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孩子做口算题还在掰着手指,数学会学不好吗?

游书斌


先不说能不能学好,先分析一下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特点中,具体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逻辑虽然在迅速发展,但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就是说还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他们在学习口算或者是“几加几”时,经常性的用手指计算,是符合思维发展的,他们在运用形象思维加强理解,是没有错的。

那么怎么可以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呢?我们可以作用一年级数学中学到的三种方法来帮孩子提高计算速度。1、“破十法”。13-2=11中,可以把13分成10和3,3-2=1,10+1=11。

2、“平十法”。在14-8=6中,把8分成4和4,14-4=10,10-4=6。

3、“算减法想加法”。12-7=5中,想:7+5=12,所以12-7=5。

低年级儿童在行为和心理上还带着学前儿童的特点,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慢慢完善。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和帮助,让他们顺利度过人生转折点,为小学阶段打好基础。


云朵儿老师


大家好,我是小学班主任张老师。

从教二十几年,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小学生一二年级掰手指头符合年龄特点和思维规律。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思维形式以直观形象为主。幼儿开始认识事物时都是以直观形象为主,比如认识“苹果”,我们都是拿实物🍎让孩子认识的,不可能让孩子认识汉字“苹果”,然后通过实物🍎认识汉字“苹果”。小学生一年级开始学数字“123456789”,也是通过实物来认识的。学习“10以内加减法”,首先是通过实物加减,然后用掰手指的方法计算。

其实,用掰手指方法计算也是一个进步。

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慢慢的来。

小学生思维以形象直观为主,中学生思维以抽象逻辑为主。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这是一个慢慢的渐变的过程,必须加强思维训练。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首先是学会“凑十法”和“破十法”,学会了这些方法,孩子再算简单的数基本上不用掰手指了。

由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是一个渐变过程,要加强训练,要注意方法,不能操之过急。


小学班主任张老师


孩子做口算题还在数手指,数学会学不好吗?我认为未必,要看在哪个阶段。如果在上幼儿园,数手指口算,并不会对以后学数学有多大影响,因为孩子学习数学,接触数学都是从数手指,或者其他具体的实物,图片来让孩子理解。所以数手指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是不主张长期数手指,还是需要过渡到抽象,这样才能锻炼他的计算速度,才能更好的口算。

如果到了一二年级,孩子还需要数手指,对计算非常不利,影响整体口算速度,你数手指的时候,别的小朋友可能已经算了好多题了,到了50以内,100以内数手指不可能完成了,除非学过珠心算,要不然不够数。对今后学习数学有很大影响,所以建议父母多带孩子练习练习10以内的分与合,我在以前的回答中,也多次提到过,关注我可以看看我以前的回答,很详细,也很实用!这里我就不详细解答了!

最后,你家孩子口算能力不是太好,对于学数学有影响,但是这个影响是可以逆转的,从现在开始,背加减法口诀也好,背数字的分与合也可以,只有多做多练,口算能力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陪读妈妈谈教育


孩子的思维是从具象到抽象慢慢过渡的过程,加减法思维的形成就符合了这个规律的发展。

表象水平

借助实物增减学计算

在这个水平的小朋友,需要借助自己看到的、可操作的身边实物,才能进行加减运算。

直观水平

借助实物做计算

当小朋友可以利用实物来进行加减后,很快就会出现一个非常有意思、也很常见的现象——掰手指。而这个阶段,是小朋友必须要经历的。

半直观水平

借助动作做运算

当我们问孩子 2 + 3 等于多少的时,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孩子嘴上说 3,然后点一下头,说 4,再点一下头,说 5。像这样,以一个数字为起点,再接着数的方式称之为「半直观水平」。

概念水平

不需借助物体就能进行运算

小朋友看到算式的时候,已经能完全理解算式中「符号」和「数字」的意义,不需要借助动作或物体就能进行数字和数字之间运算。孩子才真正意义上的学会了加减法。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小小思维家


群主好,我是欧林,很高兴为你解答。

话说我解答过几个相似问题,但是像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让我非常的欣慰。大家不是在一味地排斥数手指头,不是一味的去给出什么拆十法凑十法,而是给予理解鼓励或肯定,非常好!!!!

我的观点也是一样,不要刻意地去纠正孩子做口算题数手指头,特别是幼小衔接之前的阶段。

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多让孩子去做题,多多熟悉10以内的加减,让他了解到底什么是十进制。

10以内的加减法,没有任何的技巧就是多做题,最后达到脱口而出的水平。

20以内的加减法,在熟悉1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多做题,孩子自然就会了解凑十法,拆十法。

不要着急,多多鼓励,我们那个年代学习数学是没有什么凑十法,拆十法。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的去考察孩子的数学,比如买东西碰到20以内的加减,让孩子自己去处理。



漠菲


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我觉得如果是小孩子,口算掰手指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这是他的思维发展过程,现在掰手指说明他还脱离不开实物去思考,通过一定量的训练,会逐渐好转,最后不用手指就能计算。

