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有人说,岳飞死于情商低,你怎么认为呢?

风停雾染在人间


封建时代、小农经济社会生产背景下,受传统“忠君爱国”儒家思想熏陶,“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灌输长大的升斗小民,谈何情商。不要把现代人的情感世界、精神分析移植到古人身上。真要有时光隧道,估计我们很多人都无法完成和古人的交流沟通


云粹滇风话古今


说岳飞总提“迎回二圣”的人,说明你们压根儿不了解岳飞!

岳飞之死,是八百年来各代史学家热门研究的话题,总结起来无外乎以下几点。

其一:岳飞不大听话

这个问题貌似在赵构的时代并不算什么问题啊?有宋一代官员的特色就是不听话,文官能当面痛骂皇帝,能写奏章从灵魂到肉体全方面贬低皇帝。即便如此詈骂君父,可是因为宋太祖留下的祖训:不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者,这些官员不仅不会被杀,还能既成名还得奖。

至于武将,不听话就更普遍了。在赵构做皇帝之前武将确实都很听话,正所谓“文官一句话,武将马上跨!”可是靖康之变后,情形大变,由于连年作战武将势力坐大,像宋高宗赵构这种皇位都不稳当的皇帝,谁还会听他的话!比如同时期的四大将之一刘光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此人无论是剿匪还是抗金,想干才干,不干就不干,赵构硬是拿他没办法,究其根源,还是因为人家手里有兵。所以听话与否,根本无关紧要!

其二:财政之争

岳飞等四大将,或者加上吴氏兄弟,成五大藩镇之势。不去说唐朝死于藩镇的前车之辙,只说当时赵构所面临的局面。南宋地域之小,作为一个正溯王朝来说已经不够格了。

尤其是战乱之末,加上花石纲之末,金兀术搜山检海捉赵构之末,已经等同于在废墟上重建国家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连年战争不止,军费开销巨大,五大藩镇时刻伸手要钱,这如何得了?尤其是各藩镇辖区内军政财三权全盘自负,各有土地、酒、铁、盐等国家物质出产,如此一来此消彼涨,赵构不收军权不撤三大将不杀不废韩、岳,眼见得国家将不国!

理由看似充分吧。可宋朝从来都是以钱买权高薪养官,甚至拿钱养饥民成军队,全额支付军人所有家属的国家。这是宋朝的立国之本。钱少了就杀人……而且杀到如此厚黑无耻凶残阴晦,只能说有几分道理,却不足以采信。

其三:上书请立皇太子

这是历年总结出来的第二大岳飞致死原因。具体经过是在公元1137年,南宋绍兴七年的九十月间,也就是岳飞上庐山守孝,奉旨不得不下山领军的两三个月后,那时他和岳家军的随军转运使薛弼一起去临安述职。

他们坐船去的,在路上岳飞某天很严肃地对薛弼说,他要做一件大事。之后岳飞经常一个人在船舱中提笔写字,内容不许任何人看。直到进入临安城,岳飞当面把写的东西念给赵构听。据记载,岳飞突然间失态,他的声音不再洪亮,他的手颤抖了,勉强把奏章读完,脸色已经变得死灰一样。

这篇奏章是请赵构册立皇太子。

赵构很安静地听完,很平淡地回答说。爱卿你很忠诚,可你是在外手握重兵的大将,这种事由你提出不合适。岳飞失魂落魄地出了宫殿。薛弼在他之后晋见,一见面赵构立即把刚才发生的事说了一遍,他希望薛弼一会儿下朝之后去见见岳飞。因为岳飞的神色间似乎不大高兴,需要人劝解一番。

第二天,赵构又把这件事告诉了当时的首相赵鼎。赵鼎大怒,严重鄙视岳飞的鲁莽粗陋不守本分,更进一步断定这一定是岳飞的某些乡村秀才出身的幕僚出的主意,本想着取悦朝廷,哪知道适得其反。以上即全部资料。纵观上述,每个稍有历史常识的中国人都会叹一口气,唉,岳飞,这事真是办拙了啊。国之将帅关注储君,这是最犯忌的事,怎么能轻易去碰呢,纯粹是找死!

