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什麼樣的血壓才算高血壓?

粉紅色


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特徵(收縮壓大於等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於等於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徵。

病因

遺傳因素

大約60%的高血壓患者都有家族史。目前認為是多基因遺傳所致,30—50%的高血壓患者有遺傳背景。

精神和環境因素

長期的精神緊張、激動、焦慮。受噪音或不良視覺刺激等因素也會引起高血壓的發生。

年齡因素

發病率有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高的趨勢,40歲以上者發病率高。

生活習慣因素

膳食結構不合理,如過多的鈉鹽、低鉀飲食、大量飲酒、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壓升高。吸引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為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藥物的影響

避孕藥、激素、消炎止痛藥等均可影響血壓。

其他疾病的影響

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甲狀腺疾病、腎動脈狹窄、腎臟實質損害、腎上腺佔位性病變等。

分類

原發性高血壓

是一種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而病因尚未明確的獨立疾病,佔所有高血壓患者的90%以上。

繼發性高血壓

高血壓的症狀

1,常見有頭暈、頭痛、頸項板緊、疲勞心悸等,僅僅會在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後發生血壓升高,並在休息後恢復正常。

2,還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肢體麻木、夜尿增多、乏力等表現。多數血壓在清晨活動後可迅速升高,出現清晨高血壓,導致心腦血管事件多發生在清晨。

3,當血壓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劇烈的頭痛、嘔吐、心悸、眩暈等症狀。嚴重時會發生神志不清、抽搐。短期內會發生嚴重的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和病變。如中風、心梗、腎衰等。症狀與血壓升高的水平並無一致的關係。

4,出血。較少見,由於高血壓可致動脈腦硬化,使血管彈性減退,脆性增加,故容易破裂出血。其中以鼻出血多見,其次是結膜出血、眼底出血、腦出血等,在大量鼻出血的病人中,80%的患者有高血壓。

預防高血壓

1,定期量血壓

可以及時發現血壓狀況,若是高血壓前期,可以經由調整生活狀態和飲食來改善。避免演變為高血壓。

2,低鹽飲食

限制鹽分攝取是控制高血壓的重要指南,降低飲食中的鹽分以減少鈉的攝取,可以有效降低血壓。

3,生活規律

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睡眠充足、避免超時工作。

4,控制體重

體重越重,血壓有越高的現象。因此控制體重為預防及改善高血壓的方法之一。

5,規律運動

運動可以降低血壓,控制體重,降低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也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運動有緩解壓力的功能,避免因長期壓力引起高血壓。

6,戒菸戒酒

香菸不僅會讓血壓升高,長期吸菸會導致小動脈硬化,讓血壓持續惡化。

預防高血壓飲食

全穀類(糙米、全麥麵包等)

番茄或深綠色蔬菜,吃新鮮水果:素食者的血壓都很低,蔬菜中有可以降低血壓的成分,水果和蔬菜裡面的抗氧化劑可以增加某種類似荷爾蒙物質的分泌,使得血管擴張、血壓下降。

以低脂、脫脂牛奶取代全脂牛奶

吃白肉,少吃紅肉

選用植物油

飲茶。茶多酚可以防止維生素c氧化,有助於維生素c在體內的有效利用。

高血壓患者平時生活中要多注意,在飲食方面,作息方面,和心情方面都有格外注意,有任何高血壓症狀都有引起重視,以免造成嚴重後果。血壓是可以降低的,不要有壓力和焦慮。


魯南製藥


對於成年人來說,不考慮低血壓,正常血壓就是收縮壓小於120mmHg,舒張壓小於80mmHg,這是最理想的血壓。如果收縮壓在120~139或舒張壓在80~89,這就叫正常高值血壓,這就需要警惕了,再不注意就真的是高血壓了。

高血壓是指收縮壓大於或等於140,舒張壓大於等於90,但高血壓根據血壓水平高低分三級,1級高血壓是指收縮壓140~159或舒張壓90~99;2級高血壓是指收縮壓160~179或舒張壓100~109;3級高血壓是指收縮壓大於或等於180,舒張壓大於或等於110。

