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母乳成分能否促进肠道健康?


母乳是可以促进婴儿肠道的健康的,婴儿出生时肠道系统其实还不够完成,还需要继续发育,母乳的成分有利于促进婴儿建议肠道环境,这也是为什么1岁以内的婴儿不建议喂水的原因,如果给1岁以内的婴儿喂水,会劈坏母乳在肠道中建议的环境,从而损害婴儿的消化系统。因为母乳对于婴儿的肠道消化吸收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婴儿吃母乳期间哺乳期的妈妈还要注意乳头的清洁,如果是人工喂养还需要注意奶具的消毒,才不会影响婴儿的肠道健康。

母乳喂养不仅仅有注意婴儿的免疫力,抵抗力的建议,还有肠道环境的建立,对于孩子未来的健康乃至成人后的身体健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母乳对于婴儿的肠道健康影响很大,在婴儿未出生时,孕期女性的肠道健康对于孩子未来的肠道健康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肠道健康会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如果肠道不健康会增加抑郁症的风险,对于婴儿也一样,如果孕期女性经常出现便秘,那么顺产的孩子在产道中也会接触到这些细菌,会增加未来儿童自闭症的风险,所以孕期预防便秘也十分的重要。


人的免疫系统有很大的部分是在肠道中的,未来孩子的抵抗力,免疫力,出了与吃母乳有着重要的联系,与肠道健康也有十分重要的联系,比如孩子是否会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佳等问题,都应该先看看孩子的肠道健康是否存在隐患,再从营养素的补充上着手。


心理营养师程伟华


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多方面的宣传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不但对于新生儿的营养吸收,免疫力提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母乳喂养对于婴儿肠道菌群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和不提替代的作用,这也是提倡母乳喂养的重要原因之一。

先来介绍下新生儿肠道菌群建立的重要性

现在的研究普遍认为,当在目前子宫内时,新生儿的肠道是无菌的,而当婴儿出生后,从接触外界环境,甚至接触目前产道的那一刻起,婴儿就开始接触外界的微生物环境,肠道菌群的建立就已经开始了。

建立健康平衡的肠道菌群,对于新生儿来说非常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好的健康的肠道菌群系统,不但对于新生儿的消化道功能健康,免疫系统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时对于成年后个人体质,疾病抵抗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如果无法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肠道有益菌无法建立优势地位,而致病菌过度繁殖,则可能造成新生儿发生坏死性结肠炎的疾病,这种疾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儿的肠道菌群发展,通常分为3个阶段,一般0~14个月属于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婴儿的肠道菌群的发展期,通常在这个阶段, 我们很熟悉的“双歧杆菌”占有绝对的优势;15个月到2岁半期间,小儿的肠道菌群进入了过渡期,这时小儿的肠道菌群变得更加多样化,双歧杆菌的比例会逐渐减少,而从31个月开始,小儿的肠道菌群会进入稳定期,细菌种类的比例和变化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小。实际上,3岁以上儿童的肠道菌群,已经与成人的肠道菌群基本类似了。

我们的肠道内是一个巨大的微生态环境,里面包含了百万亿个细菌,成年人肠道内的这些细菌总重量可达1.5公斤左右,对于维持肠道健康,营养吸收,保护肠黏膜,保持免疫系统健康等多个方面,健康良好的肠道菌群,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婴儿期的肠道菌群建立阶段,打好基础,建立健康正常的肠道微生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母乳对于肠道微生态健康的重要性

母乳对于小儿肠道健康微生态系统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宝宝出生后,肠道内的益生菌形成来源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外界环境,二是母乳喂养,三是母乳喂养时母体表面的相关微生物。研究显示,小儿肠道内的有益菌群,有30%来自于母乳喂养传递的益生菌,10%来自于母体表面的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微生物。

健康的母乳喂养,不但可以有益于婴儿肠道内的有益菌补充,对于建立良好的微生态缓解,为肠道内的有益菌提供营养,甚至于有效防止致病菌孳生,母乳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外关于乳制品的相关研究报告中发现,母乳中所含的低聚糖(仅次于乳糖的第二大糖分),虽然不能被作为营养吸收,但它可以起到为肠道有益菌提供营养的重要作用,小儿肠道菌群的健康发展,与外界微生物益生菌的接触和摄入有关,同时也与肠道的内环境有关,母乳中的低聚糖成分、以及其他营养成分,可以为幼儿的肠道菌群建立,提供良好的营养和环境,在新生儿的肠道中,存在着一种特有的有益菌,婴儿型长双歧杆菌亚种(B. infantis),这种菌可以促进肠道产生一种酶,而这种酶还会进一步将母乳中的糖蛋白分解成低聚糖,为这个菌和其他肠道有益菌提供营养。

除此之外,母乳中所含有的乳铁蛋白,还会对肠道内有害菌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具有保护肠道黏膜,保持肠道有益菌群稳定性的作用。