所以岳飞才会在朗读中突然失态,这证明他当时才意识到这件事有多出格,后果有多么的严重。由此更能证明岳飞的多么的低能,要像小学生一样,送出状纸的一刹那,才知道自己的答案多荒唐。可是有一个细节一般人就不知道了,早在岳飞之前的6年,上虞县的县丞娄寅亮就曾经给当时正在流亡中的赵构上书,建议在宋太祖赵匡胤的子孙中一位册立为皇太子。县丞说得,岳飞说不得?很多人会说,对,就是县丞说得,岳飞说不得,因为县丞手里没有兵,说什么做什么都无关大局不敏感。很好,有道理,但真正的内幕要在下一个问题时综合来说,才知道对错。

其四:迎二圣回国

这是公认的岳飞最大的失败。他天天念着要把徽钦二帝救回来,真要是成功了,置赵构于何地,难道要把皇位让给老爹、哥哥吗?如果不让的话,置封建礼法于何地。尤其是当初他就任大元帅时的使命很清楚,钦宗是命令他带兵救人的,他可好自立为皇了,于情于理哪方面都站不脚。而岳飞念念不忘于徽钦,纯粹是自绝于赵构。为了皇位,赵构必杀岳飞。

这观点简直错到了唐朝去,只有唐朝人才会不知道宋朝事,稍微知道些史实就不会犯这个错误。事实是自从公元1135年,宋绍兴五年,宋徽宗赵佶死在五国城之后,岳飞就在任何场合、文字中绝口不提迎回二帝的事了。那不是因为徽宗已死,没法迎回,而是当时女真人有了个阴谋。他们声称要把钦宗或者钦宗的儿子赵诺送回开封,由他们重组宋朝,以此取代江南的赵构,建立所谓的宋室正溯。

在此前提下,岳飞怎么可能再提什么迎回二帝之类的话。那样,等同于配合金国,做女真人的应声虫。由此,岳飞在公元1136年之后,在任何场合都不再提迎回钦宗的话,在文字中也精心做过处理。比如就在请立皇太子风波的公元1137年,南宋绍兴七年的一份奏章里,写的是“……异时迎还太上皇帝、宁德皇后梓宫,奉邀天眷以归故园,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陛下高枕无北顾之忧,臣之志愿毕矣。”

说得多明白,只提棺材不提活人,只说天眷不说具体人,一切的终极利益都紧守赵构一人,岳飞在这方面是非常清醒成熟的。由此更证明了请立皇太子一事的真相,在金国欲扶植赵氏傀儡上台时,岳飞主动提议赵构立养子为皇太子,这是无可挑剔的忠诚!

所以,您看岳飞真的是因为死于情商低吗?显然不是,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还真是很难说!


李老师历史课


岳飞之死:千古直臣的悲剧。

什么叫做情商低?什么又叫做情商高?所谓的情商高就是会应付人际关系,所谓的情商低就是不会应付人际关系。是这样吗?如果将岳飞的死亡仅仅用情商的问题来解决,恐怕是不合适的。

难道岳飞不知道,住在豪宅里远远要比风餐露宿来的舒服?难道岳飞不知道,整天被美丽的婢女伺候着要比和一大群人挤在狭小的军营里舒服?难道岳飞不知道如果和投降派同流合污他将会像张俊一样受到投降派的优待,吃好,喝好,玩好?这一切他都知道,就算他不知道,难道他手下的幕僚也不知道吗?他明明知道宋高宗不想收复中原,他明明知道南宋统治集团想要偏安江南,可是他能和那些苟且偷安的腐朽统治者一样,过着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生活?

在内心深处谁不想过着有吃有喝有人伺候的安逸生活。哪个人在夜深人静是没有想象过做一个富贵闲人?以岳飞的功绩他完全可以有富贵,以岳飞的能力,他完全可以大把收敛金银财宝,然后大把大把的花销收买人心或者富贵奢华的生活?但是大丈夫生于天地间,难道真的只能为满足欲望而活吗?

