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孩子……”,家有两宝,怎样做一个有智慧的父母呢

从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以来,二宝家庭越来越多。而受计划生育的影响,很多大宝和二宝之间的年龄差距都不是太小。

在家有二宝的家庭里,有一个最典型的现象就是,大宝倍感爱的缺失,内心不够平衡。从而引起一定程度上的心里“嫉妒”。

“我也是孩子……”,家有两宝,怎样做一个有智慧的父母呢

奶奶和大宝的一次对话让我很受触动。

大宝和二宝在一起玩着,小宝要了所有的玩具,而大宝不给,二宝就哭了,向奶奶告状。

奶奶:你把玩具都给妹妹玩吧,你都那么大了,还和妹妹抢玩具玩。

儿子:我怎么就不能玩了,我不也还是孩子。

奶奶:你多大了,还是小孩子啊。

儿子:18岁才是大人呢,我才12岁好不?我为什么不能玩玩具?

是啊,大宝虽然12岁了,比3岁的二宝大九岁。但是,自从二宝的出生,我们就似乎已经把他当大人了。觉得他就应该让着妹妹,这似乎也成了必然了。

然而,儿子和奶奶的对话让我顿时反应过来。是啊,大宝虽12岁了,但是他还依然是个孩子。我们都忽略了他的感受。这或许是他与二宝之间经常发生“矛盾”的原因吧。

“我也是孩子……”,家有两宝,怎样做一个有智慧的父母呢

二宝的出生让大宝幸福,但是却也让他不能得到全部的爱

二宝的出生,对于大宝而言是兴奋的。因为,大宝说过,有妹妹了,我就可以有个伴了。天天可以陪妹妹一起玩了。

二宝出生是在晚上1点多。记得那天晚上,大宝一直等候在产房门口,一等就是几个小时。那种期待又幸福的神态让我内心温暖无比。在安静的产房外面的等候区,他独自蹲在墙边,似有所思。我想,他可能是在想象着妹妹出生的情形吧,可能是想象着有了妹妹之后的种种幸福吧,就那样,一直等候到妹妹从产房出来,匆忙的走过去扶着推车上的妈妈,深情地叫着妹妹,乐开了花。那一晚,他没有睡,一直守候在妹妹的旁边,一直看着妹妹。从未闭眼。直到早上6点多,实在支撑不住,趴在妹妹旁边睡着了。

妹妹出生了,一家人忙东忙西,忙不完的事情让我们都对大宝的关注少了很多。他一个人玩着一个人的。要不就是主动凑上去逗妹妹玩着。

所以,真正有了二宝后,才让我们感觉到,两孩家庭里其实充满了很多的问题。虽然大宝也不小了,但正如他自己所说,他也还是个孩子。而我们对小宝的更多更频繁的照顾自然让他倍感失落。

“我也是孩子……”,家有两宝,怎样做一个有智慧的父母呢

生活中的细节暴露了大宝的“嫉妒”

我们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二宝的身上,都总认为大宝大些,我们就可以少操心,在大宝和二宝出现分歧时,我们总是偏向于让大宝让着二宝,因为是哥哥,应该让着点妹妹。这是大人的逻辑。但是在大宝地心里就不是这样想的了。

都是父母的孩子,为什么我要让着妹妹?这是大宝的心理。

都是孩子,为什么她要所有的玩具而我却不能玩?这是大宝的心理。

为什么给妹妹买了她喜欢的玩具而不给我买我喜欢的玩具?这是大宝的心理。

为什么妹妹一哭,就要哄,然后就把责任落到我的头上?这是大宝的疑问。

为什么想吃我的东西,而偏要我和她换?这是大宝的疑问。

为什么妹妹吃完了自己的东西又来和我要,我还必须给?这是大宝的疑问。

……

生活中,我们发现,一家两宝的日子里充满着各色各样的复杂的问题。面对孩子之间的问题,我们有时确实有些茫然。大宝的“嫉妒”实属一种正常,因为在有二宝的日子里,很自然的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在二宝上。而之前的一宝独占的关爱自然被瓜分。在前后的关爱对比中,大宝自然最能感受到失落了。