李药师谈健康


母乳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活性蛋白乳铁蛋白(LF),是转铁蛋白家族中的一种铁结合糖蛋白,在母乳中的含量最高。对于婴幼儿而言,免疫系统要在1岁左右才能成熟,而这时乳铁蛋白是婴幼儿肠胃的第一道防线。

根据现有人群研究结果表示,母乳中的LF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婴幼儿的腹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LF对肠胃的保护,是通过抗微生物、促进肠道发育、促进铁吸收、免疫调节等来发挥健康效应的。

《乳铁蛋白婴幼儿健康效应专家共识》中指出:

LF能促进胃肠道中的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的增殖。这有利于改善婴幼儿的肠胃消化功能,预防肠胃疾病的发生,有助于营养的摄入吸收,从而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同时,LF可以保护肠道不被有害菌损伤,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这有利于预防由病毒引起的婴儿腹泻等常见疾病。

LF除了对肠胃有保护功能外,也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婴幼儿的呼吸道疾病、新生儿败血症等。

温馨提示:

婴幼儿喂养,母乳优先,它是最适合也是最安全健康的婴幼儿食物来源。


谢谢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被写作耽误的营养师


小宝宝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他的胃肠道非常的娇嫩脆弱,而对于这个时候的小宝宝来说,最好的食物就是母乳了。母乳不仅仅可以提供给宝宝充足的营养物质,还可以促进新生儿的肠道健康。

母乳成分之所以能够促进宝宝的肠道健康,首先是因为母乳里面含有大量的opo结构的脂肪,这是一种特殊的脂肪,非常容易被宝宝娇嫩的肠胃所吸收。



母乳中不仅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还有丰富的磷脂可以促进宝宝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而事实上,母乳的有益之处还有很多,里面含有的免疫抗体,可以提供给宝宝更多的免疫力,让宝宝不受外界病菌的侵害。

母乳里面有着大量的益生元,以及妈妈自身转移的益生菌,这些可以帮助宝宝的肠道,建立起健康的肠道菌群,对于宝宝今后的生长发育和肠道健康,有着不可缺少的的重要作用。

母乳中的黄金奶-初乳,可以说是宝宝最珍贵的礼物。初乳跟成熟乳相比,含有更高的蛋白质含量,更多的矿物质,大量的维生素,以及富有免疫活性细胞和活性调节物质,帮助宝宝建立健康肠道菌群,同时不会增加宝宝的肠胃负担。

所以,千万别因为初乳看着少,或者颜色发黄就不给宝宝吃,这可是花钱也买不到的!

@健康真相官#真相来了#


妇产科女司机飒姐


母乳是最适合宝宝的食物,营养成分最全面,也最容易吸收,还含有SIgA等免疫成分,因此,母乳喂养宝宝患腹泻、消化道感染、过敏等疾病的机会明显低于人工喂养宝宝。毋容置疑,母乳成份能够促进新生宝宝的肠道健康,我们要旗帜鲜明地鼓励推广母乳喂养。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母乳成份对肠道健康的重要作用。

分泌型IgA(SIgA)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SIgA,尤其是初乳中最多,早产儿母亲乳汁中SIgA比足月儿妈妈高。SIgA本质是一种蛋白质,跟我们人体吃进去的其他蛋白质不同的是,母乳中的SIgA在胃液中稳定,不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破坏,所以能够经胃“毫发未损”地进入肠道发挥作用。SIgA到达肠道后,可粘附在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封闭病原体,阻止病原体吸附在肠道表面,抑制其繁殖,能够预防多种有害病毒(如轮状病毒)、细菌引起的消化道感染。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在早产儿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它和肠道菌群引起的炎症有关,发表于Nature medicine(影响因素32.6)的一项研究[1]发现,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坏死性结肠炎的发病率明显低于非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母乳是新生儿IgA的主要来源,坏死性结肠炎的发展和IgA的减少有关。母乳IgA参与塑造了新生儿宝宝的宿主—肠道微生物群关系,是预防坏死性结肠炎的关键和必要因素。


<strong>


人乳低聚糖

母乳中含有人乳低聚糖(HMOs),是一类未结合复合聚糖,由5种单糖组成,目前已经发现上百种不同结构的人乳低聚糖。人乳低聚糖相当于一种“益生元”,对新生儿肠道稳态和免疫发育起重要作用。益生元的作用是给益生菌提供“食物”,能够被肠道有益细菌分解吸收,促进有益细菌生长繁殖。

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的一项研究【2】表明,轮状病毒阴性和无症状轮状病毒阳性新生儿妈妈母乳中的HMO结果相似,但两者与有症状轮状病毒阳性新生儿的显著不同。同时还发现,HMO增加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复制,增强针对轮状病毒的免疫反应,为婴儿提供更好的保护。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例子,还有研究【3】发现,母乳中含有的复杂微生物群落可以帮助婴儿建立、定植肠道菌群,而母乳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多样化与母体因素(分娩方式、胎次和BMI)、哺乳习惯以及母乳的其他成分有关。