情商在道德面前,的确很矮小;情商在理想面前,的确很龌龊。世界之大,既然有苟且偏安一隅,醉生梦死之人,那么就一定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民请命之人。秦桧站在了平安享乐的自私立场上,而岳飞则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站在了他的对立面!这不是情商问题,而是理想问题。

有人执着于金钱财富的现实享受,有人执着于崇高道义的人生追求。有人不怕自己遗臭万年,当然也有人希望自己名垂千古!

无论岳飞是为了什么,但有一点可以明确,他的所作所为将永远篆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闪耀着无尽的光辉;这是人格的问题,是理想的问题,而并不是情商的问题。


旧事旧人历史说


啥叫情商低?就是在人际关系中,屡屡让自己不爽或让别人不爽的能力。那么岳飞情商是高还是低呢?我认为是低的。但是岳飞是否就是死于情商低呢?可以说有很大的原因。下面我们就通过岳飞早年军中经历来一窥究竟。

一、副团长给皇帝上书,讨论国家大事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军俘获徽钦二宗和皇室成员北上,北宋灭亡。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赵构虽然启用抵抗派李纲为左相,但对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等人颇为器重。形势所逼,赵构准备避战南迁,时年25岁的岳飞不顾自己官职低微,向高宗赵构上书。

而李纲、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陛下之意……有苟安之渐,无远大之略……为今之计,莫若请车驾还京,罢三州巡幸之诏,乘二圣蒙尘未久,虏穴未固之际,亲帅六军,迤逦北渡。《宋史》

看这段史实很有意思,岳飞20岁的时候即1122年参加真定府敢战队,同年他的父亲去世,他回家守孝;1124年为了谋生,他又投奔河东路平定军;1127年岳飞转战曹州,因功迁武翼郎。武翼郎相当于现在的副团长,也就是说岳飞从新兵蛋子干到副团长用了3年时间,证明他很有能力。但是你一个副团长给皇帝上书,先不说你越了多少级?就问你知道朝廷是什么战略?皇帝有什么计划?部队首长是什么看法?你连自己的盟友都没搞清楚,李纲是力主抗金的,你却把人家归到投降派?投降派原本秉承的就是高宗的意思,你说人家违逆圣意?你让高宗御驾亲征,宋军有无实力和金军抗争?风险有多高?此次事件,岳飞得到了“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八字批语,并且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这里的岳飞,何止是情商低,这是态度不正,妄议朝廷,放到现在,早把你关起来了!

二、不听指挥,对抗组织,擅自出兵

1127年八月,岳飞第四次从军,隶属于名将王彦部下。当时军队驻扎在卫州新乡县的石门山,被金军所包围。王彦为避免被歼灭,下令谨慎出战。岳飞责备王彦胆怯,率领部下擅自出战。结果怎么样?宋军七千人被金军围困,只得狼狈逃窜,岳飞自己带领残兵转战太行山区。

抗声谓之曰:“二帝蒙尘,贼掳河朔,臣子当开道以迎乘舆。今不速战,而更观望,岂真欲附贼耶!”……彦兵寡,且器甲疏略,疾战辄不里,乃决围以出,其众遂溃。《要录》

岳飞这是什么行为?擅自出兵,违抗军令,不听指挥呀。要是胜利了还好说,将功抵过。可是你搞得全军溃散,你自己竟然带兵跑到太行山打游击去了。搁到现在,这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一个刺儿头。

通过岳飞早年的这两件事,我们能发现什么?他一心杀敌、拳拳爱国之心那是满满的,但是单凭侠肝义胆就能成事吗?单靠满腔热血就能胜利吗?无视组织纪律、不听领导指挥、对抗组织,这样的人怎能让高宗赵构放心?怎能让组织彻底信任?

当年一个刚进华为公司的北大毕业生,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就华为公司的经营、战略提出了不少意见,任正非怎么处理的?“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一个士兵连眼前的任务和敌人都处理不了,只顾着给将军提意见,带着部下去硬拼,这个仗还能打吗?

