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並非等閒人”如何深入到這句詩的意境?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這句話出自元代高房山的詩句中,原詩“日日依山看荃灣,帽山青青無顏改。我問滄海何時老,清風問我幾時閒。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必非等閒人。”通讀這首詩,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發現作者把自然界的“清風”擬人話了,其實,細細品讀下來,會發現擬人話的不止“清風”,還有“荃灣”和“帽山”,雖然它們不曾說話,也不曾動。特別是這個“帽山”,最不易讓人察覺。這是一首非常有意思的詩。

這首詩的白話翻譯過來說的是,詩人日復一日依山遠望一個叫荃灣的碧湖,碧湖之遠有一座叫“帽山”的一直鬱鬱蔥蔥的,日復一復總不改變顏色。於是,詩人問碧湖“帽山”什麼時候會老呢?這裡要注意,詩人不是問碧湖什麼時候會老。還沒等碧湖回答,清風反問詩人說“你什麼時候閒過?”暗指詩人是個不得閒的人,整日爬山來看荃灣,還問這麼無聊的問題。清風接著回答道“不是閒的人閒不住,能閒下來的必然不是一般人。”整首詩的重點放在了最後一句,詩人以自嘲不是閒人的方式結束,這是詩人的可愛之處。清風至此時,也回答了詩人,帽山是值得詩人學習的“人”。有點繞,請大家多點耐心理解。

那麼怎麼理解詩人要表達的意思呢?明代一個學者鄭碹《昨非庵日纂》中作了解答,他說“身閒為富,心閒為貴。”又說:“不是閒人閒不得,閒人不是等閒人。”從鄭碹的話中,我們可知,他們說的“閒人”是心無雜念之人。再結合上文高房山的詩。我們可以得到較為完整的答案:所謂“閒人”就是“像帽山一樣,心無雜念,堅持做好本職孕育青樹,默默奉獻之人”。而不要像詩人一樣患得患失,去追問帽山“不老的秘密”,多做有意義的事。


汗死的沙漠


“我問海山何時老,清風問我幾時閒。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必非等閒人。”

這詩,是元•高房山的詩句,出自《怡然觀滄海》。

只取這四句詩,被我用毛筆寫下,就貼在我的房間裡,17歲寫的,一直陪我到今天,已時過三十二年了。

這是一首類似的打油詩,我的一個故人很欣賞此詩,詩境灑脫,白描,字淺意深,直截了當,讀來朗朗上口,品久甚喜。

這四句詩,淡中見奇,應稱上品。海山何曾老,我心卻獨閒。話是這麼說,其實都不曾閒!

現在就貼在我房間的牆上,這兩年想重寫一遍,一來沒倒出功夫,況又貪玩,一直也沒去買點兒好的筆墨紙硯。

從20歲開始,至今日,窩了二十九年。在這29年期間,每一看到這詩,都會不自覺的輕笑,這詩多像是寫我的。可不同的是,我沒有處身他那種好的環境,海山與清風自相可問,但我是真的一個閒人,並非其言之的非等閒人😄

他的整首詩,不須解釋,非常直白的。這樣了!


宋春來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必非等閒人。”這句詩出自元代高房山的《怡然觀海》,全詩:

日日依山看荃灣,帽山青青無改顏。

我問海山何時老,清風問我幾時閒。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必非等閒人。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必非等閒人。”意思是說不是閒著的人,平時肯定很忙,不能閒下來;如果是真的閒人,也並非真正閒著的人,他們不是等閒之輩。

從全詩來看,首句說的是作者天天駐足在山前望著大海,山頭上草木青青沒有什麼變化。其中“日日”和“無改顏”都是突出一個“閒”字,無改顏就是沒有變化,一種靜態,在青青的襯托下,就顯出一種自然優雅之態,也就是閒。

第二句用了兩個“問”,大海和青山什麼時候變老呢?實際是說大海和青山永遠不會變老,這是一種靜態化,也是一種閒的姿態。清風說明一種怡然自得的心境,說你閒沒閒著,也突出作者此刻的悠閒之態。

最後一句是對閒的總結,使全詩閒的意境達到一種高潮,也是為閒最後定調。

作者的閒,是心靈的休息,磨刀不誤砍材工,滴水穿石也從容。海山不老,我心獨閒。

而清•虛雲作的詩《無題》:“修心修道無此語,談玄談妙總是閒。從此何勞山下問,烹茶挑水聽潺潺。”又是另一種閒,是禪的最高境界。是自悟自醒,不偏激,不執著。烹茶、挑水照樣日日好心情。

