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声斧影,其弟嫌疑最大,但是晋王本为继承人培养,何必杀兄?

娃儿我热饭


作为历史上有名未解之谜,宋朝的斧声烛影(而不是烛声斧影)也是现在历史学家所争论的事件,有人认为是晋王赵光义杀害了兄长赵匡胤篡位。

问题:晋王为什么是继承人?斧声烛影,晋王为什么要杀兄?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晋王作为太祖赵匡胤的弟弟,为什么是皇位继承人?而不是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是皇位继承人?这其中有三个原因,第一:这涉及到一个盟约——“金匮之盟”,据《杜太后传》中记载,杜太后临终前诏太祖,赵光义,赵普(负责记录)三人到面前交代后事,对太祖说,你的皇位怎么得来的?是因为后周是幼主不能治天下,如果后周有长君的话,这天下轮不到你来做,所以你死后,要传位给光义,然后再传给光美,然后再传给德昭。太祖称是,太后让赵普记录下来,此为其一。

第二,赵光义担任着象征皇位继承人的职位。自五代以来,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作为皇储的必要条件就是,首先得是亲王,第二还要担任京兆尹这个职位。赵光义先是担任京兆尹,后又被加封”晋王“,于是这两个条件都具备了。

第三,太祖赵匡胤没有封自己的长子赵德昭作为太子,这是最重要的原因,这也是赵光义能登上皇位的最大幸运之处。

以上两点就是晋王赵光义为什么被当作继承人的原因了。

晋王为什么要杀兄?

在这里,我认为这是因为晋王赵光义在有了问鼎皇位的希望,和自己掌握了很大一部分的权力,以及来自宰相赵普多次劝谏太祖早立太子的危机感。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赵光义具备了问鼎皇位的身份,另外,赵光义有从龙之功,此外又经历了带兵打仗,治理地方,参与朝政,这些事,这让他得以在朝中培养自己的势力。

宰相赵普多次劝谏太祖立太子。赵普曾问太祖关于立嗣的事情,太祖模棱两可说有太后遗嘱在呢(指金匮之盟),赵普劝说道,大宋创业艰难,如今天下安平,理应由太子继承而不是晋王,如果真这样做了,会后患无穷的。赵普与太祖关系非常密切,他的话很有分量,这让晋王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

正是以上三点,才让晋王赵光义铤而走险,顶着背上轼兄篡位的恶名,做了兄弟相残的事!如果各位看官还有其它的观点,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汗青长绵


当一个帝国大政方针已定,大部分江山已经打下来了,也逐渐稳定下来了,作为皇帝的赵匡胤几乎已排除了所有对皇权的威胁,但他的亲兄弟、晋王赵光义,是很有野心的,他担心大哥把皇位传给侄子。

赵普已经提醒过皇帝好几次。这让赵匡胤很不愉快,他这样一个仁慈的天子,难道要他对亲兄弟下手?他又怎么向自己尊敬的母亲交代?

事实上,赵匡胤也从未感到来自皇弟的威胁。

赵普曾向太祖密奏,须提防晋王。这是非常危险的警告,若太祖听从了他密奏,大宋帝国的第二位皇帝根本上就轮不到赵光义,也根本不会发生后来那么多事。

宋太祖盛年而逝,而且是以暴卒的方式突然驾崩,死得格外蹊跷离奇,而太宗以皇弟的身份抢在皇子之前登基,又极不合封建伦常。于是乎,一段比戏剧更有戏剧性的“烛光斧影”之谜被世人传得有鼻子有眼。

宋太祖赵匡胤三十三岁在阴谋与政变中登极,在位十六年,为一个绵延三百多年的王朝铸造了国家体制,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并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和推动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

作为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三十八岁在“烛光斧影”的历史谜案中登基,一直承受着名不正言不顺的政治压力。


西魏遗少


导语:

