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皮膚是如何幫我們抵禦病毒的?瞭解這幾點很重要


你知道嗎?每平方釐米皮膚上,大約居住著上百萬個微生物。

皮膚的展開面積大約兩平方米,包裹著我們的一切“內在”。皮膚就像天線一樣,聯絡著我們與外部世界,發送、接收——影響著我們的感知。它是欲之所求,是我們的邊界層,是容納我們生命的寶瓶;同時,它也是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們遼闊的群落生境。

儘管如此,也很少有人清楚皮膚究竟意味著什麼,它如何運作?它為我們承擔著多少至關重要的使命?它怎樣幫我們抵禦病毒等外部威脅呢?


酸性保護膜與微生物


首先,皮膚就像刷了一層酸性鍍膜的磚牆,將危險的入侵者們阻擋在外,比如病原體、有毒物質、過敏原等。同時,它還是 天然人體空調,發揮著隔熱保暖,防止水分過量蒸發導致機體乾枯的作用。

皮膚是如何幫我們抵禦病毒的?瞭解這幾點很重要

廣告中經常出現這樣的場景:一個氣質姣好的清純美女,用手指輕輕拂過自己天鵝絨般細滑、微微泛光的肌膚,此時,悅耳的畫外音響起,開始向您介紹一種可以保護皮膚天然酸性保護膜的潔膚皂。一塊兒肥皂也能行?還有,皮膚的酸性保護膜到底是什麼?


與其在廣告裡找答案,不如去請教化學實驗員,他(她)會告訴您:酸溶液的pH 值很低,大約為1~2 ;鹼溶液的pH 值則很高,大約為 11~14 ;pH 值中性為 7,比如水。


下面的例子可以讓您更好地理解酸鹼度:具有強腐蝕性的硫酸十分危險,其pH 值低於1。有趣的是,緊隨其後的是我們的胃酸,pH 值約為 1~1.5,在厚厚的黏液層與弱鹼性黏液的保護下,我們的胃倖免於胃酸的腐蝕。檸檬汁的pH 值為2.4,醋酸 為2.5,陰道內部為3.8~4.5。人體皮膚表面的pH值為4.7~5.5, pH 值 6.5~7.4 的唾液已具有弱鹼性,皂液的pH 值為9~11, 氫氧化鈉溶液的鹼性最高,約為14。


由此可見,皮膚的酸度雖不具腐蝕性,但明顯已呈酸性;皮膚的酸來自角質細胞廢料、皮脂、汗水等新陳代謝產物。汗水中含有乳酸與其他酸性物質,類似於很多護膚品承諾的“輕度刷酸磨皮”效果。這些酸性物質分佈於我們的角質磚牆,不僅可以降低皮膚的pH 值,還會凝結水分提供給最上層的皮膚,因此被稱為 “天然保溼因子”。同樣,渴望賺錢的日化行業也想仿製保溼因子,造出 “保溼霜” 銷售給顧客。


皮膚的 pH 值如此重要,與在它上面生活的有機物密切相關。皮膚就像一條堅硬的石子路,這裡沒有相親相愛,而是充滿了激烈的巷戰。由病毒、真菌、蟎蟲及其他成百上千種細菌組成的各 大幫派,長年馬不停蹄地相互競爭牽制——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微生物們。


人類微生物群系經歷了上百萬年的演化,構成現在體內外所有病原體的總和,它們分佈在皮膚、口腔、生殖器、肛門以及腸道內,其中只有1/4 來自人體本身,其餘75% 則是定居在我們體內外的 “客人”。每個人身上都生活著不計其數的細菌, 大概是世界總人口數的上千倍。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皮膚上的微生物群系有時甚至要比早已為人熟知的腸道菌群更為重要。多虧了不同菌落間的相互牽制,我們的皮膚才不會發炎。作為微生物的寄主,皮膚的酸性環境為它們提供了良好的氣候與舒適的棲息地。每平方釐米皮膚上,大約居住著上百萬個微生物短客與 “常住民”,作為回報,微生物會守衛我們的健康,沒有它們後果將不堪設想。


它們生產抵禦入侵者的防禦武器,發揮抗生作用,通過與人體其他抗體的合作,在我們的防禦系統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有的甚至還是免疫系統的教練。可以想象,沒有微生物, 我們將變成弱不禁風、手無寸鐵的軟骨頭。此外,病原體以群落出現的方式,反倒有利於免疫系統將其迅速識別出來,從而確保只向 “壞人” 發起攻擊,避免連累擁有居留許可與賓客待遇的有益菌落。微生物對人體來說不可或缺,而完好無損的酸性保護膜則是這些小客人的最佳培養基。


石石相壘:皮膚保護屏障


通過堅實牢固的保護層——皮膚保護屏障,表皮將入侵者抵擋在外,這或許是它最重要的工作了。那麼這堵 “圍牆” 是如何形成的呢?來,湊近點,讓我們仔細看看錶皮的結構:它由四種不同的 細胞層構成,分別是 “幼兒細胞層(基底細胞層)”“青 春期活躍生長層(棘層)”“成人層(顆粒層)” 以及一層死去的細胞 (角質層 )。所有表皮細胞都初始於幼兒細胞,以四星期為週期,從基底細胞層逐漸向上推移、 角化、變形,直到成為頂部的屏障層,表皮細胞也就從內到外漫遊完了自己的一生。