正因为这些,让大宝的心里失去了应有的平衡,从而在内心自然地产生了“嫉妒”。

“我也是孩子……”,家有两宝,怎样做一个有智慧的父母呢

面对大宝,我们要做有智慧的父母

两宝家庭,我们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让二宝心理平衡,如何让二宝也能更好地感受到父母的爱。

而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在这一方面有所忽略。所以,面对这种问题,我们应该做智慧的父母。

要用我们的正确的心态与行为体现我们对两个孩子的同样的爱。

一、要多留意大宝的行为

我们固然因为二宝的出生而转移了注意力,但是我们不能不给予大宝应有的关爱。我们应该多留意大宝的行为。及时发现大宝的情绪的变化和内心的想法。从而加以疏导。

记得有一次,小宝的东西掉了,于是大哭,向我们告状,说是哥哥弄丢的,哭得可伤心了。奶奶在旁边就说,一会我们骂哥哥,哥哥怎么能把妹妹的东西弄丢呢,是吧?

然而这样的“哄娃”方式我们虽然明白真伪。但是,我明显的发现,大宝的面色显得极为无辜与委屈。一个人转过身去自己看起电视来,不再理会谁了。而妹妹依旧在哭着。

很显然,奶奶的话虽然我们大人能听懂,也许大宝也能听懂,但是在大宝的心里却会有另外的想法。

为什么我受了妹妹的“诬告”,反而挨骂的是我呢?为什么不是给我打抱不平,确是让我再次受冤呢?

“转过身去看电视”,“不再理会我们”“脸上的神态”无不告诉我们他此刻的心情。

这时,如果我们不能为他伸张正义,估计会让他的心结难以打开。

于是我立马一改风向,对妹妹“训斥”起来:我明明看到是你自己弄丢的呀,为什么要赖哥哥呢?这样是不对的啊。哥哥经常保护你,让着你,你还要冤枉哥哥,哥哥会伤心啊!……

我偷瞄着大宝,发现他的脸上慢慢变得有了光彩,虽然依旧是默不作声地看着电视。

二、要多与大宝进行交流,加强与他的亲子活动

关爱的一种最重要方式是陪伴。在很多的两宝家庭,父母都把自己的时间给了二宝,而总是对大宝置之不问。虽然大宝可能不需要我们的各种照顾,但是在对比之下也会倍感失落。

所以我们要学会让自己适时给大宝一些陪伴和交流的机会。

带着孩子一起去郊游,带着孩子一起散步,带着孩子一起去打球,带着孩子一起去逛超市……各种各样的活动都能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我们甚至可以在这些过程中,让大宝学会去照顾妹妹,从而培养他们自己的亲情,让大宝因为能照顾好妹妹而倍感幸福与自豪。

在亲子活动中,我们可以适时地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

我们可以和他一起躺在草地上聊一聊他小时的故事。

聊一聊他在妹妹大小差不多的时候的趣闻。

聊一聊家人对他的关心与呵护……

这样的交流往往能加强大宝内心的情感深度,从而也感受到了妹妹确实是因为太小才需要得到家人的更多的关爱,就像当年的他一样。同时,这样的交流与亲子活动还能让大宝学会一起去照顾妹妹,一起去关心妹妹。从而减少对妹妹的“嫉妒”。

“我也是孩子……”,家有两宝,怎样做一个有智慧的父母呢

三、要维护大宝应该的权益

在两宝家庭里,要让大宝的心里平衡,就需要做到不偏心。这是能让两者平衡的最重要的因素。

偏心是最容易引发矛盾的,家庭里也是一样。所以,作为一个有智慧的父母一定会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

买衣服时,每人一套,不顾此失彼。

买玩具时,小宝有了,大宝也不能少,除非他主动不要,虽然已长大,但你有没有想到他却是很重要。

买零食不可少了谁的,只是可以自行选择自己的喜爱而已。

……

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却可能在孩子的心里形成强烈的反差。能对孩子的情绪和性格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大宝小宝都是宝,我们要在权益面前一视同仁,不过,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互相关爱,互相谦让了。这样更可以融洽亲情,培养孩子的性格。

四、要对大宝进行适当的亲情教育

家庭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孩子之间更是如此。如果我们真的只是把一切都分得明朗,把什么事都明确对待,固然能都让他们之间有了平衡,但是作为亲情之间,有时是无法真正去辩得清的。只有在互相的帮助与礼让下才能让亲情变得更加浓烈与和谐。才能更加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