赵匡胤打下天下以后,晋王赵光义的身份非常特殊,他的地位在宰相之上,是群臣之首。可这能够证明他被当成接班人来培养吗?当然是不能的。

赵光义真正被确立为接班人,主要是在赵匡胤死后,赵普拿出了一份金匮之盟。上面记载了在杜太后的主持下,赵光义是赵匡胤的合法继承人。

那么斧声烛影中,赵光义的嫌疑大不大?我感觉根本就不是什么嫌疑,压根就是这小子干的。赵匡胤戎马一生,始终敌不过亲弟弟的毒手。

01金匮之盟漏洞百出,赵光义也没有按照盟约传位给侄子。

赵光义在自己哥哥房里喝酒,两个人喝着喝着就吵了起来,俩龙相争,下面的太监宫女也不敢进去管他们,毕竟谁都想要脑袋。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赵匡胤就驾崩了。问题是赵匡胤认为自己还很年轻,压根就没有立太子,当时他还有俩儿子活着,自古道理就是父辞子继,没想到的是,赵匡胤的弟弟偏偏在这个时候,在众臣的拥护下登上了皇位。

  1. 赵光义登基显得非常突兀,当然有不少大臣表示不服气,尤其是赵匡胤的俩儿子很不服气,毕竟皇位是他们老爸的,怎么也该轮到他们来做皇帝。
  2. 这叔叔当了皇帝,明显就是篡位。赵光义也自觉理亏,但是已经坐上了皇位,那是不可能挪窝的,所以赵普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赵普拿出了金匮之盟,他说这是老太后生前让赵匡胤立下的密约。
  3. 大致意思就是,我就快嗝儿屁了,你赵匡胤之所以能做皇帝,是因为柴荣死的早,他家那小子岁数也小,让你钻了空子。将来你一定要把皇位传给你弟弟赵光义,再将来赵光义再把皇位传回给你儿子。

你是赵匡胤,你会答应这种无聊的约定吗?当然不能,毕竟天下是他打下来的,自然应该让他的儿子继承皇位。

此外赵光义也没有按照约定,将皇位传给自己的侄子。他在位期间,他的两个年轻的侄子全都离奇死亡,呆子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性嗜学,宣祖总兵淮南,破州县,财物悉不取,第求古书遗帝,恒饬厉之,帝由是工文业,多艺能。仕周至供奉官都知。太祖即位,以帝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亲征泽、潞,帝以大内点检留镇,寻领泰宁军节度使。征李重进,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尹,再加兼中书令。征太原,改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序班宰相上。---《宋史》

还有赵光义连他自己的弟弟赵廷美都不放过,毕竟赵光义有了继承权,赵廷美自然也是有继承权的。能够杀哥哥的人,自然也不会放过弟弟。

这么一来赵光义的所有障碍都被清除了,他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了,这就是金匮之盟的前因后果。

02赵光义早就有了一帮队友,而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丧失了亲信。

赵光义跟哥哥赵匡胤完全不同,他是一个文臣,擅长的是政治权术,而赵匡胤所擅长的,是行军打仗。

所以赵匡胤在外面打仗的时候,赵光义一点也没闲着,他开始大力培植自己的力量,笼络了一大批朝中的中坚力量。

开宝九年冬十月癸丑,太祖崩,帝遂即皇帝位。乙卯,大赦,常赦所不原者咸除之。丙辰,群臣表请听政,不许。丁巳,宰相薛居正等固请,乃许,即日移御长春殿。庚申,以弟廷美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先帝子德昭为永兴军节度使兼侍中,封武功郡王;德芳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尹、同平章事。薛居正加左仆射,沈伦加右仆射,卢多逊为中书侍郎,曹彬仍枢密使,并同平章事。楚昭辅为枢密使,潘美为宣徽南院使,内外官进秩有差。---《宋史》

比如说宰相赵普,就成了赵光义的核心团队成员。所以说赵光义在朝中的地位那是相当稳固的。有人就问了,难道赵匡胤的团队还比不上赵光义的?