公元1141年,宋高宗命令岳飞班师回朝,怕岳飞不听,一日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岳飞痛心疾首地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同年十一月,岳飞父子死于风波亭上。岳飞到死也没整明白,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你岳飞打仗是为南宋朝廷服务的,是为宋高宗服务的,并非是你一个人觉得爽就万事大吉的。


水月观


岳飞要迎回二圣,向赵构问储,其意欲何为?岳飞割据湖北,总揽军、政、财及人事权,不允许中央插手,俨然半独立。其不听号令,不救友军,十二道金牌才能将其召回,即是明证。

岳飞被杀后,其地盘湖北由朝廷接管,岳家军由朝廷改编为国军,朝廷实力因此大为增强,势力直达西川,吓得本来准备在西川独立的吴氏兄弟也因此不敢造次。

此时,南宋在赵构与秦桧的励精图治下,百姓恢复生产,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对外贸易强劲,经济实力远超金国,此为抵抗金国的物质基础。

南宋国泰民安,反观金国境内,汉人不堪女真人压迫,纷纷起来反抗金国的统治,虽说未能动摇金国国本,但也使金军疲于奔命。

另外,金国西部有蒙古与西夏,亦为金国之大患,而南宋却可并力向北,以御金国。

岳飞对战金军时,并不是什么常胜将军,韩世忠与吴阶战绩皆在岳飞之上。金国也从未想过要趁岳飞被杀而南下侵宋,金国人又不是傻瓜。

淮河以南,在宋时水网密布,不适合骑兵作战,故以淮河为国界,也是金国军事力量的极限。

所以,岳飞被杀,并未给金国造成可趁之机,金国也就不可能趁岳飞被杀而进攻南宋。

《满江红》为后人所作,但岳飞确实文武双全。

赵构不杀岳飞,则湖北与四川必独立建国,则南宋岌岌可危。

岳飞不识时务,非要找死,可见情商不高。



当代曹植


大家好,我是吃瓜群众。
我来回答:有人说,岳飞死于情商低,你怎么认为呢?

个人认为岳飞情商很高,岳飞之死与情商无关。


1、岳飞干涉政务,是情商低的取死之道?错!

岳飞为什么干涉政务,要求赵构册立太子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金国曾经出过歪主意,要将虏过去的两帝的子侄作为傀儡皇帝,金国的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在质疑赵构这个帝位的合理性!那么这也体现了岳飞高情商的地方,他是承认赵构的帝王位置是合理的,这也就是岳飞要求赵构册立太子的原因。他是拐了一个弯,向着赵构表忠心,告诉赵构,我只是认你一个皇帝,其他的都不认,因为只有皇帝才能册立太子;

2、岳飞直捣黄龙迎接两帝是情商低?错!

岳飞曾经上个一个札子,其中写道:

异时迎还太上皇帝、宁德皇后梓宫,奉邀天眷归国,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陛下高枕无北顾忧,臣之志愿毕矣。

他为什么要北伐,就是为了解除赵构的后顾之忧,是对赵构表示忠心;另外迎接二圣就是顺手而为,而且他在这个札子中用了一个词“梓宫”,什么叫梓宫?就是皇上的棺材,换而言之,哪两个皇帝已经死翘翘了,还用什么抢赵构的位置。总不能从坟墓里面爬出来抢位置吧?

3、岳飞拥兵自重是情商低的取死之道?错

其实岳飞对于赵构的命令基本上的是千依百顺的,你说班师我就班师,你看那个所谓的十二道金牌,如果岳飞真的狠狠心可以完全不理会这十二道金牌,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但是岳飞还是乖乖的带着大部队跑回去;另外岳飞也曾经屡次要求自解兵权,一个拥兵自重的人,怎么可能老是这样要求呢?甚至在岳飞入狱的前一个月,岳飞的兵权基本上已经被解除了,这也说明了岳飞不可能拥兵自重。


总结一句:个人不认为岳飞是一个情商低的人


围观历史的吃瓜群众


回答问题前,我先发我之前写的一首诗:

怀岳飞

少年豪迈立大志,靖康之耻烙心间。

挥鞭过河捣黄龙,忠肝义胆照天地。

帝疑居功效韩信,奸相当道进谗言。

十二金牌诏令归,一腔热血风波亭。

举国皆悲失鹏举,天子只道莫须有。

日月长悬忠烈胆,千秋万世代代传。

岳飞死亡的原因不仅仅是秦桧的诬陷,和他自身有很大关系的。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被杀的原因之一在于赵构,直接原因是金国要求和谈的前提条件是杀掉岳飞。

岳飞之死,一定是出自皇上——宋高宗的意愿。朝臣网构岳飞莫须有的罪行,一方面有权力斗争的私利,一方面也是揣摩圣意。否则,皇上不想让他死,谁也扳不倒他的。

大凡国战,国内一定会有两派意见:主战与主和。宋高宗就站在主和派的一边。

为什么呢?

