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冒險有時候並非勇敢,而是莽撞

在面對未知的挑戰時,我們多少會在心裡鼓勵自己,“勇敢一些,再勇敢一些”。誠然,這種敢於挑戰未知的“勇敢”許多時候是難得的美德,但是,並非所有時候充滿勇氣的冒險,都值得歌頌。

生活中,確實存在充滿勇氣但是卻過得跌跌撞撞的時候,如果正好處於這種境地,不必抱怨運氣不好,壞運氣不是自己抱怨個兩聲,就會自行離開的。面對生活中未知的困境,勇氣雖然必不可少,但是,許多時候,我們可能沒有那麼多“資本”能夠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去冒險。

《老子》:冒險有時候並非勇敢,而是莽撞


有時候,踏錯一步,便是萬劫不復般地難過。所以,冒險在一些情況下,可能並非勇敢,而是莽撞。

為了不“浪費”自己難得的“勇敢”,就需要在冒險前做一些準備,關於這些準備,我們可以從《老子》一書中,找到一絲絲蛛絲馬跡。

《老子》:冒險有時候並非勇敢,而是莽撞


《老子》一書有這樣一段記錄:

不知常,妄,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我們先來看看這段話的意思,這段話是說,如果不瞭解永恆,就會越軌亂動;越軌亂動就會遭遇到一些兇險的事情。如果一個人瞭解了永恆,就能包容萬物,包容萬物就可以坦蕩公平,坦蕩公平,就能夠做到普世周全,普世周全就可以與天合德,與天合德就可以與道同體,與道同體就可以永恆長久,一生一世不會有危險。

《老子》:冒險有時候並非勇敢,而是莽撞


要理解這句話,關鍵就是對“常”的理解,按照老子這句話的邏輯,“常”可以表示一種“永恆”的狀態,也可以表示一種永恆的存在。那麼,什麼的狀態是“永恆”,而且自身也一定程度上代表“永恆”呢?“道”。

我們要從老子這句話中整理出處世智慧,那麼,我們姑且將“道”理解為“規律”。

畢竟,在一定範圍內的“規律”,確實有常驗性,這某種程度上說,也可以認為是規律有範圍的“永恆”之體現。

《老子》:冒險有時候並非勇敢,而是莽撞


從為人處世上來理解老子這句話,老子一句“不知常,妄,妄作兇”則是告誡我們,在行動以前,要儘可能去了解事物,以求對事物的發展規律有一個瞭解,只有這樣,才不至於因為衝動,而陷入泥潭。

其實,老子是在強調的“客觀”。人因為有情感,有時候還真的沒有什麼辦法做到十分客觀去判斷一件事情,人總是不免帶有些主觀情緒的,尤其是在面對未知世界的時候,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大部分是自己的感性思維在發揮作用,說得通俗點,就是全靠猜。把自己的命運,交給運氣。

《老子》:冒險有時候並非勇敢,而是莽撞


但是,幸運兒在這個世界總是少數,大多數的我們,猜不贏,有時候還猜不起。所以,面對未知世界,僅僅憑著一股子衝昏頭腦的“勇氣”就往上衝,這是比較愚蠢的做法。

即便面對未知,也要想辦法儘可能去了解未知,以類似試探的方式,在迷霧中走出一條路,而不是憑著一股子熱血到處亂衝。

《老子》:冒險有時候並非勇敢,而是莽撞


也就是說,理性和冷靜,往往就看一個人對於規律,或者說對於“常”的把握。由此,老子智慧,可謂深刻。這裡僅僅是蜻蜓點水,小試牛刀。至於如何深入理解老子思想,就看各位下的功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