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是個押司,押司是個什麼職務?

亂雲飛渡2018


押司就是縣衙的文書,負責案卷整理工作與文秘工作。

在宋朝,縣是最基層的政府機構,而在今天,最基層的政府機構則為鄉鎮和街道辦事處。不過,古代的縣從實際來看,和今天的縣是同一個級別。押司在宋朝是縣政府中的基層吏員,雖然說在宋朝官吏殊途,吏永遠也沒有晉升為官的可能,但每個縣也才有八名左右押司。押司在級別上便相當於今天檔案館館長,鄉鎮政政府的秘書。

但是我看這個問題的深一層的意思是不是一個縣城小吏微不足道的,為何出手及其大方還能仗義疏財人們也都很尊敬他?

其實,這個小官並不是微不足道,且實際情況恰恰相反。

就事實而論,在當時官吏分途的過程中,雖然,吏的地位越來越低,但是,作用卻越來越強,在與官的互動中,事實上佔據著相當大的主動優勢。很簡單,因為士人(比如縣官的職位)從小接受的都是儒家經典教育,熟悉經學、文學,而行政能力、經驗卻極為欠缺,而且,士人一般也都很不屑操作瑣事;反過來,吏(比如宋江的職位)長期負責操作層面,刀筆嫻熟。更為重要的是,吏的任職時間大大長於官,可謂是鐵打的胥吏流水的官,從而可以在一個環境裡越來越熟悉,而不像官那樣要不斷地面對新環境,所以,官吏共事,主客易位,官必須要依賴吏。宋代尤其嚴重,以至於士人有“吏強官弱”的感慨。事實上,宋代吏在從中央到地方的政治運作中的強勢地位已經成為普遍共識,甚至迫使一向自詡“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趙宋王朝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正式認可吏的重要性。

由此而知,宋江精通吏道,是當時官場的“老油子”,能夠把官府的事情揣摩得很仔細,很善於左右逢源。押司雖然官職卑微,卻能磨動天。當時的老百姓最厭惡打官司也最害怕打官司,宋江雖然只是一個縣城的押司,但是手中卻也是有一定實權的,在鄆城縣加上自己家族的實力、朋友的關係,能力也著實不小。而縣城小吏的身份恰恰是宋江能夠結交江湖人士的重要資源。

但要獲得江湖人士的真正認同,單純的金錢收買肯定行不通。

柴進在江湖上名望真正由來的原因是能夠為江湖人士提供法外之地,宋江也是這個道理。柴進憑藉的是前朝皇族的政治地位,而宋江就只有縣城小吏的裁量權,兩者差距很大,但是,結果卻是宋江能夠讓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益,居然能夠和柴進平分秋色,從這個意義上說,宋江的殺伐決斷和縱橫捭闔確實不是尋常人可以相提並論,因為當時的縣城小吏一抓一大把,宋江卻只有一個。

而更重要的是。宋江的仗義疏財往往都用的極妙,不只是無謂的撒錢,他知道對方缺什麼,所謂錦上添花遠不如雪中送炭。論有錢,宋江比不過柴進,柴進仗義疏財程度比宋江要厲害的多,為何單單宋江被稱為及時雨?武松在柴進莊上白吃白住一年多,還落個柴進的不是,宋江踢了他火盆,給了20兩銀子,武松卻心服口服,為的就是送了一程又一程的知遇之恩。初見李逵給了10兩銀子,後面李逵命都給了他,因為宋江從李逵開始的賣弄中知道李逵是一個理想主義的豪傑,宋江給了他豪傑的生活。再比如5兩銀子換來了薛勇和侯健在攻打無為軍的助力。

這點錢財多嗎?不多,宋江也沒有達到隨意撒錢的土豪程度,相比於柴進,宋江只是真正做到了好鋼用到刀刃上而已。還有私放晁蓋的事,宋江肯定不止幹過一次,應該還有很多類似晁蓋、林沖、楊志、盧俊義這樣的江湖人士,不都是通過宋江縣城小吏的資源而獲益嘛,所以,宋江也就在一個又一個的江湖人士獲益的過程中逐漸在江湖上聲名鵲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