掰手指不用特别的担心,但如果孩子已经训练了很久,仍旧在掰手指,可以试试让孩子把手背在后面去掰手指,试着让他不去看。

再说说对数学学习的影响。计算能力只是数学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对计算的不擅长并不能说孩子对数学的学习会不理想,但从长远的看,计算是数学的基本技能,会在数学学习中经常性的使用,所以是需要孩子较好的掌握的。说白了就是计算不好不等于数学不好,但计算掌握的好,对数学学习有促进作用。


数學李老师


这得分多大的孩子了。我来具体分析一下。

6岁之前:上一年级之前,好多孩子数学和计数都是靠手指,这没什么不好的,这是孩子将抽象的数字具体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要去纠正,可以慢慢去引导,比如,可以引导孩子用笔在纸上写、画。

6岁之后:上一年级以后,孩子开始接触20以内甚至100以内的口算,如果这时还在用数手指的方法,对他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都没有好处,其实一年级开始就会学习一些计算方法,比如“凑十法”、“破十法”,让孩子掌握好这些方法,逐渐拜托用手指数数。

但是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刻意或者强制孩子不用手指数数,要循序渐进。



Xu老师


关于这位朋友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掰手指”进行口算和“学好数学”之间应该没有必然直接的因果关系。掰手指进行口算,表面上看这是一种不符合口算要求的学习行为,但是在没有熟练的掌握口算方法之前,何尝不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学会正确的口算方法,熟练的掌握口算技巧,提高口算能力,这只是学好数学知识很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因此,掰手指进行口算并不是决定能否学好数学的关键条件。

只能这样说:掰手指进行口算,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口算方法、不能熟练进行直接口算的一个具体体现。所以,问题的落脚点和重心应该放在怎样学会进行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

在整个小学阶段,高、中、低各年级对于口算的要求各不相同。

对于低年级的口算,加减法主要是“凑十法”和“拆十法”为主,乘除法主要以熟记“九九乘法表以”为主。而中高年级的口算除了以上两个方面以外,更要侧重于简便方法的熟练应用。其中要涉及到一些运算定律、性质等等的应用技巧。

学习好数学,是需要培养多种的能力。欢迎大家沟通交流,共同提高。谢谢!


宁静思远


那是没有找到方法。只要孩子凑十借十学会,十以内加减法熟练,那么可以试着让他算一百以内两位数加减法,开始算题可以按十以内加减法列算式计算那样慢慢训练,比如94+3,十位数不动,算个位,4+3=7,然后90+7=97,又比如93-9,看个位数不够减,然后十位数借1,算13-9=4,十位数9-1=8,答案84,又比如95+9,先算个位数5+9=14,再算十位9+1=10,十位个位数和在一起,104,慢慢练,慢慢教,不要把进位,退位加减法看的太复杂,按十以内算,孩子多练练,时间久了就像我家这个神兽一样。一百以内50道题一分半左右搞定,特佩服……


视频算的6吧,算个位,十位数不动,直接写答案,按十以内算的,全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49000acede5fede86d\

诸葛筱蝶


题主家长请不要悲观!慢就是快,快反而会慢。那些不用手指头的学生,很可能是把X-Y=Z的计算结果给记住了。你家孩子用手指头算,是真真正正地在计算,相信他(她)以后不用手指了以后,会算得比别人还要快。

我帮题主分析如下:

01 孩子计算用手指,是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自然现象

“数”是抽象概念,没那么容易懂的。懂得越慢,理解得越深刻牢固。“数”的产生与身体密切相关,古今大多数民族都是用五根手指头来命名数字“5”的,有的民族把“二”叫做“眼睛”,比如“和眼睛一样多的狗”这二个句子的意思是“两只狗”。孩子就是人类的童年啊,我们要容许孩子用手指头,慢慢地感受、体会和理解数字。

02 动动手指,帮助孩子发展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数学智力

数学是思维游戏,越是高等数学、现代数学,越是以抽象思维为主,但不经过具象思维(也就是具体的、依靠形象进行的思维),成人的抽象就是无根的,不扎实的,最终会塌陷的!孩子用手指头计算,就是在扎扎实实地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根据脑科学原理,手指刺激会转换为额叶--枕叶--颞叶脑区的固定复觉信号,帮助快速解决问题。

03 大数学家也有动动手指头的习惯

牛娃专列专门介绍过,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他的父亲是数学家,据翁帆介绍,杨振宁有一个坚持了一辈子的工作习惯:

““他静静坐着或者躺着,举一只手,在空中比划着。我问他:‘你在做什么呢?’他说:‘我把正在思考的东西写下来,这样就不会忘了。”

杨振宁为什么不用心算,而要用手指头凌空比划呢?想明白了这点,我们就大胆鼓励小朋友用手指头做数学题吧!

所以,劝家长放心大胆地让孩子用手指辅助计算。手指用熟练了,可以试试在脑海中想象和模拟手指法,也就是心算。孩子用手指并非数学学不好。从数学考试角度看,这样是比较慢,但从数学思维发展的角度看,非常正常!

----------------------------------------

朋友们多支持啊,有时间关注牛娃专列,一起加油。我会结合我的所学和经历,努力提炼好的学习方法,支持父母和学子们更上一层楼。你的留言我都会一一回复,希望和大家多交流,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