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家里小孩读小学一年级,作为家长心理压力很大,如何缓解?

段利东


您有心理压力我能理解!我给您的建议是放松心情,脚踏实地。

一年级的知识并不难,主要是是基础。但是这些基础对于刚上学的孩子来说,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所以家长需要提前给孩子做些准备,一旦你把准备做充分了,孩子的学习真的不需要您太担心。

第一个准备:孩子会收拾整理自己的东西。

平时的物品要学会归类整理,而且要养成习惯。不好孩子上学之后丢三落四,这会让家长很烦恼,所以先做好准备,您就省心不少。

第二个准备:给还是提前认识一些字

家长可以准备一些字卡跟孩子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就可以掌握一定量的字。只要您坚持,孩子掌握300-500的字就够用了。

如果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字,可以写一些一年级上册的字给孩子认即可。


另外,适当地让孩子开始练习写字。孩子的手对笔的控制需要一定的训练,提前准备能够让孩子更早进入状态。


第三个准备:了解一下拼音

好不夸张的说,孩子对音调和拼音的书写都有一定的困难。我的孩子也对音调迷糊过一段时间,同时某些拼音老是写反。这些都是孩子初学时常见的现象。如果有时间,和孩子玩着学一下即可。


第三个准备:20以内的加减法

因为不少老师对计算的要求较高,所以如果希望孩子到时候不被动,那么提前学一下20以内的加减是必要的。但是千万不要生硬地背诵口诀,让孩子动手操作体会数的加减是必要的。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数手指的习惯不好,我给您的建议是早期要多让孩子数手指,当孩子准备好了,慢慢就会脱离手指了。


第四个准备:听课的准备

听课需要遵守规则,很多孩子无法安静地听讲。这跟生活的习惯有关,也跟孩子的自我控制力有关。有些孩子平时就无法安静地听别人说话,总是忍不住插嘴。如果孩子是属于这种情况,家长需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平时注意让孩子学会等待,注意秩序。

第五个准备:多锻炼身体,少看电视或者手机

有些孩子小时候没有事做,慢慢迷上了看电视或者手机。家长在学前就要慢慢有意识地让孩子远离这些。我的孩子小时候也看电视,看动画片之类的也不少。但是上学前我们家开始把客厅的电视拆除,现在大半年过去了,孩子基本没有想过看电视。


第六个准备:心态上的准备

有些孩子依赖父母,上课的时候一旦遇到挫折就不知如何应对。家长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给孩子一些锻炼,让孩子适应独立面对问题。另外适当跟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让孩子练习自己管理自己。我见过太多很脆弱的孩子,很容易感到委屈。这也跟现在的养育情况有关,孩子在家一般都是被重点呵护的。平时注意让孩子去接受一些挑战,承受一些失败,即便是哭了,家长也要狠心让孩子去承受,去经历和体验。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一年级,快期中考试了,也是有点焦虑,担心孩子考不好会影响她自己的自信,周末给她留了一套题让她以考试形式自己读题自己做,还好,语文95分,错了三个确实不太熟的地方。数学考了一百分。但是没有得到双百她哭了,我告诉她只要看到她努力了认真了就很好,我不在乎必须得100,不过我们的目标还是一百分,代表答的细心。






缘艾2018


家里小孩准备读小学一年级,作为家长心理压力很大。作为学生家长,相信很多人都会经历过这一阶段的焦虑心情。每年小学新生入学第一星期,学校门口挤在最前面的都是一年级学生的家长们,尽管保安一直在旁边维持秩序,让家长们不要挤,孩子们会排队出来,但很多家长还是一个劲地都想站到前面,希望孩子出来的第一眼就能看到。而其它年段的孩子家长们则气定神闲地看着他们在前面挤得满头大汗。由这可以看到,对于刚读一年级的学生家长,大家的心情都是相似的。

