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像流感一樣長期存在?鍾南山:有可能,但不會像流感

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像流感一樣長期存在?鍾南山:有可能,但不會像流感

24日,央視就近日出現的新冠肺炎的非常規病例,以及各地下調應急響應等公眾關切的問題,對鍾南山院士進行了專訪。

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像流感一樣長期存在?鍾南山:有可能,但不會像流感

央視記者:最近公眾在形容新冠肺炎病毒時,都在說它很“狡猾”,因為我們身邊出現了一些無症狀感染者,還有些病例潛伏期超過了14天,更有人出院後複檢又查出了陽性,另外還有一些人咽拭子檢測是陰性,但在糞便裡還有存留病毒。像這樣子的情況,公眾現在應該怎樣解讀?

鍾南山:我們現在把咽拭子檢查(陰性)作為一個標準,但是有一些病人糞便裡還是測到了病毒的片段,並不是檢測到了活病毒,這是兩回事。另外有一些少數的病人,出院後複查又檢出核算片段的陽性,這我不覺得很奇怪,他有兩個星期的隔離時間,結束後可以再繼續複查下。

央視記者:這樣的情況是個例嗎?

鍾南山:少數,不能說是個例。我們現在的出院標準,是咽拭子檢查陰性兩次,沒有任何症狀,體溫正常,CT也正常,就可以出院了,之後再隔離兩個星期。如果要求肛拭子也正常,那麼我們的病人就會積壓,病床就不能週轉了!所以我們現在還是要密切觀察,對所有病人進行一個分級管理。

央視記者:最近幾天,各個省陸續在下調應急預警,今天廣東把一級響應調至二級響應。你覺得這個時間到沒到?廣東是基於什麼把這個下調的?

鍾南山:我認為是合適的,時候到了。廣東絕大多數城市地區新增病人數量明顯減少,這是一個前提。另一個就是,群眾的防控意識有了很大的加強。廣東有些地區一直沒有病人出現,所以採用一級響應並不合適了,現在採用分級分區分類的方式比較合適。該緊的就緊,該松的就松,這樣對發展生產等有利。

央視記者:上次您說到,我們要做好長期與冠狀病毒(包括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打交道的準備,如果真的要長期打交道的話,作為公眾而言,我們是不是一直要做到現在這樣的防控舉措?

鍾南山:我跟世界衛生組織也講過,凡是出現冠狀病毒的感染,要高度警惕對人的傳染性。防控的意識需要保持,防控的級別完全可以改變。

央視記者:我們現在對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瞭解程度大概到了哪個階段?

鍾南山:很初步,非常初步。

央視記者:新型冠狀病毒會有可能和流感一樣,長期存在嗎?

鍾南山:SARS在17年間有零星地出現,但沒形成氣候。COVID-19將來會不會長期存在、只不過沒有形成爆發形勢?也有可能。關鍵就是要控制它到最少。我認為它不會像流感,流感每年都有,這種可能性應該較小。

(內容整理自央視新聞)


中國-世衛組織聯合考察專家組:新冠病毒未發生明顯變異 各年齡段人群普遍易感

2月24日晚,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在北京舉行新聞發佈會,考察組中方組長,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考察組外方組長,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介紹考察組現場調研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像流感一樣長期存在?鍾南山:有可能,但不會像流感

考察組中方組長、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在會上通報:

1、關於對新冠病毒的認識:通過對不同地點分離出的104株新冠病毒株進行全基因組測序,證實同源性達99.9%,提示病毒尚未發生明顯的變異

2、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病學特徵:根據傳染病網絡直報信息系統數據以及湖北武漢、廣東深圳和廣州、四川成都等現場考察,聯合考察組對新冠肺炎流行病學特徵有以下認識:

一是人口學特徵。患者平均年齡51歲,30–69歲患者佔77.8%,77.5%的病例來自湖北。

二是動物宿主。目前的研究表明,蝙蝠有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宿主,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之一。

三是傳播途徑。目前認為,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已從一些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存在糞-口傳播風險。新冠病毒可能通過氣溶膠傳播,但在中國這不是主要的傳播方式

四是家庭聚集性。從廣東和四川的現場考察來看,78%-85%的聚集病例發生在家庭

五是密切接觸者管理。在廣東和四川,現場流行病學工作者幾乎對所有已發現的密切接觸者進行了追蹤和醫學觀察,大約1%-5%的密切接觸者實驗室確診為陽性。

六是易感性。新冠病毒是一種新的病原體,因此,各年齡段人群均對新型冠狀病毒沒有免疫力,普遍容易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