而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一種內心恬靜閒情,隱士風範,逍遙自在,內心的自己和現實的自己達到統一。內外協調,追隨自心,追尋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恬靜生活。

閒,對中國古代文人而言,不是無所事事,荒廢光陰,而是養精蓄銳,儲備能量。山不忙,卻能生出千樹萬花;水看似清閒,回眸時已奔流萬里。



戈壁灘上的駝鈴


《怡然觀海》
元·高房山
日日依山看荃灣,帽山青青無改顏;
我問海山何時老,清風問我幾時閒;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必非等閒人。

高克恭,元代著名詩人、畫家。字彥敬,號房山。

日日依山看荃灣,帽山青青無改顏;有句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有的人就住在羅馬。詩人海子的夢想是,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夢想中的居住地,元代詩人高房山就住在那裡。既然家住依山傍海,於是天天靠著山看大海,山頭上的草木青青,沒有改變顏色。這也是因為看得勤,所以感覺不到顏色的變化。

我問海山何時老,清風問我幾時閒;清閒性定,智慧滋生。於是詩人問大海和青山什麼時候老去,清風問我什麼時候得以清閒。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必非等閒人。不是思想上有高超的智慧的能力,是閒不下來的。能閒下來的絕非等閒之輩,不是平庸人。

高房山這首詩,一連用了五個“閒”字。說文解字,閒是指夜晚,將門關上,發現月光從門的縫隙中照了進來。我們看到,說文解字的這個解釋,關門閉戶是在夜晚,這個時候白天忙碌了一天,張羅了一天的人們身體和心情都閒了下來,於是才能看到從門縫裡進來的月亮的光輝。

毫無疑問,這是一道美景。原來,身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眼睛。而人只有閒下來,內心輕鬆自在了,於是那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才會睜開去,畢竟眼睛是心靈的窗口。

所以,人應該學會忙裡偷閒,學會淡泊寧靜,給身體和心情放個假。不要讓神經天天繃得那麼緊,該放鬆就放鬆。總之,當你懂得做個閒人而不是閒得慌的時候,你就不是等閒之輩了。


木米


這句話出自我國元代詩人高房山,全詩如下:

怡然觀滄海 (元)高房山

日日依山看荃灣,帽山青青無顏改。

我問滄海何時老,清風問我幾時閒。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必非等閒人。



來看一下釋義:

翻譯成現代文字的話,意思大概是詩人每天依山看著荃灣,帽山的景色一直鬱鬱蔥蔥的,顏色從不改變。我問大海什麼時候會老去?清風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得悠閒。如果不是思想上有超凡脫俗的能力,是沒有辦法得到悠閒的,那麼能得到悠閒的人,一定不是平庸的人。

短短一首詩詞竟出現了四個閒,我們來剖析一下它的意思:

1、清風問我幾時閒,這個閒,指的是悠閒。思想上的一種悠然自得的心情。第二句的第二個閒,第三句的第一個閒同樣如此。

2、不是閒人閒不得,第一個閒人的閒,指的是超凡脫俗,思想境界比較高超的人。

3、能閒必非等閒人,第二個等閒人的“閒”指的是平庸。



概論一下,也不過是三種閒:

第一種閒,是指的能力,思想上超凡脫俗的能力,人只有放下那些繁瑣事件的雜念,才能得以悠然自得。

第二種閒,是指的生活狀態,人人都想要的悠然自得的生活狀態。

第三種閒,是指的平庸之輩,也就是俗人,這裡用非等閒,表明的意思是思想高超的人。

總結:

1、詩人呢也是非常想過那種悠然自得的生活,奈何自己不是思想超凡的高人,無法擺脫俗務,也不過只能是想想。

2、不是閒人閒不得,這句話如果拿到我們現代生活來說,為生活奔波,忙忙碌碌的人,就是無法閒下來的人。即使有極個別的超凡脫俗的人,想過這種悠然自得的生活也是很難的,生活變化了,狀態也就變了。就如現在互聯網的時代,大部分的人讓你遠離互聯網,不看手機。與外界脫節,你也大概過不下去啊。

3、能閒必非等閒人,這句話如果放在現代的生活中,那就不僅僅是思想上超凡脫俗那麼簡單的事了,財務自由是前提,然後才有資格談思想自由。想要的閒你得有那個資格才能行!

