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聖光集團總裁周運傑:關鍵時刻,企業一定要有責任和擔當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王俊生 見習記者 高君曉 萌友 張俊昌 文/圖

“生產企業是抗擊疫情的軍工廠,多生產一件產品就是對醫護人員和人民群眾多一層保護,多一層安全屏障。希望你們開足馬力,保質擴量增加生產!”2月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調研國家醫療防控物資保障平臺時,與聖光集團總裁周運傑視頻通話對聖光集團提出了期望和鼓勵。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聖光集團連續奮戰二十多天,克服諸多困難,開足馬力全力保障了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供給,為疫情防控作出突出貢獻。

克服困難 保質擴量增生產

“國家的困難就是企業的責任。我們要克服一切困難,不講條件、不講理由,能多生產一隻口罩、一件防護服,就能為醫務工作者和疫區人民多建立一道生命防火牆。”聖光集團總裁周運傑說,1月21日(臘月二十七)集團就成立了疫情應急領導小組,迅速開展復工工作,1月22日(臘月二十八)防護用品生產復工。

然而,由於春節放假,很多工人都已回老家,21日下午趕到工廠裡的工人並不多。如果工人不能晚上趕到廠裡,必然會耽擱第二天的復工。周運傑當即表示:“就是一個一個接,也要把工人都給接回來。”就這樣,21日當晚,車間工人全部召集回廠參與復工生產。

隨著疫情的發展,聖光集團的防護用品產量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保質擴量增生產迫在眉睫。

“建議立即從外地購買口罩生產設備,加大購買防護服原材料力度,爭取把產量在短時間內提高上來。”經過思考,周運傑向工信部駐企特派員表達了自己的建議。最終在工信部的協調下,聖光集團成功預訂了一批設備、進廠了一批原料,並在郟縣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僅用半天時間,就解決了近百人的衛材車間招工難的問題。

爭分奪秒 與時間賽跑

“周總,您好。給您彙報個事情,去口罩機廠家學習的5個師傅已經安排好車輛了,他們今天晚上就可以出發了。”“趕緊給他們5個人定飛機票,坐飛機去廠家。”“可是周總,訂飛機票費用太貴了,不划算。”這是當時集團設備部經理彭朝輝向周運傑彙報著維修工學習事情的對話。

“當時很不理解,車輛都安排好了,為什麼要改坐飛機呢? 後來才知道,此次派員工去廠家學習,任務重、時間緊,集團是想讓大家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學習,儘快學以致用增加產量。”彭朝輝說。

“因為一條線3個人,一臺機器3個人在開,如果出來一個人的情況下,就會影響整個工序,也有可能有的設備就要停在那了,影響產能,所以大家都是在吃飯點的時候,才休息一會兒、去趟衛生間,爭取寶貴的10來分鐘,爭分奪秒的去生產。”口罩車間工人石慶芳告訴記者,原先一條生產線,一天產量只有2萬多件,現在產量已經達到了6萬多件。

聖光集團總裁周運傑:關鍵時刻,企業一定要有責任和擔當

關鍵時刻 企業要有責任和擔當

隨著口罩防護服產量的日益增加,聖光集團的防護用品除了用於國家統一調撥之外,還有一部分的盈餘。周運傑提議,隨著產能的提升、產量的增加,把這些盈餘的口罩和防護服按照成本價投放給省內各級醫療機構、疾控中心、戰略簽約的市縣合作單位。

當時,部分高管提出了質疑的聲音,認為公司要有盈利,不是用來做公益的,這樣做大家都喝西北風。然而,周運傑解釋說,目前國家發生重大疫情,醫護工作者和疫區人民隨時都冒著生命的危險,企業就應該為國分憂,決不能賺取國難錢、黑心錢,“我們每個人都要提高政治站位,在國家需要的時候,要拿出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現在市場上由於防護用品緊缺,被一些不法分子炒作,防護用品價格高達數十倍,造成了國家資產大量損失,我們以成本價銷售,可以非常好的遏制哄抬物價的出現,有利於市場的穩定。”周運傑告訴記者,截至2月24日,他們已累計向武漢疫區輸送防護服23.286萬件、一次性醫用口罩500.43萬隻。下一步,聖光集團將聯合平煤神馬集團,利用一年時間,打造全球最大的防護用品和消殺用品生產基地,為全中國、全世界人民遇到重大災難時提供最後的生命屏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