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阿司匹林饭前吃好,还是饭后吃?4个用药误区很多人都会犯

在临床上,阿司匹林已应用逾百年,与青霉素、安定类药物并称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ASCVD)的基石类药物。

不过对于阿司匹林的运用,在近两年也是争议不断。2018年,在《柳叶刀》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这两大医学界的权威期刊上就刊登了两项大型临床试验的结果,指出<strong>对于心血管疾病危险中等的中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基本没有益处!

阿司匹林饭前吃好,还是饭后吃?4个用药误区很多人都会犯

而在最近,疫情期间,也有老年患者在家翻新闻时发现这一报道,于是,很多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开始慌了,他们问P教授:这个常用得不能再常用的药,究竟还要不要吃呢?

针对大家提出的质疑,今天,P教授请来了海军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心内科主任梁春,让他来给大家做出科学详细的解答。

阿司匹林是神药,“二级预防”地位不容动摇

在许多地方,阿司匹林被认为是抗炎、抗肿瘤的神药。美国常青藤达特茅斯学院的一位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我将身处荒岛,如果选择随身携带某一种药物的话,那么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阿司匹林。”

毫无质疑,阿司匹林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剂良药。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为例,这一疾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性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等。在我国,ASCVD引起的死亡占疾病死亡的40%以上。

为了合理应对这一疾病,专家们建立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针对心脑血管疾病<strong>一级预防包括防止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出现,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和下肢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随后发生的血管事件;

针对心脑血管疾病<strong>二级预防是通过有效的干预手段,防止疾病进展为心血管事件和防止再发生心血管事件。

阿司匹林饭前吃好,还是饭后吃?4个用药误区很多人都会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阿司匹林的“二级预防”地位不可动摇!

事实上,《2019 ESC慢性冠脉综合征(CCS)指南》也明确,对于高缺血风险、且无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应当考虑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联用第二种抗栓药物,用以长期二级预防。

而针对缺血风险较低的患者,在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一段时间且疾病稳定后,调整为单药维持。从目前的指南推荐和循证学依据来看,阿司匹林仍然是抗心脑血管的基石用药。

“一级预防”价值遭遇挑战,不是所有人都能用阿司匹林

尽管既往研究心血管事件显示,在“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地位不同一般,但我们也发现,“一级预防”尚未对阿司匹林的作用予以明确。

目前,对于无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需要经过严格的心血管风险评估后,再确定是否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换言之,只有在<strong>获益明显超过风险时,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才有意义。

而其中的主要获益主要是<strong>显著减少非致死性缺血事件,包括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缺血性卒中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致死性卒中);另外,主要风险则是显著增加非致死性大出血事件,包括胃肠道出血和颅内出血。

对此,临床上<strong>不建议下列人群服用阿司匹林进行ASCVD 的“一级预防”:

1、对于<strong>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未定具体界限)但出血风险低的40-70岁成人,可考虑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mg,每日1次,口服)作为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一级预防药物。

2、对于<strong>70岁以上的成年人,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日75-100mg,每日1次,口服)不推荐用于ASCVD常规一级预防。

3、对于<strong>出血风险高的成年人,无论其年龄如何,均不推荐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mg,每日1次,口服)作为ASCVD一级预防药物。

阿司匹林饭前吃好,还是饭后吃?4个用药误区很多人都会犯

许多人认为,阿司匹林不但具有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平时合理服用阿司匹林还能有效预防心肌梗塞,此外,还可以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等。但是,不得不说,在选用这一药物之前,一定要看看是否是适用人群。

不听信网络谣言,科学看待阿司匹林

其实,在中国,阿司匹林在临床的使用十分普遍,不少人甚至主动要求医生给自己开具阿司匹林。但是,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合理使用呢?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有许多人没办法厘清。最后,针对一些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我们一同来进行辟谣。

一问:医生,人家说这个药是伤胃的,所以我不想吃?

答:大可不必如此。阿司匹林在它发挥机制的过程中会对胃粘膜造成直接刺激,可以直接引起胃粘膜病变甚至导致出血;但用于抗栓作用的阿司匹林剂量较小,对于<strong>没有胃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可以安全使用,不过仍需注意用药过程中有无胃肠道不适。

阿司匹林饭前吃好,还是饭后吃?4个用药误区很多人都会犯

同时如果您有胃部疾病病史,尤其是胃溃疡、既往有过消化道出血等,则在医生处方此类药品史需要向医生提供这类病史以便调整用药

二问:阿司匹林这么伤胃,我是不是应该餐后吃?

答:当然不是。由于阿司匹林对胃粘膜可以造成直接刺激,因此目前的常用剂型为肠溶剂型,即利用特殊制药工艺使得药物在肠道才会溶解吸收,因此我们要让药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越短暂越好,所以<strong>建议空腹服用,可以在晨起或睡前服用。

三问:长期服用阿司匹是否可以选择吃一天停一天的服药方式?

答:一定不行。以冠心病为例,通常,在患者出院之前,医生会跟患者交代清楚,阿司匹林加上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strong>至少需要连续服用一年。

如果在服药期间,患者发生了其他急性疾病需要救治的情况无法继续服用药物,那么,也要在三个月后才可以考虑暂时停用药物。可想而知,如果患者出现自行停药的情况,会导致较大的危险。

四问:阿司匹林可以掰开服用吗?

阿司匹林肠溶片<strong>必须整片吞服。如果掰开服用,会使药片在胃部被溶解,使药物本身被胃酸破坏,亦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作用,并且药品无法抵达肠道发挥疗效。因此将肠溶片碾碎后服用不仅会降低药物疗效,有的还会引发药物副作用。   

除非在特殊情况,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可嚼碎后服用。

最后,P教授再次提醒大家:即使阿司匹林是神药、良药,也不要能乱吃,用药必须遵医嘱!

本期辟谣指导专家:海军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 心内科主任 梁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