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如果重回18歲,我希望有人告訴我,這12條簡單實用的心理學知識


如果重回18歲,我希望有人告訴我,這12條簡單實用的心理學知識

人們都說,一個人要想快速成長,要儘早接觸這滾燙的人生,看那人群湧動,看那浮華人世,去經歷,去犯錯,去成長。

但事實上,有的人才20歲卻經歷了很多,這些經歷讓他能夠為人處世恰到好處,所過之處如沐春風;而有的人年過40,還是各種拎不清,溝通辦事效率極低。你想讓自己更瞭解自己和他人嗎?那就多學一點心理學吧。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和意識的科學,以下12條簡單實用的心理學知識分享給你:

1、 不要隨便接受別人的饋贈

接受這樣的饋贈,會讓你在無意識中接受不平等的交易。比如超市裡的免費試吃,街邊小販的先嚐後買,印度宗教克利須那協會公眾場合強行贈送的禮物等等,都是在設法讓人產生一種虧欠感。

即使你曾經很討厭不請自來的推銷,一旦接受了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饋贈,好感變得不再重要,你內心虧欠感產生的心理壓力能極大地提高自己順從他人

的概率。

2、 人們會愛上將要失去的任何東西

人們對於失去某種東西的恐懼比對獲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發人們的行動力。這便是著名的稀缺原理,它對於人們確定事物價值時,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數量有限、最後期限等都是在告訴潛在消費者:別想太多,儘快買。這種擔心失去既得利益的心理就像催化劑一樣,讓你覺得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從而迅速做出購買的決定。

事實上,那些優惠政策一直都會有,只不過以不同的方式呈現罷了。

理解這一點,會讓你做一個理性的消費者。

3、 想讓別人說話算話,不能只靠制度,而是要公開承諾

人人都有一種言行一致的願望,因為言行一致代表著靠譜、有信用,有邏輯性,這在商業社會是最有價值的個人無形資產,誰也不會冒險違背承諾和一致理論,因為這可能會被認為是腦筋混亂、表裡不一甚至是精神錯亂。

一旦我們做出一個選擇,或採取某種立場,內心和外部的壓力就會迫使我們按照承諾說的去做,並想法設法地以行動證明自己先前的決定是正確的。

因此要想讓別人說話作數,應該讓他當眾做出承諾、籤軍令狀或目標書,以便起到約束和督促的作用。

4、 人人都喜歡熟悉的感覺

熟悉的感覺即意味著安全感,人都會傾向於喜歡跟自己相似的、熟悉的以及喜歡自己的人,對於喜歡的人提出的請求自然也是難以拒絕。

如果你想讓某個人接納你,你可以用老鄉、同一所大學、類似的專業等方面尋找相似之處,增加別人對你的喜愛和認同。

5、 不是路人冷漠,而是多元無知導致人們施援時的猶豫

在局面模糊不清的時候,人們都傾向於觀察別人在做什麼,並下意識地認為大多數人的行為是正確的,這便是多元無知的心理學現象。

就像新聞報道的騙子拐賣兒童婦女的作案手法,就是假裝跟受害人是吵架的夫妻,旁人因為不清楚具體的情況,只能選擇觀察別人是怎麼反應的,結果每一個人都在想別人應該會幫助他們,導致所有人都無動於衷。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當你處於這樣不利情形時,你要明確指向某個人來幫你,這樣被幫助的可能性會增大很多。

6、 人們會無條件的相信權威

一個行為正確與否,跟它有沒有意義、公不公正、是否符合道德標準等沒有關係,只要它來自更高的權威,那就是對的,人們也總會無條件的相信和服從。

著名的米爾格拉姆實驗曾公佈了一項駭人聽聞的心理實驗結果,在權威的命令下,成年人幾乎願意幹任何事情,比如向弱者施加高強電壓,即使他需要承受著良知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備受折磨。

當然了,這個權威也可以是領導、行業大牛、教授等等,需提高警惕。

7、 不要給自己負面的心理暗示,因為它可能會真的實現

自我應驗預言是心理學著名的理論,指的是如果人對某個事件的發生有所預期,並且他接下來的行為是建立在這些預期上的,那麼這件事的發生會比沒有預期更可能成真。

自我應驗預言對我們的生活影響之巨大是超出想象的,任何一個成年人都不是突然崩潰的,而是由生活中無數瑣碎的小事引發的自我否定,以及他人向我們釋放的破壞自我的信號,一遍又一遍地攻擊者我們的心理防線導致的。


如果重回18歲,我希望有人告訴我,這12條簡單實用的心理學知識

8、 周邊環境不斷重複的行為決定了你對自我的認知

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的實驗,相信大多數人都聽過。

研究者隨機挑選20%的學生,並告知學校的老師這些學生智力超群,八個月後,這些學生在IQ測試中取得了高得多的分數。

這是為什麼呢?經研究發現,在隨機挑選的樣本里,因為研究人員賦予的“天才學生”標籤,使得老師對樣本學生的態度及言行上有了轉變,經常性地給與他們更多回答問題的時間、更多的表揚以及更多的耐心。