当然不是这样,赵匡胤原先的确有一帮掌握实权的团队成员,这帮人跟随赵匡胤南征北战,打下了北宋的江山。

  1. 每一位功臣手里都是手握重权,这个时候赵匡胤就烦恼了,这帮人手里个个有兵权,将来学习自己黄袍加身,那宋朝的江山岂不是又要易主了?
  2. 当然这个想法,极有可能是晋王赵光义提醒赵匡胤的,毕竟赵匡胤把自己的亲信大权都给解除了,那赵光义才能实行自己夺权的计划。最好赵匡胤能把这帮人一个个杀掉,那赵光义就更有理由登基了。
  3. 可是赵匡胤是比较仁慈的君主,这帮人给他鞍前马后,他自然是不愿做出飞鸟尽良弓藏的事情来,所以赵匡胤就把这帮亲信给召集到了一起喝酒,说出了自己的心事。

这帮人都是人精,立刻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第二天起了个大早,连忙把所有权力都交还给了赵匡胤,并且早早地回家做富家翁去了。

所以说赵匡胤最重要的那帮亲信,全都下岗待业了。而赵光义的文臣团队,逐渐掌握了朝中大权,局势立刻倾向于赵光义,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03赵光义登基以后,解决了北汉,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通过这种卑劣的手段,赵光义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皇位。他的侄儿赵德昭和赵德芳两兄弟,一个自杀,一个离奇早逝,他的弟弟赵廷美也被贬谪,此后离奇死亡。

后问上曰:‘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上呜咽不能对。后曰:‘吾自老死,哭无益也,吾方语汝以大事,而但哭耶?’问之如初。上曰:‘此皆祖考及太后余庆也。’后曰:‘不然。政由柴氏使幼儿主天下,群心不附故耳。若周有长君,汝安得至此?汝与光义皆我所生,汝后当传位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上顿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因谓普曰:‘汝同记吾言,不可违也。’普即就榻前为誓书,于纸尾署曰‘臣普记’。上藏其书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资治通鉴》

赵光义的皇位算是妥妥地稳住了,这个时候他开始要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了。当时北宋并没有一统天下,五代虽然结束了,可是还有一个北汉,并没有被解决,燕云十六州还在契丹人手里。

  • 赵光义觉得自己应该干点正事儿了,所以他开启了战争模式。带着大军不顾契丹人的强烈反对,横扫了北汉政权,解决了五代时期的残留问题。
  • 灭了北汉以后,赵光义觉得自己的战斗水平似乎还不错,于是野心勃勃地要北伐,扬言要把燕云十六州给收回来,把契丹人的脑袋当尿壶用。
  • 结果我们是知道的,败的那叫一个惨。赵光义不服气,再次出手,还是被契丹人给打得落花流水,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大辽国,是年轻的萧太后主政,人家刚死了老公,上台没多久,赵光义就想来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结果还被胖揍了一顿。

两次伐辽失败以后,赵光义决定还是着手于内政好了,这是他擅长的地方。他觉得武将有篡位的可能,所以重文轻武的两宋时代,就这么开启了。

总结:赵光义是文人之福,却是华夏的不幸。

赵光义两次伐辽失败以后,主抓内政。他吸取了五代时期武将不断篡位的教训,决定削弱武将们的地位。

光去除目前武将的权力,根本无法阻止未来武将造反的情况。为了给子孙后代谋福利,所以赵光义决定降低武将们的地位,不断拔高文臣的地位。

所以就打造出了重文轻武的两宋时代,这个时代对文臣来说,简直就是天堂,刑不上大夫,就算是欺君之罪,都不可以对文臣动刑,这就是苏轼之所以免于一死的原因。

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制度,使得两宋的军事实力被严重削弱,是个人都想要读书做官,没人愿意做武将,地位太低下不谈,还要处处被人防备着。

所以两宋时期,不管是对大辽、对大金甚至对西夏,都是采取了各种屈辱的和谈政策,因为压根就打不过人家,实乃华夏之不幸。

《宋史》

《资治通鉴》


江湖小晓生


原因:恐夜长梦多,恐日久生变,先下手为强!