如果只是收縮壓大於或等於140,但舒張壓小於90,那就是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因為這種高血壓常發生在老年高血壓患者當中,所以又叫老年性收縮期高血壓。它是因為老年人血管彈性變差,血管在心臟舒張時不能充分擴張來存住部分的血液,導致舒張壓會在正常範圍內甚至變小,因此老年人要經常吃一些可以軟化血管的食物,適度運動,保持血管彈性這對維持血壓正常有很大的意義。

對於正在服用降壓藥的患者,即使目前血壓正常,也算是高血壓。高血壓患者必須長期堅持服藥,不能一看到血壓穩定了,就自行停止服藥或是不在固定時間服藥。

有很多高血壓患者在剛診斷為高血壓的那段時間,很重視自己的病情,不光按時服藥,而且要十分注意生活習慣。但當血壓長期穩定後就會變得鬆懈,出現不按時服藥,或是某天比較忙,今天干脆就不吃了,有的病人吃完藥後,沒有及時去買,導致沒有連續用藥,在沒有吃藥的那段時間,血壓會突然升高,很可能發生心血管的意外,十分危險。

還有些病人對服藥有些誤會,認為是藥三分毒,能不吃就不吃。曾經有個病人,本來是上午七點吃藥,結果他七點量了個血壓,發現正常,他就會晚點吃,問他為什麼,他說這樣可以讓上一次服用的藥充分發揮藥效,等藥效正好發揮完,血壓準備上升時,他再吃藥,這就不對了。因為吃了藥之後,藥物並不是馬上起作用的,必須經過消化吸收,藥物才能起效,因此高血壓患者即使血壓正常也要每天規範服藥。

關於高血壓的診斷,是用經過校準的水銀柱血壓或電子血壓計,在安靜狀態下,測量上肢肱動脈搏動部位的血壓。測量時首先檢查血壓計水銀柱是否在“0”點。被檢者做在椅子上,保持肘部,血壓計的“0”點與心臟在同一水平。如果非同日測量三次血壓值收縮壓均大於或等於140mmHg或舒張壓大於等於90mmHg便可診斷為高血壓。另外,左右上肢的血壓相差10~20mmHg。如果左右上臂血壓血壓相差過大,那就說明一側鎖骨下動脈及遠端有阻塞性病變。

是否為高血壓,不能僅憑1次或2次血壓測量值,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隨訪,進一步觀察血壓變化,避免偶然性。


波波醫生說健康


我們平時所說的理想血壓是120到80,正常血壓是130到95。超過130以上,就屬於高血壓。而如果再往上高的話,有140以上就比較嚴重,需要平時服用降壓藥,如果出現了頭疼頭暈這些情況就更不能忽視了,需要及時的治療。

高血壓的發病率目前在我國還是比較高的,有的人是因為家族遺傳引起的,而有的是因為後天性自我飲食不注意引起的,但是有很多人還是不知道高血壓到底是怎樣一個概念。因為高血壓的正常範圍還是有很多人不瞭解,所以不能清楚的瞭解血壓到底多少算是正常,如果來判定它的分級,那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高血壓分級都有哪些?

1、正常標準:我們人體正常的血壓是高壓120,低壓是80。如果再受壓縮的話,那麼就是120到149左右,這是高壓,低壓是80到89。這個是正常範圍之內的標準。超過和低於這個數據的患者都是有一定的疾病了,需要及時去檢查了哦。

2、高壓標準:我們判定高血壓是收縮壓大於等於140,或者舒張壓大於等於90,那就是高血壓,也就是我們說的低壓90,高壓140就屬於高血壓。這裡說到的就是高壓超過140就是高血壓,而低壓超過90也屬於高血壓。

3、醫學分級:1級高血壓:(輕度)收縮壓140~150或舒張壓90~99,2級高血壓:(中度)收縮壓 160~170或舒張壓100~120,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140和 舒張壓<90。