比如,在愉悦的氛围中,我们可以以聊天的形式和孩子说说亲情的重要性,说说兄妹之间应该如何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可以让大宝知道自己是哥哥,应该有哥哥应有的姿态,要知道懂得关心保护妹妹。要学会懂得让着点妹妹,做个小大人……

可以在遇到对应的机会时随时和孩子灌输亲情的重要性。可以让孩子更多地感觉到有兄妹的乐趣与幸福。这样,就可以加强他们的关系。

五、面对同一件事,要让自己的做法有理有据

在一个家庭里,尤其是两宝家庭里,每天都可能发生很多鸡毛蒜皮的事情。而作为父母,无疑随时可能成为裁判员,但是裁判员不是好当的,稍微不注意就会引起一方的不满,从而让孩子无法接受,或者心理不平衡。

而这时,除了要做到不偏心外,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让不懂事的小宝停止哭泣。这就需要考验我们。

突然孩子哭了,大喊:“爸爸,哥哥欺负我……”

而哥哥则大呼“我没有。”

怎么回事?我无奈地摇了摇头。因为这是不知道多少次了。我假装没有听见。但是,哭声就是不停止。于是,我没有办法出去了解情况。

“哥哥干了什么?他为什么那样做?你知道哥哥是在帮助你吗?哥哥不帮助你你能做好吗?哥哥是在欺负你吗?”

一系列的质问让小宝的哭声变小。直到没有,而此时,哥哥也过了哄着妹妹,终于“矛盾”解决了。我从头到尾都没有说哥哥。因为我可以看得出来,从一开始,哥哥就在等着挨训。但是出乎他的意料,我没有训他,而是教育妹妹,反而让他变得不好意思了,主动过来哄妹妹了。

在这件事情中,我就想,我应该站在一个公平的立场上去对待他们的问题。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又能激发大宝内心的亲情的敏感,让他觉得妹妹哭了也不过意,反而过来照顾妹妹了。这种效应是出乎意料也是意料之中的。

“我也是孩子……”,家有两宝,怎样做一个有智慧的父母呢

六、用温情代替责骂,用交流代替呵斥

对待孩子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要选择适合与我们自己的方式。但是,面对自己的孩子,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教育既能奏效,又能感化呢?

严父慈母的形象一下跃上我的心头。

那么严和慈到底什么样的方法最好呢?我想,这可能和孩子自己的性格和习惯有一定的关系。

而我,总感觉,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的温情融化,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加有利。所以,我提倡在遇到兄妹之间的矛盾时,更多的是引导他们自我解决矛盾,而不是刻意的通过压制或暴力让矛盾隐藏。

当孩子在为文具而互不相让时,我们可以不用责骂与呵斥让大宝无理由的放弃,我们可以和他讲道理。

哥哥是个大孩子,这些都是你玩过的东西,现在妹妹感兴趣,你就让她过下瘾,我负责她玩一会就不会玩了,你一者显得大度与关爱,二来只是休息会,一会还会是你在玩,何乐而不为呢?

哥哥一想,也对,于是果断地把玩具都给了妹妹,并还不时地在旁边指导着小宝玩耍,不亦乐乎。结果两者玩得和谐,再也没有发生争执了。而且哥哥全程充当了师父,也倍有成就感。

可见,在温情与交流下,孩子反而更容易接受并更懂得了道理,从而更加有利于两个关系的融洽。培养良好的兄妹关系。

所以,有时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你可能会收获不一样的效果。

“我也是孩子……”,家有两宝,怎样做一个有智慧的父母呢

结束语

家有两宝,是一种幸福,但是家有两宝却也有不少的烦恼。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真正地真正的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思考,我们一定能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感受。

面对大宝和二宝,我们不能偏废。我们要正视两者的关系和关系的处理。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不同的摸索去发现更多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们要让自己做一个充满智慧的父母。

让大宝二宝都开心,让大宝和二宝都能感受到我们的浓浓的爱,让大宝和二宝能够和谐的相处并充满亲情的幸福,我们还在路上。但是,只要我们能够用心去做,尽力去做一个有智慧的父母,我们的家庭一定会更加的温馨与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