皮膚是如何幫我們抵禦病毒的?瞭解這幾點很重要


依次來看:地下一層(表皮)的支撐層是一種穩固的波浪狀薄膜,“幼兒細胞” 們愉快地排排坐在上面,第一步,它們會成熟為青少年,也就是棘層。過去的組織學家們在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前,都會先將標本在福爾馬林裡浸泡加固,這會導致細胞縮水, 變成又小又硬彼此緊密相連的細絲,多刺的外觀就好像是海星與海膽的 “混血兒”。生產堅固的角蛋白,即眾所周知的角質,是棘層細胞重要的畢生使命,因此,棘層細胞在術語裡又叫作角化細胞。角質不僅組成了毛髮與指甲,對於構建堅固的皮膚保護屏障,角質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後,細胞繼續成熟,進入第三階段——顆粒細胞,成為忠於職守的成年人。此時的表皮細胞達到最高生產力,潛心製造內含脂肪、角蛋白與其他蛋白質的“小球” 來填充自己。至此,職業生涯圓滿結束,表皮細胞將邁出具有決定性的下一步:築牆。


怎麼個做法呢?——以身殉職。不要傷心,對此我們無需悲慟。顆粒層細胞死去後會轉變為角質層細胞,形成抵禦外界侵擾的保護屏障。通過觀察死亡細胞我們會發現,它們沒有細胞核;而沒有細胞核,細胞就無法工作,無法新陳代謝,更無法進一步成熟。細胞核承載著人體所有的DNA(遺傳基因),而DNA在細胞與有機物中掌握全權。在角質層中,我們找不到一丁點兒細胞核, 有的只是一片死寂⋯⋯


藉助顯微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堅固的角質細胞(即角質)就像小磚塊,雖微型袖珍,但非常堅實牢固。這些迷你穩固、沒有生命的角質細胞與類似混凝土的物質相嵌,緊緊地黏合在一起, 可以有效杜絕異物乘虛而入。據此,皮膚醫生將這一結構命名為 “磚塊混凝土模型 ” 。(譯者注:又稱 “磚牆結構”。)

皮膚是如何幫我們抵禦病毒的?瞭解這幾點很重要

這裡的混凝土來自之前提到的顆粒細胞小球,當顆粒細胞漸 漸死去變成角質細胞層時,細胞小球會將自身內部寶貴的蛋白 質與脂肪遺產一併洩出。從護膚霜廣告那裡您一定有聽說過 “本品含有珍貴的神經酰胺”,簡而言之,此類產品試圖模 擬出皮膚屏障脂質。在下一次護膚品大采購前,您應 該知道: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科學家,更別說是日化生產商,能成功一對一仿製出生理脂質,事實上也真的只有人體本身才能合成。


倘若皮膚保護屏障受損甚至穿孔,將會發生什麼呢?答案是:致敏原、病原體和化學制劑等入侵者們,會趁機穿過磚牆結構間的裂縫,在皮膚深處橫行肆虐。此時,組織液將無法被正常封閉,會大量溢出體外。失去脂肪和水分的皮膚會漸漸失去光澤,乾枯起皺,通常還會開始瘙癢。雪上加霜的是,此時還可能出現細裂紋樣的乏脂性溼疹,乃至更嚴重的過敏性接觸性皮炎。因此,保持角質層的屏障功能,在所有護膚措施上享有絕對優先權,在它受損時也應及時修復。


如果想放棄化學制劑,拒絕乳化劑、香料、防腐劑、色素, 崇尚物美價廉、簡單清爽的護理方法,不妨試試阿德勒博士書中列舉的這些:


家庭皮膚補救法


皮膚是如何幫我們抵禦病毒的?瞭解這幾點很重要


* 選編自《皮膚的秘密:關於人體最大器官的一切》,部分語句有所調整,更多精彩內容請查閱原著


《皮膚的秘密:關於人體最大器官的一切》


皮膚是如何幫我們抵禦病毒的?瞭解這幾點很重要


打開皮膚的秘密之鑰!

瞭解身體內在的生命之書!

硬核知識+人文撫慰,

重塑你的護膚三觀, 刷新美的認知高度!

心靈滋養與科學護膚的終極指南!


《皮膚的秘密》是阿德勒博士為大眾所寫的第一本皮膚科普讀物。區別於其他美膚化妝手冊,它不是一本魔法書,無法向您透露命運的秘密,也不能讓您立刻變得完美無瑕疵,更多所涉及的是關於皮膚的奉獻、靈魂、使命與氣息。當皮膚出問題時,您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原因以及科學的處理方法。

另外,阿德勒博士還鼓勵您建立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愉快生活!



皮膚是如何幫我們抵禦病毒的?瞭解這幾點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