分析如下:

第一,封建社会,家天下父传子是铁律。除非没有儿子,没有一个帝王会心甘情愿传位他人。

第二,宋太祖曾有名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是其核心思想。治国打天下是这样,传位肯定也是这样。

第三,“晋王本为继承人培养”这事,两说。或许最初是这样的!但是随着大宋政权的稳定、太祖帝位的巩固,儿子势力的养成,太祖对晋王也来个“杯酒释兵权”几乎是一定的。

第四,太祖曾有迁都之议,除了明说的军国之由,定与晋王在开封势力过大有关。迁都之举必有“釜底抽薪”、“金蝉脱壳”、“另起炉灶”之意。否则为何恰恰在此事之后五六个月,太祖就突然暴毙?

第五,太祖之所以一直未立太子,无非三点:一是虑及晋王势大,先稳定政局,等待时机;二是以为来日方长,绝没料到自己会早逝;三是儿子尚需培养,扶植,其“迁都”之议必有是想。

太祖其人,从优待柴氏后人和“杯酒释兵权”之举来看,尚算厚道。以己度人,恐绝不会想到有“以弟弑兄”之险。此其暴死之源吧!

第六,因为晋王深知其兄,已经预料到了终将到来的风险,所以先下手为强,所以有了“烛影斧声”的千古迷案。

第七,德昭畏惧自杀、德芳莫名暴毙,包括廷美之死,何也?皆帝位传承之威胁也!果遵太后遗命,焉能有此骨肉相残之事?

第八,所谓“晋王本为继承人培养”,其实无凭无据。“金匮之盟”亦太祖死后约六年才出来的说法。皇帝说是真的,也就成真的了。其实呢?未必!

第九,即便“金匮之盟”为真,太祖死时,德昭已经25岁,德芳18岁,均非“幼子”!太后担心之“幼子主政”的情况已不存在了!以此为由岂能服人?况太宗继位六年方出此为凭?

第十,结语。

兄弟齐心打天下,

老大称帝当了家。

父子传承千古是,

兄终弟及有几家。

自恃功高想继位,

不甘久居在人下。

培根固本争势力,

阴谋密计暗筹划。

势易时移将生变,

烛影斧声把兄杀!

再清隐患固帝位,

修书篡史真亦假。

侄亡弟死全无故?

太祖迁都为了啥?

金匮之盟关键物,

即位之初何不拿?

终是太祖心尚厚,

杯酒释权漏掉他。

养虎遗患终致祸,

功业俱成镜中花!


天地过客1971


谈这个问题不得不先谈一下《金匮之盟》这个事。虽然这个事本身在历史上就有争议,这个《金匮之盟》意思就是杜太后临终有遗愿,给赵匡胤说他们赵家能得天下,除了本事外还有一点是先帝年幼,若先帝成年他们就未必能成事。所以她希望赵匡胤死后将皇位传给成年的弟弟,以免传给未成年的儿子让赵家王朝步入先朝后尘,被别人夺去。赵匡胤孝顺就答应了临终的杜太后,杜太后怕他反悔就让宰相当面记录下来,封存于金匮之中,意思就大概这样。其实这种事是真的还是假的,除了几个当事人谁能说得清,反正赵光义以此为据坐上了皇位。

题主说晋王本就是继承人,应该也说的这事,这是他合法继承皇位的最根本依据。因为他也没有共他更合法继承皇位的身份地位相匹配,赵匡胤从没封他做“皇太弟”,他就是个王爷,还有开封府尹,有人说开封府尹就是太子的象征,以后一直都是,但那是以后,是自赵光义,而不是赵光义之前,所以这个对赵光义不适用。

现在我们就当这个《金匮之盟》是真的,但赵匡胤还没死吧,他是皇帝他可以反悔吧,他若反悔谁能够阻拦。再就是他的亲生儿子不会永远长不大、永远不成年吧,事实上也很讽刺,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一个26岁,一个18岁,应该算是成年了。所以这个盟誓本身也可被赵匡胤作废。因而对赵光义来说,只有赵匡胤早死,他的皇位才更有保证。所以说,赵光义是有弑兄夺位的动机的。事实上,赵光义当上皇帝后不久,他便找由头除掉了赵德昭、赵德芳还有弟弟赵光美,也算扫清障碍巩固自己的皇位吧。

还有赵匡义当上皇帝他而且还有一点,赵光义其实很有实力的,赵匡胤当上皇帝赵光义、赵普发挥很大作用,而这二人私交也很好,所以赵匡胤一死这二人联手有着掌控大局的绝对实力。但如果赵匡胤命长,以后立亲儿子为储君,那太子一旦拥有该有的名份和实权,无形就会打压赵光义的实力,这对赵光义是不利的。所以从一切因素来说,都是只有赵匡胤早死才是对赵光义最有利。





眼镜哥的新视界


你好!

