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歷史上最大的軍事騙局——變成美軍士兵的德軍格里芬行動

主編:李沛隆726。副主編:海德拉。本文隸屬於歐羅巴上的公牛公眾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在最初設計“萊茵河衛兵”作戰方略時,希特勒和將領們反覆強調要儘量奪取默茲河一帶的橋樑,切斷盟軍的交通要道,並提出要組建一支特殊兵團,能夠偽裝成美軍混入其中,在阿登發動反擊戰同時,從後方佔領這些橋樑據點。希特勒的很多將領們打一開始就覺得阿登反擊戰的可行性很低,在聽到這一設想後,更加無從著手,但黨衛軍中有一名將領卻對此再熟悉不過,那就是綽號“歐洲第一惡漢”的奧托·斯科爾茲內。

二戰歷史上最大的軍事騙局——變成美軍士兵的德軍格里芬行動

在營救墨索尼裡的“橡樹行動”中,這名精幹的新晉黨衛軍長官近乎未開一槍就迅速解除了看守的武裝,十分利落地完成了行動。而和他名聲一樣響亮的,是他遍佈傷疤的臉龐,那正是他在大學期間同人決鬥留下的痕跡,這樣一名好鬥的惡漢,很快成為希特勒最中意的不二人選。

1944年10月,奧托·斯科爾茲內被希特勒召見至狼穴總部會面,他首先恭喜對方已經榮升為黨衛軍一級突擊隊大隊長,隨後又把自己的想法全盤托出,對於當時的談話,斯科爾茲內這樣回憶道:“他告訴了我這場戰鬥,德國將會投入多大的資源,首先預計有6000門大炮將會做火力準備,其次空軍還會出動近2000架飛機,很多還是最新式的噴氣式飛機。

二戰歷史上最大的軍事騙局——變成美軍士兵的德軍格里芬行動

最後,他要求我準備去訓練一支裝甲旅,可以在未有交火的情況下潛入默茲河,並佔領橋樑。”深感元首信任的斯科爾茲內當即接受了命令,但距離行動實施其實只剩下不過五個星期,要迅速培養一支可以以假亂真的“美軍”,不得不說是古今戰史上一次少有的挑戰。

為了加快進化進度,斯科爾茲內在四天內向德國最高參謀總部發去了大致方案,並列出了需要的裝備名單,而很快有3300名士兵被抽調支援斯科爾茲內的計劃,但問題是這3300人過於精幹,無論是行為舉止還是說話方式都保持著德軍內傳統的作風,無法裝出普通美國大兵吊兒郎當、自由閒散的氣質,而和長官之間的溝通更不可能像美軍內那麼輕鬆隨意。

為此德軍方面在10月25日於內部尋找會講英語、尤其會講美式俚語的士兵,不過這次內部徵調保密工作並不好,在11月30日,加拿大第一方面軍的情報彙報中便提到了德軍這次可疑的徵募計劃。

二戰歷史上最大的軍事騙局——變成美軍士兵的德軍格里芬行動

為了做到進一步以假亂真,斯科爾茲內需要很多貨真價實的美國軍備,儘管士兵們都非常不情願,但他本人繼續給參謀總部寫信,要求提供他繳獲來的美軍裝備給士兵使用,最終共有15輛坦克、20輛裝甲車和20門自走炮調送到斯科爾茲內麾下,另外還有繳獲來的100輛吉普車、40輛摩托與120輛卡車可供調配,更有大量從英美戰俘身上扒到的軍服可以用來換裝。

二戰歷史上最大的軍事騙局——變成美軍士兵的德軍格里芬行動

集齊資源後,斯科爾茲內將部隊分為三個戰鬥群,進行相應訓練,斯科爾茲內本人依然不滿足部隊現有的裝備數量,為此他將5輛德國坦克在11月19日進行改裝,偽造出美式坦克的樣子,這也誕生了軍迷們熱衷議論的“M10偽裝豹”坦克。隨後5輛三號突擊炮和6輛裝甲車也在11月19日被改裝,這些舉措不可不謂是大膽的創新,但實際效果的話只能在“非常遠的距離上騙騙毫無經驗的小兵”,至於繳獲的美式裝備在事後實戰中也無不被證明,性能質量是十分不可靠的。