4、就算古代也一樣,就算是超凡脫俗的人,他也需要一日三餐,吃喝拉撒睡。所以悠然自得是一種境界的美好,可以達到,但是都需要有生活質量的保證和前提,否則都是空談。



悠然自得,這種悠哉悠哉的生活,是每個人都比較嚮往的生活狀態,但是在我們沒有完全達到那個條件之前,我認為要做的是還是先好好努力,實現財務自由,然後知足常樂吧~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和分享,看完分享的你,有何高見呢?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深討。🤗


芷蘭小時光


高氏這首詩淺看類似於順口流,平白淺直,無什情趣更無什出奇。深悟則嫣然得道高人,深得老子“道法自然“之妙旨,無為有為,令人拍案稱奇。

一首詩作的優劣,不是文字上的功夫,而在詩外。“眼前光景口頭語,便是人間絕妙詞”。這個道理豈是那些玩文字技巧者能知會的?所以說高氏這首詩俗中見奇,淡中情濃,趣味悠長,寓意深遠,堪稱詩作中的上乘神品,箇中原由非等閒可知也。

這首詩的靈魂詩心在一“閒“字,什麼是閒呢?閒而不閒才是真閒。《菜根譚》雲: “忽睹天際彩雲,常疑好事皆虛事; 再觀山中閒木,方信閒人是福人“。高詩開首說,“日日依山看荃灣,帽山青青不改顏“。青青帽山木閒了嗎?沒有。年復一年春長,夏榮,秋黃,冬枯,那裡閒了一刻?只是忙人看他是閒,閒人看他是忙而已。至於“我問海山幾時老,清風問我幾時閒“。其實是說海山何曾老,我心何時閒。詩人的心是沒有偷閒的。未句“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必非等閒人“。將詩情意境推向顛峰,詩人的心情就家浩瀚無艮的大海,表面波瀾不驚,實則吞吐萬象;象不老的青山,看似悠閒飄逸實則生機盎然。這是一個辯證唯物論的超級思維,所以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必非等閒人,豈是一個“閒“字了得!


雙樵\n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並非等閒人”,是出自高克恭的《怡然觀海》:

日日依山看荃灣,帽山青青無改顏。
我問海山何時老,清風問我幾時閒。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必非等閒人。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並非等閒人”

這句詩很直白,從字面上容易理解其中的意思。這個閒,對於現代人來講,應該是指空閒的,無所事事。而對古代文人而言,應該是指不荒廢光陰,是指應該養精蓄銳,儲備能量以便蓄勢待發的意思。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並非等閒人”如何深入到這句詩的意境?

閒,是心靈的休息。心閒,才能萬事閒。這不僅是一種狀態,更是處變不驚的心態。我們身在世俗中,又被俗事所羈絆,若能做到不為其所困,不為其所擾,體味放下時的寧靜,自豪著釋然後的心安,豈不是進入到了“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並非等閒人”的意境中呢?

正所謂:流雲過千山,風波起伏也罷,榮辱沉浮也罷,任憑世事如四山聲動,我自閒閒以待。

由此,我們不妨學一下古人,擁有片刻的閒也不會嫌短,及時把握當下,享受這片刻的清福,做一回並非等閒人,豈不是人生的一大樂事?

現在社會,人心太浮躁,那些無處安放的慾望和匆忙,忘記了悠然欣賞人生風景的自在。其實是誤讀了人生,辜負了自己。如果學學古人,做個閒人也挺好的。當然,這個“閒人”並非遊手好閒、無所事事,而是內心輕鬆悠閒,為人處事從容淡然。

最後,祝願讀我文字的友人任憑世事如四山聲動,我自閒閒以待。



昨夜星辰昨夜風jk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並非等閒人”這句詩,出自元代詩人高克恭的《怡然觀海》,全詩如下:

怡然觀海

日日依山看荃灣,帽山青青無顏改。

我問滄海何時老,清風問我幾時閒。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必非等閒人。

高克恭,元代畫家,同時兼有詩名,詩風“神超韻勝”,另有一派奇秀之氣。不過這首《怡然觀海》,並沒有什麼意境,讀起來像口水詩,但此詩勝在哲理。

日日依山看荃灣,帽山青青無顏改。

詩人每天依山看著荃灣,帽山一直鬱鬱蔥蔥的,顏色從不改變。

我問滄海何時老,清風問我幾時閒。

詩人問大海什麼時候會老去,清風問詩人什麼時候可以得悠閒。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必非等閒人。