我孩子读一年级时,我也曾经担心过,孩子上一年级不知道能不能适应,孩子刚到一个新环境会不会不习惯,学习能不能跟上,会不会......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家长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其实孩子们的适应力还是很强的,毕竟已经读了那么多年的幼儿园,也习惯了在学校的集体生活,而且又有那么多孩子在一起。孩子还是很快能适应的。我记得我孩子第一天放学出来后很开心,说帮老师去搬书本了,老师还表扬他了,每天上学都开开心心的,我的心里也踏实多了。

一星期以后,一年级的家长们基本上都比较淡定了。也不会再像刚开始那样去挤前排了。因此家长们不用担心,差不多只要一星期以后,基本上都能适应小学的节奏了。准备上一年级的孩子,如果他在幼儿园里已经学会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适应了学校的集体生活,在学校里或者在家里父母已经教会孩子识字,那么上一年级的话,孩子会很快适应的。家长不用太担心。


用户92330557701


孩子读一年级,家长心理压力大。我家孩子也是上一年级,怎么说呢,确实有点心理压力,主要还是身心疲惫。

1、心累身累 作为家长,平时需要上班赚钱,回家要做家务做饭,晚上还要辅导孩子功课。感觉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再遇到孩子各种学习上不配合,脾气怒火一触即发,吼了孩子以后后悔,不吼怒火无处发泄。怎么缓解?要发脾气时赶紧离开这个屋子,去凉台或者其他屋缓解一下,换个家长继续辅导。

2、辅导压力 家长给孩子辅导功课,数学语文英语,偶尔还有各种手抄报或者其他手工作业。每科课程都要预习复习,帮助孩子背诵默写,批改作业。这些全都是家长每天回家的任务。和邻居聊天时她说自己每天就怕孩子回家,能晚接就晚接,作业让孩子在学校完成,一辅导作业就头疼。

总之这些心理压力都是家长对辅导功课等产生的负面影响,从心里抗拒,但又不能撒手不管。


爱在醉后


家长其实不必焦虑,因为小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一年级的知识点比较简单,比如拼音,数字,上下左右方位知识,10以内加减法,这些东西孩子在上小学前都接触过,所以学起来没什么难度,并且一年级的老师也会循序渐进的诱导孩子。

我家现在有两名一年级的小朋友,秋季就要上二年级了,以我的经验,我觉得一年级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及书写能力。因为小孩子都比较贪玩,坐不住,而小学一节课的时间又是固定的,不能随便走动,如果孩子的专注力比较好,那么上课老师讲的知识点就能轻松掌握,写作业时就不会因为不会做而磨磨蹭蹭,这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再有就是要及时与老师沟通,针对孩子的表现配合老师去督促孩子,多鼓励,多引导!


殇翊


这是典型的孩子上学家长焦虑综合症啊!别急,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当一切走上正规你就没那么焦虑了。

其实我也和题主一样,也属于万事不放心型。孩子才上小学时,每天都是看着他走进校门,直到背影消失不见。然后还要在能看到教室窗子的地方站很久,才忐忑不安地往回走。

后来,随时时间的一天天过去,孩子慢慢适应了小学节奏,学习和纪律各方面有了提高才慢慢地开始放松下来,心理压力也没那么大了。

如果题主是属于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人,建议题主找些事情做。人一旦忙起来,其它事情就不那么看重了。比如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积极投入工作,让忙碌代替压力。

孩子有孩子的人生,家长有家长的人生,家长心理压力再大也代替不了孩子。所以,放松心情,积极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只有你全身心地忙碌起来,才会转移注意力。同样地,只有你的工作有了成就,孩子才会以你为荣,你也会成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榜样。

比如我家孩子班里的好几位家长朋友,在孩子没进入小学之前都是全职妈妈。后来孩子上了小学之后,经过了个把月的观察期,这些妈妈们都表示在家无所事事,整天就知道担心孩子。所以,大家陆续都出去工作了。

如今,接孩子时能看到的全职妈妈已经很少了。偶尔看到她们一次,聊起天时也都表示工作很忙,根本没时间担心孩子。所以,题主不妨也让自己忙起来,这样放在孩子身上的心理压力就会大大减少。