在11月斯科爾茲內對參謀總部的諸多彙報中,接近三分之一的美國裝備都發生了故障,這還包括2輛謝爾曼坦克,因為是嚴重的引擎故障,這兩輛珍貴的坦克不得不被德軍報廢。除此之外,斯科爾茲內還缺少1500枚美式鋼盔,美式軍服中還有很多其實是夏季款的,無法用於冬季作戰。至於最麻煩的語言關,德軍方面請了數名語言專家,分組進行對話教學,甚至包括說美國葷笑話,但最後只有兩百名年輕人學的非常好,因為他們曾有過一定的英語學習基礎,剩下的大部分人,僅僅只能說“Yes”,對此斯科爾茲內只好要求他們在說話時儘量保持鎮定,學會如何支走對方。

二戰歷史上最大的軍事騙局——變成美軍士兵的德軍格里芬行動

在準備期間,斯科爾茲內一直沒有告訴士兵們計劃內容,雖然德軍內部很多也有各種猜測,一些大膽的士兵甚至親自問過斯科爾茲內,他們是不是要一起綁架艾森豪威爾。對此,“歐洲第一惡漢”只是饒有興趣地聽著,並警告對方,不要胡思亂想,最好“要像進墳墓一樣保持沉默”。

12月10日,斯科爾茲內正式傳達了戰鬥命令,全軍轉移陣地,12月14日,斯科爾茲內將部隊分為兩部分,其中就有由150名英語流利的士兵所組成的突擊隊,他們將先一步進行滲透破壞,同時14輛三號突擊炮與22輛坦克將是隊伍最強大的裝甲力量,另有兩個連的工程兵會在奪取默茲河橋樑後迅速假設工事,進行持久防禦。

經過訓練時的折騰,德軍的美式裝備實際只用上了4輛偵察車、30輛吉普和15輛卡車,斯科爾茲內也稱除了“把他們都刷成綠色”之外,德軍裝甲沒有任何很有效的偽裝措施了。為了在之後戰鬥中不被誤傷,斯科爾茲內的士兵都會穿著藍色或者粉紅色領巾,解開軍服第二個紐扣,以及晚上會開紅色手電筒,白天會開藍色手電筒,坦克後部會畫上黃色三角形,炮塔也會保持朝向在九點鐘方向。

二戰歷史上最大的軍事騙局——變成美軍士兵的德軍格里芬行動

斯科爾茲內手下最精幹的王牌無疑是那些會說英語的突擊隊員,在他們語言優勢的基礎上,他們還被挨個教會識別美軍軍銜,同時還會和美軍戰俘進行交流,不斷更新他們的英語口才。這些說著英語、拿著美式裝備,乘著美軍吉普的精英突擊隊被分為三類任務

1. 破襲小隊目標是炸燬橋樑、儲油倉庫和彈藥庫;

二戰歷史上最大的軍事騙局——變成美軍士兵的德軍格里芬行動

2. 快速反應部隊的任務是深入默茲河一帶,將他們觀察到的敵軍狀況用無線電進行反映,並且更換路牌,拆除地雷警示標誌,破壞美軍無線電設施;

3. 帶頭小隊的任務則是緊密配合進攻部隊,沿路剪斷美軍的電話線,同時向過往的美軍傳達一些假命令來達到迷惑效果,破壞美軍的行動秩序。

在這樣的計劃下,全軍在夜間進行潛入,但是很快部隊的坦克發生觸雷事故,緊接著行軍部隊也發生了走散,計劃節奏被瞬間打亂。另外一方面,格里芬行動初期的保密工作並不到位,而美軍第七裝甲師也截獲了很多疑似信息,進行警備工作,這無疑標誌著格里芬行動的失敗命運。

二戰歷史上最大的軍事騙局——變成美軍士兵的德軍格里芬行動

對此,負責指揮的斯科爾茲內被傳令到了第六裝甲集團軍的總部會議上,他的目標重新改為配合大部隊進攻,奪取馬爾梅迪的交通要道。12月17日,突擊隊中的快速反應小組向斯科爾茲內反饋,如今他們正恰好就在馬爾梅迪一帶,於是便立刻在當地開展行動,工兵隊也將路障等設備進行佈置,加強對當地的控制,同時也將地雷埋設,於鐵路線和橋樑處完成了爆破準備。