<strong>

总之,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从不同方面证实了母乳内各种成份对于促进宝宝的肠道健康有明显的作用,临床上也可以看到,相比于人工喂养宝宝,母乳喂养宝宝消化吸收明显更好,很少出现消化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肠道过敏症状、病毒性肠炎等疾病。建议纯母乳喂养至少至6月龄,有条件可延续至两岁甚至更长,宝宝受益将更多更多。


参考文献:

[1] KP Gopalakrishna et al.Maternal IgA Protects Against the Development of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in Preterm Infants.nature medicine(2019).

[2] S Ramani et al.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Milk Microbiome and Infant Gut Microbiome Modulate Neonatal Rotavirus

Infec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2018)

[3] S Moossavi et al.  Composition and Variation of the Human Milk Microbiota Are Influenced by Maternal and Early-Life Factors.Cell Host Microbe (2019)





<strong>


悬壶小儿科


母乳成分可以促进肠道健康,因为母乳中含有溶菌素高,F噬细胞多,可以直接杀灭新生儿肠道内的有害菌。

并且母乳中含有的乳糖有助于乳酸杆茵,双歧杆菌生长。

母乳中乳铁蛋白含量也多,能够有效地抑制大扬杆菌的活性和生长,保护肠黏膜,使黏膜免受细菌侵犯,增强胃肠道的抵抗力。

另外母乳中还含有很多营养成分,

一是,母乳中含有的乳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最适合新生儿和早产儿营造吸收的需要。

二是,母乳中含有的半胱氨酸和氨基牛砍酸的成分都较高,有利于新生儿大脑的发育,三是母乳中还有的未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较高,且易吸收。

三是母乳中含有的钙磷比例适宜,糖类以乳糖为主,有利子钙质吸收。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不需要补钙。

四是母乳丰富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强宝宝呼吸道抵抗力,能增强宝宝的抗病能力。

所以,务必要坚持母乳喂养,并且,初乳的营养更加全面。




育儿生活达人


众所周知母乳喂养好。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 不仅是母乳, 妈妈乳头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也有助于宝宝的肠道健康。

  •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小儿科》刊上撰文说, 他们对107对母婴展开调查, 在宝宝出生第一年采集母乳、婴儿粪便和母亲乳头周围皮肤样本, 对这些样本进行细菌分析。

  • 结果显示, 母乳喂养的宝宝粪便细菌构成不同于喝配方奶粉的宝宝。

一般来说, 宝宝肠道内三成的有益菌直接来源于母乳, 另有一成有益菌来自母亲乳头周围皮肤。另外, 宝宝添加辅食后继续母乳喂养, 同样能收获大量有益菌, 促进身体健康。

  • 不过, 这项研究没有涉及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如何获得健康的肠道菌群结构。

  • 先前的研究证明, 宝宝早期形成健康合理的肠道菌群结构, 有助降低哮喘、过敏和肥胖几率, 促进新陈代谢, 增强免疫, 甚至能影响大脑功能。


参考文献

[1].美研究发现母乳喂养有助婴儿健康新证据[J].中国食品学报,2017,17(05):72.


子乐健康科普


首先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母乳相对来说对婴幼儿的肠道健康是有着一定促进和帮助作用的。

因为在婴幼儿时期肠道发育不完全,只能先通过母乳来摄入一些营养元素。

母乳中的母乳低聚糖是天然的益生元,能够为宝宝的肠道健康,尤其是益生菌环境,提供非常好的营养补充,可以促进一些有益菌的生长,让婴幼儿的肠道,菌群处在一个非常健康的状态。


国外的一项研究,针对于婴幼儿的肠道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1个阶段是发育期,他的时间是维持在出生后的第3个月到第14个月。

第2个阶段是过渡期。过渡期的阶段是在出生后的15个月到30个月。

第3个阶段是稳定期。稳定期指的是出生后的31个月以及以上。

在幼儿发展的3~14个月,这些肠道菌群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这个时候双歧杆菌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这个双歧杆菌也是我们人体内有益菌的主要代表。

同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肠道的发育越来越好,通过母乳的喂养,能够很好的强化婴儿的肠道健康。


那到底母乳喂养需要喂到多少岁呢?

针对这个问题的话美国的儿科学会推荐是母乳喂养,维持6个月到一岁,这个时间。

但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喂养的时间持续到宝宝两岁的时候会更好,而且我国的营养学会,也认为两岁,这个阶段是婴幼儿断奶的最佳时间。

同时在今天断奶的时间段,有慢慢的添加一些容易消化的辅食,以及补充一些相关的益生菌,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所以说母乳的喂养对于肠道健康的帮助还是挺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