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油坊一貧困大學生揹著家人捐5000元背後的故事

近日,燕趙晚報一則消息在康保百姓中引起極大關注。我縣鄧油坊鎮淖卜子村在保定學院文學院就讀的大學生於建偉,上大學的生活來源全部來自打工。平時買4件衣服只花了一百元。在村裡組織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捐贈活動中,這位享受國家助學貸款的貧困大學生卻把獲得的2019年國家勵志獎學金5000元通過所在的村委會全部捐給了武漢疫區。他的事蹟不僅在村裡引起了極大的轟動,而且在素以西部支教群體聞名全國的保定學院傳為美談。

康保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是河北省10個深度貧困縣之一,2018年以來,我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在縣委堅強領導下,脫貧攻堅步入了全省好的行列,全縣脫貧摘帽正在公示期。脫貧了的康保人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正在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新勝利努力奮鬥。

邓油坊一贫困大学生背着家人捐5000元背后的故事

於建偉在家中過年。

“我上大學的生活來源全部來自打工。去年夏天,我通過熟人買了4件衣服只花了一百元。”昨日,來自保定學院文學院的貧困大學生於建偉告訴記者。前不久,這位靠國家助學貸款上學的大學生把獲得的2019年國家勵志獎學金5000元通過所在的村委會全部捐給了武漢疫區。這件事不但在他的家鄉張家口康保縣引起轟動,也在素以西部支教群體聞名全國的保定學院傳為美談。

揹著家人捐款轟動小村

於建偉是保定學院文學院2018級書法學專業的學生。保定學院是一所具有百餘年辦學歷史的學校,因為西部支教群體聞名全國,至今已有151名畢業生走上西部支教的道路,把青春獻給了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於建偉的老家位於河北省與內蒙古交界處的張家口市康保縣,這是個國家級貧困縣。在康保縣鄧油坊鎮前淖卜子村,於建偉家並不寬裕,全家依靠他的父親種菜和打工為生。

邓油坊一贫困大学生背着家人捐5000元背后的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村子裡號召給武漢疫區捐款,村民們紛紛響應。記者在鄧油坊鎮公佈的各村捐款名單上看到,該村170人捐款共計29104元,於建偉一個人捐出了5000元引起了全村的轟動。“這筆獎學金,前不久拿到手還沒捨得動。”昨日,滯留在老家剛剛在網上給學生講完課的於建偉電話中告訴記者。他介紹,自己今年念大二,入學是靠國家助學貸款走進的校門。考上大學那年,媽媽又給他添了個小妹妹,現在大妹妹還在讀小學。由於小妹妹尚在襁褓,母親無力抽身勞動,全家全靠父親一個人在田裡種蔬菜和冬閒去三里五鄉做木匠打傢俱掙錢。於建偉是從村民的微信群裡知道募捐活動的。他考慮再三決定把自己的獎學金捐給武漢。2月13日,他主動聯繫到村會計通過微信轉賬捐了款。“這件事沒有和家裡人商量,本來想悄悄捐完了事,沒想到村裡會把捐款名單在微信群裡公佈出來。”於建偉告訴記者。

該不該捐出這麼一大筆錢?

5000元對於寬裕的家庭,也許不算什麼。但對於建偉來說,這是半年的生活費。記者採訪中得知,於建偉從入學以來,沒向家裡伸手要一分錢,生活費用全靠自己課外兼職打工。他平常省吃儉用,花每一分錢都要精打細算,穿的用的總是想法買最便宜的商品。去年夏天,他得知班長有一位開服裝店的同學,就通過這條渠道花100元為自己買了3件T恤和1條褲子。他為什麼要捐出這筆獎學金呢?“沒有國家的助學貸款,我連大學校門也進不了。這本來就是國家的錢,現在國家遭了難,我覺得自己應該拿出來。”於建偉這樣解釋。進校門第一天,他就被背井離鄉去祖國西部支教的學長們催人淚下的故事深深打動。“我最難忘的是一位學長臨行前和母親灑淚相別的場景。他們聽從了祖國的召喚,在國家需要的時候站了出來,我覺得這個時候我也應該站出來。”

邓油坊一贫困大学生背着家人捐5000元背后的故事

這筆獎學金全部捐出去,是不是超出了這個貧困大學生的承受能力?他萌生捐款念頭的時候,首先聯繫到自己的輔導員周殊月。周老師深深為於建偉的義舉感動,但她擔心全部捐出去會影響於建偉的生活,勸他量力而行。他告訴周老師,今年寒假,自己憑藉書法特長,在當地找到一個教育機構兼職帶學生已經掙夠了下學期的生活費。平常上學期間,他也在校外利用週末在保定的一家教育機構裡兼職能掙到一些錢。當村幹部把捐款的消息告訴他父親的時候,父親和母親一時沒想通。於建偉給父母做工作:這筆錢本來就是國家對貧困大學生的鼓勵,有這筆錢當然好,但錢花了還可以掙。國家遇到這麼大的災難,每個人都應該盡力而為。

邓油坊一贫困大学生背着家人捐5000元背后的故事

於建偉(左一)參加志願活動。

我會爭取考上研究生的!

在班內,於建偉擔任著學習委員,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同學們經常可以在教室裡看到他勤奮練字的身影。於建偉的書法作品多次入選第四屆全國青少年書畫藝術大展、“蘭亭雅聚”駐保高校書法展入展、張家口市第二屆群眾書法展等展覽。同時,於建偉還是一個熱心腸積極參加各項公益活動。在校期間,他每週三為大陽中學的孩子們義務傳授書法。作為學校日新書法社社長,組織社員參加駐保高校書法展以及送福字活動;多次為社區居民、當地村民寫春聯。

邓油坊一贫困大学生背着家人捐5000元背后的故事

於建偉(左一)為社區義務寫春聯。

記者瞭解到,國家勵志獎學金是為了激勵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勤奮學習、努力進取,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資設立的,獎勵資助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獎學金。保定學院文學院共有學生1155人,去年獲得這種獎學金的只有38人。在採訪中,保定學院文學院院長靖志茹感慨地說:“得知這個消息,我既感到意外,也感到欣慰。教育的目的在於為學生啟智,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棟樑。站在老師的角度,我們不鼓勵大學生超出自己的經濟能力進行捐款。但在國家的大災大難面前,於建偉能夠做出今天的判斷和選擇,這是我們文學院全體師生的驕傲。”“我會努力的,爭取考上研究生。為了去祖國西部支教,我的學長們一屆一屆前赴後繼。我盼著有一天,也能像大哥哥大姐姐們一樣,去那裡為改變祖國的落後面貌貢獻自己的青春。”昨天晚上,於建偉在電話中興奮地告訴記者。

邓油坊一贫困大学生背着家人捐5000元背后的故事

於建偉在學校練習書法。

為建設美麗幸福新康保不懈奮鬥!

審核:王海軍

康保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