1、宋高宗对战胜金国没有信心。

宋高宗有严重的恐金症,金国掳掠徽钦二帝,连高宗本人也差点做了俘虏。后来金兀术南下,高宗一路南逃,从内地逃到海边,从海边逃到海上,差一点他的下场也和徽钦二一样了。虽然岳飞等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些局部胜利,但是在宋金的力量对比上,谁也不能说宋占了上风,战争持续下去,最终结果并不可预料。高宗担心继续打下去,惹怒了金朝,和谈的机会也没了。

只有议和,无论议和的条件多苛刻,高宗本人可以短时间内稳坐龙椅。

对于封建社会的皇帝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能够保证自己以及自己的后代坐稳皇帝的位子是最重要的。割让一些土地、赔付一些战争赔款,能够换来自己安享荣华富贵,这个买卖,在皇帝看来是划算的。

2、理想情况下,打败金国,然后又怎样呢?

南宋爱国志士总喜欢说“恢复失地,迎回二帝”。当时宋徽宗已死,宋钦宗还在世,如果恢复失地,迎回钦宗,高宗将何地以处呢,一国不能有二主啊。

3、猜忌武将。

宋朝自开国以来,就是重文抑武。手握兵权,镇守一方的大将,始终是皇帝的心腹大患。南宋中兴之将统帅的军队,有私家军的色彩(岳飞的部队被称为岳家军)。即使岳飞没有反意,架不住皇上猜忌。

宋朝的武将,一旦在战场上获得极大战功,赢得部众拥护,就会有朝臣提醒皇帝,勿忘当年宋朝开国皇帝兵变夺取后周政权的例子。宋朝自己的江山就是兵变的来的,后世皇帝不能不防。所以,厉害的武将,经常是被调离驻地给个闲职剥夺兵权。

如果战争继续下去,皇帝担心会失去对武将的控制。

秦桧谋求与金国议和,兀术向秦桧提出:“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你们日日夜夜求和,但是岳飞还在黄河以北和我们干架呢,你们必须杀了岳飞,才可以和谈)

秦桧替高宗答应了

接下来,网织罪名,诬陷岳飞谋反,就是他们最擅长的事情了。

岳飞根源在于不能准确理解赵构意图,他整天把直捣黄龙,迎会二圣,放在嘴边,二圣回来,赵构怎么办?再者,宋朝重文轻武,皇帝都怕陈桥病变在演,再加上苗刘病变惊吓,赵构更不放心武将了,反观

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就聪明多了。从这些来看岳武穆情商确实不高,但正是他的刚正不阿,才赢得我们敬佩。





一蓑烟雨任平生jkl


个人认为岳飞的死情商低只能算是其中的一方面原因。

其一,政治原因,当时金军一路南下,打破汴京城,虏徽钦二帝而归,人心惶惶。高宗皇帝赵构一路南逃,在应天府仓皇登基,重用岳飞等武将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待打退金兵,自然是要限制武将的权利,偏安一隅之心,暴露无遗!

其二,宋朝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登基为帝,之后杯酒释兵权,就是担心历史重演。所以,才行重文轻武的策略,終宋一朝,历代皇帝都对武将的权力进行严格限制,必将是武将领兵,文官监军,甚至有文官治军的现象!所以,打败金兵之后,高宗皇帝自然会限制岳飞的兵权!

其三,岳飞缺乏政治眼光,不懂圣心,更不懂讨好皇帝和当权派,心中只有精忠报国,只想直捣黄龙,迎回二圣,殊不知,二圣都是皇帝,迎回二圣,将高宗放于何处。何况搞不好关系只能让自己处处掣肘,更何况朝中又是小人当道,以至于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壮志北伐终成空。

综上所述,岳飞之死情商低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时代的悲哀,更是个人的悲哀!


