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疫情喚醒教育最本質的思考——生命教育


疫情喚醒教育最本質的思考——生命教育

2020年,本應靜待春暖花開,陽光普照的我們,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困在家裡,心也逐漸被灰霾遮掩,整個世界都籠罩著一種不安,一種恐懼,一種未知……在這種不安和恐懼裡,我們度過了一個多月,如今灰霾逐漸散去,我們隱約看得見陽光了。

但是,災難是雙面鏡,既能照出人之敬畏、奉獻、勇敢,也能照見人之貪婪、昏庸、無知。災難過後,人類的批判和反思也許更有價值。即將過去的疫情,戰“疫”過程都給我們留下太多讓人由衷感慨的地方。

開學之際,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學校紛紛開始網絡授課模式,讓學生在家裡上課。這個特殊的假期必將成為每一位學生的難忘經歷,陶行知說過,“生活即教育”,藉此機會,我們是否可以教給學生一些什麼?相比課本里的知識,我想此次疫情防控才是最佳教材,恰好喚醒我們對教育最本質的思考——生命教育。

常懷敬畏,善待自然

17年前,人類因為貪吃野味而惹來了“非典”。今天,前車之鑑並沒有讓人類引以為戒,歷史又重演,“新型冠狀病毒”再次給人類重重的一棒。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在自然面前肆無忌憚的慘重後果。

我們要讓學生知道,人類不是世界的主宰,因一己之私,一時之快而無限度地去掠奪自然,傷害自然,最後的懲罰必然會落到人類身上。

而且,我們有必要讓學生知道,不是因為發生了疫情我們才想到要保護野生動物,善待自然,而是因為這世上的一切生物都與我們和諧共生,息息相關。

疫情喚醒教育最本質的思考——生命教育

正如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法國醫學家、哲學家阿爾貝特•史懷哲所說:“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賴於其他生命和整個世界的和諧。人類應該意識到,任何生命都有價值,我們和它們不可分割。”

著名央視主持人董卿也說過:“傷害與被傷害,有時候也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傷害他人,有時候也意味著在毀滅自己。一切都在追求一種平衡,如果我們失去了平衡,那對不起,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我們常說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態平衡”,不也是在追求一種平衡麼?我們要對自然心存敬畏之心,尊敬她,愛她,如此,人類與自然方能和諧共生。

命運相連,共克時艱

在災難面前,沒有旁觀者,全人類都是“當事人”。病毒危機事關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疫情面前全世界人民的命運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H1N1不是美國專屬,埃博拉病毒不叫“非洲病毒”,SARS、新冠肺炎也不併不姓“中”。因為災難一旦發生,沒有誰能置身事外,唯有共同面對,共克時艱。

在這方面,中國一直都樹立一個不錯的榜樣。新中國成立以來,當世界發生重大疫情時,中國政府都在人員、資金、物資等方面及時提供援助,積極履行自身的國際主義義務。

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過程中,中國亦遵循國際合作理念。一方面加大國際疫情通報和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加強病毒、疫苗、試劑的國際聯合攻關,力爭及早推出疫苗,控制病情。

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強調的:“中方公開透明發布信息,用創紀錄短的時間甄別出病原體,及時主動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家分享有關病毒基因序列。中方採取的措施不僅是在保護中國人民,也是在保護世界人民”。

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是全球戰役,世界各國也紛紛採取行動,與中國攜手同行,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疫情喚醒教育最本質的思考——生命教育

世界衛生組織派出專家前往疫情爆發地武漢進行考察,為中國的抗疫給出寶貴且專業的建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向中國捐助疫情防控物資;蓋茨基金會捐助500萬美元,專門資助新冠肺炎的研發工作,並提供相應的技術和專家支持。

此外,各國科研機構和科學家也結成聯盟,與病毒賽跑,爭分奪秒研發有效的疫苗,以挽救更多患者。各國民眾除了為疫區和患者提供各種物質幫助之外,還以橫幅、信函、視頻等為載體,表達對中國人民的支持。

