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閉症/孤獨症居家干預訓練:生活自理——如廁

2020年春節前夕,“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線下培訓機構被迫停課,更多的孤獨症孩子家長將目光投向遠程家庭干預。

A-IFSP-ASD已經進行了數日,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裡,憑著對孩子的愛、憑著誓為孩子做好康復的信念,分散在天南海北的星寶家長們,每日堅持跟著督導康復師學習、交流,堅持給孩子做康復。

我們精選了部分優秀的家長筆記,想與大家一同分享~

一、研習寶典

1. 為什麼要看重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需要,併為社會交往奠定基礎。

2. 獨立如廁前需考慮

我們要考慮孩子是否可以獨立如廁?是否有用語言提要求的能力?

  • 如廁前

孩子要明白尿意/便意的感覺;在孩子尿尿時搭配語言“尿尿”同時搭配生理感受輕拍孩子的肚子,從而理解尿意。

  • 掌握如廁基本技能

可使用逆向連鎖,先從最後一步開始逐步撤出家長輔助,直至孩子獨立完成。

  • 聽懂簡單指令

例如“去尿尿”成功如廁後給予社會性強化。

  • 用於獎勵零食

需要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進行差別強化。

問題1:孩子不能表達如廁想法?

解決方式:

瞭解兒童作息,任務分解,合適的訓練環境(衛生間)。

問題2:孩子穿著尿不溼,不知道是否尿褲子了?

解決方式:

儘量不使用尿不溼

讓孩子體會不舒適的身體感覺

重複發出指令到廁所小便,完成後更換衣物。

3. 訓練如廁的建議

  • 訓練期間不用尿不溼
  • 準備足夠多可更換的衣物
  • 孩子要學習脫褲子
  • 學習坐馬桶
  • 準備大量兒童喜歡的飲料,增加如廁頻率
  • 準備強化物(促進喝水的)

4. 訓練如廁的要點

  • 成功時,立即表揚
  • 出現意外時,保持中立和耐心的態度
  • 堅持訓練,直到成功

二、優秀家長筆記

【家長筆記一】

學習筆記9 | 兒童自閉症/孤獨症居家干預訓練:生活自理——如廁

【老師點評】

家長對於如廁相關問題的解決策略記錄詳細,特別好。

例如,孩子不能表達上廁所,那麼我們需要先了解孩子的作息時間、知道孩子上廁所的時間規律,然後在孩子上廁所前提供給孩子適合其能力的提示。

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可以更多的幫助家長了解更多如廁相關解決方式。

【家長筆記二】

學習筆記9 | 兒童自閉症/孤獨症居家干預訓練:生活自理——如廁

【老師點評】

停課不停學,從家長的筆記中可以看出家長是如何的認真學習,每一條知識點都有詳細標註,條理清晰易懂。

尤其是對訓練如廁的建議部分的記錄,在訓練期建議不穿尿不溼,先創造可以練習如廁的環境,然後日常可以給孩子大量喝水,增加孩子上廁所的機會,從而能增加練習機會。

家中有不會如廁的小朋友也可以學起來!

【家長筆記三】

學習筆記9 | 兒童自閉症/孤獨症居家干預訓練:生活自理——如廁

【老師點評】

偶爾也有家長說學到某個知識點就想在家試試,但基本都很難成功,尤其是涉及生活自理的部分,因為教養的習慣已經形成了。

從這位家長的筆記中也可以瞭解到,在家做練習時要注意孩子成功時及時表揚,當出現不符合我們預期的行為時要保持中立的態度。

最重要的是,需要堅持,不能半途而廢。

三、為何堅定選擇A-IFSP

1. 深度的服務理念—延續!

本計劃延續機構干預的深度服務,是【踏踏實實有效解決孩子的問題】,我們不做項目推廣,更不打公益牌。

2. 更具個別化的訓練計劃—遵從科學!

針對新客戶,您不必擔憂計劃設定問題,因為我們準備了專業的能力水平評估,可以針對性給予孩子和您居家訓練指導,達成目標。

3. 更成熟的服務體系—不在孩子身上做試驗!

本服務已在園開設了很久,經過BCBA等多番推敲打磨,且康復師居家干預指導的實踐經驗豐富。

4. 更密集的康復師指導—每天!

每天1次,每次1課時,根據家長和孩子的需求來追蹤服務。

5. 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們希望您成為更專業的家長!

孩子一定是本計劃的中心,但我們同樣關注如何教會家長,提升家長家居干預的信心和能力,因為孩子終有一天會離開機構,只有您更專業,孩子才會有更好的未來。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 ↓ 相關案例、科普文章、實操視頻等你來學。或加入微信公眾號:“北醫兒童發展中心”更多精彩內容等你發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