我们知道赵匡胤一根哨棒,一套太祖长拳,打下了大宋四百座军州。这样一个英雄无敌的人物,体魄必然是雄壮的。

太祖长拳

他年轻时候不用鞍鞯骑烈马,马儿乱跑,跑到登城楼的坡道上,赵匡胤一个不注意,砰的一声额头就撞门楣上了,这下子大家都以为头要撞碎了,谁料起来一点事也没有,接着上去驯服烈马,于是有了“赵铁头”外号(我自己起的,😂😂😂)

黄袍加身

那么他死的时候多少岁呢?

49岁!49岁在古代也不算少了,关键他是皇帝,之前也没啥大病,身体健壮,这就难说了,保不准还能再活个10岁,也未可知。

这时候赵匡胤次子德昭多大年龄呢?

25岁!

25岁在古代是个不小的年纪的,早都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了。

赵光义

赵匡胤一开始确实是一心培养赵光义的,亲王尹京,一个不落。而且赵德昭一直到赵匡胤死,都没有封王。

但是赵光义敢等吗?他知道赵匡胤是怕传位给儿子,儿子掌控不了骄兵悍将,江山不稳,所以想传位给自己。

赵德昭

可万一赵匡胤再活个10年,德昭都35岁了,年富力强,春秋鼎盛,到底是兄弟亲,还是父子亲啊?这十年足矣培养德昭了。

他敢赌吗?

所以我觉得烛光斧影应该是民间小说家,说书人虚构的情节,赵光义完全犯不上,因为赵匡胤到死都没有丝毫立德昭为太子的迹象,反倒是为赵光义扫清了不少障碍。而民间之所以这样编排赵光义,无他,菜是原罪。

这位高粱河车神完全是中看不中用,遇到契丹人直接被打出来原型,这样的皇帝让人怎么夸奖他?而且为人太过刻薄寡义,他当皇帝后,逼死弟弟光美,逼死侄子德昭,德芳也死的不明不白,还凌逼寡嫂,岂非畜生之所为?

要是能灭辽平西夏,那所有的缺点我们都可以忽略,关键不是。


煮酒放歌


斧声烛影,其弟嫌疑最大,但晋王本为继承人培养,何必弑兄?

“斧声烛影”这一疑案,虽然千年来争论不休,各执一词,成为一桩迷案。但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件反对宋太宗赵光义、质疑其皇位合法性,进而动摇乃至推翻其皇位的恶意杜撰,是典型的“阴谋论”。理由如下:

一、史料存疑

  1. 1.文莹《续湘山野录》记载:“上御太清阁四望气……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移杖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人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而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


这是“斧声烛影”见诸史料的最早记载,由于这文中的语气、用词隐约、闪烁,似是而非,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空间,“斧声烛影”之迷由此而来。再加之,李焘在写《续资治通鉴长编》时,尽管他也认为“未必然”,但由于这种传闻在宋代广泛流传,因而也将之录入,进一步推波助澜。

就这篇隐约但倾向明显的始作俑之文,其存疑之处頗多:

其一、皇上与晋王对饮,若身边连端茶递水的人都没有一个,让人难以置信,就算是有机密要事相商,但酒喝完皇上准备就寝了,这下太监、宫女们总可以来服侍皇上了吧?为何从三鼓饮讫到五鼓帝崩,这中间没有一个人来侍寝、宵值?这也太不拿皇上当回事了吧?这不象是宫廷的作派,那些当值的太监、宫女也太不作为了吧?