第二,学习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只有孩子优秀了,家长的心理压力才会减弱。

我这个观点,可能有些片面,但的确具有一定的代表。就是凡是学习成绩差些,或学习习惯不好,纪律性较差的学生,在学校里往往受批评或罚站的次数就多。这也是很多家长倍感压力的原因之一。

如果题主属于这种压力,那建议题主不要空有压力,而是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尽快地改掉一些坏习惯。那么就需要家长抽出时间去学习和揣摩,甚至试验。这样一来,家长再面对此类问题时,就有了应对的方法。时间久了,孩子的情况有所改善,对于家长而言,心理压力也就随之减弱了。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个人的建议就是家长放松心情,让自己忙起来。无论学习也好,娱乐也好,只有自己忙碌了,才能不时刻想着那些压力。当然,在忙碌的同时,帮助孩子一起提高,是最需要家长花时间去思考和实践的一件事。

最后祝您尽快化解压力,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地面对各种挑战!


初霜教辅编写者


不用焦虑,我们父母辈的,从来不会过问成绩,别人回去都是怕父母问成绩,我们几乎是不被问的,什么奖状呀也是不会那么在乎,记得我的老父亲说,不用拿奖状回来,考个良好就行,小学我们就一直保持优良,看着每天挨家长说作业说分数的孩子好可怜的,现在自己孩子也二年级,也会担心分数,我家考不好都是粗心,所以也不太在意,会就行了,希望孩子大大方方没有心理负担,家长也是。


幸福像牛屎


这么夸张😂😂😂这个时候不应该重视小孩在校的情况吗?我小孩等了差不多三周才适应学校的气氛 刚开始上一年级,我每天都跟他交流 三周过后小孩融入小学气氛 我们就没担心过😋

小孩 6:40就到学校早餐中午都在学校吃

我感觉一切都很正常🙈🙈

我们每天把任务完成就好

以前读幼儿园时 我们夫妻俩轮流陪他阅读30分钟❤️

今年这学期基本都是他自己阅读💞

每天晚上洗完澡 他自己去看书

我们家长也不玩手机 各自看书。




木子纺


一年级确实是家长焦虑的重灾区!说到缓解压力,首先得了解这么大的压力来自哪里?


一年级新生家长焦虑的来源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以下家长焦虑的原因,可能不仅仅局限于一年级的新生家长,但是由于这个群体面对孩子的小学生活,大都无经验参考,所以格外明显。


1. 焦虑首先来自于目标感缺失

目标感缺失并不是在小学开学之后才有的,早在幼小衔接、暑假、甚至早在中班的时候,很多家长就已经开始焦虑了。

隔壁小姑娘小班就开始培训机构学英语了,我们英语零基础,怎么办?

别人大班上学期就上写字课了,我们大字还不认得几个,怎么办?

如果你说一个这样的家长没有目标,他才不同意呢,他会反驳:“怎么没有目标,我们最大的目标当然是高考!”可如果去看看那些高考状元或高分考生的家庭,却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有自己不太焦虑,也从来不把焦虑传递给孩子的家长。


也许你会说,那是因为人家孩子成绩好他才不焦虑的,其实恰恰相反,因为他们从小就传递给孩子一个自然、接纳、不焦虑的家庭氛围,时刻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他们的孩子才会成绩好。


2. 焦虑来自灾难化思维

这种灾难化思维在家长身上集中体现为一句话:“现在就这样,以后怎么办?”

才一年级的数学都学不明白,那等三四年级怎么办?初中怎么办?高中怎么办?万一连高中都考不上怎么办?

才一年级专注力就这么差,以后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能跟得上吗?跟不上怎么办?又要去补习班吗?

