生动物管控。”

此时的天空中飘着飒飒冷雨。马友忠放下碗筷,换好衣服,小跑出门,赶去高速路口,冒雨展开工作。

马友忠是湖北省应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一名工作人员。新冠肺炎爆发后,湖北全省进入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状态,应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紧急落实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春节假期不休息”。去高速路口检查,就是其中一项。

“请问您的姓名,来自哪里,到哪里去?请您接受体温检测。”只要过一辆车,马友忠就会上前询问。

工作间隙,马友忠泡了碗方便面,狼吞虎咽地扒到嘴里。因为饥饿加寒冷,马友忠觉得这样的“泡面年夜饭”味道还“真特别好吃”。

正月初四,马友忠又被分配到碾屋加油站卡口值班,在寒风中一站就是八九个小时,虽然患有腰间盘突出,有时隐隐作痛,但始终没有任何怨言。直到一个月后的2月23日,马友忠才迎来了第一个休息日。

应城市局工作人员在卡口现场

人是要有一些“精神”的,尤其是在困难面前,必然要勇于面对,敢于冲锋,不惧苦险,迎难而上。此次疫情爆发,像马友忠一样的许许多多自然资源人挺身而出,战斗在一线的有很多很多,仅应城市自然资源部门就累计出动200多人,宣传疫情防控,入村入户宣讲排查,全覆盖登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还有,在广东,韶关市曲江区自然资源局木材检查站,8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超52岁。从除夕至今,他们放弃假期,驻守全区高速路口检查点,一一排查过往车辆。

冒雨排查车辆

在福建,龙岩市自然资源局所属勘察测绘大队工程师林毅和王学强,为定点收治医院的建设争分夺秒,5小时内完成了近2万平方米的建筑用地地形测量。

在四川,省地矿局405医院内科医生刘江渝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家有姐弟二人,如有不测,还有弟弟照顾父母;汶川地震,家里房屋倒塌,全国支援灾区,我应感恩图报。”

……

在社区街道、在道路检查站、在定点扶贫村,自然资源人坚守岗位,抓防控、搞服务、解难题,做群众的贴心人、主心骨。

一线有“战士”,后方有支援。

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一场与疫情的赛跑在海南省悄然展开。

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接到任务,12小时内为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制作防疫地图。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紧急抽调技术骨干组成攻坚小组。

能有一张图,可以显示多少确诊和疑似病例,确诊患者在哪些地方逗留,发热门诊、口罩预约销售点在哪,等等,对防控疫情会起到重要作用。

当晚,攻坚小组成员涂灵敏和姜春旭迅速赶回单位,一夜不眠不休,从5000多个医疗机构里筛选出三甲以上医院,并制作了交通、医疗、车站等上图信息,将全省八个梯队定点收治医院及其现有床位、隔离床位、观留点等按重要层次清晰表示。

攻坚小组工作现场

翌日清晨,疫情指挥图顺利交到了防疫人员的手中,一经发布,便受到了欢迎。

与此同时,攻坚小组其他成员赶赴海南省大数据局,开展疫情防控信息平台的搭建工作。经过20多人接力工作,当前,攻坚小组已完成了疫情医疗、交通、人流、防控等数据分析处理和可视化工作,实现了人口、交通、医疗、应急物资和疫情防控等数据的空间化管理,为全省疫情防控提供了扎实的大数据保障。

疫情不断,战“疫”实时在线。共克时艰,在这段时期体现的淋漓尽致。正如忙碌一夜的涂灵敏身躯疲惫,却满怀欣慰:“一夜工作虽累,但能为疫情防控做一点工作,完全值得。”

只要能为疫情防控做贡献,无论何人,都可爱可敬。在山西、四川、山东、陕西、浙江、黑龙江、福建等全国多地,充满了这样可爱可敬的人。这些地方的自然资源部门紧急响应政府需要,一份份“防疫地图”接连推出。

查询定点医疗机构和物资保障点、立体展示疫情形势和发展动态、查询确诊病例位置信息……神州大地上,一张张防疫地图让疫情防控布控可查看、可分析、可决策。

世间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从旭日东升到繁星满天,不论寒风凛冽或是大雪纷飞,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自然资源人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照出自己的一束光,发出自己的一份热,将共抗疫情的奋斗故事,默默地书写在锦绣大地上。


记者:李卓聪 黄龙

通讯员:胡艳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