其二、“太宗(赵光义)留宿禁内”就更让人惊掉下巴了。宋朝时宫禁规定:凡年满十七岁的男子均不得宿住内宫,就连太祖赵匡胤的俩个亲生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均是在年满十七岁就被迁出宫廷、外出开府,更何况已是成年人的赵光义怎么可能“留宿禁内”?这可是有秽乱后宫的大罪!尽管是下雪天的深夜,对于熟知宫规又是亲王兼开封府尹的赵光义来说会冒这样的风险、干这样的蠢事?

其三、太祖赵匡胤凭着武功打下的大宋江山,他发明的“太祖长拳”可是通过了实战检验了的,其本人身体之健壮、武功造诣可见一斑。而太宗赵光义则是一位文官,不敢讲他手无缚鸡之力,但就单挑来讲,应该是比他的老兄差远了吧?而此时的赵匡胤年不过五十,饮酒睡下后还“鼻息如雷霆”看不出有什么病魔缠身,就这样赵光义敢孤身犯险、独闯禁宫去弑兄,他的胜算在哪里?胆量从何而来?

其四、太祖崩后……“引近臣环玉衣以瞻圣体,玉色莹然如出汤沐”,也就是说,死后的赵匡胤身上没有任何伤口、伤痕,不见流血也没有中毒的症状,那赵光义是用什么方法弑兄的? 如此多的存疑让人实在难以相信就是赵光义杀了他的哥哥。倒是司马光在他的《涑水纪闻》里的说词让人信服一些。

1.2.司马光在《涑水纪闻》里对这事则有另外一个版本:宋开宝九年(公无976年)农历十月十九日晚,四鼓后,太祖驾崩。赵匡胤嫩得出水的老婆~孝章皇后,立马派内侍都知王继恩召秦王赵德芳入宫。这问题就来了,皇上驾崩,皇后即不叫已摆明是“皇储”的赵光义,也不叫皇上的嫡长子赵德昭,而是首先叫庶出的、才十八岁的嫩娃娃秦王赵德芳,这是什么作派?叫他干什么?这就是秃子的虱子~明摆着了。而王继恩是何等的人精,他看不出其中的猫腻和利害关系?所以,他没有去请秦王赵德芳而是直接去了赵光义的府第,在晋王府门口又遇到了医官程德玄,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程医生,于是,俩人一起敲响了晋王(赵光义)的大门。

由此可以看出:太祖驾崩时,赵光义当时就根本不在宫里,是王继恩告诉他才知道太祖已龙御归天,那又何来“斧声烛影”弟弑兄一说?

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载:“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王继恩误)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经趋开封府召晋王。又遇医官贾德玄(程德玄之误),乃告以故,叩门与之俱入见王,且召之。”



二、晋王不会也无必要弑兄

  1. 赵匡胤虽是一代雄主但也算是有情有义之人,起码比历史很多的帝王要仁义得多。这从他对待柴氏宗室和跟随他打天下的将领之举就可以看出。登上帝位后的赵匡胤对当年跟随他打天下、如今手握重兵的众多将领是有所忌惮的,这点无庸置疑,手握重兵的将领推翻皇帝自己来干的事,在五代十国时期屡见不鲜,太祖自己的皇位也是这么搞来的,正因为这样,他将不得不防他手下也来个照瓢画葫芦,于是如何处理这些个生死弟兄就成了一块心病。但他没有采用“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作法,把这些人一杀了之,尽管历史上有很多帝王是用这种办法来稳固帝位的。而赵匡胤则是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让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交出兵权,回家享受荣华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那个乱世之中,每每被逼帝位频繁更迭的年代,这无疑是一仁义之举。对待外人尝且如此,而对一奶同胞的弟弟赵光义就更是恩宠有加了。把他的官位一路提至“开封府尹+晋王”,形成了事实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晋王已被确立并已坐稳“皇储”之位,没必要去弑兄篡位。

其一、“金匮之盟”是在杜太后病重期间,由她召集太祖赵匡胤和宰相赵普三人共同商议而成的,赵普并且还是记录人。“金匮之盟”确立了太祖百年之后皇位的传承路线:太祖百年后,传位光义,光义传位光美,再由光美传位给赵德昭(太祖之子)。尽管后来的许多人对“金匮之盟”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但我认为它是真实存在的,而太祖赵匡胤更是按照这种安排一步一步真实地在执行。


