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会讨价还价竟是好事?巧用3招让你不再“烦恼”

01

熊孩子讨价还价的日常

睡觉前。

妈妈:该睡觉了。

儿子:看一集海底小纵队,好不好?

妈妈:可以。

儿子:看两集!

妈妈:好吧,最多两集。

(快要看完两集的时候)

儿子:妈妈,这集不好看,没有小萝卜。

妈妈:那好吧,换XXX行不行?

儿子:好的。

(新换的动画片看完一集)


孩子学会讨价还价竟是好事?巧用3招让你不再“烦恼”


儿子:妈妈,虎鲸不好玩,换一集吧?

妈妈:你已经看了三集了!(开始有点烦躁)

儿子:妈妈,好妈妈,求求你了,再让我看一集吧,保证就一集!妈妈最好了!

妈妈:好吧,绝对就一集!(老母亲的心开始软化、松动)

(一集结束了)

儿子:妈妈,再看一集吧?(小眼睛又瞟又眨的,开始展开弱攻了)

妈妈:够了!马上睡觉!你保证过的!(硬起心肠把小东西拎到卧室)

伴随着老母亲的心理崩塌,战争结束。


孩子学会讨价还价竟是好事?巧用3招让你不再“烦恼”


3岁半的孩子,天天讨价还价,看动画片、吃蔬菜、讲故事、读绘本、起床、睡觉。。。全部都要讨价还价,手段软的、硬的、撒娇的、威胁的通通过招,实在不行,还搬救兵,爸爸、姥姥姥爷、爷爷奶奶,有的时候真是被熊孩子搞到精神崩溃,又好气又好笑。。。。


02

父母为什么讨厌孩子讨价还价

提起孩子的讨价还价恐怕每个父母都有一大堆烦恼要吐槽,个个被小妖精小魔兽们折磨得心力交瘁。面对孩子讨价还价,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烦恼呢?

孩子学会讨价还价竟是好事?巧用3招让你不再“烦恼”


1、自己的权威被挑战

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说的做的都是正确的,喜欢孩子对自己的话言听计从,很少考虑孩子自身的愿望和要求,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严格规定,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说的话。

当孩子提出条件进行协商,不按照自己说的去执行时,父母会觉得自己的权威被侵犯,甚至粗暴地制止孩子的讨价还价,而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做事。

其实,孩子不是在挑战你的权威,只是不同意你的意见,有自己的想法,也许他们只是想为自己争取一些权利而已。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儿童教育方面的核心教育思想就是对孩子保持足够的尊重与信任,平等对待孩子,提倡把孩子看作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尊重孩子的思想和感受,不要实行孩子什么事情都听父母的。


孩子学会讨价还价竟是好事?巧用3招让你不再“烦恼”


父母这种权威思想,容易导致孩子没有主见,也会阻碍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

2、担心答应孩子的要求,会变得寸进尺,容易造成溺爱。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不敢满足孩子,所以给孩子设置很多规则,例如,零食不能多吃,电视不能多看,睡觉不能太晚等等,孩子的行动都要按规则去进行,如果父母妥协了,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孩子会得寸进尺,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担心会变成溺爱。

《遇见一个人》里说,被训导明白的规则,并不能保证被遵守,只有在内心感受基础上自然形成的规则,孩子才能轻松自在地遵守。

所以,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尊重孩子感受的基础上建立的,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和自由,尊重孩子真实感受的规则是灵活多变的,孩子也自然愿意去遵守。

孩子学会讨价还价竟是好事?巧用3招让你不再“烦恼”


03

孩子为什么要讨价还价?