华夏长河五千年


这样的认知太过于偏颇。

岳飞能文能武,武能立马沙场还我河山,文能知音少弦断谁人听。文武全才,怎么会情商低?

岳飞出身在河南,宋室南迁,岳飞的父老乡亲都沦落敌手,变成亡国奴,最为血性男儿怎么能不去解救。更何况岳飞是马革裹尸是最高的荣誉,怎么能不去讨伐失地。

而秦桧南京人,王氏嘉兴人,怎么能理解?

有人说岳飞立主渡江迎帝,甚至要迎回二圣,不顾及宋高宗的感受,拜托,连宋高宗自己都没有说我们就定都杭州了,杭州只是临时居住在此,这里是临安。

作为武将,军命不可违,可是最后成了政治操盘的牺牲品。



进山近美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世代种地为生,父亲名叫岳和,慷慨好施,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留出有限的粮食接济饥寒交迫的人。有人耕地时候把他家的地侵占了,岳和二话没说把地送给了他。有人借了他的钱,他也从来不去讨要。

岳飞出生的时候,有一只大鸟仿佛鸿鹄,旋绕在他家屋顶上空,所以岳和给岳飞起了这个名字,希望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有鸿鹄之志翱翔云中。不要像自己一样种一辈子地一事无成。可见岳和祖上肯定也贵过,所以有此家教。

所以岳家将里面将岳飞说成是大鹏转世。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大鹏皈依佛门之后是盘旋在如来头上的护法神。

岳飞刚满月,家里遭水灾,母亲抱着他坐在瓮中,大浪把岳飞母子冲到了岸上毫发无伤,人们觉着这孩子命真大,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岳飞从小有志向气节,沉默寡言,虽然穷但是喜欢学习,深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尤其喜欢读春秋和孙子。由于家里特别穷,买不起蜡烛,于是白天出去捡柴禾回家,晚上点了柴禾读书,通宵达旦,不睡觉。生有神力,还没到二十岁就能挽三百石的弓,张八石的弩。

岳飞的老师名叫周同,据说是卢俊义和武松的师父,还教过射死晁盖的史文恭,岳飞是其关门弟子。周同的绝活是箭术,可以左右开弓,岳飞都学到了。周同死后,岳飞每月的初一十五都去坟头祭拜。岳和看了很高兴,说道,如果你那一天为国所用,也一定会死在一个义字上。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武《兵法》。家贫 ,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岳飞的武功有了,但还不懂阵法。抗金宗泽说,你的勇武才艺,古代良将比不过,可惜你只喜欢野战,这不是万全之计。于是又要教给他阵图。但是岳飞不学。岳飞说,打仗就要随机应变,摆阵作战太被动,不是好战法。宗泽说,你说的对。

泽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以阵图。飞曰:“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泽是其言。

岳飞有一次与金兵战于太行山,单骑持丈八铁枪,刺杀黑风大王,敌众败走。还有一次驻军竹芦渡,与敌相持,选精锐三百伏前山下,令各以薪刍交缚两束,夜半,爇四端而举之。金人疑援兵至,惊溃。敌军五十万压境,飞所部仅八百,众惧不敌,飞曰:“吾为诸君破之。”左挟弓,右运矛,横冲其阵,贼乱,大败之。

其中还有好多战例不叙,总之岳飞大多数都是身先士卒以弱胜强的战法。他的军队中他就是战神,就是军魂,有他则胜,没他则败。

后来岳飞的名望动达天听,赵构亲笔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以赐之。可见精忠二字是赵构赐给他的。至于岳母是不是在他少年时就在他背上刺过精忠报国四个字,待考。岳飞母亲去世,岳飞给母亲丁忧,赵构多次下诏夺忧起复。岳飞多次上表请求居丧期满复出不许,只好听从诏令。毕竟忠孝忠孝,忠字当头,孝在其次。