“汝百年之后,当传位于光义,光义传位于光美,光美传位于德昭(太祖子),后太祖逐渐加封光义直至‘晋王+尹亲’”。——《宋史经事本末》

其二、太祖传位给赵光义是发自内心的笃定。“金匮之盟”签定后不久,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六月甲午杜太后去世,至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农历十月十九日壬午夜太祖驾崩,中间整整隔了十五年,如果说当初太祖是碍于太后的面子才同意传位给赵光义的话,那么,在杜太后去世已十五年,他的俩个稍长的儿子嫡长子赵德昭已二十六岁,庶子赵德芳也已十八岁,他完全有时间和理由立他们中的一个为太子,更何况身居宰相高位、盟约三人之一的赵普是全力支持太祖立太子而反对赵光义为皇位继承人的,但太祖没有立自己的儿子。而是一心一意扶持弟弟赵光义。

宰相赵普是“金匮之盟”三人之一,并且是负责记录之人,但他一直反对将皇位传给赵光义,主张立太祖之子为储君。太祖于是在公元973年8月罢免了赵普的相位,并于同年9月进封三弟赵光义为晋王。如此一来,太祖扫清了赵光义成为“皇储”的最大阻力。五代以来,“亲王+京尹”一直是各国“皇储”的标配,也就是说,在开宝六年(公元973年)赵光义就被太祖推上了“皇储”的位置,并授以大权、实权,参与朝中的各种事务,让赵光义坐牢坐稳了“皇储”的位置。

其三、赵光义成“皇储”登帝位是形势使然。

至赵匡胤去世,他的两个儿子,嫡长子赵德昭26岁,为兴尹山南西路节度使,庶子赵德芳18岁,为贵州防御使,这俩人都只是挂名的“节度使”和“防御使”,没有任何实权也从未参与朝政,甚至没有几个大臣支持,在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周围还有强敌环视之时,把国家交给这样一个人,风险太大。而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赵匡胤是为了让赵光义顺利登上帝位的有意为之,不然,杜太后去世后的15年间,他是有充分的时间和理由来培养两位儿子成为继承人的,而不至于等到他死时,两个儿子仍是空职、闲职,无所建树,更没有任何势力支持,只能说,赵匡胤从根本上就没打算让自己的儿子成为继承人,而是一心一意扶持弟弟赵光义。



综上所述,“斧声烛影”其事实经过虽无可考,但赵光义以弟弑兄之事仅凭此说太过牵强,也不可信。我认为这是一个反对赵光义登上帝位的典型“阴谋论”!就象我国这次的“新冠病毒”,有的人说是美国人借“世界军运会”在武汉举办之机,将病毒带入中国的,而美国人则说是中国试验“生化武器”,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下这结论的这些人,不做调查研究,不做分析,自己在那无端猜测,以期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这就是典型的“阴谋论”!看来,古今中外,“阴谋论”咸皆有之。

以上配图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感恩有你!


参考资料:文莹《续湘山野录》李焘《资治通鉴长编》司马光《涑水纪闻》




浊酒一壸谈古今


烛声斧影,说的是赵光义与赵匡胤的一段疑案。

史书记载,赵匡胤比赵光义大十四岁,对这个弟弟一直都很好,甚至在亲自为弟弟做艾灸之前,怕烫着他,还要在自己身上先试试温度。

当了皇帝后,又封赵光义为晋王,任开封府尹同平章事。可见,赵匡胤对赵光义这个弟弟友爱颇深,信任有加。

可是,有时候弟弟对哥哥是不对等的。

有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又想和弟弟喝顿酒,说说话,就差人把赵光义请到后宫,屏退左右,身边的那些人员只能在窗外不远处伺候着。

突然,他们看到,烛光映射到窗棂上的两个人影在晃动。赵光义步步后退,赵匡胤连连用斧头拐杖 戳地,嘴里连声说着:好为之,好为之。

当夜赵光义留宿宫中,第二天早上,人们发现赵匡胤已经驾崩。

正史所记赵匡胤之死,只有寥寥数语,只说是暴病而亡。但千百年来,它却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话题。