12月20日下午,斯科爾茲內的部隊相繼抵達了預定位置,同時準備起第二日的進攻,斯科爾茲內也打算讓兩支戰鬥群分別從左右兩翼進行包抄作戰,此刻他的部隊沒有任何炮兵支援,更有部分成員已經被美軍俘虜,行動作戰已經十分劣勢。

12月21日凌晨,天尚未亮,德軍部隊率先進攻,駐守當地的是美軍第30步兵師的120連,他們將右翼德軍抵擋住後很快呼叫到了炮擊支援,迫使德軍撤退。左翼德軍有兩個連的步兵,同時更具備五輛偽裝坦克的火力支援,他們推進相對順利,在從小路進攻美軍時,一輛德國坦克觸發了美軍引線,同時升起的照明彈很快將整支隊伍的動向反映的一清二楚。

二戰歷史上最大的軍事騙局——變成美軍士兵的德軍格里芬行動

隨後更不幸的是,德國領頭的坦克在交火中又中了地雷,他們的正前方便是美軍陣地。德國步兵儘管奮力戰鬥,但是美國的炮兵陣地使用空爆彈進行殺傷,也成功將德軍步兵震懾住,久攻不下和己方死傷的境況中,德軍擲彈兵漸漸撤退,坦克乘員也相繼從被美軍癱瘓的載具逃出。

天將黎明,唯一堅持戰鬥的德軍部隊是坦克主力軍,在美軍步兵和坦克殲擊車的合力圍攻下也立漸不支,在早上十點半,戰場上開始起霧,坦克部隊開始撤離,一些擲彈兵還在民宅中負隅頑抗,不過美軍炮兵工事很快投以了火力支援,最終美國步兵將他們全部擒殺。

二戰歷史上最大的軍事騙局——變成美軍士兵的德軍格里芬行動

下午,美軍炮兵一共發射了3000枚炮彈來對德軍進行狂轟濫炸,德軍剩餘坦克依然堅持戰鬥,幫助擲彈兵完成撤退,斯科爾茲內在撤退過程中也被美軍炮彈彈片傷到臉部,差點失去了一隻眼睛。德軍工兵團在受到作戰失利的消息後,將馬爾梅迪公路西部通道堵塞完畢,並且炸燬了相關橋樑,撤退完畢的斯科爾茲內也不得不向總部報告道:“馬爾梅迪暫時沒有被我們拿下”。

二戰歷史上最大的軍事騙局——變成美軍士兵的德軍格里芬行動

格里芬行動的參與部隊在23號便沒有進一步行動了,直到28號他們受命撤回,在之後的報告中,斯科爾茲內稱部隊損失了15%的戰力,而且絕大部分是因為美軍炮兵和空襲造成的。對於那些說著英語的德軍突擊隊,斯科爾茲內在1945年被美軍調查時說,最初44名派出者中,最後只回來了8個人。

翻閱美國同時期的軍隊報告來看,突擊隊也確實取得了效果,至少有一支部隊被成功欺騙後撤回,也有美軍工兵部隊多次報告路牌、告示等被人調換。12月18日,美軍報告他們處決了一批裝扮美軍的德軍,他們稱自己是來自“美國機械化部隊的E連(E company)”,然而美國軍制裡,機械化部隊用“troop”一詞而非“company”,這邊暴露出了他們的可疑身份。

二戰歷史上最大的軍事騙局——變成美軍士兵的德軍格里芬行動

可最終不管怎麼說,格里芬行動已經給美國人造成了巨大的混亂,美軍內部一時之間風聲鶴唳,互相檢查口信與密碼,更有大量謠言甚囂塵上,直指艾森豪威爾會被德軍綁架。戰後“格里芬行動”的事蹟依然沒有逃過大量歷史編劇和傳記作家的法眼,時至今日,依然會有歐美媒體將這樁著名的軍事騙局進行報道和記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