赵构对岳飞也特别信任,曾经下令道:“听飞号令,如朕亲行。”但是蜜月期也仅止于此。当时秦桧党国,主和派占了上风,岳飞的志向没法实现,于是辞职回家给母亲守孝,赵构多次让他还职,岳飞力辞不就。赵构让钦差大臣在岳飞母亲的墓旁也搭了一座草庐,请不回来岳飞你们也不要回来了。六天之后岳飞来朝廷请罪,赵构温言安慰。

但是赵构的战略意图只是守住江南一隅,与岳飞的恢复中原分歧甚大。于是岳飞对赵构很失望,一次见到皇太子,大喜,跟人说:“社稷得人矣,中兴基业,其在是乎?”最近大火的电视剧说岳飞死在情商低,其实也并非全属谬论。比如这句话是岳飞这个身份的人该说的吗。

金兀术大军前来,带着王牌军拐子马。啥叫拐子马,就是水浒传里面的连环马,人马皆重铠,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岳飞也有对付的方法,不过不是钩镰枪,而是地躺刀。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第斫马足。拐子马相连,一马仆,二马不能行,官军奋击,遂大败之。兀术大恸曰:“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

由此可见岳飞不愧战神称号。临敌应变,不拘泥兵书战策。也不知道有没有写过一本武穆遗书。按说岳飞不是个喜欢研究战争理论的人。

岳飞有此一战,军心大振,中原人民看到光复有望,纷纷背叛金人,各地潜伏的豪杰并起,金军中也有好多伪军将领秘密投诚,要求反正。各地武装都打着岳飞的旗号,愿意听从岳飞号令。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其实此时中原还没有恢复,离黄龙府还差的远呐。岳飞以前的口号是收复中原,现在立马就要直捣黄龙了,这个步子是不是迈的有点大啊。不过这只是岳飞的私人志向,并非汇报赵构的官方说法。可是此举震惊朝野,在秦桧主和派的坚持下,赵构一日发十二金字牌,令飞班师。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岳飞班师回朝,中原人民遮马恸哭,诉曰:“我等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辈无噍类矣。”飞亦悲泣,取诏示之曰:“吾不得擅留。”哭声震野,飞留五日以待其徙,从而南者如市,亟奏以汉上六郡闲田处之。

从此王师再无收复中原的机会。陆游临死写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只可惜这得等到一百多年之后朱元璋的出现了。

但是中原的宋奸也不少。金兀术准备班师回黄龙府,有个书生拉住了他的马:“太子毋走,岳少保且退矣。”兀术曰:“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十万,京城日夜望其来,何谓可守?”生曰:“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岳少保且不免,况欲成功乎?”兀术悟,遂留。飞既归,所得州县,旋复失之。

岳飞回朝,力请解兵柄,不许,自庐入觐,帝问之,飞拜谢而已。

此时岳飞对赵构和南宋的主和政权已经彻底失望了。其实他最希望的,就是带着老婆孩子回家种地,像他的父亲一样平凡过一生。可惜天不遂人愿。之后岳飞的打仗其实是消极的。成了一名救火队长,火灭之后就按兵不动,等待下一步的命令。赵构对岳飞此时的情商高很满意,赐札,以飞小心恭谨、不专进退为得体。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金兀术跟秦桧写信:“必杀飞,始可和。”秦桧也觉着岳飞是自己主和大业的最大障碍,于是诬告岳飞和金人勾结,图谋不轨。岳飞听闻风声,屡次请求朝廷罢免自己兵权,于是赵构让他充万寿观使、奉朝请。万寿观使是个名誉职务,没有实权,就是每天上班签到领工资。其实此时的岳飞已经成了虎落平阳。可以说对秦桧和赵构都没有什么威胁了。

但是秦桧不死心,一心要搞掉岳飞。所以最后跪在了岳飞墓前。我就奇怪那些秦桧后人有啥脸面让自己这位无耻之尤的祖宗站起来。哪来的底气。此时的赵构并不想杀岳飞,因为留着有用,以后还得救火呐。金人真要打过来,靠你秦桧顶毛用啊。

于是秦桧让人诬告岳飞谋反,把岳飞父子下狱,飞笑曰:“皇天后土,可表此心。”裂裳以背,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案子审了两个月一无所获,到了年底,秦桧构陷了一些所谓证据,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儿子岳云弃市。籍家赀,徙家岭南。

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