如果父母日復一日不斷地否定你,用近乎完美的標準要求你,做不到便變相地挖苦你,嘲笑你,那註定會讓你自卑、消極。

幸運的是,當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可以有意識地改變對自己的認知,並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主動給他人留下正面的印象,改變他人對你的態度,遠離經常給負面評價的環境,進而幫助我們改變自我預期。


如果重回18歲,我希望有人告訴我,這12條簡單實用的心理學知識

9、 別人成功是偶然,自己成功是必然

別人遭遇不幸或失敗時,人們常常將問題歸咎於對方個人的因素,比如能力差、好吃懶做;而當自己遭遇失敗時,卻將問題歸咎於外在的因素,比如時運不濟、別人的故意刁難等,卻很少去思考自身的問題。

這種認知偏差在職場中隨處可見,比如對工作要求嚴格、連小細節都不放過的領導被你認為是有“強迫症”,因此對於領導的批評不置可否;同事詢問工作流程及進度,你卻認為他是在有意刁難自己,百般不配合等等。

當你在一家單位呆久了,這些思維缺陷很容易被領導察覺,領導會覺得你的格局如此之小、沒有潛力,同事會覺得具有這些思維的人不值得深交,進而嚴重影響了領導和同事的信任以及職場中的人際關係。

其實,每個人都有長處和不足,當自己因為不足而失敗的時候,不要急於為自己找藉口,承認自己的不足,不斷地完善自我,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就會讓別人對你刮目相看,並把這種肯定信號傳遞給你,進一步幫助你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覺,成為你變得更好的推動力。

沒有人能夠定義你的存在,除了你自己。

10、 白熊效應

當人們試著不去想某件事(如白熊)的時候,反而會比沒有控制自己的思維時想得更多。這種反彈現象在自己心煩意亂、疲勞或緊張的時候最為嚴重。這就是白熊效應。

應對方法是告訴大腦你要做的事情,即要正著說自己要做什麼而不是反覆強調自己不要什麼。比如把“不要再看電視劇,不要宅在家裡了”改成“每週三次運動,保持身體健康”。


如果重回18歲,我希望有人告訴我,這12條簡單實用的心理學知識

11、 對事件的解釋方式會影響一個人未來的成就

比如兩個同事在辦公室遇到了部門領導,便跟領導打招呼,領導卻沒有任何回應。

這時一個同事會覺得領導之所以忽視自己,是因為自己業務能力差、性格太孤僻、不受重視、存在感太弱。

他也許不會因為這件小事懷恨在心,但其歸因方式會讓自己情緒低落、異常沮喪,因為個人能力、性格等內因,工作環境等外因是穩定的、具有整體性。他在潛意識會覺得這些因素很難改變,會影響所有的事件。

基於這樣一個心理狀態,這個同事每當遭受失敗的時候,就會在心裡否定自己:“唉,我果然能力不行,幹什麼都不成。”於是,他便提不起工作的興趣,開始消極怠工。

而另一個同事則輕描淡寫將事件歸因於領導專注于思考問題,可能沒看到自己等外部因素。當然了,這個外部因素是偶然的、不穩定的、可變化的因素,不會影響其對自我的評價。

這樣樂觀的歸因風格一旦形成,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他就會一如既往地秉持飽滿的情緒,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努力做到更好。

而不是在不良情緒中消耗自己的能量,更不會因為這個挫折影響他完成其他重要任務,從而進入一個良性的自我驅動和反饋的正向循環。

個人的歸因風格對應的解釋類型會影響你的情緒——內疚、有信心或者沮喪、聽天由命,進而影響自己的動機——努力前進還是鬆懈放棄,而你的動機決定了你將如何行動,進而決定了一個人能達到的人生高度。

12、 習得性無助

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和史蒂文·梅爾在上世紀60年代末期進行了習得性無助相關理論基礎的首次實驗。

具體的實驗就不贅述了,感興趣的可以自行搜索。這個實驗的大致意思是當實驗組的狗狗多次嘗試從籠子中躲避電擊失敗後,你再把它放入可以稍微一跳就能躍出的籠子裡,並且實施電擊,就會發現這個狗狗儘管渾身發抖卻還是一動不動地承受著痛苦。

這些狗狗基於自己之前努力逃脫的經驗,認定自己不管怎麼努力也無法躲避電擊,於是便放棄了嘗試。

後來,在對人類的相似實驗觀察中,也發現了類似的實驗結果。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那麼多人連嘗試都不願意,甘願沉浸在自己的狹隘認知裡度過碌碌無為的一生,究其根源在於深植心中的無力感。

即使是成年人,神經元細胞也在不斷地生長,也就是說人的大腦始終具有可塑性,當我們承擔起解決所有問題的責任,開始行動起來,才能真正獲得自由。

很多時候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沒有花費足夠的時間精力去解決這個問題,只是任他在那裡,每次被刺痛的時候才會想起,自己還有個問題沒解決。而我們也習慣了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狀態,心安理得的過著充滿抱怨、混亂、任人擺佈的生活。


如果重回18歲,我希望有人告訴我,這12條簡單實用的心理學知識

【紀年的任意門】文章均為原創,作者系頭條號簽約作者,熱愛閱讀,專注於將最有價值的知識和觀點傳播給更多的人。關注我,持續進化,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