在心理治疗上,灾难化思维是认知行为疗法创始者Albert Ellis创制的术语,用来描述我们的一种常见倾向,即夸大事件的消极后果,对未来持过分消极的预期,且往往把一次失败看成是一场灾难。

很多焦虑的小学新生家长,会不自觉的把自己带入这种灾难化思维:一想到孩子将来就像恶性循环一样,把自己带入焦虑的泥沼无法自拔。


3. 焦虑来自没有办法区分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

把孩子的全部表现,都和自己作为母亲或者父亲的身份挂钩,常常看到孩子不尽如人意就自动链接到“我不够好”


你一定不陌生那种,在群里面被老师点名说,做的不到位,然后就拼命道歉,反复确认,强调自己一定会重视起来的家长。

他们的根本焦虑,并非来自孩子,而是来自自己。焦虑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焦虑自己拥有的会失去,自己本身就处在一种上不去下不来的挣扎人生当中。除了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是他们焦虑的来源,只不过在小学生家长的身份下,这种焦虑瞬间有了更具体的附着物和对象,也显得更加详细而具体了。


缓解或者降低焦虑的方法


【方法1】上帝视角:破解目标感缺失的问题

所谓上帝视角也可以称为旁观者视角,想象有一个人在半空中看着你的生活和甚至你的人生。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用这个方法让我们不要把自己困在某个特定阶段,比如小学,也用这个方法来应对目标感缺失的问题。


  • 用旁观者视角重新看待自己的家庭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人类学学者P·C·格利克1947年首先提出来的。用来描绘多数家庭从结婚、子女出生到子女独立与终老凋谢的全过程,它反映了家庭从形成到解体呈循环运动的变化规律。

看到这个图,是不是很像我们在旁观自己家庭走过的每一步?我们如此焦虑和执着于孩子,导致对孩子的关注已经超过了对亲密关系、家庭其他关系的关注,然而孩子在家庭生命周期的长度中,只是相对很短的一段路程,家庭对孩子的照顾和养育,多的十几年,少的甚至不足十年。


而过于关注亲子关系而疏忽了家庭的其他方面,会给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阿德德说过,在众多的家庭教育养育风格当中,宠溺是对于孩子影响最大的一个。无论在家庭周期的任何阶段,过于关注亲子关系和过于关注孩子,都会让孩子形成一种我是家庭中心的感觉。


因此需要不断提醒自己,亲密关系大于亲子关系。父母自己过好了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婚姻关系理顺了很,多亲子关系当中的问题也有了出口和解决方法。

  • 用旁观者视角,换个角度看自己的孩子


正面管教课程中有一个特别有名的活动叫GPS。


首先请家长想象一下,并列出来孩子给我们带来的现阶段的挑战,然后请家长想象现在孩子已经25岁了,这时候你期待站在你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具有怎样的技能和品质呢?把两次的列出来的内容都写下来。


前一环节中,家长们写出来的挑战往往是拖拉磨蹭,情绪管理能力差,顶嘴,不听话,不好好吃饭。学习习惯差等等,而他们所期待的技能跟品质往往都是感恩有一技之长,善良,有责任心,有信心,独立等等。

这个活动给我,也给每一次参加活动的家长最大的启发是:当我们每天盯着孩子给我们带来的挑战的时候,焦虑是无限倍增的,这些眼前的焦虑已经让我们忘记了养育孩子的初心,忘记了我们最希望他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自己会把这样包含挑战和期待的GPS,贴在自家比较显眼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养育孩子的目标,也提醒自己,孩子的成长永远都是一个过程,很多问题和挑战是适龄行为,并不会永远停留在这个状态,可是如果家长一直盯着这个问题,很可能他就会停留在这个问题上更久。


【方法二】把担心和焦虑写下来并关注解决方法:用来破解灾难化思维


书写是属缓解情绪压力的方式之一,这一方法也被很多啊心理咨询流派借鉴来使用,我们也可以借用这种方式来缓解焦虑。


我还记得在幼儿园大班家长会上,老师让家长们分小组讨论对幼升小有什么疑问或困惑,然后然后写下来。写完一分享,发现也不过如此。


担心和焦虑被写下来的过程,就是在头脑当中再次梳理它的过程。原本的模糊不清的担心变成了当下的一种感受,写的过程把这种感受具象化和动作化了,情绪也随之得到了舒缓,焦虑得到缓解。


然而最终目标并不是减少焦虑,而是问题解决。当情绪调整好之后,就该问问自己:那么我可以做些什么呢?下次我可以做些什么让它不再发生呢?