我們平時所說的理想血壓是120到80,正常血壓是130到95。超過130以上,就屬於高血壓。而如果再往上高的話,有140以上就比較嚴重,需要平時服用降壓藥,如果出現了頭疼頭暈這些情況就更不能忽視了,需要及時的治療,因為高血壓會引來各種各樣的疾病,千萬不可忽視。



鑫麗宸


目前我國採用的標準:

正常血壓:收縮壓〈120毫米汞柱和舒張壓〈80毫米汞柱)

正常高值:收縮壓120~139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80~89毫米汞柱

高血壓:收縮壓≥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90毫米汞柱

以上分類適用於18歲以上任何年齡的成年男女。

如何測量?

不在同日內,但在每天同一時間,用同一血壓計做2~3次測量,取3個血壓讀數的平均值。測血壓前,應靜坐10分鐘,飯後不要立即測血壓,15分鐘內不吸菸,半小時內不喝茶、咖啡,不飲酒,測量的頭一天晚上不熬夜。測血壓時,還應定位(如坐位或平臥位,測量部位與心臟同高)。如果排除了導致血壓一過性升高的因素,測得的血壓值每次都在140和(或)90毫米汞柱以上,那就是高血壓了。因此,偶爾在家量血壓為140/90毫米汞柱,不能就診斷為高血壓。運動後的高血壓如果不是過高,而且休息後很快恢復,也不能診斷為高血壓。




心血管劉醫生


心臟的收縮、舒張交替進行,推動血液在心臟和血管組成的密閉循環系統內持續流動。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壁造成的側壓力,就是血壓。理想的血壓是<120 / 80 mmHg。

兩上肢的血壓可有輕度差別,若兩上臂的血壓差別較大,應按高的一側的血壓值來診斷高血壓和評估療效。

脈壓是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差值,正常為 30~40 mmHg,脈壓增大是動脈硬化的一個指標。

無論是健康人還是高血壓患者,血壓都有晝夜節律的變化。白天,人體較活躍,身體需要更多的氧和營養,相應地需要大量的血液來輸送,血壓就高些。夜裡睡眠時只需最小限度的氧和營養,血壓就低些。

季節和環境溫度的變化會使血壓波動,冬季血壓水平要比夏季高些,血壓也會因運動、排洩等活動和興奮、緊張、憤怒等情緒變化而升高。健康人血壓暫時升高會很快恢復,如果出現慢性血壓持續較高的狀態,就成了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為主要特點的臨床綜合徵,是多種心血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動脈壓的持續升高可導致靶器官如心臟、腎臟、大腦和血管的損害,最終導致這些器官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壓也是一種隨年齡增加而增加的疾病,老年人群中有較高的發病率。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如下:

1、 一級高血壓為收縮壓140-159mmHg,舒張壓90-99mmHg;

2、 二級高血壓為收縮壓160-179mmHg,舒張壓100-109mmHg;

3、 三級高血壓為收縮壓≥180mmHg,舒張壓>110mmHg;

4、 血壓越高,危險程度越高,此外,分級後,根據患者危險因素,再進行低危、中危、高危分層。

測量非同日三次以上!


醫雖小道而性命攸關


1、正常標準:我們人體正常的血壓是高壓120,低壓是80。如果再受壓縮的話,那麼就是120到149左右,這是高壓,低壓是80到89。這個是正常範圍之內的標準。超過和低於這個數據的患者都是有一定的疾病了,需要及時去檢查了哦。

2、高壓標準:我們判定高血壓是收縮壓大於等於140,或者舒張壓大於等於90,那就是高血壓,也就是我們說的低壓90,高壓140就屬於高血壓。這裡說到的就是高壓超過140就是高血壓,而低壓超過90也屬於高血壓。

3、醫學分級:1級高血壓:(輕度)收縮壓140~150或舒張壓90~99,2級高血壓:(中度)收縮壓 160~170或舒張壓100~120,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140和 舒張壓<90。