很多人都认为 这是赵光义精心准备策划的一场政变,目的明确,就是篡夺皇位,自立为帝。分析原因主要有二。

第一,赵光义虽然已经贵为晋王,而且执掌开封府尹的要职,手握重权。但是他并不满足。膨胀的权力欲使他想要成为一个掌控整个国家的人。皇权的巨大诱惑泯灭了兄弟亲情,弑兄篡位就成为了必然。

第二,在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皇位传承都是由上一位皇帝传给自己的子嗣,约定俗成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从来没有传给弟弟的规矩。所以,赵光义不能等待,不能指望赵匡胤死后能把皇位传给他这个弟弟。

找准机会,先下手为强,就成为了情理之中的事情。

赵光义弑兄篡位,只是涉嫌,并未见史书明确记载。但二百多年后的宋高宗赵构却做了一个注脚。赵构没有儿子,执意把皇位传给了堂侄,即赵匡胤的七世孙赵眘,就是后来的宋孝宗。并说,赵眘是太祖的后人,当初太祖无私地把皇位传给了弟弟,现在,是时候给他的后人还回去了。








故事一箩筐603


爱谈古论今的小伙伴,说起历代明君,少不了会提起“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赵匡胤自幼练武,自创太祖长拳,还发明了大小盘龙棍,而且勤奋好学,颇有谋略。他在陈桥驿上演了一出“黄袍加身”,接手了周世宗柴荣辛苦经营的后周,建立了北宋,成为了北宋的开国皇帝。

即位后,赵匡胤先后攻灭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诸国,之后他又总结了唐代及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及将领拥兵自重的教训,利用“杯酒释兵权”收回了将领的兵权。

世人都说宋朝是“弱宋”,其实并不然,仅从宋军在中原战场上的势如破竹就可见一斑,而且虽然宋朝对少数民族政权妥协纳贡,但却避免了战争,给了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经济和科技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纵观整个古代史,也唯有明朝能和宋朝在经济、科技上一较高下,这一切的殊荣,宋太祖赵匡胤功不可没。

不过宋太祖虽然是位明君,但却在挑选接班人这件事上出了大纰漏。

据说由于赵匡胤与赵光义的母亲杜太后怕出现幼主临朝、大权旁落的情况,希望由赵光义接替赵匡胤的皇位,赵匡胤就让赵普当着弟弟的面,写下圣旨藏于金匮,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

可是仔细想想,“金匮之盟”实在是站不住脚。

首先,虽然杜太后是赵匡胤和赵光义的生母,但她终究是个妇道人家,尤其是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对于皇位的传承虽不能说无法置喙,但影响力必然极其有限,即便是有“金匮之盟”,实际效力也微乎其微。

其次,虽然赵光义比赵匡胤小了十二岁,但事情发生在961年,赵德昭已经十三岁,赵光义二十二岁,赵匡胤也不过三十四岁。赵匡胤自幼习武,身强体壮,断无早逝可能,真到了传位之时,皇子们也早已成人,这圣旨的真伪有待商榷。

所以说“主少国疑”站不住脚,“金匮之盟”也并不可信,皇位自然不会是留给他的。

都说打虎亲兄弟,兄弟二人一路扶持,彼此间的感情自然不必说,但像赵匡胤这样的人物,断然不会给儿孙的皇位留下威胁,更何况是这样一个工于心机的弟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也就是感受到了这份来自哥哥的威胁,或出于自保,或出于野心,赵光义做出了决定,他要先下手为强,“烛声斧影”应运而生。

当然,野史中也有赵匡胤和赵光义因为花蕊夫人反目的说法,不过小花觉着太牵强,既然都是做皇帝的人,断不会只因为一个女人而反目成仇。

手足未老恩先断,最是无情帝王家。


十八街乱麻花


怕夜长梦多呗,而且说不定这个时候赵大有换储的意思被老二给看出来了,当皇帝的疑惑实在太大了,亲情在权利面前半文不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