举个例子。

很多家长都经历过孩子忘了物品,家长不得不送到门卫的事情。


我开学第1个星期就经历了两次。该送的送了,然后呢?我见到过有的妈妈在接孩子的时候还在唠叨,“今天早上提醒你美术袋,你又不记得!害得我上班还得回来给你送!”

而我尝试的方法是,跟孩子在家庭会议上一起梳理这一个周的小学生活,哪些做得好,哪些还可以做得更好。


在还可以做的更好当中,经过我的提醒,他也记得自己忘带写字本子和通知回执的事情。然后我们就讨论,下个星期我们怎么才能不忘这些事情发生?最后他决定写字的本子每次用完直接放回书包,通知他会记得第一时间让我签字。

【方法三】课题分离:用来破解我不够好


课题分离这一概念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核心理念之一。

阿德勒断言,人的一切烦恼的根源就是人际关系。之所以烦恼,就是想获得别人的认可。想要改变这一点,阿德勒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办法——课题分离。


所谓的课题分离,就是能够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

我曾听过一个没有做到课题分离的,特别极致的案例。


这个案例被爆出来是因为孩子因为严重进食障碍接受了心理咨询(当然重要个人信息是隐去了的)。

孩子在北京上初中,父母都是知名高校的教授,因为家庭暴力不得不求助心理咨询师。反常的是,所谓家庭暴力,是孩子动手打父母。

多次咨询之后,咨询师才了解到真正的原因。孩子说,我爸爸妈妈从小到大跟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

“你看看我们都这样了(大学的教授),你要是连我们都不如,那你还活个什么劲?!”

“你要是连大学都考不上,那我们养你得多失败呀!”

所谓课题分离,包含两个关键:

一是划清界限,你的事情与我无关,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二是要做好属于自己界限之内的事情,比如,可以去安慰、理解、关心对方。


从孩子上小学的第一天起,就可以不断提醒自己,分清哪些是孩子的事情,是他必须自己面对的,哪些是父母需要做到事情。

最后想说的是,孩子上了小学,未来漫长的学习生涯才刚刚开始,他的人生终点也远不止高考。焦虑的父母们,唯有自我不断成长,才能在压力的环境下,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在人生的土地上,脚下生根,枝繁叶茂。


如果回答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我@家庭教育孙丽。分享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高效做父母。如有关于这个主题您有想法或疑问,请在评论区留言。

家庭教育孙丽


孩子上一年级,家长心理压力大,正是一个家长了解自己 的机会,去发现生命中自己没有解决的焦虑。要想缓解这种焦虑和压力,先了解下原因,针对原因想办法。

<strong>这种焦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01. 攀比心理 <strong>上幼儿园时,家长之间不会过多谈论孩子上学的问题,都是找的自己满意的幼儿园。上一年级,家长就开始去再意自己孩子和别人家孩子的差距,都希望赢在起跑线上。

家长意识到自己的焦虑来源于攀比时,就要思考,孩子的人生是为了给自己增光的吗?自己养育孩子的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反思,是今后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主导思想。要想清楚。

02. 7、8岁孩子进入新的叛逆期,家长管理难度加大 这个时期,孩子有了更多的自主意识,但是自理能力还很差。也会让家长压力增大。这时需要了解孩子的特点,在安全的范围内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逐渐远离父母的过程。家长接受这种变化也会缓解自己的压力。

03. 辅导作业的任务加重,容易激发家长未解决的情结 <strong>上了一年级,各种手工作业、家庭作业辅导任务加重,最容易出现不写作业父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情况。发现自己对孩子大吼大叫,父母有时会后悔,有时又忍不住,进入纠结的状态。这时要去觉察自己是不是其他事有情绪没有处理好,很可能本来就有情绪,只是因为孩子的事爆发了而已。觉察自己真正的焦虑,去敢于面对自己的焦虑也会减少做家长的压力。

孩子不是来讨债的,是来渡家长的。从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看到自己的问题,有机会出反思,让自己的人格越来越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