我們平時所說的理想血壓是120到80,正常血壓是130到95。超過130以上,就屬於高血壓。而如果再往上高的話,有140以上就比較嚴重,需要平時服用降壓藥,如果出現了頭疼頭暈這些情況就更不能忽視了,需要及時的治療,因為高血壓會引來各種各樣的疾病,千萬不可忽視。



外賣小哥阿斌


導語: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高血壓患者人數已經上升至2.45億人次,我們似乎離高血壓越來越近,而高血壓是已經公認的可能誘發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風險因素,如我們熟悉的心梗、腦梗、冠心病等等,控制好血壓,是預防心血管疾病這一“死亡殺手”的主要措施之一。

那麼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到底是什麼?

去年,美國將他們國家的高血壓診斷標準進行了更改,調整至130/80mmHg,而我國在2018年了公佈了最新版的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即《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中指出,我國高血壓的定義及診斷標準不變,即:

在沒有使用降壓藥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測量診室血壓,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

高血壓的分級標準如下:

特別解釋下其中的“或”字,是指收縮壓或舒張壓其中一項超過上述的標準也屬於高血壓。同時在血壓測量的中,不同方式會有不同的標準,而診室血壓是臨床上診斷高血壓的常規放法,此外動態血壓、家庭血壓儀等也是輔助監測血壓的方式,它們的標準如下:


如果發現出現高血壓問題,需要及時與醫生溝通血壓情況,瞭解血壓風險程度以及評估是否存在其他風險因素,如高血脂、高血糖等問題,積極採取生活方式干預,調整飲食及生活習慣,必要時聽從醫生醫囑使用降壓藥物,不建議以主觀心態自行去決定是否用藥,配合醫生儘快把血壓控制在標準範圍內,且可以長期穩定的保持住。

對於高血壓患者的不同情況,降壓的目標會有所不同:

  • 80歲以上患者血壓控制在<150/90mmHg
  • 65歲以上患者<140/90mmHg,耐受情況較差可放寬到<150/90mmHg。
  • 糖尿病患者控壓目標:<130/80mmHg,老年患者按上述標準。
  • 冠心病患者:<140/90mmHg,耐受情況較好可控制在<130/80mmHg,一般不建議舒張壓降的過低。


上述標準只是一個參考值,具體的降壓目標需要結合實際的身體情況等多方面評估,醫生會根據評估結合確定高血壓的治療方案及降壓目標,所以規範化的治療是每個高血壓患者都需要遵守的,以控制血壓、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為目的是患者與醫生都期待的結果。


謝謝閱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被寫作耽誤的營養師


人群中血壓水平呈連續性正態分佈,正常血壓和血壓升高的劃分並無明確界線。高血壓的標準是根據臨床及流行病學資料界定的。目前我國高血壓定義為收縮壓≥140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根據血壓升高水平,又進一步將高血壓分為1~3級。

1級:收縮壓140~159mmHg,舒張壓90~99mmHg

2級:收縮壓160~179mmHg,舒張壓100~109mmHg

3級:收縮壓≥180mmHg,舒張壓≥110mmHg

當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屬於不同分級時,以較高的級別作為標準。以上標準適用於男、女性任何年齡的成人。


醫學科普999


血壓正常範圍是90-140/60-90mmHg。如果血壓高於140/90mmHg就是高血壓,如果血壓低於90/60mmHg就是低血壓。血壓受情緒,環境,睡眠,飲食,運動等很多因素影響,所以保持穩定的生活工作環境,規範的生活方式對於身體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要多加註意,平時要多做戶外有氧運動,如保健操,慢跑等。


掛號通


血壓年輕人正常血壓在高壓120左右,低壓80左右,老年人正常一般都在高壓在135左右,低壓在85左右,都是正常的,根據年紀如果超過這個數,即時到醫院尋找醫生查出血壓高的根源,並積極治療的防併發症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