如果不是思想上有超凡脫俗的能力,是沒有辦法得到悠閒的,那麼能得到悠閒的人,一定不是平庸的人。

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也並不是能“閒”之人。

閒並不是無所事事。

無所事事的人,是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他們的人生是渾渾噩噩的,完全沒有自主意識。

真正的閒,是看破紅塵之後的放下,是參透人生後的捨得,是忘卻榮辱後的淡然。

所以說:“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並非等閒人。”

可惜,我們都是紅塵中為生活營營奔波的人,一生為口忙,為情忙,為各種虛妄的事物忙,終究要在世俗紅塵中沉淪。

在這個滾滾紅塵中,能“偷得浮生半日閒”已是奢望,那裡還敢去想成為一個真正的閒人!!!


謝小樓


題目應該打錯字了,不是“並非”,而是“必非”。

這首詩出自元代詩人高房山的《怡然觀海》,來欣賞下全文:

“日日依山看荃灣,帽山青青無改顏。 我問海山何時老,清風問我幾時閒。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必非等閒人。”

不是閒人閒不得:

終日忙碌於生活的瑣事,被日常俗事所煩惱而匆忙的人,不懂得生命寧靜的意義的人,是停不下來休息的。

能閒必非等閒人:

能夠從苦悶、痛苦、糾結、紛繁複雜的社會中突圍出來,去拓寬自己的胸襟的人,絕對不是平凡人能做到的。



能閒之人,絕非遊手好閒,碌碌無為,而是在經歷的生活中各種磨難和挫折,充實的奮鬥之後,內心迴歸平實,處事從容不驚,豁達明朗的為人處世風格,這不僅需要實力,更需要魄力。

山巋然不動,卻能生長出繁茂的樹木花草;水看似悠閒,不經意間已奔流萬里。

生命要走向遠方,必然也伴隨著驚險磨難,但人生沒有終點,值得我們追憶和珍惜的是路過的風景,不要讓內心那麼擁擠,不需要腳步太過匆忙,充實的感受下這個世間的美好吧!



人生不要那麼忙,能停下來欣賞的人無不是精神富有的人。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和我留言分享!

@牧子閒話


牧子閒話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必非等閒人,這句話是出自元代詩人——高房山。

為了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我們先說說整詩的理解及意境。

怡然觀滄海
日日依山看荃灣,帽山青青無改顏。

我問海山何時老,清風問我幾時閒。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必非等閒人。


這首詩大致意思是:

我每天依山看荃灣,帽山一直鬱鬱蔥蔥顏色沒改變過。
我問大海什麼時候會老去,清風卻問我什麼時候能悠閒。

如果不是思想上有脫俗的能力,是不可能悠閒的。能得到悠閒的人一定不是等閒之輩的人。

短短几句話,用了五個閒字,我們來分析分析是否有不同含義。
第一個閒,幾時閒。這裡的閒指悠閒,悠然自得的狀態。
第二個閒,不是閒人。指思想的高超、超凡脫俗的人
第三個閒,閒不得。與第一個閒一樣意思,悠閒。
第四個閒,能閒。還是與第一個閒一樣意思,悠閒。

第五個閒,等閒人。指平庸的人、俗人。


發現沒,這麼多閒,其實就三種意思。一種是指悠然自得的狀態,這是我們人人嚮往的“採菊東南下”生活。另一種是思想的高超、超凡脫俗的人,比如陶淵明這類高人,能放下官場名利。還有一種就是平庸的人,社會上的大部分人。

我們再來說說“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必非等閒人”這句話。

詩人應該想表達,自己是非常向往哪種悠然自得的生活的,但自己不是思想超凡的高人、無法脫離世俗,也就沒辦法過上哪種悠然自得地生活。


我們為生活到處奔波,是根本閒不下來的。即使你做個思想脫俗的 人,隱居山林,也需要很大的勇氣,不但有世俗的眼光,還有世間的誘惑、自己的慾望。


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點評。點贊關注@鬼小姐怪說 更多精彩內容等你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