比病毒傳播更快的是愛與希望。在災難面前,世界人民互相支持,為疫區和患者提供各種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這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體現和最好詮釋。

逆險而行,實現價值

《慶餘年》大結局時出現了一句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話:“逆險而行,向死方生。獻給這世上所有平凡而勇敢的人,是你們用愛和希望讓世界更溫暖。”

疫情面前,多少人逆險而行,堅守使命。大家都說他們是英雄,是了不起的人。可是,這世上沒有天生的英雄,他們也只是一個個平凡人,只不過他們選擇在逆境中站出來,擋在其他人面前。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在家隔離的我們暫得“歲月靜好”,只因有人在前面為我們“衝鋒陷陣”,負重前行。

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得知疫情後馬上趕到第一線,領導高級專家組夜以繼夜地工作。同時,還有一批又一批主動請纓,奔赴一線的醫護人員。或許他們都是默默無聞的人,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逆險而行的人民英雄。


疫情喚醒教育最本質的思考——生命教育

那一封封感人的“請戰書”,帶著鮮紅的手印;那一個個奔赴疫情一線的身影,帶著義無反顧的決然;那一個個堅守崗位的白衣天使,心中定有大愛。還有那一個個我們不想聽到的噩耗,一定是有人帶著他的使命離開了我們。

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在疫情面前,在人類生命受到威脅之際,醫護人員用他們的行動書寫醫者之大愛。因為他們,我們相信2020年的春天一定不會遲到,冬天的黑夜儘管漫長,但永遠遮擋不住黎明的曙光。

是他們用鮮活的例子告訴我們,責任、擔當和奉獻是生命的價值體現。讓我們知道,在珍愛生命,與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諧關係,促進生命和諧發展的同時,又要賦予生命“價值”,提升生命的質量。

疫情在前,勿忘良知

社會就是最好的課堂。在“抗疫”這本教科書中,你能看到有人逆險而行,以身許國,亦能看到有人自私貪婪,渾水摸魚;有人捨生取義,力挽狂瀾,亦有人見利忘義,推波助瀾。

那個“一問三不知”的穿皮草的唐主任;那些定下“天價白菜”,大發國難財的人們;那些賣“二手口罩”,喪盡天良,唯利是圖的人們;那些故意往電梯上摸口水的,惡意搞破壞,唯恐天下不亂的人們;那些隱瞞病情,造成多人密切接觸,引發大量人員感染的人們……

災難面前,人性的自私與貪婪暴露無遺。我們要讓學生知道,有的人真的很壞,但永遠不要學他們。還有很多閃著光的人們值得我們關注,他們留下的溫暖足以支撐我們度過這個艱難時刻。

那個“口罩只送不賣”的海南海口的熱心店主;捐贈1.8萬隻口罩的湖南常德小夥郝進;在廈門街頭免費發放從越南帶回的4萬個口罩的湖南妹子……

這場疫情,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人世百態,它不加掩飾地袒露出人性的善惡美醜。但我們要相信的是,世間仍有美好值得期待與擁有。

災難面前,我們要告訴孩子們的是:不求捨生取義,但求別見利忘義,勿忘良知。希望祖國的花朵們都能心中有光,向陽而生。

疫情喚醒教育最本質的思考——生命教育

教育基於生命,教育為了生命。在這個特殊的開學之際,對青少年進行生命教育就是最好的開學第一課,讓學生既認識到生命的偉大,又能意識到其脆弱;讓他們在珍愛人類生命的同時,也能保護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鼓勵他們積極開發自身潛能,創造生命價值,提升生命質量。

結語:災難面前,我們都需要反思:人類並非萬物的主宰者,對自然要常懷敬畏之心,善待生靈;愛惜自己,同時也珍視他人的生命,在責任面前義不容辭;危機來臨,要科學理智地對待,不失本真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