很多父母把孩子讨价还价看作是件令人头痛的事情,其实,我们如果从事情的另一面来看,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孩子的进步。

1、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

孩子开始讨价还价,说明他的自主意识在萌芽,知道为达到某种目的去努力争取了,还意味着孩子在思考,懂得用语言沟通的方式试图解决问题,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相对服从父母的方式来说更能激发孩子的思维。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2-7岁的儿童处在智力发展的第二阶段,也就是前运算阶段,孩子开始尝试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目的。


孩子学会讨价还价竟是好事?巧用3招让你不再“烦恼”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讨价还价属于一种比较高级的认知活动,需要具有一定的同理心和创造性才能完成,这个过程锻炼的就是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所以,小孩子要完成一次成功的谈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孩子情商高,懂得通过沟通解决问题。

相比讨价还价的孩子,在生活中,你还会看到另一种孩子,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闷葫芦”,这样的孩子对父母的安排不满意,就闷不作声,任你怎么问也不说话,也不去做;或者只会哭,发脾气,直到把父母弄的筋疲力尽,火冒三丈。

比起闷不作声的孩子,会讨价还价的孩子倒显得情商高了一些,在他想达到自己的目的时,会试着用各种方法跟你协商,采取撒娇、卖萌、软磨硬泡各种招式,只为达到目的。比如,吃药的时候要妈妈亲一口抱一个才肯吃;不爱吃的菜要留到最后跑到妈妈腿上坐着吃;“妈妈我好爱你”;“妈妈你这样一点都不可爱”;“我要找爸爸/姥姥/姥爷/奶奶/爷爷。。。”

这样的孩子会调动自己的脑洞,往往在你无力招架之时,又觉得很可爱,讨价还价也是一种亲子沟通的机会,你可以跟孩子建立更平等的关系。

孩子学会讨价还价竟是好事?巧用3招让你不再“烦恼”


04

父母该如何对待孩子的讨价还价?

尽管孩子在软磨硬泡的时候,很聪明很可爱,但是基本的原则孩子还是要遵守的,这就需要父母更好的引导了。

1、设置底线

树立底线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明白,有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是不可以讨价还价,需要坚决执行的。

比如,牵涉到孩子的人身安全和道德品质方面的都是绝对的底线,打人或者破坏东西,玩危险的东西,或者在公共场合乱喊乱叫等,这种事情就绝对不可以讨价还价,无论如何不能妥协,父母可以直接拒绝。

这样孩子就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讨价还价的,也可以培养孩子对规则的敬畏感。

关于“底线”,设定好之后孩子会先尝试触碰几次,发现冲不过去之后,以后就不会触碰了,这是成长的标志,也是思想开始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

孩子学会讨价还价竟是好事?巧用3招让你不再“烦恼”


2、让孩子遵守“契约精神”。

为了防止谈好条件,孩子再反悔耍赖,就要跟孩子讲明白,谈判出来的结果,就要双方都遵守到底,这就是所谓的“契约精神”。

如果孩子反悔,就要取消之前答应的条件,承担自己违约的结果。

比如,孩子通过跟父母谈判看3集动画片,看完3集以后耍赖,还要求再看,完全不管谈好的条件,那这时父母就可以收回3集的权利,回到原来的1集,还可以附加其他的惩罚,减少绘本时间,户外时间等等。

这么做是为了让孩子明白,如果你像个成人一样去跟爸爸妈妈谈条件,也就要像成人一样去履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孩子学会讨价还价竟是好事?巧用3招让你不再“烦恼”


3、给孩子提供一个可选择的范围。

有的父母担心让孩子讨价还价会让孩子得寸进尺,其实不会,因为规则在你手里,你可以在你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跟孩子去谈,例如,你心里的预想是再让孩子看10分钟电视之后睡觉,当孩子跟你谈条件时,你可以给他提供两种选择,5分钟和8分钟,面对这两个数字,孩子肯定会选8分钟,选了8分钟,时间快到时,你就可以提前提醒时间到了,这样,即使孩子稍稍磨蹭一下,也在你的可控时间内。

给孩子选择,并不意味着溺爱,也不是父母被动地任孩子随便做决定,而是要让孩子在你可控的选择范围内,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这样,既满足了孩子选择权的需要,又能把可能造成的后果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孩子学会讨价还价竟是好事?巧用3招让你不再“烦恼”


当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或许就会开阔很多,当我们把孩子的讨价还价看成是一场融洽的亲子沟通,看作是一场思维的碰撞和较量,我们就不会那么焦虑,那么排斥,如果我们能从正面引导孩子,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我们将会看到一个阳光自信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